《复旦文史专刊》全12册(第1至12辑),由中华书局2009至2017年出版。
《复旦文史专刊》书目:
复旦文史专刊 1、从周边看中国
复旦文史专刊 2、“民间”何在 谁之“信仰”
复旦文史专刊 3、都市繁华 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
复旦文史专刊 4、世界史中的东亚海域
复旦文史专刊 5、西文文献中的中国
复旦文史专刊 6、民族认同与历史意识 审视近现代日本与中国的历史学与现代性
复旦文史专刊 7、佛教史研究的方法与前景
复旦文史专刊 8、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
复旦文史专刊 9、中国的日本认识·日本的中国认识
复旦文史专刊 10、交错的文化史论集
复旦文史专刊 11、图像与仪式中国古代宗教史与艺术史的融合
复旦文史专刊 12、全球史、区域史与国别史 复旦、东大、普林斯顿三校合作会议论文集
《复旦文史专刊》出版说明:
2007年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伊始,葛兆光先生便将“交错的文化史”作为本院着重发展的五个学术方向之一,以回应20世纪以来国际东方学界研究中国周边(越南、蒙古、朝鲜、印度以及中亚)历史、语言和文化的潮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日本德川时代、朝鲜李朝时代和中国清代的文化交流的实证研究;2、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近世亚洲诸国之间的传播与影响;3、作为文化交流空间的“西域”。
交错的文化史”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别于传统的“中外文化交流史”。首先,“交错的文化史”重点研究某一区域内多种文化的交融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结果,而非仅仅考察文化传播的过程。葛兆光先生曾多次将文化交流的过程比喻为“结婚”,而将不同文化融合的过程比喻为“生子”。传统“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多侧重于对文化传播过程的描述,而“交错的文化史”则是在此基础上注重对文化交流结果的论证和分析,重点研究传入异地的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及其长期融合所产生的新的文化形态。其次,以往“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多侧重于域外文化的传入过程,而“交错的文化史”更注重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乃至多向性,包括中国文化的外传及其在域外的影响,双向或多向交流的特征及其关联性,不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第三,“交错的文化史”希望能够呈现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与影响的复杂性,因此不同学科领域(尤其是宗教、艺术、文学、语言、考古等领域)的交叉研究是开展“交错的文化史”研究的基本要求,这里的“交错的文化史”中“交错”一词也包含着“不同学科领域交错”的意思。
2009年10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交错的文化史”工作室,进一步推进这一学术方向的研究。文史研究院所提出的五个方向(从周边看中国,交错的文化史,批判地理解国际中国学,域外所藏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中国思想、宗教与艺术史的综合研究)可概括为一个方向,即在亚洲的背景下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而“交错的文化史”所研究的主要区域即是中国及其周边,研究对象是中国(当然“中国”一词在不同时空中有不同的内涵)文化与多种异域文化之间、乃至各种异域文化之间在中国的交错融合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所产生出的新文化、新思想。
自2010年10月起,“交错的文化史”工作室定期举办论坛,至今已举行了40次。我们从中选出15位作者的16篇论文,集结成这本论文集,作为该工作室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这些文章时间跨度从先秦一直到20世纪,地域上涵盖了中国及其周边,但主题均涉及不同文化、知识和观念的接触、交流、融合和演变,均能从各自专门的角度诠释“交错的文化史”的内涵。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便获得认可、形成潮流,我们会在这一方向上继续探索。
2010年春天我曾经在普林斯顿大学做过一次公开演讲,题目是“思想史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很重要”,这一演讲主要针对的是全球学界思想史研究的普遍衰落现象。学术界有时就像时尚界,喜欢不断除旧更新,当生活史、环境史、医疗史、女性史等等逐渐在新理论的支持下成为新潮流时,思想史研究就犹如黄进兴教授引用 Paul k. Conkin的话说的,“虽有短暂的辉煌,眼前却是四面楚歌,而前景黯淡无光”。但是,我们可以惊异地看到,唯独在中国大陆,思想史却一直非常受人关注,甚至至今不衰,这是一个很诡异,但也很可以理解的现象。
我一直提醒学界朋友尤其是海外的学界朋友,理解中国学术,有三个关键词一定要格外注意,即历史、思想和政治。在中国学者心中,它们始终处在很核心的位置。首先,中国有长久的历史传统,“历史”是民族或国家的认同基础,一切都要在历史中寻找,寻找资源,寻找证据,寻找合法性;同时,“思想”也很关键,中国人向来认为,“道”比“器”重要,“道”就是思想或者硬道理,正如林毓生先生所说,中国知识人倾向于在思想文化中解决问题。接下来,“政治”也在学术世界占据了中心位置,自古以来中国就是政治高于一切,宗教、文化、风俗甚至制度都在政治之下,一旦形成“国是”,这“国是”无论是来自民意还是来自圣裁,都可以改变经济制度、社会风貌、文化趋向甚至日常生活。由于政治无论古今都不宜轻易讨论,所以看起来只是“过去故事”的思想史,往往就在对古代思想的检讨中,让现代价值获得历史合理性。如今中国之所以还要研究思想史,就在于思想和社会,历史和现在,古代和现代关联得太深了。在中国这种历史传统很深的国家,“让历史归零”是不可能的,“把政治忘掉”也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仍然是“借思想文化来解决问题”。
这些年来中国变化太剧烈,过去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觉得至今中国仍在这个“大变局”中。传统说“天不变,道亦不变”,现在天翻地覆,“道”就得“变”,前面说,“道”就是思想,可是思想应当朝什么方向变?这是学界特别想讨论的。在制度和政治并不能根本改变的前提下,所谓“借助历史反思现实”始终是知识界的习惯。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能明白,在中国,“学术”不仅仅是“专业”的或“知识”的领域,而常常也是一种政治批判和制度表达,无论文化”、“学术”还是“思想”的研究领域都是如此。因此,中国思想史研究在中国很重要,它的不断兴起和仍然兴盛就需要在这一背景下观察。
不过,思想史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兴盛,除了这些背景以外,另外还与中国历史领域最近这些年的变化趋向有关。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中的几个变化,我个人以为,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个是“走出疑古”,不断发现的一些考古新资料,要求我们反省1920-1930年代疑古思潮中建立起来的研究方法、资料范围和历史叙述,“走出疑古”这口号本身可能并不对,但它启发和刺激我们很多,使得学界越来越关注新资料,以及新资料呈现出来的一种另类思想世界。第二个是“重返下层”,所谓重返下层,指思想史研究转向注意过去忽略的领域,包括礼俗、教育、生活等等,我一直说,需要注意思想的“制度化”、知识的常识化”,观念的“风俗化”,有了这三个“化”才能成就社会思想的真变化,过去思想史研究只研究思想的提岀而不研究思想的落实,这是一个缺憾。第三个是“发现四夷”,中国思想史不仅仅在汉族中国这一思想世界里面发生,它同样跟周边的这些文化互相影响,周边世界于中国,可能共享传统,也可能共同瓦解传统。所以我觉得,过去单纯就中国论中国,也许是有问题的。
现在有可能重新书写思想史吗?我的一些学界朋友都看到学界的这种“轮回”或者说“涅槃”的可能性。原来看上去渐渐衰落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其实,都有可能在新背景、新因素、新史料的刺激下,重新成为新政治史新经济史、新思想史。毕竞,这些传统历史研究领域处理的是影响历史最大的支配性问题,尽管我们可以抛开前人研究的传统,翻捡遗落的碎片,寻找边缘的问题,组织新颖的说法,但是历史世界还是主要由政治、经济和思想形塑的。这就是我和李焯然教授商定召开这次讨论会的原因,我们希望邀请一些朋友,不止是做思想史研究的,也包括做礼制史、艺术史、宗教史、哲学史甚至文学史的朋友特别是年轻的朋友,一起来讨论新思想史或者新思想文化史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
2010年冬天,会议在富阳召开。在会议开始的时候我曾经说,为了避免我个人学术色彩,成立三年多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并不强调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不过,这些年来我始终有一个感慨,我常常想到胡适这个中国思想史的开山人物,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没有写出完整的中国思想史。现在,他已经去世五十多年了,中国思想史领域似乎隐隐出现改变的契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把握这个契机?这次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能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一起办这个会,就是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小小的讨论会,是否可以产生一些刺激,把契机变成现实呢?(葛兆光)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主要对“复旦文史专刊 全12册(第1至12辑) 2009-2017高清”这一文献系列进行详细的阐述。复旦文史专刊作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重要文献系列,涵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历史文化分析,其内容涉及广泛,涵盖中国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对“复旦文史专刊”的学术价值进行探讨,接着分析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再讨论其编辑和出版背景,最后则对其在学术界和文化传承中的影响力做出总结。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本文旨在全面呈现该系列专刊的学术贡献和文化意义。
复旦文史专刊自2009年首辑出版以来,便被学术界高度关注。作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它集合了大量来自复旦大学以及其他高等学府的学者研究论文,涵盖了中国历史、哲学、文化、文学等多个领域。这些学术研究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深度,而且其研究视角往往能够打破传统的学术框架,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思考。
专刊的学术价值首先体现在其选题的独特性上。每一辑专刊中的文章都经过精心挑选,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议题和热点问题。例如,在某些辑中,专刊围绕中国古代哲学与思想史展开研究,而在另一些辑中,则重点探讨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发展。这种多样化的选题,使得《复旦文史专刊》成为学术界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重要窗口。
其次,这一系列文献也反映了中国学术研究的最新动向与趋势。许多学者在专刊中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推动了中国学术研究的发展。例如,许多学者尝试将跨学科的视角引入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或通过比较的手法,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照分析。这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专刊的学术水平,也推动了中国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进程。
“复旦文史专刊”全12册(第1至12辑)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学术研究内容,内容涵盖面广,涉及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考古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种内容的多样性,使得专刊能够吸引不同学科的学者关注,并为各类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在历史研究方面,专刊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时期,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分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例如,在讨论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过程中,专刊通过详细的史料考证和多角度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历史解释。此类研究不仅帮助学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也为历史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文化与哲学研究方面,专刊也展示了其卓越的学术贡献。专刊中涉及的哲学思想、文化现象与人物分析,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思潮的碰撞。例如,某些辑中的哲学研究深入探讨了中国儒学与道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剖析了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关注到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再诠释与价值。此类跨时代的哲学讨论,对于理解中国的文化根源和思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文史专刊的编辑与出版背景对于其学术价值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由复旦大学文史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专刊的编辑团队由复旦大学及其他学术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这些学者不仅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具有深厚的积淀,而且他们的研究视野也非常宽广,能够结合国内外的学术动态,选择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研究课题。
在出版方面,《复旦文史专刊》注重高质量的学术出版标准。每一辑专刊的出版都经过严格的审稿程序,确保每篇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创新性。同时,专刊的出版形式也逐渐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高清版本的发布使得专刊的学术成果能够更广泛地传播,打破了传统出版的时空限制。专刊的数字化不仅让研究人员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相关资料,也促使学术成果的传播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体。
此外,复旦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学府之一,其学术影响力为专刊的成功出版提供了有力保障。复旦大学文史学院长期以来注重培养学术人才,并致力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术研究的结合。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专刊的每一辑都能保持较高的学术标准,并能够反映出学术研究的最新趋势和前沿成果。
《复旦文史专刊》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它不仅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文化传承和传播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专刊中的研究成果,不仅帮助学者深化了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而且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这一平台,许多学术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在学术影响方面,专刊中的研究成果常常成为其他学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其中一些有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引用和讨论。许多学者基于专刊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学术探讨和实践探索,推动了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在文化传承方面,专刊的出版不仅仅是学术讨论的平台,它还承担了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深入挖掘,专刊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回望历史的方式。这种文化的回顾与反思,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找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
总结:
《复旦文史专刊 全12册(第1至12辑) 2009-2017高清》是一部集学术性与文化性于一体的重要文献作品。它不仅在学术研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还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这套专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它在学术界和文化界的深远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将继续拓展,而《复旦文史专刊》无疑将继续为未来的学术探索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成为学术与文化的重要桥梁。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