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外佛教文献》全16册,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藏外佛教文献》把所能收集到的藏外佛典,即不为历代大藏经所收入的各种佛教文献,悉数加以校录刊布。编者取材的范围包括敦煌佚书、近代汉译佛典、僧人着作等。
《藏外佛教文献》书目:
藏外佛教文献 第1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2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3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4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5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6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7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8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9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10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11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12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13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14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15辑藏外佛教文献 第16辑
《藏外佛教文献》出版说明: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以儒为主干,佛道为羽翼的局面,儒释道三家共同支撑起中华文化之鼎。与此相适应,古代儒释道三家的圃书也分别庋藏、独立编目、自成体系。《隋书·经籍志》记载,隋炀帝在东都观文殿东西厢构屋,收藏儒家经史子集四部书;在内道场收藏佛经、道经,并分别编撰目录;建妙楷台,收藏名家法书;建宝迹台,收藏历代古画。这可说是隋代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的基本规制。历代王朝沿革虽有不同,但三家典籍分别庋藏的传统不变。
由此,经史子集本属儒家典籍,由儒家知识分子收集、整理、编目。如套用“佛藏”、“道藏”这样的名称,可称之为“儒藏”。其中经、史两部,是儒家治国之依据与镜鑒。子部收入诸家杂着,其中如医、农、兵、天文等类,为实用类书籍。集部主要收入儒家文人的诗文集,诗文虽属小道,亦可陶性怡情。四部书体系充分体现了儒家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的理念。由于社会上存在着佛、道两家,儒家的图书管理者不能无视,便在子部内设立“释家类”、“道家类”,收纳两家典籍。但不收佛教的大藏经与道教的道藏,且着录的佛、道书籍,往往因掾访者个人兴趣与当时的掾访条件,有很大随意性。因此,历代《经籍志》、《艺文志》虽然收入若干佛、道典籍,实际并不能反映那个时代佛教、道教典籍的真实情况。
与中央相同,古代地方儒释道三家的圃书也分别庋藏儒家的学宫书院收藏四部书;释道的寺庙宫观收藏本教典籍。与四部书收有佛、道典籍相应,寺庙宫亲往往收藏儒家典籍。敦煌遗书原是佛教寺院藏书,其中就有不少经史子集类着作。这充分说明儒释道三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历史事实。
宋明理学兴起后,儒家知识分子一直佔据着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佛道两教日益式微。儒家文化,自然有积极进取的一面,但也有刚性僵化的一面。就四部书体系而言,绵延一千多年,没有大的改观。如清代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对佛道着作的收录就非常单薄,受到后代陈垣等着名学者的批评。宋以后私人藏书兴起,藏书家大抵为儒家知识分子,藏书的着录体系均沿袭四部书。这样,儒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主导权、儒家知识分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公私藏书的四部书体系,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文化範式。由此形成的气,逐渐浸涸于全社会。对这个范式应如何评价,是另外的事,但这个範式对我国古籍的研究与保护,却是有利有弊,且其流弊,至今犹存。
举例而言,虽有梁啓超、姚名达、王重民等先贤宣导在先,但至今我国不少论述古代目录学、古代文献学的着作,言必称四部书,对佛道两家视而不见。其实,唐代佛教目录学水凖雄踞于当时我国目录学的最高峰。以至宋元、明四部书目录学水准,都未达到唐代佛教目录学的高度。直到清代朴学兴起,差可与唐代佛教目录学比肩。讲古代目录学、文献学而捨弃佛道两家,未免有抱残守缺之嫌。此外,目前我国各圃书馆古籍部门,均沿袭四部书体系。因此,当涉及古籍普查与保护一些重大项目时,虽条文中已将宗教类古籍列入,但工作中往往受四部书範式的束缚,有意无意地忽视、排斥宗教类古籍。
把古籍框限为经史子集体系,不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实际,也不符合现存古籍的实际。
写本是刻本出现之前,中国古代典籍最主要的流通方式,敦煌遗书可谓现存古代写本的代表。敦煌汉文遗书年代跨度从东晋到北宋初年,全世界共约58000号,国内约存19000号,其中90%以上是佛教、道教典籍。因此,以敦煌遗书为代表的写本无疑应是古籍普查与保护的重点之。此外,北宋时期的写本大藏经、历代的金银字写经血经、名人写经等等,无不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应该纳入普查与保护範围。
就刻本而言,众所周知,现存最早的为唐代刻本,大多是佛教典籍。宋元(含辽金)刻本从来被古籍版本界认为是翘楚白眉。现存的宋元(含辽金)汉文刻本,无论就世界範围而言,还是就国内收藏而言,佛教典籍的数量都要超过四部书。
就书籍装帧形式而言,中国以纸张为载体的书籍,早期曾出现过卷轴装、经折装、粘叶装、缝续装、梵夹装。实物证明,除粘叶装(现存英国的盛唐写敦煌遗书《文心雕龙》)外,其他如卷轴装、经折装、缝续装、梵夹装等,现存最早的样本,都是佛教典籍。
因此,在开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时,我们要防止用四部书範式来框限古籍的倾向,要重视宗教古籍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对它的保护。
强调保护宗教古籍,还在于目前我国宗教古籍的现状甚堪担忧。
首先,历经磨难,宗教古籍数量急剧减少。就我比较熟悉的佛教而言,佛教认为典籍是佛、法、僧“三宝”中法实的代表,传统甚为重视修经造藏。所以,古代流行的佛教典籍甚为丰富,有“浩瀚于九流”的说法。但因各种天灾人祸,真正能保存下来的不过九牛一毛。以中国第部木刻大藏经——北宋《开窦藏》为例,全藏数千卷,当初印量甚大,颁赐国内寺院,分赠周边诸国。但现在全世界祇存十余卷,成为稀世国宝。
其次,缺乏完整着录,家底不清。以宋辽金元写本、刻本为例,我国现存宋辽金元本四部书虽亦有遣漏,但大部分均被着录;而宋辽金元佛教典籍,除少量被纳入各图书馆四部书体系,大部分至今缺乏完整、正确的着录,有的甚至速基本目录也没有。从总体看,家底不清。
再次,保存条件堪忧。除了图书馆、博物馆外,宗教古籍主要保存在庙宇寺观。各地的庙观因条件不同,古籍保存的情况不同。不少寺院目前藏书的绦件非常令人担忧,古籍残破问题也相当突出。
因此,国家远次啓动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把宗教类古籍纳入其中,是非常重大与及时的决策。
应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古籍整理与保护中,对宗教古籍已经予以特别的关心。正因为当年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的大力支持,由任继愈主持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正藏)才得以顺利完成。现在,有关领导也多次强调要重视敦煌遗书等古籍的普查与保护。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进一步正确认识国家啓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把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宗教、天主教等宗教古籍的保护真正规划起来,落实下去。当然,古籍保护不仅是圃书文博部门、古籍善本单位的事情,也是全民族的大事;宗教古籍的保护,更是各宗教的大事。为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普及古籍知识,提高全民族的古籍保护意识。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围绕《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这一重要的佛教文献出版物进行深入探讨。首先,文章简要概括了该文献的出版背景和重要性。接着,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一是该文献的编纂过程,二是其学术价值与意义,三是藏外佛教文献的传承与保护,四是《藏外佛教文献》对现代佛教研究的影响。每个方面均有具体的阐述,旨在全面呈现这一文献的学术成就与历史地位。最后,文章总结了《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在佛教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及文化交流中的深远影响,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是由众多学者、专家共同参与编纂而成的。其编纂历时多年,期间不仅需要对原始文献进行详细研究,还需解决翻译、校对等技术性难题。该文献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藏学界在佛教文献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编纂团队广泛收集了藏外地区的佛教经典和文献,对其内容进行了整理、校订,并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献进行了翻译,以便更多的读者能够了解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献的编纂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筹备阶段,编纂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藏外佛教文献的来源和流传路径,探讨这些文献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与价值。为了保证文献的准确性,编纂者借助了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扫描技术,以便对古籍进行更为精确的保存与传播。此外,文献中的一些重要篇章,特别是涉及佛教哲学和实践的内容,经过专家反复校对和考证,确保了其学术性和历史性。
值得一提的是,《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的出版得到了各界的广泛支持,不仅有国内藏学界的专家参与,还吸引了海外学者的加入。这些专家的共同努力,使得该文献的编纂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并最终为世界佛教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在学术界具有极高的价值。首先,它为研究藏外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文献涵盖了佛教历史、哲学、宗教仪式、法师传记等多个方面,是研究佛教起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通过这些文献,学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藏外佛教与其他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揭示佛教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与变迁。
其次,《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为佛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本土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藏外佛教文献的研究则有助于重新审视佛教经典的流传路径,揭示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哲学思想的塑造作用。这些文献不仅涉及佛教理论,还融入了宗教实践、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内容,为当代学者提供了研究宗教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视角。
此外,该文献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它通过梳理和整理藏外佛教文献,为跨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思路。许多西方学者长期以来研究的是汉传佛教文献,而《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则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全球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一文献的出版,不仅推动了佛教研究领域的多元化,也为促进东西方学术交流、增进文化理解提供了有力支持。
藏外佛教文献的传承与保护是《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的一大亮点。佛教文献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宗教与历史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藏外佛教文献由于战争、自然灾害、政治动荡等原因,面临着极大的损毁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文献,成为编纂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献,编纂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许多文献进行了数字化保存,通过高清扫描技术将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文件,从而避免了文献因频繁翻阅而造成的损害。同时,数字化版本的文献更易于存储和传播,确保了文献能够长久保存,并且可以更广泛地共享给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研究者。
此外,在实际编纂过程中,专家们还对藏外佛教文献的多种版本进行了比对,确保文献内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献部分,专家们进行了翻译和注释工作,使得这些文献的学术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一系列保护和传承工作,不仅有助于文献本身的保存,也为后代研究者提供了可依赖的学术基础。
《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对现代佛教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为当代佛教研究提供了更加多元和全面的视角。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研究,而藏外佛教文献的加入为学者们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这些文献涉及的佛教经典和思想内容,能够丰富现代佛教哲学、历史及文化的研究维度。
其次,文献的出版推动了佛教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许多现代佛教研究不仅限于宗教层面,还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研究藏外佛教文献,学者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思想如何影响不同地区的社会结构与文化发展,探讨佛教对世界各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最后,《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对佛教研究者的学术训练和方法论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献的整理与分析要求学者具备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野,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将为今后的佛教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佛教学术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发展。
总结:
《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的出版不仅是佛教文献整理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对佛教文化与学术研究的重要贡献。它为藏外佛教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推动了全球范围内佛教研究的深入发展。通过该文献,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文献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变迁,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教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学术交流的加强,《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2008》将继续在佛教文献研究、文化传承及学术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相信在全球范围内,佛教文化的深度交流与理解将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的智慧与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