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五百年1-5卷 赵力余丁着湖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油画五百年1-5卷 赵力余丁着湖南美术出版社

Quantity

  • 中国油画五百年1-5卷 赵力余丁着湖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油画五百年》PDF电子书全5册,由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出版。
     
    《中国油画五百年》是以1542年至2000年为时间范围的关于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及研究成果的文献性巨着。其中收入传承至今的油画作品及珍贵历史照片8000余幅,全书共计900万字,是当今关于中国油画的各种文献性资料中丰富、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从内容到年代的覆盖面都大大跨越了一般文献的高度。
    《中国油画五百年》由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编着,采用编年的体例,以年份为单元,每年分别包含“大事记”、“概述”、“文献”三部分内容。“大事记”以年表格式分条目列出该年所发生中国油画方面以及相关文化、艺术重大事件,精确到月、日。“概述”即针对该年度文献所进行的综合评述,对某一时期中现象或主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地叙述和评论。“文献”部分包括图像与文字两大类,其中文字部分既包括事件发生当时所产生的文献,如会议纪要、新闻报导、日记、信件、备忘录等,也包括后来对该事件、现象的回顾与研究。
     
    《中国油画五百年》五卷简介:
     
    第一卷主要为明清部分,涉及时间范围从嘉靖二十一年至清宣统三年,即1542年—1911年,此部分向读者呈现了油画在明末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以及在中国缓慢的接受和本土化过程。
     
    第二卷为民国部分,时间范围1912年—1949年,此部分收录了大量民国时期艺术期刊中的原文,其中不乏国家图书馆新近公布的珍贵期刊。为忠实于文献的原貌,本书中对于民国时期与现代标准白话文在用法上的差异均未加订正,希望能借此保留民国时期中国西画画坛真实而鲜活的面貌。
     
    第三卷为新中国部分,力图呈现1950年—1976年,即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油画创作的整体面貌。
     
    第四卷为新时期部分,时间跨度从1977年—1989年,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创作百花齐放的新形势,85‘新潮这一中国当代艺术开端的重要运动着墨甚多。
     
    第五卷当代部分,所涉及的时间范围1990年—2010年,由于时间较为晚近,许多人、事、现象无法观其全貌并做出正确的评判,所以这部分以客观描述为主,少主观评论,力求全面真实的记录这一时期中国油画发展的全貌。
     
     
     
    《中国油画五百年》书目:
     
    中国油画五百年   第1册  明清部分(1542年—1911年)
    中国油画五百年   第2册  民国部分(1912年—1949年)
    中国油画五百年   第3册  新中国部分(1950年—1976)
    中国油画五百年   第4册  新时期部分(1977年—1989年)
    中国油画五百年   第5册  当代部分(1990年—2010年)
     
     
     
     
     
     
     
     
     
     
     
     
     
     
    《中国油画五百年》出版说明:
     
    油画技术从西方传来中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中国人用油画技巧来创造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艺术也逾个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油画已经在中华这块大地上扎下了根,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20世纪,油画思潮的变化更迭,几代油画家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与中国人民的觉醒、抗争、奋起,以及中华民族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紧紧相连。油画家们的作品远远不只是客观地反映了现实,而且常常成为社会前进的号角.从审美的角度发挥着引导人民大众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为拥有如此众多的富有才华的油画艺术家,为他们杰出的艺术创造而感到骄傲。
     
    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中国美术因有茁壮成长的油画艺术而显得丰富多彩,也因有油画这门艺术作为参照系,而使得包括传统水墨画在内的其他艺术门类受到启发,获得革新的助力。当然,油画艺术也更因受到有悠久历史、渗透着传统格调和趣味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熏陶和感染而富有生气,得到中国人的喜爱。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参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是中国油画最突出的品格:在西方造型体系的观念和方法中,融进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美学趋向,使中国油画具有民族气派,是中国油画最鲜明的特色。
     
    大致说来,中国油画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20世纪之前是技术引进期,以技术引进为主,兼有创造因素;20世纪初至60年代是包括技术在内的油画艺术引进期、在引进的同时进行创造。从中国学子负笈海外学艺、外国专家来华传艺,到中国独立自主地培养油画家队伍,标志着中国油画已经度过了“幼年期”。艺术家开始自觉探索艺术的大众性、民族性时代性等诸课题.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油画艺术因其在反映现实方面的优势,在当时社会生活和文艺思潮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0年代至今,中国油画走向更为独立发展的阶段,西方油画不再成为中国艺术家的“范本”和模仿对象,而仅仅作为参照系统。如何在创造中充分发挥个性,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成为艺术家们普遍关注的课题,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和形式、样式、风格的多样化,已经成为艺术家和社会的共识。有独立品位的中国油画正受到世界艺坛的关注。
     
    20世纪以来油画遇到了新课题。早在世纪初,西方传统形态的写实油画受到来自表现性、象征性抽象性油画的挑战,油画表现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70年代起,西方观念艺术崛起,吸收了新的科技手段、采用多种媒介的装置艺术成为新的艺术样式,文对平面的油画艺术也是新的挑战。在西方,油画的前途受到一些人的质疑,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的艺术家们。
     
    我想,一种新艺术门类或新形式的出现,自有其合理性。西方艺坛上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思潮对古典写实的反驳,只能使写实绘画在一个时间段里受到抑制,而不可能使写实油画消失。艺术创新与科学创新有所不同,虽然它们都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探索新知,但科学领域内的新原理、新定律一旦成立,旧的原理、定律即被推翻。艺术上的探新则不然,即使新思潮、新样式猛烈抨击传统的“模式”,但旧的表现方法仍然会有存在的价值就拿西方写实的绘画来说,它在20世纪上半期经历了一段坎坷曲折的历程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复苏”的景象,又重新焕发出活力和生气,成为当今画坛多元格局的组成部分。同样我们可以认为,近二十年来观念、装置艺术对绘画、雕塑的挑战,只能促使绘画、雕塑按照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形式特点走革新之路,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绘画、雕塑不会消失,作为绘画门类的一种—油画,也不会消失。
     
    客观环境对中国油画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利的,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艺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油画市场的现状和前景令人乐观、这是油画发展的基础。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市场对艺术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油画的发展,也可以使油画创作偏离方向,为满足市场、适应世俗趣味而导致艺术的精神弱化。当前我们面临的课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包括油画在内的一切艺术门类健康地发展。一方面,政府部门要拨出一部分资金鼓励有重大社会现实意义的油画创作,并对有关艺术家在精神上予以褒奖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家也要对市场机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有全面的认识,要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用自己有文化含量的作品满足社会的需要。此外在美术组织机制和展览运行机制上,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年艺术家健康成长。
     
    对中国油画史的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目前还很薄弱,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汇编也很缺乏。在新世纪之初两位年轻的美术史工作者赵力和余丁在收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着并出版了《中国油画文献》一书,在学术界和油画界反响很大。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两位学者再次厚积而薄发,形成本书的现有成果。其特点是能够在文献资料的整理上狠下功夫,在文献搜集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同时又能够以严谨缜密的学术态度甄别资料、审慎选择。书中的概述和图说体现了两位编着者的学术素养,其编年式的结构也给予读者清晰的线索。书中所附的大量珍贵图片有助于将中国油画的历史具体、实在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油画在中国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它的真正发展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情。中国油画的发展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油画教育是构筑中国美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前辈大师的不断探索和众多油画家、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油画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构建了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油画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发展经过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油画教育经验,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教学和创作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中国油阃与美术院校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如果我们考察中国油画的发展状况,就会发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油阃一直是以院校为生长基地,以院校师生为中坚力量,而美术院校油画专业的教学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又一直对中国油画创作的前景起着决定性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院校油画教学的内容、方式和目的也随之发生变化。从世纪之交到今天,随着中国艺术格局的巨变,学院师生在教与学的观念上也是“与时俱进”。许多在过去一直毋庸置疑的“定律”、“原则”,如今被新出现的一些理论和实践所质疑,诸如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写实绘画形式在教学与创作上的地位问题等等。这些变化与我们的艺术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所处的地位有关,也与主流公共媒体的文化导向有关,当然更与一代新人如何面对人生,现实境遇、历史以及文化传统的种种心态有关。
     
    全球性的文化潮流也对油画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流行大众文化挤占精英文化的地盘,传统的绘画艺术逐渐走向边缘等等。但是当前“油画”已不是一个全球性的艺术问题,而是现代中国美术教育中特有的现象。油画作为学院内的专业学科设置,也只在中国出现。作为一个学科,必然对从事这一专业的人提出诸如工具材料、技巧程式、学科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中国油画家还肩负着一种重要的文化使命,即如何让这一艺术本土化。这一使命以20世纪早期徐悲鸿等前辈为起始先行,兹后至今几代艺术家都相继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逐渐形成了中国油画和油画教育自身的体系和轨迹。
     
    尽管中国油画和油画教育有如此厚积的基础和本土的巨大空间,但是当下新艺术的发展态势无疑也给我们提出了新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的许多艺术现象逐渐被人们所认同,以前让人们难以接受的现代主义艺术已经成为艺木传统的一部分。艺术的边界被打破,美术领域被扩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地被用于艺术创作当中。观念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似乎成为当下中国艺术发展的新趋向。学院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美术教学由原先的“精英式”授课方式.变成了普及性的大课堂。这些变化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油画教育在中国美术教育中的位置以及所采取的方式,也不得不认真思考中国油画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中国油画界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对中国油画发展及油画教育的研究成为我们中国美术界密切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界多次组织了全国性的研讨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助于我们总结中国油画教育的发展经验,又有助于中国油画史的研究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对策,以应对艺术格局的转变。因此对中国油画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赵力、余丁两位中央美术学院的青年学者,在之前编着《中国油画文献》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又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了涵盖数百年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的鸿篇巨制为包括中国油画教育在内的中国油画史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国油画五百年》1-5卷由赵力余、丁着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全面探讨了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背景。从中国油画的起源、演变到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本书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深刻的分析,呈现出油画艺术在中国的独特路径。这五卷作品深入剖析了油画在中国的艺术审美、创作技巧、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及其与西方文化的互动等多个层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艺术研究价值。文章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本书的核心内容:一是中国油画的历史发展;二是中国油画的艺术风格与技巧;三是油画艺术家的创作与思想;四是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影响。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本文旨在为读者呈现出《中国油画五百年》这一学术巨著的全面面貌。

1、中国油画的历史发展

《中国油画五百年》1-5卷在讲述中国油画的历史发展时,详细地追溯了油画艺术从明清时期的西方传入,到近现代的逐步发展。书中指出,油画作为一种外来艺术形式,最早在16世纪由西方传入中国,起初仅作为宗教画、宫廷画等特殊场合的艺术形式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油画逐渐进入了中国的民间,并开始在清朝末期得到部分文人的关注和实践。

进入20世纪,尤其是民国时期,油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国内的艺术家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开始尝试将油画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油画经历了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艺术家们逐渐通过油画这种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本书的作者们特别强调了中国油画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变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油画艺术的社会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成为宣传社会主义理念、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重要艺术手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油画逐渐与国际艺术潮流接轨,并在全球艺术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中国艺术的一张亮丽名片。

2、中国油画的艺术风格与技巧

中国油画的艺术风格和技巧是《中国油画五百年》中的重要讨论部分。油画艺术从其引入中国伊始便面临着如何与中国传统艺术结合的问题。书中详细分析了中国油画从最初的模仿西方绘画技法,到逐渐在技法和风格上与中国文化和审美观念相结合的过程。作者指出,中国的油画艺术家在学习西方技法的同时,借助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绘画技巧、构图方法和哲学思想,逐渐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风格。

例如,书中提到的“工笔画”与油画技巧的结合,便是中国油画风格演变的重要体现。许多中国油画艺术家在细腻的笔触和精准的色彩运用方面,模仿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技法,但在色彩的使用和光影的表现上,则充分吸收了西方油画的技巧。此外,书中也提到中国艺术家在画面构图、主题选择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描绘人物、风景以及社会现实题材时,表现出了中国画家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情感表达。

本书还对油画技法的创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油画艺术家逐渐探索出适应本土文化的创作方式和技巧,除了对传统技法的继承和创新外,他们还在画材使用、光影处理、色彩运用等方面做出了与西方油画有所区别的尝试。这些艺术探索不仅推动了中国油画的独立发展,也为世界油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3、油画艺术家的创作与思想

在《中国油画五百年》1-5卷中,艺术家的创作和思想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书中详细讲述了多位中国油画大师的创作历程及其背后的思想理念,分析了他们在不同时期如何通过油画艺术表达自己的社会观念、个人情感与时代精神。书中介绍了像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等重要艺术家,他们不仅在油画技法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通过个人的创作实践,推动了中国油画艺术的现代化进程。

其中,书中对徐悲鸿的分析尤为突出。徐悲鸿在推动中国油画现代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只是继承了西方的写实技法,还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创造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书中指出,徐悲鸿的艺术创作体现了对西方艺术技巧的深刻理解与对中国文化的热烈推崇,他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寻找中西艺术的交汇点,为中国油画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徐悲鸿,书中还提到许多其他艺术家对中国油画的贡献。无论是老一代艺术家的坚持与探索,还是新一代艺术家的创新与突破,都反映了中国油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和思想,不仅改变了油画在中国的面貌,也使得中国油画在国际艺术舞台上逐渐展现出独特的影响力。

4、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影响

《中国油画五百年》1-5卷作为一部系统全面的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通过对中国油画历史、风格、技巧及艺术家创作思想的全面梳理,为研究中国油画艺术提供了详尽的资料与深刻的理论支持。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分析,弥补了以往关于中国油画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本书不仅在国内艺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为世界了解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与特色提供了权威的参考资料。同时,通过对中国油画发展中关键艺术家的深度剖析,本书揭示了油画艺术如何与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相结合,进而发展出具有独特风貌的艺术体系。这一贡献不仅提升了中国油画的学术地位,也使得中国油画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除了学术价值,本书还对油画的教育与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油画技法与创作思想的详细分析,书中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使得中国油画的教育和研究能够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艺术从业者,都能从本书中汲取灵感与养分,从而推动中国油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

《中国油画五百年》1-5卷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著作,它不仅全面呈现了中国油画的历史发展脉络,还深入探讨了油画艺术在中国的独特风格与技巧。通过对重要艺术家创作的分析,书中揭示了中国油画在不同时代的思想演变与艺术追求。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艺术创作,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这部巨著的出版,不仅推动了中国油画的学术研究,也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油画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作为一本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作品,《中国油画五百年》无疑为中国艺术史和油画艺术的发展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20日 下午4:25
下一篇 2024年11月20日 下午4: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