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国山水画全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山水画全集》PDF电子书全2册,由外文出版社2011年出版。gx5万圣书城
山水画在中国绘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在历史上出现得较晚。战国以前的各类艺术品中,很难发现有山水装饰的物品或山水绘画作品。在汉代的绘画中,虽然出现了不少山水的场景,但多以实用的军事地图出现,其形式简略稚拙,为几何形或只有剪影。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才真正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独立的画科。gx5万圣书城
《中国山水画全集》在篇章体系上,按朝代沿革为序,分为晋代、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金代、元代、明代、清代。为了使鉴赏者更全面地了解每幅画的特点,由专门研究山水画的专家,用准确、精辟的文字对每幅画面的主题、内涵、意境、技法、布局、设色等进行介绍,使鉴赏者对画家及其绘画风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外每幅画都标注有画家设色、尺寸、馆藏,非常具体直观。该书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力图体现出这套画册珍贵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gx5万圣书城
《中国山水画全集》书目:gx5万圣书城
中国山水画全集 上册中国山水画全集 下册gx5万圣书城
gx5万圣书城
gx5万圣书城
gx5万圣书城
gx5万圣书城
gx5万圣书城
《中国山水画全集》出版说明:gx5万圣书城
山水画在中国绘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在历史上出现得较晚。战国以前的各类艺术品中,很难发现有山水装饰的物品或山水绘画作品。在汉代的绘画中,虽然出现了不少山水的场景,但多以实用的军事地图出现,其形式简略稚拙,为几何形或只有剪影。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才真正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独立的画科。gx5万圣书城
山水画的兴起是与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感情的变迁密不可分,由于魏晋时期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时局的动荡不安,士大夫们对现实生活采取一种回避与放任的态度,寄情于山水,感受山川之美,从而为山水画的兴起创造了客观条件。据史料记载,从东晋到南北朝,有些画家已开始进行独立的山水画创作顾恺之的《庐山图》被称为“山水之祖”;南朝的张僧繇画过“没骨山水”;宗炳曾画所见山水于壁上,以作“卧游”,并写了《画山水序》。遗憾的是,六朝时的山水画迹未能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当时人物画背景中的山水场面,而且多为“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他,列殖之状,则若伸臂布指”(张彦远《历代画记》),可见技法还不成熟。gx5万圣书城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从中可以看出隋代的山水技法已获得长足的进步,这也标志着山水画幼稚期的结束。而到了唐代,山水画已渐趋繁荣,技巧也相当成熟,并形成不同风格竞相出现的格局。总的说来,可分为两大流派。其一是青绿山水,它继承了前代的传统表现方法,又大有提高,发展成为工细巧整、金碧辉煌的风格,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被后世称为“北宗山水”即画史上的“密体”,在唐代影响最大;其二为水墨山水,是唐代所兴起的山水变法,据说始于吴道子,他注重线描,粗疏奔放,不讲求设色的艳丽。继其后,又有很多人在水墨行笔上进行了更深的探索,出现了许多风格各异的名家,如王墨、王维、郑虔、顾生、韦偃等,选材多为树石题材,这一派被后世称为“南宗山水”,并在五代及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唐代的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成熟的起点,其间在山水画上的探索与创新,为宋代山水画的鼎盛打好了基础,并使山水画在五代到宋初,达到高度成熟,并居画坛三大画科之首。gx5万圣书城
五代至宋初的山水画发生了关键性的变化,山水被作为人们世代生息的环境加以描绘。“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的出现,成为山水画发展中的里程碑。以荆、关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创造出大山大水式的构图,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北方全景式山水;以董、巨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善于表现平淡天真的江南风景,尤能体现风雨明晦的变化。自此,水墨及水墨着色山水画已发展成熟。gx5万圣书城
北宋山水画在五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朝着深度与广度发展,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画的创作思想、表现技法、观察方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画史所称的“宋人格法”主要就是指这时期的山水画创作。当时不仅名家辈出,灿若星辰,“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而且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个人风格。北宋着名山水画家李成与范宽,继承了荆浩的以水墨为主的山水画传统,表现北方雄浑的自然风光,与关仝一起被称为是“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gx5万圣书城
其后继者众多,名重一时的有许道宁、高克明、郭熙、李宗成、王诜等。北宋末期,在文人画思潮的影响下,米芾父子以江南烟雨为依据,创出了“米家山水”。而盛行于唐代的青绿山水,在北宋时期度中落,比较有名的只有王希孟,所作的《千里江山图》,雄伟壮丽,冠绝一代。gx5万圣书城
南宋的山水画更讲究意境的创新和笔墨的简括,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崛起,号称“南宋四家”,创“水墨苍劲”一格。在构图上摒弃北宋时的全景式构图,而以边角取景,时人称马远为“马一角”,而夏圭为“夏一边”,这种边角构图,使景物变得简洁、主题鲜明突出,而意境却依旧完整成一代新风,为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另外以赵伯驹、赵伯骕等人为代表,继承和复兴了唐人青绿山水技法,在当时也是名重一时。gx5万圣书城
宋代山水画绚烂多彩,展现了画家们极大的创造才能,许多山水画技法及表现方法都始创于宋代。单以皴法而言,就有董源、巨然创披麻皴,范宽创雨点皴,郭熙创卷云皴,米芾创米点皴,李唐创大斧劈皴,均为后世习用;以笔墨言,诸法俱备,“七墨法”已成形;构图上,全景、偏角皆存;内容上,多与现实生活相关连。所以《画筌》中言道:“唐画山水,至宋始备。gx5万圣书城
元代是文人画的兴盛期,也是山水画的一个转折点,当时的绘画中已不再强调山水的内在结构与韵律,而是将其作为移情寄兴的手段,表现画家的自我人格与个性。在笔墨技法、意境创造、诗书画的结合以及审美观念上都有新的发展,为明清两代的山水画创作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但同时绘画内容却脱离现实生活,强调清淡孤冷的意趣,为后世留下消极的影响。元代山水画以水墨为主调,青绿山水除了元初的赵孟频、钱选偶有涉及外,后继无人。主要山水画家皆宗北宋,中后期的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被称为“元四家”,均师法董、巨,但又各具特色,或苍茫沉郁,或简洁疏朗、或墨气沉厚,对后世影响极大。明代山水画十分发达,从表面上看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但从内容上看,却日益空泛,缺乏创造力,使山水画的发展在数百年间停滞不前。gx5万圣书城
明代前期山水画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势力最大,他们继承南宋马远、夏圭水墨苍劲的院体画风,兼容北宋各家及元人之长,自成一体,因与“元四家”蕴藉含蓄的风格大相异趣而风行一时,其他名家还有王谔、周臣、朱端等人后来吴伟为首的“江夏派”因风格与其相近而被认为是它的分支。明代中期“吴门派”兴起,独领山水画坛。他们推崇北宋的董源、巨然,兼法“元四家”,属文人画体系,其中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被称为“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四家中,以沈、文继承“元四家”画风为多,唐、仇兼学南宋,有人将他们归入院体。吴门派画家重视文学修养,能诗词,工书法,作画富有诗情画意,除上述四人以外,还有陆师道、谢时臣等着名山水画家。在明朝后期,“吴门派”开始衰落,以董其昌、顾正谊为代表的“华亭派”继其之后执画坛牛耳。他们也推崇董、巨及黄公望和倪瓒,以仿古为时尚,注重笔墨韵致并以“南北宗”之分来宗南贬北”,竭力抬高文人画的地位,攻击北宗山水。同时着名的还有赵左的“苏松派”、沈士充的“云间派”,这三派总称为“松江派”。除这三派外,当时还有以蓝瑛为首的“武林派”,以项圣谟为首的“嘉兴派”,以吴彬、陈洪绶为代表的“高古变异派”等等。可见明朝后期派系之纷繁,风格之多样,但他们贬斥异己,流俗于门户偏见,这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gx5万圣书城
清代山水画传承了明代的发展,清初文人的着书立述之中,对文人画推崇备至,使其在当时的画坛中占居优势。同时文人画在发展中,也出现“摹古”与“创新”两种对立的画学思想,形成了清代‘保守”与“革新”的两大营垒。保守派以“四王”(王翚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为代表,影响很大。他们的山水画讲究严谨的笔墨技法,对宋元名家均作过深刻的研究,但绘画中缺乏对山水的真实感受,作品总跳不出摹古的樊篱。但因这种稳定保守的绘画风格迎合了清初统治阶级的需要,因而声势显赫,被称为“正统派”四王”中的王原祁、王时敏政治地位显赫,追随的画家很多,遂形成“娄东派”,几乎独霸当时的画坛。王翚的绘画以景色优美,用笔严谨着称,形成“虞山派”。主要画家有吴历、杨晋、蔡远等人。gx5万圣书城
清代的革新派是以“四僧”(弘仁、髡残、朱耷、原济)为代表。主张师法造化,“我用我法”,反对因循承袭,循规蹈矩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中尤以原济在山水画上建树最大。他能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的氤氲变幻和奇妙之处,技法不拘一格,随境界、意趣的不同而变化。善用笔墨、运笔灵活、构图新奇、讲求气势,是清初富有独创性的一位杰出田家。弘仁开创的“新安派”,其骨干包括查士标、汪之瑞、程邃等人。此外以龚贤、樊圻为首的“金陵八家”和金农、郑燮等“扬州八怪”的绘画也颇有新意。可惜在保守思想笼罩的清代画坛,革新派的绘画被讥为“恶习”,备受打击终究未能产生重大影响。gx5万圣书城
清代后期山水画日趋衰落,几个较有名的画家如黄易、奚冈、汤贻汾等,均未能跳出“四王”的摹古风格,所以画家虽然众多,但对山水画的发展却没有什么太大的贡献,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也进入了尾声。 gx5万圣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