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新民说余英时文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余英时文集》PDF电子书全12册,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aTW万圣书城
《余英时文集》(全12册)系统、全面地收录了余英时迄今为止在各领域研究中*代表性的中文着作,全书编选历时10年,按主题分为12卷,共430余万字,充分体现了余英时先生学术思想的发展、学贯中西的学识、独特的治学风格及其对中西文化的思考。aTW万圣书城余英时先生治学涉猎广泛,在传承中创新,文集囊括了他早年对西方民主制度、近代文明新趋势的思考和研究,后来对先秦两汉史、宋明理学、儒学史、清代思想史、现代学人与学术、中国史学等的研究,以及他为故友新朋的着述所做的序文、他近年来有关中国人文研究的发展的文章等。余英时的思考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思想史与文化史方面,以探求中国的文化特色为最后归宿,重点关注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在这些作品中,他提出了诸多新颖的观点和论断,如主张从学术思想演变的"内在理路"考察清代学术思想等,既有考据,亦有阐发,论述宏阔、见解深刻,在海内外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外史学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参照系。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新民说 余英时文集》书目: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1卷 史学、史家与时代.pdf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2卷 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_13588668.pdf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3卷 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_13588955.pdf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4卷 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_13589544.pdf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5卷 现代学人与学术_13589545.pdf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6卷 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_13589547.pdf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7卷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 上.pdf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8卷 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 下.pdf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9卷 历史人物考辨_13602431.pdfaTW万圣书城
余英时文集 第10卷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_13589546.pdf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11卷 论学会友_13602636.pdf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 第12卷·国学与中国人文_13596188.pdfaTW万圣书城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现居美国。着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朱熹的历史世界》、《方以智晚节考》等。2006年11月,余英时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6月,余英时获得唐奖第一届汉学奖。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序言1:aTW万圣书城
《余英时文集》第十一、十二两卷即将面世,这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友人沈志佳博士通力合作的最新成果,让我首先表达最诚挚的感谢。但是我必须赶紧补充一句,对于志佳而言,这“感谢”二字是绝对不够用的。像前十卷一样,从集结到编定,她为这两卷文集做了无数劳心而又劳力的细致工作,她在《编者后记》中已透露此中消息。最使我感动不安的,志佳自己的职务一向很繁重,接掌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务以后,更是如此。但是十几年来,她竟在繁忙的专业之外,硬挤出时间来,先后为我编出了十二册文集。由于志佳和我是史学界的同行,她编我的文集无论是主题的选择、分类,或系年等方面.都井然有序。因此我的作品才能够以系统性的面貌呈现于读者之前。得到这样一位富于“理解之同情”的编者,我当然感到十分欣幸,但每一念及她的辛苦和牺牲,则又不胜其惶悚。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余英时文集》第十一、十二两卷的重点各有不同,《编者后记》巳予指出,这里不必重复。这部文集的最早四卷是2004年出版的,十卷本(第五至第十卷)则是2006年出版的,距今巳整整七年。现在第十一、十二卷的刊行可以说是承先启后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此中原因并不难寻找:志佳一直在收集我最近七年来的新作;她将这些新作和以前未收但性质相近aTW万圣书城的旧作聚拢在一起,新的文集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志佳告诉我:她对于第十二卷以下已有初步构想,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拭目以待。这部文集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论题繁多,初看似有泛滥无归之势。因此我想简单地概括一下我的治学宗旨,以供新一代读者参考。上接五四以来的文化争议,我采取了下面的假定:我承认人类文化大同小异。因为“大同"所以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通,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在精神层面也可以相通。但因为“小异”,所以每一文化又各有其特aTW万圣书城色。文化特色复和文化程度成正比,文化越高.则特色也越显着。目前讨论得很热烈的古代“轴心文明”(Axial Civilizations) 便是最有代表性的史例。在这一假定之下,我的历史研究自始即以探求中国的文化特色为最后归宿。由于文化特色无所不在,不是仅从思想或哲学一端所能掌握得住,因此我在思想之外,还要从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去查看这一特色是如何体现的。但我并不把各部门完全分开讨论,而是从整体的 (holistic)观点查其互相之间的关联与会通,因为文化特色往往在此关联与会通之处显现。aTW万圣书城又由于文化特色并非一成不变之物,而必然在历史流程中逐步演变,因此我的研究也不能限于任何一个时代。大体上说,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如春秋战国之际、汉晋之际、唐宋之际、明清之际。上面提到,我对于中国文化特色的探求直接导源于五四以来的文化争论。这就是说,如多数现代的中国学人一样,我的文化关怀是:在西方文化的挑战下,中国文化究竟应该怎样自我调整和自我转化,然后才能达到陈寅恪先生所向往的境地,即“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我深信文化之“大同”,因此对五四倡导的“科学”和“民主”两大普世价值始终抱着坦然接受的态度,至今未变。但是对于很多五四知识人一方面将“科学”推至“科学主义”一面又将清末以来“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若神圣”(邓实语)的态度发展到顶峰,则是我完全不能同意的。所以追aTW万圣书城我试图在传统的方方面面发掘中国文化的特色,除了历史求时也希望脱出上述两种偏颇,而寻求一条比较顺适的中西文aTW万圣书城时这一文化关怀,我的阅读和思考范围往往不能不越出我的教19世纪以前的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为了突出中国的文化时也必须引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因为文化特色只有在互相比清晰地显现出来。为了展示中国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所经历aTW万圣书城的种种危机,我甚至不能不把我的史学研究扩展到20世纪。以上概括只是提醒读者.我的文集虽不是有计划、有系统的一气呵成之作,但其中也有一些基本预设、中心观念和价值关怀,可以把一部分散篇文字有机地联系起来,包括第十一、十二两卷的文字在内。有心的读者试一披寻,当可自得之。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余英时文集》序言2:aTW万圣书城
这部《余英时文集》是沈志佳博士费心费力编成的。她近几年来搜集了我所有的中文论着,分门别类,重新编排。这里所集四卷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热心印行这四卷《余英时文集》,先后也很费周章。我必须在这里表示诚挚的感谢。aTW万圣书城
这四卷《余英时文集》大体上都是关于中国史学、文化史、思想史方面的论文,但也有几篇是讨论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写作的时间上起20世纪50年代,下迄近一二年;在这半个世纪中,我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都有很多的变化和进展。如果我以今天的理解重写这些论文,它们当然会呈现不同的面貌。但无论是重写或彻底修改,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我只好让旧作新刊,以存其真。王国维云:“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可见这是一切治学之士的共同感受,我也唯有借这两句诗来自解了。1901年梁启超写《中国史叙论》,在第八节“时代之区分”中首先提出中国史应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第二是“中世史,自秦一统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第三是“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很明显的,通过当时日本史学界关于“东洋史”的研究,他巳接受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对欧洲史的分期模式。梁氏这篇论文是现代中国新史学的开山之作,和他第二年〈1902〉的《新史学》一文同样重要。就他所提出的“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基本概念而言,他确实拓开了中国史研究的眼界,其贡献是很大的,但就其所援引的“上世史"、“中世史”和“近世史”的分期而言,他却在无意中把“西方中心论”带进了中国史研究的领域。欧洲史分期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合流,使许多中国新史家都相信西方史的发展形态具有普世的意义。以西方史为典型,中国史直到清末都未脱出“中古史时代”,几乎成为20世纪中国新史家的共同信仰。aTW万圣书城
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写《中国哲学史》便明白承认:“直至最近,中国无论在何方面,皆尚在中古时代。”(见第二编第一章)但是我自始即不能接受“西方中心论”这一武断的预设。在广泛阅读西方文化史、思想史之后,我越来越不能相信西方是“典型”,必须成为中国史各阶段分期的绝对准则。现代中、西之异主要是两个文明体系之异,不能简单地化约为“中古”与“近代”之别。在中国史研究中,参照其他异质文化(如西方〉的历史经验,这是极其健康的开放态度,可以避免掉进自我封闭的陷阱。所以我强调比较观点的重要性。但是我十分不赞成“削足适履”式的比附,因为这将必然导致对于中国史的全面歪曲。1877年马克思在《答米开洛夫斯基书》中坚决反对有人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论断变作一种历史通则,应用于俄国史的研究上面。这一强烈抗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aTW万圣书城
aTW万圣书城
读《余英时文集》有感:aTW万圣书城
这篇序言可分为三部分。首先当然是对文集编者沈志佳博士辛劳付出的感谢。不过,在感谢沈博士的同时,余先生还用了一个小小的曲笔,来表达自己的某些看法。他在谈及自己的文集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得以印行的时候提到,此事“先后也很费周章”。这里所说的到底是沈博士搜集、编排余先生文集一事,还是….aTW万圣书城
紧接着,余先生对文集的内容做了一个概括的说明。他说:aTW万圣书城这四卷《文集》大体上都是关于中国史学、文化史、思想史方面的论文,但也有几篇是讨论西方历史与文化的。写作的时间上起20世纪50年代,下迄近一二年;在这半个世纪中,我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都有很多的变化和进展。如果我以今天的理解重写这些论文,它们当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无论是重写或者彻底修改,在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我只好让旧作新刊,以存其真。aTW万圣书城若结合余先生生平之遭际,这段话的最后四个字“以存其直”,或不无留下历史证据,任人评说之意,而从中亦可以见余先生之自期也。aTW万圣书城随后,余先生借着对梁启超《中国史叙论》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相关内容的评述指出,研究中国历史切不可陷入“西方中心论”的泥淖之中。他说:aTW万圣书城现代中、西之异主要是两个文明体系之异,不能简单地化约为“中古”和“近代”之别。在中国史研究中,参照其他异质文明(如西方)的历史经验,这是极其健康的开放态度,可以避免掉进自我封闭的陷阱。所以我强调比较观点的重要性。但是我十分不赞成“削足适履”式的比附,因为这将必然导致对于中国史的全面歪曲。aTW万圣书城关于历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愚以为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动辄以“特色”或“中国中心”(这同样是西来的。特别是柯文那本书翻译出版之后,不管读没读过,都爱拿这个说事儿,仿佛非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的高明。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很愿意对一些带有“西”和“新”的东西表示鄙视,而事实上,他们可能根本不了解自己所鄙视者为何物,甚或进一步言之,他们恐怕都不知道自己之所以敢于鄙视的资本和勇气何在,不过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罢了。同样的话,有些人说出来便是睿见,而有些人说出来却是一文不值的臭狗屎,位置与境界不同故也。所以,读书一定要认真仔细,切不可随便就被人骗了。恩格斯曾说:“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所以,读那些前辈大家的着作时,切切要注意,他们常干些“登高而去其梯”的勾当,说和做之间往往有着相当的差别。或者,借用余英时先生的说法,这是那一群人的“暗码”,他们只是在为“中人以下说法”而已。其之所以如此而为,自有道理。老子和孔子两位前哲各有一句颇可以相通,且能够互相参证的话,不妨引在此处,或可以稍作注脚。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孔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无独有偶,西哲尼采也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他说:“有人撰文,不仅希望别人看懂,而且也希望别人看不懂。当某人觉得某本书不好理解,那么,这绝不是对这本书的指责和埋怨,这或许正是作者的意图哩,他就是不愿让“某人”读懂。”而有学者即指出,尼采写作的一个风格便是:“一方面不让不合适的人读懂听懂、另一方面又让真正的读者可能透过那些高难的技巧洞察到隐藏起来的真相,既吸引少数读者,又排斥多数读者,这就是古老的隐微写作艺术的意图。”正好可以用来作为对老、孔之言的另一种诠解)为由,固步自封者。一是以西为高、以新为高者。喜欢搬弄新名词,不管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隔不了几句话,总有一个“江湖黑话”。不解释不知道,一解释还真让人吓一跳:不就那么回事儿嘛,怎么就不能有话好好说呢?这倒也无所谓,如何表述是个人的自由。关键是,看完了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除了一些概念的堆砌之外,不客气地说,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aTW万圣书城另外,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一是余先生在文中指出:aTW万圣书城欧洲史分期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合流,使许多中国新史家都相信西方史的发展形态具有普世的意义。以西方史为典型,中国史直到清末都未脱出“中古史”时代,几乎成为20世纪中国新史家的共同信仰。aTW万圣书城其中“信仰”一词颇堪玩味,值得我辈细品。二是余先生所引用的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其在评论“西方中心论”时引用的。冯先生说:“直至最近,中国无论在何方面,皆尚在中古时代。”借用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此正属于“以观空者而观时”的治史取向。冯先生的这段话里虽然没有一个字提到西方,但若不以西方作为参照物,中国“直至最近……皆尚在中古时代”这样的结论又如何能得出来?换言之,西方那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为“近代”或者“现代”,而当时(包括稍前)的中国为“古代”。唯有如此,冯先生这句话才能显得切情近理,否则便不知所云了。“西方”、“中国”本为地域或者方位概念,而在此处则已化为时间序列,中西之别也就成了时代之别。这种时空连线转换的观念在今天仍很流行,比如我们常听到的某地与某地之间的发展相差多少多少年之类的说法。此中有一个预设,即被视为“先进”的一方,基本上是被作为标准来看待的。若大较而言,似并无不妥,反能让被视为“后进”的一方“主动”进行参照,改善自身境况。可关键是,当这种“先后”的观念得到强化并取得理所当然的地位之后,作为标准的那一方便很容易被绝对化。这就像是在告诉我们,所有这些被视为一条线上的点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且其行进路线亦毫无二致,如同现代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一般,正以整齐的步伐向着同一个方向行进。这自然是极为荒谬的。事实上,这些点之间虽然不无相通之处,但其更多是平行关系,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很难以序列的方式来对待和处理。当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被化约为线性进化观之后,不同的点之间平行关系的那一部分便因此而被遮蔽或者抹杀掉了,如文化、生活、语言文字、习惯等,成为“革命”与“改良”的对象。岂不悲哉!这也是一种“中心论”和“霸权主义”(“中心”与“权力”常常是如影随形、一体两面之物)。不管是对学术研究,还是社会发展而言,恐怕都是一个不可轻忽的问题。而按现在学位论文和课题申请的固定套路,这也应当是一个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都很突出的重要课题,待有志者为之。aTW万圣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