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国通史》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通史》修订本PDF电子书全12册,由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作者为范文澜(前4册)和蔡美彪(后8册)。Le4万圣书城
范文澜是当代公认的史学大家、史学权威。Le4万圣书城本世纪四直年代,他在安窑洞的油灯下写出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着作——《中国通史简编》。Le4万圣书城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日,毛泽东向范文澜传话:中国需要一部通史。在没有新的写法以前,还是按照你的那种体系、观点写下去。Le4万圣书城范老生前完成《中国通史》的前四卷。他逝世后,蔡美彪毅然担负起这项未竟的事业……Le4万圣书城这部半个世纪写成的书,真实再现了华厦文明的历史轨迹。Le4万圣书城该书代表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书中论点鲜明但不失于偏颇,叙述详密又不失于琐碎。Le4万圣书城该书虽是一部严紧的学术着作,但却极富可读性,是公 认的雅俗共赏之作。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一册收入了原自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成立即秦朝的统一。共为五章,分别叙述了原始公社时代,夏商时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史事、经济发展状况=制度的演变和文化思想状况。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二册收入了秦汉至隋统一时期。共为六章,分别叙述了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和南朝、北朝时期各王朝的兴亡、经济概况、文化概况和各族间的交往与融化。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三册是中国通史第三编隋唐五代时期的第一册。共三章,第一章叙述隋朝的兴亡和经济、文化状况。第二章叙述唐朝的政治概况和经济概况。第三章分别叙述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个王朝和十个割据国的兴亡及这一时期的经济状况。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四册是中国通史第三编隋唐五代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的第四、五、六、七章组成。分别叙述了吐蕃国、回纥国、南诏国、大理国,亦即藏族、维族、彝族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唐五代时期的文化概况。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五册是中国通史第国编宋辽金元时期的第一册,共两章。第一章叙述宋王朝的建立与南迁,即北宋时期的政治状况和经济状况。第二章叙述宋王朝的南迁与灭亡,即南宋时期的政治状况与经济状况。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六册是中国通史第四编宋辽金元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第三、四、五章组成。第三章叙述辽朝包括西辽的政治、经济、文化。第四章叙述西夏的兴亡和经济、文化。第五章叙述金朝的政治史事和经济状况。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七册是中国通史第四编宋辽金元时期的第三册。由本编第六、七章组成。第六章叙述元朝的政治史事、经济状况和元朝统治下的各民族状况。第七章叙述宋金元时期的文化状况,包括经学与理学、文学艺术、学术着作、科学技术、文化交流。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八册是中国通史第五编明清封建制时期的第一册。共两章。第一章明朝的建立与集权统治的发展,叙述明太祖至武宗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明朝的衰落,叙述明世宗至神宗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九册是中国通史第五编明清封建制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第三、四章组成。第三章综合叙述清朝的建国、农民战争与明朝的灭亡。第四章叙述清朝统治的巩固与疆域的奠立,即清圣祖至世宗时期的政治概况。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十册是中国通史第五编有明清封建制时期的第三册。由本编第五、六、七章组成。第五章叙述清高宗、仁宗时期的政治史事和清朝统治下的各民族状况。第六章叙述经济状况。第七章是明洪武至清嘉庆时期的文化状况。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十一册是《中国通史》第六编清朝的衰落与灭亡的第一册。共四章。第一章叙述道光帝的统治与英国的入侵;第二章叙述太平天国革命与英法联军的侵略;第三章叙述清末农民起义的失败与同治新政;第四章叙述慈禧后再执政与外国侵略的深入。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十二册是《中国通史》第六编清朝的衰落与灭亡的第二册。共六章,即本编第五至十章,分别叙述了外国在华企业与民办新型企业的开设中日战争与清廷变法、列强入侵与清廷再变法、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的形成、民主革命与清朝覆亡以及晚清时期学术文化概况。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新版前记Le4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合装十二册新版即将出书。本书自一九七年开始出版以来,三十年间先后出版过多种不同装帧、版式的版本,历次重印,续有修订。每承读者垂询异同,深感厚爱。在新版出书之际,先向读者对此前Le4万圣书城的出版情况,做一些说明。Le4万圣书城(一)《中国通史》第一至第十册平装分册单行本。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三年,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较早出版的各册,重印时做些文字修订,基本内容没有变动。Le4万圣书城
(二)第一至第十册精装单行本。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三年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内容及封面设计都与平装本相同。Le4万圣书城(三)第一至第十册特装单行本。内容与平装本同。Le4万圣书城(四)合装十册精装本。一九九五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付印前对巳出版的十册做了文字修订和图表等编辑加工。多次重印,对书中错字,续有改正。Le4万圣书城(五)合装十册平装本。一九九五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与精装本同。封面设计不同于精装本。Le4万圣书城
(六)合装十册平装本。一九九五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内容与人民出版社版相同,装帧设计不同,书内图片做了技术加工。Le4万圣书城(七)《中国文库》合装十册精装本。二〇〇四年,中国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联署出版。装帧重新设计,内容未经校改。卷首有中国文库编辑委员会撰写的出版前言。Le4万圣书城(八)《中国文库》合装十册平装本。二〇〇四年中国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联署出版。内容与精装本同。封面设计不同于精装本。Le4万圣书城(九)补编第十一、第十二册平装单行本。二〇〇七年人民出版社出版。Le4万圣书城(十)《人民文库》合装十二册平装本。二〇〇八年四月人民出版社出版。装帧版式不同于以前的各种版本。内容未经修改。书前有人民文库编辑委员会撰写的出版前言。以上是此前本书出版发行的大概。这次新版由人民出版社独家出版,十二册合装。付印前对第一册至第十册已发现的文字和标点的错误,做了一次总体的校订。对于个别史事的表述,也作了一些文字修改。本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五一年,经过两代人奋力,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这里也对编写过程做一些说明。Le4万圣书城
本书的创始者范文澜,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中央研究院,编写过一部供广大干部阅读的《中国通史简编》,约六十万字。以浅近的文宇叙述了远古至鸦片战争前的历史概况。自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五〇年,由新华书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八种版本,多次重印,受到读者的欢迎。但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利用更多的资料,抗日战争的时代环境,也对某些论述的观点有所影响。此书曾被学术界誉为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的中国史,但着者自认为还存在不少缺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九五〇年建立中国科学院。范文澜出任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次年开始重新编写中国通史。在近代史所设立中国通史组协助工作。原计划全书仍为六十万字左右,分编四册,四年内完成。一九五三年完成第一编先秦部分出版,约十五万字。题为《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册,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实已不是旧本的修订,而是重写的新书。第二编秦汉南北朝时期,至一九五七年完成,字数已达三十六万,作为第二册出版。第三编隋唐五代部分,延至一九六五年完成,字数超过五十万,只好分装为第三、四两册出版。事实突破了原来的设想。不得不改变原计划,依据详近略远的原则,拟将第叫编宋元、第五编明清,各编写三册,合成一部十卷本的中国通史。范文澜在世时完成的三编四册,都由他自己执笔写Le4万圣书城作。中国通史组的同人各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只是兼为本书提供若干章节的资料长编、个别章节的初稿和各册的编校工作。关于各人的工作情况,范文澜在各编的“编写说明”中都已列举姓氏说明。其中王崇武、金毓黻、余元盒、张遵骝、王忠等同志,现已先后去世。他们生前都为本书前四册的完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范文澜在第三编的编写过程中已患心脏病,仍坚持工作。他在一九六五年四月所写的“第三编说明”中说,“我决心战胜病魔,奋力完成任务”,但心力已日益不支。第四册的最后一节,便已委托我代他执笔。出版后又在病中写信给我,说由他一人执笔的编写方式,已难以继续,希望我组织通史组同人合作,把此书写完。信中说:“完成比不完成要好些。”这句话情真意切,使我很受感动,也为我以后续编,增添了勇气和信心。一九六九年七月,范文澜同志病逝,终年七十五岁。中国通史组同人下放河南“五七干校”劳动。自河南回京后,开始筹划,为续编作准备,但到一九七六年以后,才得以正常开展工作。中国通史的续编工作,得到领导上和有关方面的支持。近代史研究所中国通史组作为编写工作的基地,邀约所外和院外研究有素的学者分别参加宋元明清六册的六个编写组,少者三四人,多者五六人。考虑到范着前四册已不是延安版的修订,续编各册更不宜称为“修订本”。计划扩展后也已不再是原来的“简编”。于是改题为《中国通史》,以求符合实际。通史组同人对前四册做了核对资料、校正文字和编选图片等工作,题为《中国通史》再版,内容没有改动。续编各册均题为《中国通史》,由参加编写的作者共同续编范文澜的着作,自是繁重的任务。我受委托负责此事,陆续参加各册的编写,兼任主编。自知才力不Le4万圣书城胜,如负千斤,不能不勉力以赴。参加编写各册的院内外同人,分工合作,无不尽心竭力,完成各自承担的任Le4万圣书城务。依靠大家团结协力,克服种种困难,续编六册得以相继完成,自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三年陆续出版,实现了预定的计划。作为本书的主编,我不能不对各册作者多年来的支持与合作,致以深切的谢意。续编六册的作者,已有九人先后去世。他们是:第五册王会安,第六册王忠,第七册范宁、严敦杰,第八册李洵、汤纲,第九册杨余练,第九、十册李燕光和参加过第十册部分工作的刘洪涛等同志。他们生前都曾为本书各册的写作耗费心血,无私奉献,可惜已不能看到十二册全书的出版。他们为本书的完成所作的贡献,是应该永远铭记的。续编六册陆续出版后,与范着前四册合装十册再版,多次重印,受到读者的关注。第十册按照原计划,写到清嘉庆朝为止。学者和读者多建言,补编清道光至宣统的晚清史,以使本书趋于完整。罗尔纲同志一再向我提出此议,并表示愿参加太平天国部分的写作。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文摘: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当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相持不下的同吋,一二六二年二月,山东爆发了军阀李瑾的武装叛乱。李瑄是叛降蒙古的南宋民兵首领李全之子。一二三一年李全侵宋败死,李瑄承袭父职,辖地称益都行省,成为专制一方的军阀。一二六〇年,忽必烈即位,加封李瑄为江淮大都督。忽必烈北征阿里不哥,李埴借口防御南宋,拒不出兵。一二六二年二月,李瑄乘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作战的时机,起兵反,以涟、海三城献于宋,还军益都,占据济南。忽必烈急召诸路蒙汉军去济南作战,命诸王合必赤总督诸军。三月,史枢、韩世安、阿朮等败李瑄于高苑老僧口,李瑄退守济南。四月,忽必烈又命右丞相史天泽专征。史天泽与哈必赤定议,筑环城围济南,进行长期围困。李瑄被围四月,城中粮尽。李瑄投大明湖,不死,被俘。史天泽斩李瑄于军前。Le4万圣书城李瑄之乱,只局限于益都、济南一隅,而且起兵五月即败死。但是,李瑄之乱的爆发却对忽必烈的统治政策和当时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削兵权一一金朝末年,各地地主武装,据地自保,形成为具有强大势力的军阀。蒙古侵金,他们投降了蒙古,继续各据一方,世袭兵权,有如藩镇。真定史氏(天泽〉、满城张氏(柔〉、东平严氏(实〉、济南张氏(宏〉,是其中最强大的几家。忽必烈依靠他们的支持取得汗位,也依靠他们的兵力迅速镇压了李瑄,但李瑄之乱也暴露出汉人军阀势力的发展对蒙古统治的严重威胁。李瑄败后,一些儒臣上书,说乱事之起,是由于诸侯权太重。姚枢奏请“罢世侯,置牧守”,即解除军阀世袭的兵权,在地方上实行兵民分治。史天泽上奏说:“兵民之权,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史氏子侄即日解除兵权的有十七人。满城张柔已在一二六一年请致仕,命第八子弘略袭职为顺天路管民总管、行军万户。李瑄败后,张弘略解除兵职,宿卫京师。第九子张弘范也罢免军职。东平严实早在一二四〇年病死,子忠济袭职东平路行军万户、管民长官,统领重兵。弟忠嗣、忠范都为万户。一二六一年,严忠济即因威权太盛而被借故罢黜,由严忠范代领。李瑄乱后,严忠嗣罢官家居。严忠范也召入京师,任兵刑部尚书。济南万户张宏也解除军职,迁真定路总管。忽必烈又在地方实行军民分治,分益都军民为二,董文炳领军,撒吉思领民。以后这一制度在各地推广,诸路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从而把各地的兵权进一步集中到朝廷。杀王文统一忽必烈初建国,沿袭金朝中书省的制度,任命王文统等为中书省官。一二六一年,忽必烈以史天泽为中书省右丞相。耶律楚材子耶律铸原在和林,阿里不哥称汗,耶律铸来附忽必烈,被任为中书左丞相。忽必烈又命蒙古人不花为中书右丞相,忽鲁不花为中书左丞相,王文统、塔察儿、廉希宪、赛典赤为平章政事。王文统建立规模法度,任事甚多。国家财双赚、魏、碰绵丝屯王钱舰。^^Le4万圣书城
忽必烈周围的汉人文臣,来自不同的仕途。一部分原是军阀藩府的幕僚,一部分是业儒的文人。他们同是代表汉人地主的利益,但在某些方面又有歧异。王文统执政,与张文谦不合。张文谦以左丞出朝,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窦默、王鹗等在忽必烈面前公然指责王文统“学术不正,不宜在相位”。姚枢也对忽必烈说,王文统“学术不纯”,“他日必反”。王文统则向忽必烈建策,以姚枢为太子太师,窦默为太子太傅,许衡为太子太保,使姚枢等不能参与朝政。姚枢等以太子未立?辞不受命。Le4万圣书城王文统原在李瓌的幕府,又以女儿嫁李瑄。李璁乱起,人们揭露王文统曾派儿子王荛与李瓌通消息。忽必烈查出王文统与李瑄的通信,内有“期甲子”的话。王文统辨解说:到甲子,还有好几年。我说这话,是要推迟他的反期。忽必烈召窦默、姚枢、王鹗、僧子聪及张柔等至,拿出王文统的书信,说:“你们说文统应当得什么罪!”诸臣都说“当死丨”一二六二年二月,忽必烈杀王文统及其子王荛。十二月,忽必烈封皇子真金为燕王,领中书省事(:中书令〉。忽必烈杀王文统,从此对汉人幕僚增加了疑虑,逐渐疏远。任用“色目”一随着蒙古向西方的侵掠,西域和中亚一带的各族人陆续随军东来,也有些人径来汉地经商。他们原属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来到汉地后,统被称为“色目人”,即“诸色名目”人。从窝阔台任用耶律楚材和奥都剌合蛮以来,蒙古统治集团中就已存在着倚用汉人(包括汉化的契丹、女真人〉,还是倚用色目人的争论。中统初,忽必烈大力倚靠汉人武将文臣以建立起他的统治,色目人处在次要的地位。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中国通史》各种图书简介于区别:Le4万圣书城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10卷本。Le4万圣书城白寿彝《中国通史》22卷本。Le4万圣书城陈致平《中华通史》10卷本。Le4万圣书城郭沫若《中国史稿》7卷本Le4万圣书城《剑桥中国史》15卷本(目前有1,3,6-15卷)Le4万圣书城周谷城《中国通史》2卷本Le4万圣书城钱穆《国史大纲》2卷本Le4万圣书城尚钺《中国历史纲要》2卷本Le4万圣书城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3卷本Le4万圣书城翦伯赞《中国史纲要》2卷本Le4万圣书城吕思勉《吕着中国通史》2卷本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除了头五部,其他的都只有二到三卷的篇幅,只能作为通览,实在不足以比较细致地描述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所以在这里就只就前5部作出一个对比。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在此五部着作中,评价最低的毫无疑问是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国史稿中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教和各种名人的格言,读起来非常不适合现代读者的口味。叙述历史的时候,形而上学,生搬硬套的东西太多,只有把它视为一个中国史学史的历史参考才有其存在价值。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原名《中国通史简编》)有一段比较曲折的历史。范文澜在解放前已经以个人之力完成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简编。在建国后,他对原书进行修订,一直到1969年才完成了中国通史简编的前3卷(4本),和中国近代史简编的上卷。所以后6卷由蔡美彪等人集体续笔,最后以中国通史的名称出版。范本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着作,出版后广受欢迎,是影响了一代人的作品,至今仍然是许多人的首选。范本虽然也是从马克思主义解释历史,但是范文澜本身有很好的国学修养,能够把国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所以其讲解更多从自己的理解出发,绝少引用格言。范文澜注重史料的收集,注重从史料分析中运用理论解释,所以常能以理服人,即便是比较偏激的部分(比如宗教)也颇能从中看到其分析的可取的部分。范文澜的文字功夫也非常了得,语言非常通顺,可读性很高,是所有中国通史大部头中文笔最好的。政治史,民族史和文化史部分写得详细,尤其是第4卷(隋唐民族和文化)更是其中的最精华。当然,以现代的眼光看来,范本仍然有时代的烙印,最大问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比较严重,对于农民起义的正面作用过分强调,对宗教的看法非常负面,所以看的时候要自觉地提醒自己,适当过滤掉一些时代的偏见。另外后六册是蔡美彪等续笔,文笔不如范文澜。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版本。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由12卷22册组成,是一部庞然大物。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白寿彝本无疑是专业性最强的一部。在每卷之前的史料篇,把本朝所引用的主要史料详细列出,并加以讲解,这对与历史爱好者和研究人员都是很好的参考。白版更长于经济,制度和典志分析,对文献的引用也多。从思想来看,白本虽然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基本得到抛弃,对于历史的分析比较中立和客观。白本的不足在于文字不如范本,太偏向学术化,普通人阅读的乐趣不如范本。更大的问题是它的政治史和人物列传单列,使得政治史的部分显得特别苍白,粗疏,这和经济制度史成为鲜明的对比。作为现代的历史通史着作,我觉得这样的编排太复古,不符合现代历史书的惯例,也不符合绝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陈致平的《中华通史》是台湾广受欢迎的教材。相对于大陆的着作,陈本更加注重历史的描述而非历史的解释,所以在取舍广度上有值得称道之处,但是深度上嫌不足,但这对于追求史实而不追求观点的朋友,是一个优点。陈本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细致,特别是各种图表的制作。这些图表都有很好的设计,内容也非常充实,很有案头快速参考的价值。另外,由于陈本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也没有传统西方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的偏见,所以即可以作为历史史实的入门,也可以作为另一方面的观点的参考。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是剑桥出版社的一部力作。从1978年到现在,还没有出版完全,英文版出了1,3,6-15卷。第2卷汉朝到南北朝,第4卷,唐朝(下),和第5卷宋朝尚未出版。由于第一部从秦朝开始,所以后来剑桥又出版了一本剑桥中国远古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覆盖了远古到秦朝的历史。第9卷目前出了Part I,可能还有第二部分。中文翻译本可能还缺8和9。这套书是西方史学界的理论和方法眼光看中国历史的代表性着作,对于马列主义思想分析为主的中国史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早期的几本,对于中国的偏见还能在书中看到,但是新近完成的几本,这种偏见已经大大减少了,这也见证了西方史学界对中国研究的进步。但是这本书的最大问题是,由于翻译的缘故,所以中文版的可读性不高,很多翻译尽管意思不错,但是读起来太枯燥。另外,可能为了照顾外国读者,所以在历史描述上,显得琐碎。这套书有机会和能力,还是应该看原版。但是对于大陆的朋友,看原版的另外一个可能问题是,里面的人名和地面(特别是古代的),都采用了WG拼法,所以不熟悉的,经常会看得不知所云。尽管书后有人物对照表,但是不时翻阅还是比较麻烦的。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历史书,讲求兼听则明。所以对于通史,如果有兴趣,还是提倡多看不同的观点。这些历史大部头,均非一朝一夕能读完的,所以如果要有先后取舍的话,我会建议按如下顺序阅读:陈——》范——》白——》剑。至于郭版,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Le4万圣书城
Le4万圣书城
第五册目录:Le4万圣书城
第四编 宋辽金元时期Le4万圣书城第一章 宋朝中央集权制封建统治的加强和政权的Le4万圣书城南迁(上)Le4万圣书城第一节 宋朝中央集权制统治的建立和川蜀地Le4万圣书城区的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一)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Le4万圣书城(二)中央集权制统治的加强Le4万圣书城一、兵制Le4万圣书城二、地方官制Le4万圣书城三、中央官制Le4万圣书城(三)社会阶级关系和赋税制度Le4万圣书城一、土地占有和农民状况Le4万圣书城二、赋税和徭役Le4万圣书城(四)川蜀地区的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蜀兵起义Le4万圣书城阆州起义Le4万圣书城渝州起义Le4万圣书城李仙等起义Le4万圣书城王小波、李顺等领导的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Le4万圣书城(一)农业的发展Le4万圣书城一、户口的增加和农田的开垦Le4万圣书城二、农作物的交流Le4万圣书城三、农具的改进Le4万圣书城四、水利的兴修Le4万圣书城(二)手工业的兴盛Le4万圣书城一、造船业的发达和指南针的普遍使Le4万圣书城用Le4万圣书城二、印刷业的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发Le4万圣书城明Le4万圣书城三、兵器制造业的进步和火药的应用Le4万圣书城四、矿冶、纺织、制瓷等业Le4万圣书城五、手工业作坊和家庭手工业Le4万圣书城(三)商业的繁荣Le4万圣书城一、城市和集镇Le4万圣书城二、商税和专卖Le4万圣书城三、商业组织Le4万圣书城四、货币Le4万圣书城五、海外贸易Le4万圣书城(四)大地主大商人势力的发展Le4万圣书城一、大地主Le4万圣书城二、大商人Le4万圣书城第三节 宋朝统治的腐败和农民、士兵的反抗Le4万圣书城(一)皇位继承与宫廷风波Le4万圣书城一、真宗嗣位Le4万圣书城二、仁宗继统与宫廷风波Le4万圣书城三、英宗嗣立与尊濮之议Le4万圣书城(二)对辽、夏的妥协Le4万圣书城一、宋辽澶渊之盟Le4万圣书城二、宋夏和战Le4万圣书城(三)统治的腐败与改革的建策Le4万圣书城一、儒佛道的提倡Le4万圣书城二、统治的腐败Le4万圣书城三、改革的建策Le4万圣书城(四)农民、士兵的起义Le4万圣书城益州起义Le4万圣书城王长寿起义Le4万圣书城陈进起义Le4万圣书城王伦起义Le4万圣书城张海等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保州士兵起义Le4万圣书城王则起义Le4万圣书城第四节 变法派和保守派的论争Le4万圣书城(一)王安石变法Le4万圣书城一、均输、青苗法的推行与论争Le4万圣书城二、变法的高潮Le4万圣书城三、保守派反攻,变法派败退Le4万圣书城(二)神宗“改制”Le4万圣书城(三)变法派保守派互斗Le4万圣书城一、保守派执政Le4万圣书城二、变法派再起Le4万圣书城三、向太后当权,变法派被逐Le4万圣书城(四)徽宗、蔡京的腐朽统治Le4万圣书城第五节 方腊等领导的农民战争Le4万圣书城(一)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二)梁山泊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三)汹涌澎湃的起义浪潮Le4万圣书城第二章 宋朝中央集权制封建统治的加强和政权的Le4万圣书城南迁(下)Le4万圣书城第六节 宋王朝的南迁和人民抗金斗争Le4万圣书城(一)金朝南侵和北宋的覆亡Le4万圣书城一、对辽战争和金军南侵Le4万圣书城二、保卫东京的斗争Le4万圣书城三、金军第二次南侵,北宋灭亡Le4万圣书城(二)中原人民的抗金斗争和南宋统治的Le4万圣书城确立Le4万圣书城一、中原人民的抗金斗争Le4万圣书城二、金军再度南侵,南宋小朝廷继续Le4万圣书城逃窜Le4万圣书城三、南宋统治的确立Le4万圣书城(三)钟相、杨太等领导的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钟相、杨太起义Le4万圣书城信州王宗石起义Le4万圣书城建州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吉州彭友起义Le4万圣书城虔州陈颙起义Le4万圣书城严州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郴州宜章县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四)抗战与投降的斗争Le4万圣书城一、保卫川陕和收复襄阳的胜利Le4万圣书城二、屈辱的“和议”Le4万圣书城三、顺昌和郾城抗金战争的胜利Le4万圣书城四、高宗、秦桧集团的投降活动Le4万圣书城(五)高宗、秦桧集团的黑暗统治和人民Le4万圣书城的反抗斗争Le4万圣书城(六)金完颜亮南侵,高宗退位Le4万圣书城第七节 北伐战争和道学统治的确立Le4万圣书城(一)北伐战争的失败Le4万圣书城(二)抗战派的备战活动和反道学的论争Le4万圣书城一、抗战派的备战和朱熹道学集团的Le4万圣书城形成Le4万圣书城二、孝宗理财备战和陈亮等反道学的Le4万圣书城论争Le4万圣书城三、妥协派打击抗战派Le4万圣书城(三)宁宗、韩侂胄禁道学和北伐战争Le4万圣书城(四)抗金斗争和道学统治的确立Le4万圣书城一、反投降派的斗争Le4万圣书城二、抵抗金兵南侵的斗争Le4万圣书城三、朝廷政变和抗金民兵的被消灭Le4万圣书城四、道学统治的确立Le4万圣书城第八节 南宋经济的发展,封建剥削的加强和Le4万圣书城农民起义Le4万圣书城(一)经济的发展Le4万圣书城一、农业Le4万圣书城二、手工业Le4万圣书城三、商业、城市Le4万圣书城(二)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的加强Le4万圣书城一、土地兼并的加剧Le4万圣书城二、佃客的人身束缚Le4万圣书城三、地租和高利贷剥削Le4万圣书城四、繁重的赋税Le4万圣书城(三)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和武装起义Le4万圣书城抗租斗争Le4万圣书城海上斗争Le4万圣书城李金起义Le4万圣书城赖文政起义Le4万圣书城陈峒起义Le4万圣书城李接起义Le4万圣书城姜大老起义Le4万圣书城张福等起义Le4万圣书城蒋宗等起义Le4万圣书城晏梦彪等起义Le4万圣书城陈三枪等起义Le4万圣书城第九节 宋朝的灭亡Le4万圣书城(一)蒙古南侵和四川的备战Le4万圣书城(二)蒙哥入侵四川和合州的抗战Le4万圣书城(三)统治集团的衰朽Le4万圣书城(四)宋朝的灭亡和人民抗元斗争Le4万圣书城宋代农民起义年表Le4万圣书城宋代纪年表Le4万圣书城宋代行政区划表Le4万圣书城宋代地名表Le4万圣书城人名索引Le4万圣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