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本二十四史》共48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出版完成,目前电子版暂缺《宋书》2册。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民国初年,出版家张元济先生历经十余年努力,推出影印版“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响深巨,曾被史学界一致公认为“中国全本正史”,是中国史学上的一座丰碑,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kLJ万圣书城
因《百衲本二十四史》选用的各种版本残缺不全,乃通过许多版本相互参校、补缀而成,有如僧人的“百衲衣”,故得此名。
kLJ万圣书城
商务印书馆于1930-1937年影印的百衲本《二十四史》。该本选用当时最古的善本影印。如《史记》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用宋景佑刻本,《晋书》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佑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百衲本二十四史自问世以来,曾数次被影印出版,惜多为宣纸线装本,价格不菲,不便学者购藏利用;其余则以缩印本居多,其中质量较好的,当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商务印书馆的精装二十四册本,但年代既久,流传益少,已属罕见。
kLJ万圣书城
为了让更多的文史学者、爱好者接触到百衲本二十四史,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社庆35周年之际,特推出精装影印版《百衲本二十四史》,这套书以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为底本,精修精印——将每部正史单独制作,采取每页分上下双叶的形式印制,并为每部正史编制了分卷目录。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百衲本二十四史》印量较少,共印500套,其中400套为纸面精装,100套为布面精装。
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2014版)书目:
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史记 2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汉书 2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后汉书 2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三国志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晋书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南齐书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梁书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陈书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魏书 3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北齐书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周书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隋书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南史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北史2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旧唐书 2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新唐书 2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旧五代史 2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五代史记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宋史 8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辽史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金史 2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元史 4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明史 6册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 宋书 2册(暂缺)
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二十四史卷数及修撰者姓名(附“百纳本”所选择的版本的原名)
《史记》,130卷,西汉司马迁。(宋庆元黄善夫刊本)
《汉书》,120卷,东汉班固。(宋景佑刊本)
《后汉书》,130卷,南朝范晔。(宋绍兴刊本,原阙五卷半,以元覆宋本配补)
《三国志》,65卷,晋陈寿。(宋绍熙刊本,原阙魏志三卷,以宋绍兴刊本配补)
《晋书》,130卷,唐房玄龄等。(宋本,原阙载记三十卷,以他宋本配补)
《宋书》,100卷,梁沈约。(宋蜀大字本,阙卷以元明递修本配补)
《南齐书》,59卷,梁萧子显。(宋蜀大字本)
《梁书》,56卷,唐姚思亷。(宋蜀大字本,阙卷以元明递修本配补)
《陈书》,36卷,唐姚思亷。(宋蜀大字本)
《魏书》,130卷,北齐魏收。(宋蜀大字本)
《北齐书》,50卷,唐李百药。(宋蜀大字本,阙卷以元明递修本配补)
《周书》,50卷,唐令狐德棻等。(宋蜀大字本,阙卷以元明递修本配补)
《南史》,80卷,唐李延寿。(元大德刊本)
《北史》,100卷,唐李延寿。(元大德刊本)
《隋书》,85卷,唐魏征等。(元大德刊本)
《旧唐书》,200卷,后晋刘昫等。(宋绍熙刊本,阙卷以明闻人铨覆宋本配补)
《新唐书》,225卷,宋欧阳修等。(宋嘉佑刊本,阙卷以他宋本配补)
《旧五代史》,150卷,宋薛居正等。(原辑《永乐大典》有注本)
《新五代史》,74卷,宋欧阳修等。(宋庆元刊本)
《宋史》,496卷,元脱脱等。(元至正刊本,阙卷以明成化刊本配补)
《辽史》,116卷,元脱脱等。(元至正刊本)
《金史》,135卷,元脱脱等。(元至正刊本,阙卷以元覆本配补)
《元史》,210卷,明宋濂等。(明洪武刊本)
《明史》,332卷,清张廷玉等。(清武英殿原刊本,附王颂蔚编集《考证捃逸》)
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与点校本二十四史底本对照
点校本明确说明以百衲本为底本或工作本的,计有:后汉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凡12史。明史则与百衲本底本同。即百衲本被点校本用作底本的,占其总数的50% 以上。这13史,百衲本的底本分别为:
后汉书:据宋绍兴本影印,原缺五卷半,以元刊翻宋本配补。
南齐书、梁书、陈书:皆据蜀大字本影印。梁书缺卷以元明递修本配补。
南史、北史:皆据元大德本影印。
新唐书:据宋嘉祐本影印,缺卷以他宋本配补。
新五代史:据宋庆元本影印。
宋史、辽史、金史:皆据元至正本影印。缺卷,宋史以明成化本配补,金史以翻元本配补。
元史:据明洪武本影印。
明史:据清武英殿本影印。
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因其极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版本价值,从发行之初,即获各界赞誉。蔡元培赞扬张元济“博观精勤之成绩,所以嘉惠学子益无限量。”胡适写信给张元济道:“今早细看,欢喜赞叹,不能自已。此书之出,嘉惠学史者真不可计量!惟先生的校勘,功劳最勤,功用最大,……”着名藏书家傅增湘盛赞:“《百衲本二十四史》所采获者皆前人未见之书,故其定论者多千古未发之覆。”着名学者顾起潜的评论是:“煌煌巨编,非有高深的学养,难能做出宏大的规划;博访古本、善本,非熟悉中外藏书情况,难以集事;搜罗异书,发扬特点,非有渊博的学问,不克有所发明。”该书风行七、八十年,至今为人称道,良有以也。
kLJ万圣书城
kLJ万圣书城
历史上刊印全套《二十四史》的主要有过四种版本:清乾隆年间的“武英殿本”,清朝束年由金陵、淮南、浙江、江苏、湖北五个书局刻印的“局本”,以及民国时期由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与中华书局排印的“聚珍本”。“百衲本”与“聚珍本”《二十四史》几乎同时印制、同时发售,并受到来自不同层面读者的喜爱与追捧,当年的畅销与流行程度也不相伯仲,堪称《二十四史》近代版本中的“双子星”。
kLJ万圣书城
披沙沥金“百衲本”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是张元济(1867-1959)主持下的商务印书馆,耗费巨资广搜各史的宋元善本,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摄影制版技术,呕心沥血十余年方大功告成。“百衲本”《二十四史》选用的各种珍罕版本,因年代久远而残缺不全,乃是通过许多版本相互参校、补缀而成,犹如僧人的“百衲衣”,故得此名。“百衲本”《二十四史》以其学术价值之高,从印制之初的各界赞誉到之后风行七八十年间的口碑,都足以印证。
kLJ万圣书城
民国十九年(1930)三月,商务印书馆正式发布《百衲本二十四史预约样本》,标志着这部历史上最佳版本的《二十四史》出版发行工作揭开序幕。预约样本中刊载的“影印缘起”一文,记述着这部经典版本的诞生始末。原来从民国九年(1920)开始,正在辑印《四部丛刊》的商务印书馆就注意到《二十四史》的版本问题。在当时没有更佳版本的影印底本情况下,不得已用武英殿版为底本,曾经影印过一部分,用于零售配售。之后在张元济多方搜求之下,逐渐地汇集到一部分宋元古本的《二十四史》。到民国十五年(1926)《四部丛刊》重印之际,在众多读者的期盼与催促之下,商务印书馆曾发布预告,称除《明史》仍用武英殿版影印之外,其他的基本都以珍罕的宋元古本影印;并且陆续印制了一部分预约样本,开始接受读者预订。民国十九年(1930)时,《前汉书》与《后汉书》两部重要史书,即“前四史”之.,均在馆藏已有元代版本的情况下又搜求到了宋版。这样一来,由商务印书馆主持影印的《二十四史》,其中颇为重要的“前四史”全部得以用宋版古本影印。张元济这才如释重负、“差弭前憾”,正式宣布了“百衲本”《二十四史》的公开发售。
kLJ万圣书城
“百衲本”《二十四史》,按照原定预售计划,应当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全部出齐。但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日军飞机轰炸并焚烧了商务印书馆上海总部,不但已经印制好的大量图书、印版毁于一旦,甚至于馆藏的宋元古本原本也未能全部抢救运出。到民国二十三年(1934),除了“一·二八”事变之前已经印制完毕并按预约售出的前两批六种史书,以及刚印制完不久的第三批四种共计十种史书之外,其余“十四史”均需重新制版,有的还要重新搜求古本加以影印。即使在这样艰难处境之下,张元济仍旧在当年三月,发布了“重订百衲本二十四史”的预约样本。这份重订的预约中,刊载了经历浩劫之后商务印书馆的特别启事。启事除了声明书馆的损失惨重以及续印的第三批图书已于1933年底印制完毕之外,还特别强调“续得版本视初印较为完善”。
kLJ万圣书城
商务印书馆之所以能在一场浩劫之后,发布这样一则颇具信心的启事,固然有张元济等同仁的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当然也有业界、学界、藏书界各方人士的同心同德、鼎力襄助等因素所促成,但启事中强调的“续得版本视初印较为完善”,除了有以上因素的推动之外,古籍校印工作流程的精细化才是重中之重。在《重订百衲本二十四史预约样本》发布之前四个月,1933年12月,商务印书馆还发布了一份《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描润始末记》,这份文件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古籍校印过程中的影印描润流程,并刊出了“底样”与“清样”以作比较,令人信服地认可其“续得版本视初印较为完善”的结论。
kLJ万圣书城
原来,要影印一部古籍,所用的有些底本并非初印,书板经多次刷印已有损伤,印出来的字迹笔划多模糊断缺,如果又找不到印得清楚的初印本来代替,那就必须在影印过程中插进一道描润工序。即根据别的版本把模糊之处描清楚、断缺之处补起来,使最后印出来的书基本上清晰可读。张元济在《影印描润始末记》中提到,“百衲本”《二十四史》中底本最模糊的宋刻“南北七史”,必须在影印过程中加以描润,其具体办法是:“原书摄影成,先印底样,畀校者校版心卷第叶号,有原书,以原书,不可得,则以别本,对校毕,有阙或颠倒,咸正之。卷叶既定,畀初修者以粉笔洁其版,不许侵及文字j既洁,覆校,粉笔侵及文字者,记之,畀精修者纠正。底样文字,有双影,有黑眼,有搭痕,有溢墨,梳剔之,梳剔以粉笔。有断笔,有缺笔,有花淡笔,弥补之,弥补以硃笔。仍不许动易文字,有疑,阙之,各疏于左右栏外。精修毕,校者覆校之,有过或不及,复畀精修者损益之。再覆校,取武英殿本及南、北监本、汲古阁本与精修之叶对读,凡原阙或近磨灭之字,精修时未下笔者,或彼此形似疑误者,列为举疑,注某本作某,兼述所见,畀总校。总校以最初未修之叶及各本与现修之叶互校,复取昔人校本史之书更勘之。既定为某字,其形似之误实为印墨渐染所致或仅属点画之讹者,是正之,否则仍其旧。其原阙或近磨灭之字,原版有痕迹可推证者,补之,否则宁阙。阙字较多,审系原版断烂,则据他本写配,于栏外记某行若干字据某某本补。复畀精修者摹写,校者以原书校之。一一如式,总校覆校之。于是描润之事毕,更取以摄影。摄既,修片。修既,制版。制版清样成,再精校。有误,仍记所疑,畀总校。总校覆勘之,如上例。精校少二遍,多乃至五、六遍。定为完善可印,总校于每叶署名,记年月日,送工厂付印。”
kLJ万圣书城
能仔细看完张元济所描述的这段“描润”工序的读者,恐怕无不为其精益求精的校印水准而由衷赞叹。即便没有静下心来,仔细看完这一大段专业性质极强的工序描述,只要稍—对照“底样”与“清样”之区别,无不慨叹商务印书馆校印工序的“妙手回春”之术——一部原本漶漫不清,而且本身还有讹误的朽烂古卷,一经描润,不但变得清晰悦目且还仍旧古意盎然。无怪乎“百衲本”《二十四史》始终被学术界奉为至宝、被读书界誉为奇珍,更被藏书界传为美谈。“描润”作为古籍影印中的最后一道杀手锏,自然征服了当时代的无数读者。事实上,这份《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描润始末记》,后来也被作为一份具有营销效果的说明书,被附录于《重订百衲本二十四史预约样本》之中。
kLJ万圣书城
线装本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全部出齐之后,商务印书馆还推出了特制的专用书柜。古色古香的收藏、陈列、使用一体化的这种书柜,与“百衲本”《二十四史》一道,构成了民国书香的又一道风景线。当然,民国时代的“洋为中用”之风,以及更经济、更快捷的都市人群读书需求,又促使商务印书馆推陈出新、迎合时尚;后来又出版了“百衲本”《二十四史》的缩印精装本。采用缩印精装之后,一本书即一部史,《二十四史》也就是二十四本精装书,普通书架上一排的空间就可齐备,既方便实用,又大方美观。就这样,一部汇集了众多珍罕版本、齐聚了各方力量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摇身一变,成为常用史学工具书,飞人寻常百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