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全集》是2013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丛书,作者是吴稚晖。NUL万圣书城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是民国史上“第一怪人”,狂狷磊落,敢笑敢骂。蒋介石毕生待之以师礼,蒋经国亲为其主持海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其为“世界学术文化伟人”、“一个坏透了的好人”。
NUL万圣书城
出版说明
台湾吴稚晖先生全集编纂会编辑《吴稚晖先生全集》,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于一九六九年在台湾出版。为增进研究交流,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引进的重点项目,此次出版,除修订原文错讹、补正原稿疏误外,其余均保留原貌。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套装共14册)》内容简介:吴稚晖在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在语音、文字、哲学、教育、书法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一生着述颇丰,有《吴稚晖先生全集》18册在台湾出版。
我社新版仍如原版作繁体竖排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对其体例加以调整,分为14卷,具体为:1.哲理与文教;2.科学与工艺;3.国音与文字学;4.国是与党务;5.日记、书信、笔记;6.杂着。主要内容如下:
NUL万圣书城
《哲理与文教》
共2卷,是吴稚晖哲学思想和文化教育理念的阐发。其中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反思,也有对西方哲学的认识和体悟。涉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则更为丰富,具体到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
NUL万圣书城
《科学与工艺》
共1卷,内容包括对科学之于人类的意义、工业生产之于经济发展的意义等的阐述,以及倡导青年学习科学,呼吁政府发展工业等,是吴稚晖的科学思想和经济思想的反映。
NUL万圣书城
《国音与文字学》
共2卷,是对汉语语音与文字学的研究性着作。内容包括对汉字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对汉语语音的特点、语音的沿革以及语音统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方案等问题的研究。
NUL万圣书城
《国是与党务》
共3卷,内容是吴稚晖不同历史时期对时政和国民党内部事务发表的看法和提出的主张,诸如甲午战争、君主立宪、列强侵略、无政府主义、学生运动、抗日救国、国共两党关系等等。
NUL万圣书城
《日记、书信、笔记》
共4卷,是吴稚晖不同历史时期记述个人生活的日记、与友人往来书信以及读书和游历时所做笔记的汇总,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充分反映了吴稚晖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NUL万圣书城
《杂着》
共2卷,内容丰富,文体多样,有随笔、杂文、诗歌、公文、序跋、题词、挽联、研究论文等等,是吴稚晖思想和情感世界的全面反映,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NUL万圣书城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1865—1953),名朓,字敬恒,江苏武进人。早年为清朝举人,曾参加过康梁发起的“公车上书”,主张维新。后留学于日、英、法等国,其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53年病逝于台湾,终年88岁。他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热心文化事业,学贯中西,建树颇多,影响甚大。1963年,吴稚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世界学术文化伟人”称号,为二十世纪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他个性狂狷率真,诙谐幽默,号称民国第一怪人是民国史上一个一言难尽、颇耐品读的人物。
NUL万圣书城
NUL万圣书城
NUL万圣书城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书目:
NUL万圣书城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1 哲理与文学 1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2 哲理与文教 2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3 科学与工艺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4 国音与文字学 1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5 国音与文字学 2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6 国是与党务 1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7 国是与党务 2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8 国是与党务 3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9 日记 书信 笔记 1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10 日记 书信 笔记 2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11 日记 书信 笔记 3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12 日记 书信 笔记 4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13 杂着 1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 卷14 杂着 2
NUL万圣书城
NUL万圣书城
目录
卷 一
哲 理
蒋总统爲吴敬恆先生百年诞辰致词(代序)
凡 例
图 片
卷 二
文 教
卷 三
文 教
卷 四
科学与工艺
卷 五
国音与文字学
卷 六
国音与文字学
卷 七
国是与党务
卷 八
国是与党务
卷 九
国是与党务
卷 十
国是与党务
卷十一
山川人物
卷十二
山川人物
卷十三
山川人物
卷十四
山川人物
卷十五
山川人物
卷十六
杂 着
卷十七
杂 着
卷十八
杂 着
附 录
吴稚晖先生年谱简编
NUL万圣书城
近日,14卷本繁体竖排版《吴稚晖全集》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发行。吴稚晖(1865—1953),名朓,字敬恒,江苏武进人。早年为清朝举人,曾参加过康梁发起的“公车上书”,主张维新。后留学于日、英、法等国,其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53年病逝于台湾,终年88岁。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热心文化事业,学贯中西,建树颇多,影响甚大。1963年,吴稚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学术文化伟人”称号,为二十世纪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在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在语音、文字、哲学、教育、书法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一生着述颇丰,有《吴稚晖先生全集》18册在台湾出版。
NUL万圣书城
据了解,新版《吴稚晖全集》仍按原版作繁体竖排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对全集内容加以调整,分为6编14册,具体为:1、《哲理与文教》;2、《科学与工艺》;3、《国音与文字学》;4、《国是与党务》;5、《日记、书信、笔记》;6、《杂编》。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个性狂狷率真,诙谐幽默,号称民国第一怪人,是民国史上一个一言难尽、颇耐品读的人物。此套全集的出版,对于推动吴稚晖的研究、民国史的研究,都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NUL万圣书城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也是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学术名人”称号的中国人,说着“倷伲无锡”的他在学术上最辉煌、对祖国贡献最大的是对普通话的推广——
1953年12月1日上午,台北松山机场白花遍地,哀乐低回。在一片肃穆庄重的气氛中,一辆辆高级轿车鱼贯而入。在蒋经国的带领下,“行政院长”陈诚、“立法院长”刘健群,“监察院长”于右任等官员,来为“中央评议委员”吴稚晖的骨灰送行。根据死者生前遗命,要把骨灰葬到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让他魂飘故里。中午12时,在军舰的鸣炮声和哀乐声中,蒋经国和死者家属一起将吴稚晖的骨灰盒慢慢放入大海中。从此,这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了60年的人物消失在万顷碧波中。
蒋介石评价吴稚晖是“当代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改革家,不但是国民革命的先觉,而且国父孙中山先生特别推重其是一位革命的圣人”。吴稚晖死后16年,国民党党史会编辑出版了《吴稚晖先生全集》,全书18册洋洋数百万言,再现了他的学识和才华——吴稚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学术名人”称号,他在学术上最辉煌、对祖国贡献最大的,是对普通话的推广。
说着“倷伲无锡”推广普通话
吴稚晖1865年生于武进雪堰桥,但他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无锡人,无论是在伦敦、东京或上海、南京,他一遇见无锡人就显得特别热情,常挂在嘴上的是一句十分标准的无锡土话:“倷伲无锡。”由于母亲去世早,吴稚晖6岁时就被父亲送到无锡城郊的江尖外婆家寄养,直至中举。在外祖母陈太夫人慈祥的目光中一天天长大的吴稚晖,便很自然地认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无锡人。
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吴稚晖学习十分刻苦,26岁高中举人。他古文底子雄厚,文笔出手不凡,对中国文字的变迁、读音造诣很深。1895年他创造出一套拼音字母,俗称“豆芽字”,教导失学的亲友识字读书。1912年,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邀请吴稚晖负责筹组全国读音统一会,以核定读音,统一语言。此后几十年吴稚晖一直热心于普通话的普及工作。1916年编印《国音字典》;1935年任国语推进会会长,审定了《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国语罗马字拼音方式》等着作。如今,普通话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语种,成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普通话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又把世界介绍给中国。作为普通话的提倡者、推动者,吴稚晖功不可没。[FX:PAGE]
参与“公车上书”追随孙中山
吴稚晖从事的是沉闷枯燥的文学,但在政治活动上也相当活跃,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不少重大事件中均有他的身影。
中举后,1895年吴稚晖到北京参加会试。当时正值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运动。最初签名者有1300余人,最终坚持下来的有603人,吴稚晖是其中之一。参加“公车上书”活动后,吴稚晖大开眼界,经常在《苏报》上发表反清文章。1903年5月,因邹容的《革命军》一书引起“苏报案”,吴稚晖遭通缉逃往香港,后赴欧洲。1905年春在伦敦与孙中山相识,通宵达旦彻夜长谈,吴稚晖对孙中山的见解十分佩服,从此成为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的二十年可以说他是孙中山的友人和助手。
1925年初,孙中山旧病复发。为处理好自己病危后出现的政治事务,孙中山决定成立政治委员会,指定于右任、汪精卫、李大钊、陈友仁和吴稚晖为委员,全权处理日常事务。孙中山的身体日趋恶化,政治委员会在讨论孙中山的遗嘱名称和内容时,有人提出仿封建帝位立“遗命”,也有人提出立“遗诏”、“遗训”,并为此争论不休。吴稚晖很有见地地说:“我们是信仰三民主义的,不应该用帝王语气,应该称‘遗嘱’。”政治委员会接纳了他的意见,并决定让他起草“总理遗嘱”,这正是吴稚晖文人生涯中的杰作。社会上流传是汪精卫起草了“总理遗嘱”,这是历史的误会,后来汪精卫沦为中国头号汉奸时,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开除汪精卫党籍的文件也是吴稚晖起草的。
倚老卖老的“疯狗”有三个人他不骂
吴稚晖是与孙中山同时期的老同盟会会员,他倚老卖老,在国民党上层,吴稚晖素有“疯狗”和“妖怪”之称。逮着谁咬谁,资深要员、实力人物、各界名流,都是他谩骂、攻击的对象。胡汉民、汪精卫、冯玉祥、李宗仁都曾被他嘲笑挖苦过。
但有三个人吴稚晖是不骂的:孙中山、蒋介石和蒋经国。他不骂孙中山,是因为他确实对孙中山很崇拜虔诚;他不骂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是他的主要依靠对象;他不骂蒋经国,是因为他曾做过蒋经国的老师,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他虽然没有公开骂过蒋介石,但也有对蒋介石不满意的地方,他用一种非常奇特的方式来发泄怨气。有一次国民参政会开会,不修边幅的吴稚晖入场时被卫兵拦住。吴稚晖一语不发,回头找了个台阶坐下来,直到大会快开始了,蒋介石焦急地派人找他。当吴稚晖慢吞吞地走进会场时,蒋介石迎上前亲切地问:“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吴稚晖不冷不热地回答:“谁叫你们把门的不许我进来。”吴稚晖喜欢养猫,他给家里的四只猫分别起了蒋介石身边四位高官的名字。奇怪的是,吴稚晖叫哪个名字,那只猫就会“咪咪”叫着向他走近。[FX:PAGE]
热衷政治不肯做官奇怪理由有“三不”
吴稚晖为蒋介石如此卖力,蒋介石也没有亏待他。吴稚晖有一个非常特别之处,尽管他热衷于政治活动,却不愿意做官,而且表现得很坚决。1927年4月蒋介石任命吴稚晖为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他坚辞不就;1928年10月又谢绝了政府改组时内定的监察院长一职。
1943年,蒋介石力邀吴稚晖为国民政府新主席,但被其推辞,按其原话,理由是这么“三不”:我平常的衣服穿得很随便简单,做元首要穿燕尾服、打领带打领结,我觉得不自在;我脸长得很丑,不像一个大人物;我这个人爱笑,看到什么会不自主地笑起来,不要哪天外国使节来递国书,不由得笑起来,不雅。以后,基于此三点,吴稚晖不任任何官职。
于是,蒋介石就用其他方式回报他。蒋介石在兼任教育部长时曾以特约编辑费的名义给5位文化名人每月300块大洋津贴,吴稚晖是其中的一个,鲁迅也是,蒋介石要借用他们的社会影响给自己装潢门面。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一般职员的月薪不超过30块大洋。300块大洋已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目。同时蒋介石还把自己宣誓就职时的监誓和授旗任务交给吴稚晖负责。这给吴稚晖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使他成为响当当的人物。
怪人的骄狂怪事
尽管吴稚晖有着极高的社会声望,但有时还是要被人打耳光。根据有关规定,国民参政员乘船外出,可以享受头等舱待遇。有一次吴稚晖大模大样坐进了头等舱,但他身上的衣服实在太旧,还散发着一股怪味道,船上的检查员把他看成是混进来的骗子,他还没坐稳,就挨了一记耳光。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为了迎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访,把靠近嘉陵江周围街道上的厕所全部拆除。吴稚晖对此十分不满,为表示抗议,他大白天就蹲马路旁边解大便,一个过路人见状上前斥责,吴稚晖一边往上拉裤子,一边理直气壮地回答:“把厕所都拆了,我有什么法子,总不能吃了不拉吧?”过路人见吴稚晖不仅不认错,还强词夺理,不由得勃然大怒,挥手就给了他一记耳光。
吴稚晖有着可观的经济收入,住的也是政府分配的西式洋楼,但洋楼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值钱的是他吃饭的一只古董碗。洋楼中的房间里也很拥挤,摆满了简陋的床铺,且床上有床,床下有床,他如此安排,是为了可以接待更多的来客。
1920年刚出中学校门的夏衍想到法国勤工俭学,瞒着母亲偷偷跑到上海来寻门路。他住在小旅馆里给许多人写求援信,但没有人给他回信。他偶然在报纸上看见一篇吴稚晖写的文章,便给吴稚晖写了信。就在信寄出的第三天傍晚,一个穿白夏布长衫、胖胖的中年人到小旅馆里来了,来人自我介绍:“我就是吴稚晖。”这一下,年青的夏衍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居然会凭着一封简单的信,亲自到一个小旅馆里看望一个素不相识的青年?吴稚晖十分随便地在床上坐下,慢慢地说:“你的信收到了,写得很好,我同情你,可是到法国去念书这件事,我管不着,那是李石曾管的,他不在上海……”见夏衍脸上露出惘然的表情,吴稚晖又笑着安慰说:“机会总是会有的,法国方面还在要人,你先回杭州,我遇见李先生时可以和他说说。”当夏衍把吴稚晖送出旅馆门口的时候,吴稚晖说:“一起去散散步,看看上海这个花花世界。”于是摇着蒲扇,拖着木屐的吴稚晖便陪着夏衍从四马路(如今的福州路)一直走到大世界。
NUL万圣书城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1865-1953),江苏武进人,原名朓,后名敬恒。清光绪举人。曾留学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02年参加上海爱国学社,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与李石曾等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1921年任里昂中法大学校长。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中央评议委员。1949年去台湾。着有《吴稚晖先生全集》。
NUL万圣书城
闻道大哭之,下士应多异议;
贻谋后死者,成功不必及身。
——挽孙中山
NUL万圣书城
继国父之受终民主,以令百揆;
丧先生而筑室独居,亦逮三年。
——挽林森
NUL万圣书城
最毒悍妇心,沉冤纵雪公为死;
误交卖友客,闲官相攘谋竟深。
——挽易培基
NUL万圣书城
抱建造现代国家之才,未能一试;
得遗留超人风格而逝,自足千秋。
——挽石瑛
NUL万圣书城
替鬼化缘,或拜张、或接李,拾芝麻凑斗;
随人作福,不争多、不嫌少,尽蜡烛念经。
——题盂兰会
NUL万圣书城
赤手犹存,为国未邀功,妇女节足惊太保良玉;
黄花开遍,端居不言禄,巾帼中亦有绵山介推。
——挽黄兴夫人徐宗汉
NUL万圣书城
口孝悌,笔忠信,讲礼明义,廉隅自干楯,所之失于神经部者惟耻耳,遂至豺狼蛇蝎无比凶残,实屠我兄弟姐妹;
南悲哀,北摧伤,绝恸大号,哭声震衢途,当逍遥乎官舍中人独哭之,必非饕餮穷奇能状丑恶,远愧乎魑魅魍魉。
——挽“三·一八惨案”死难者
NUL万圣书城
何物鹄列拉的微生虫,竞挈阿兄老命而跑,空想一支秃笔,信今传后,就写成顾虎头倪云林,亦徒为无锡艺术志中,增加篇幅,于大家谈谈笑笑,终归完了;
可恨驹过隙般短身世,难留胜会群贤之盛,伤心七尺桐棺,闭目埋忧,只剩有孙来鹤廉潭拓,尽还将北平石板房里,共历兴亡,向四方惨惨切切,诉说从前。
——挽吴观岱,死于霍乱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全集》读书沙龙于9月11日下午在北京三联书店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者耿云志、雷颐,九州出版社总编辑张海涛做客活动与现场读者热烈互动。九州出版社总编辑张海涛认为吴稚晖一生经过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转变:第一次转变是由保守的保皇派思想逐渐转变成维新派,又由温和的维新派转变成改革派;第二次思想转变是在1923年中国思想史上“科学与玄学”大论战时期,当时吴稚晖坚持认为科学是万能的,可以解决人生观问题。吴稚晖从一代儒者向现代性知识分子转变,其历史意义直接指向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重大转型,吴稚晖在百年前面临的选择困境我们至今未解决。以下为文字实录:
NUL万圣书城
中国在这一百多年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第一次大的转型是1919年前后新文化运动彻底推翻、彻底取消过去的文化和封建政治结构等,转向共和、民主、三民主义,这样大的转型,最后国民党取得政权(民国)。第二次大的转型是从民国向社会主义转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国。第三次大转型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向现代化开始了一次巨大的转型。这三次大的转型为什么会扯到吴稚晖?吴稚晖在第一次大转型时已经是一个近40岁的中年人,他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保守、非常僵化的人。也就是说他在实现自己的思想、自己政治立场时实现了一次大转变。吴稚晖一生经过了两次大转变:
NUL万圣书城
第一次他说他是一个保守的保皇派、旧的知识分子,完全是旧社会几千年孔夫子的一套教育,三次考进士没有考中,那个过程中思想是完全定型的,比如三纲五常等。他跟随孙中山进行革命。开始转变成温和的、改良的维新派,最后变成革命派。从维新派转变成革命派是质的变化,和王朝敌对,当时吴稚晖实现了这种彻底的转变。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的转变是怎样发生的?吴稚晖的转型对每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具有借鉴意义。有的人转变不过来就完蛋了,比如王国维最后投湖自尽,王朝的传统、道统完蛋了,整个国家没有希望,结果自杀;有的转过来了,比如陈独秀,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吴稚晖跟随孙中山转向三民主义。吴稚晖在这种转型中又具有自己的特性,实现了这种成功转型,参与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同时他虽然声称“打倒孔家店”,但后来转过来了要建立大同社会,没有政府管理、人人觉悟都很高的社会,又回到孔夫子的地方寻找他的理想;同时又反对胡适的全盘西化,反对用西方的方法整理中国的遗产等。所以他的转型好像有所保留,这个东西就反映了中国三次大转型知识界面对的很多问题,怎么把它解决好?其实我们1978改革开放的第三次转型逐渐向两个方向变化:
NUL万圣书城
一个是回到新民主主义。建国以后,1956年“三大改造”进入了纯粹的公有制,把整个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带入到了崩溃的边缘造成巨大的危害。1978第三次大转型,第一个变化方向是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回到新民主主义,“耕者有其田”,重新发展民营工商业等方面。
NUL万圣书城
第二个转向是转向晚清末年,晚清末年是在一个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缓慢地成长、出现。在那样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当艰难,一个是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一个是受到封建王朝的买办阶级的压迫,自己在艰难成长中,积聚了微弱的力量发生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时,民族资产阶级又被迅速消灭掉。所以整个中国民间资本发展壮大——一个是先天不足,一个是很快被取缔。于是遗留下很多弊病,到现在都还有,比如现在发生的国进民退,国家的经济、国有经济膨胀,形成一定的既得利益团体,外国资本可以在中国赚钱;中国自己民间的工商企业发展起来举步维艰,非常困难。所以现在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进一步改革开放,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先天不足的民间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力量。这将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民间经济如何发展?这个问题在思想上就没有解决,首先吴稚晖彻底推翻了洋务派所讲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吴稚晖当时是站在彻底推翻封建王朝基点上的,所谓“中体”不能要。我们改革开放后实际上还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体制到现在还是要反复建设,怎么把这个体制建设起来,有的说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有的人提出来要用儒家来治理中国,马克思主义让位;现在有人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么和中华文化进行很好地融合。在这些大的问题上我们的共性积聚得不是特别高,这是一个大问题。
NUL万圣书城
第二个问题是吴稚晖等人在1920年代有一次大的“科玄大论战”,吴稚晖是科学派的压镇大将,他做了总结性的长论,我个人认为这篇论述在今天来看学术价值并不高,虽然不高,但其经历的思想历程给我们还有很大的体会,经过一百年,终于发现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但在当时1920年代的中国,吴稚晖认为科学是万能的,科学可以解决一些问题,可以解决人生观问题,现在我们意识到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科学可以解决物质问题,人的精神追求——方法、研究、探索完全需要另外一种路径,这是一百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当时参加这个大论战的有科学派、玄学派、马克思主义派都在那里发言,说了很多话,事实上到今天没有一个把话说圆满,各有各的长处与弊病。中国人现在也没有建立自己的精神信仰,这些问题至今未解决。
NUL万圣书城
吴稚晖(1865—1953),名朓,字敬恒,江苏武进人。早年为清朝举人,曾参加过康梁发起的“公车上书”,主张维新。后留学于日、英、法等国,其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53年病逝于台湾,终年88岁。他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热心文化事业,学贯中西,建树颇多,影响甚大。1963年,吴稚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世界学术文化伟人”称号,为二十世纪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他个性狂狷率真,诙谐幽默,号称民国第一怪人是民国史上一个一言难尽、颇耐品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