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庶昌全集》共分八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发行。
q54万圣书城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为晚清重要文化名人,一生着作二十余种。本书是一部经过今人严格整理而又相对完善的黎庶昌全集。
q54万圣书城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全集》目录:
q54万圣书城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全集 第一册
q54万圣书城
拙尊园诗
拙尊园丛稿
丁亥入都纪程
西洋杂志
奉使英伦记
黎莼斋先生信稿
黎庶昌遣札
日本国会图书馆藏黎庶昌手札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全集 第二册
q54万圣书城
曾文正公年谱
遵义沙滩黎氏家谱
全黔国故颂(卷一至卷七)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全集 第三册
q54万圣书城
全黔国故颂(卷八至卷二十三)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全集 第四册
q54万圣书城
烊柯故事(卷一至卷十四)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全集 第五册
q54万圣书城
烊柯故事(卷十五至卷二十)
宋本广韵校札
春秋左传杜注校勘记
黎星使议集合编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全集 第六册
q54万圣书城
续古文辞类纂(卷一至卷十二)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全集 第七册
q54万圣书城
续古文辞类纂(卷十二至卷二十三)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全集 第八册
q54万圣书城
续古文辞类纂(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八)
拙尊园存书目
拙尊园书目
黎庶昌诗文辑逸
附录一 传记祭文像赞
附录二 黎庶昌年谱简编
附录三 古泉书录解题
q54万圣书城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一生着作宏富,其编着的着述已刊刻出版的有:《拙尊园丛稿》6卷、《遵义沙滩黎氏家谱》1卷、《西洋杂志》8卷、《丁亥入都纪程》2卷、《曾文正公年谱》12卷、《续古文辞类纂》28卷、《海行录》1卷,《宋本广韵校札》1卷、《古逸丛书叙目》1卷、《春秋左传杜注校勘记》1卷、《古逸丛书》200卷、《黎氏家集》40卷、《黎钦使燕集合编》等;未刊行书稿尚有《全黔国故颂》、《牂柯故事》、《使东奏议》、《使东文牍》、《孔诂》《莼斋笔记》等。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散文远宗桐城、近师湘乡,雄奇遒劲,语言雅驯。“以迁、固为宗,而廉悍峭折似半山,风神逸宕颇近庐陵。”其《西洋杂志》语言平易,专注于叙述,不刻意求古,取材不加剃芟,结构、布局随意,大量使用外来词语,显示出古文近代化的趋势。广泛记述了西欧各国政治、军事、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内容,其中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体制尤为关注,钢铁、军火、毛纺、电力、铅印、石印、玻璃、机械、造纸等当时西方主要工业生产的工艺、场面,都在书中有叙述和描绘。并且第一次向国人介绍了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译为“索昔阿利斯脱”)。被学界誉为“中国近代散文的先声”,开了梁启超“新式散文”的先河。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极注重对贵州乡邦文献的收集整理,《全黔国故颂》、《牂柯故事》对贵州历史名人、历史典故、风土人情、资源物产等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取材宏富,为研究贵州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其中为黔中人物撰写的墓志、家传、行状,更是研究贵州近代史和学术史的宝贵资料。
q54万圣书城
在任驻日本大使期间,搜得国内早已绝迹的唐宋珍贵古籍26种,汇辑刻印成《古逸丛书》200卷,刊刻经费全由黎氏从薪俸中开支。由日本一流刻工木村嘉平精心镌刻,选用最上品的美侬纸印制,“墨必顶烟”。刻印之精,超越前古,一时海内震动,被收藏家视为至宝。《古逸丛书》的刊刻,对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影响巨大,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影印古籍,命名为《古逸丛书续编》,1990年代,中华书局将所编古籍名为《古逸丛书三编》。
q54万圣书城
(作者系《黎庶昌全集》主编)
q54万圣书城
q54万圣书城
由遵义市政府负责组织搜集整理、点校出版的《遵义沙滩文化典籍》工程,自2008年正式启动以来,将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全集整理工作放在首位,总字数约1000万,将于2011年12月底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
q54万圣书城
贵州遵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遵义沙滩是一处水木清华、风景秀丽的文化摇篮。距今150年前后,这一偏僻的沙滩村落,孕育了一群学者,其中最知名者当为西南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三位先贤,即郑珍、莫友芝和黎庶昌。
q54万圣书城
郑珍撰写经学和文字音韵研究专着各十余种。当代新编的《辞源》中有不少的古字释义,注明参考郑珍《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他的《汗简笺证》,是清代系统研究《汗简》的唯一专着。在诗歌创作上,他与莫友芝齐名,同为晚清宋诗派重要诗人,时人誉为“有清一代冠冕”、“清诗第一”。
q54万圣书城
与郑珍相同,莫友芝亦着述甚丰,他的《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韵学源流》,见解独到,精审确切,后者还被高校采作文科教材。他还潜心于目录版本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传世着作有《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二书为古籍版本研究者案头必读之书。
q54万圣书城
生年稍晚的黎庶昌,曾署理江苏吴江、青浦知县,一生着作二十余种。尤其喜欢考察域外山川风土、社会制度,撰有《欧洲地形考略》、《西洋游记》、《奉使伦敦记》,使当时见识狭隘的国人大开眼界。他在文化学术史上最大的贡献是辑集编印流落在异邦的古籍,汇刻成《古逸丛书》200卷。
q54万圣书城
q54万圣书城
作为晚清着名的外交家、散文家,作为一名从西方盗火的知识分子,黎庶昌在走向世界的行旅中,获了别样的文化眼光:他固然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但他更关注民俗民风所反映出的国民心理;他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糟糕透顶,反而认为西方列强的“美善之风”亦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觅到珍贵的思想资源;他既有文化自信,又能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洞悉中国之种种不足。他行文着书,引火种于华夏;不惧刀斧,发宏论于庙堂。
q54万圣书城
我们去凭吊位先贤。车在遵义近郊的沙滩村停下,路边有庭院两进,前带清流,后枕山峦。正房屋檐下一黑漆竖匾,“钦使第”三个字灵动飘逸,像三只穿越了百年风雨的火凤凰,为古旧的宅邸衔来几片沧桑。这里,就是一代先贤黎庶昌的人生起点,也是这位贵州好汉的人生归宿。
q54万圣书城
一
q54万圣书城
秋风已至。京城一间民宅里,一位身着青布长衫的后生推开窗户,凝望片刻,头一甩,脑后的长辫划出一道弧线,“啪”的一声缠在脖子上。他踌躇多日,终于下决心回到案前,写下开头:臣愚伏读七月二十八日星变诏书……
q54万圣书城
他就是黎庶昌,时年26岁。两次乡试不中,一贫如洗,滞留京师已走投无路。
q54万圣书城
这是1862年10月的一天。太平天国正与清廷激战,英法联军不久前攻陷了北京。后又天呈异象:太阳三晕,流星南奔;七月间更有陨石雨和彗星划破苍茫天际。刚通过“辛酉政变”掌控了国家最高权力的慈禧,担心这是“危亡倾覆”的征兆,为消灾弥变,以皇帝名义“下诏求言”。黎庶昌毅然上书,洋洋七千余言,雄视千古。
q54万圣书城
黔地,古有“鬼州”之谓。如此闭塞之地,为何走出了腹隐珠玑、蔑视天颜的黎庶昌?
q54万圣书城
此时,我就伫立在黎庶昌沙滩故居的老屋中。
q54万圣书城
q54万圣书城
青砖铺地,横木成梁;一张圆桌,两把座椅;靠墙有六尺卧榻,四周挂着白纱帷幔。黎庶昌别妻辞子,就是跨出这间房子,一路翻山越岭赴京城应考。生他养他的沙滩村,乃黔北一朵文化奇葩。方圆不过数里,渔樵耕读,延绵不绝。其间,出了几十位贤士,着书百种,内容涉及经史、诗文诸多领域。其代表郑珍有“西南大儒”之称,他是黎庶昌的表兄,曾教授过这位才学卓然的表弟。黎庶昌自幼读古人之书,十七八岁时便立下志向:“以瑰丽奇特之行,震襮乎一世”。他留心时政,探寻强国富民之道,两次乡试落第,更使他对八股文取士的陈规不屑一顾,批评皇帝“乐于求才而疏于识才,急于用才而略于培才”,认为吏治腐败、人心敝坏,光是“危道”就列出十二种。
q54万圣书城
消息传到沙滩,郑珍吓了一跳,言其惹下杀身大祸。出人意料的是,清廷并未加罪于黎庶昌,反而恩赏了他一个“候补知县”,差遣到曾国藩江南大营听用。其实,他只委了“稽查保甲”的小差事,若不是一个偶然机遇,以小吏之身终老南山也未可知。有一日,曾国藩早起查看诸营,夜色未退,只远处一点星火露帷。他循星火挑帷而入,见一年轻人正习文练字,一番攀谈有感其才,遂调进了秘书班子。这之后,未见黎庶昌在军事上有过什么建树,但曾国藩乃桐城派晚期领袖,其诗文风骚独领,他身边又聚集着一群饱学之士,黎庶昌与他们诗文唱和,文学上倒是日有精进。
q54万圣书城
太平天国被镇压后,黎庶昌一度仕途彷徨。为此他写信向已调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求教,希望他推荐自己到李鸿章的淮军中去建立军功。曾国藩回信认为不妥,理由是,中原初定,建立军功已殊为不易。况且,“李相西征,部下尚多,必不能舍其屡立战功之旧人,更用未习军旅之文士。阁下杖策相从”,充其量混个助理、秘书罢了,何必呢。
q54万圣书城
曾国藩这一瓢冷水浇得正逢其时。如果黎庶昌随李鸿章去陕西“剿匪”,手上就会沾上血污,笔下则少了华章。这当然并非曾国藩初衷,历史在这里愣了一下神儿,清廷失去了一条镇压农民起义的鹰犬,中国近代史则多了一位引火种于华夏的先贤。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全集》《郑珍全集》《顾廷龙全集》《卞孝萱文集》《童书业着作集》《汤显祖集全编》《恽寿平全集》《龚鼎孳全集》《金圣叹全集》《黄侃文集》十个集子。其实人一生能做多少事?再精彩的人生,最终也就会凝练为一行铅字吧。伴着这些书,就像伴着这些人。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1837—1898),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县东乡禹门人。黎皑第四子。是晚清时期我国着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黎庶昌六岁丧父,家贫多疾,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刻苦攻读,寒署不懈。十四、五岁时赋诗作文,犁然成诵,在府、县考试屡获第一。二十一岁即成为府学廪贡生。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两试不中。时值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同治元年(1862),慈禧太后下诏求言。黎庶昌以廪贡生上《万言书》,痛陈时弊,尽言改良主张。朝廷降旨以知县补用,交曾国藩江南大营差遣。入曾国藩幕,深得信任。黎庶昌随营6年,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以文字相交,并称“曾门四弟子”。曾国藩调任,黎庶昌留江苏候补,曾任代理吴江知县、青浦知县、扬州荷花池榷务等职。
光绪二年(1876)起,中国向各国派遣公使。黎庶昌被荐,先后随郭嵩焘、曾纪泽、陈兰彬等出使欧洲,历任驻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西班牙使馆参赞。开始其一生的外交活动。在欧洲5年,游历了比利时、瑞士、葡萄牙、奥地利等10国,注意考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和民俗风情等,写成《西洋杂志》一书,成为清代贵州走出山门“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光绪七年(1881),黎庶昌擢升道员,赐二品顶戴,派任驻日本国大臣。时年44岁。三年后,回国丁母忧。向清廷上《敬陈管见折》,主张整伤内政,酌用西法,修铁路,练水师,兴商贾,走强国富民之路,惜未能被采纳。十三年服阕,再度派驻日本。光绪十六年,任满归国。黎庶昌两度出任中国驻日本国大臣共6年,凡外事活动,坚持维护国家尊严,机敏果断地处理日本出兵朝鲜事件,维护了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使日期间,保护旅日华侨正当权益,也注重睦邻友好关系,所受外交礼遇厚重,为促进中日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离任时,日本送行的人塞巷盈途,西方各国使臣啧啧称赞,说这是使臣返国从来没有过的现象。
闲暇之时,黎庶昌广交日本朝野文士,于春秋佳节,设文酒会,领首诗词酬唱。诗作辑为《黎星使宴集合编》共六集,存日本友好人士90 余人、中国使馆人员及国内人士20余人酬唱诗作数百首、文数十篇。黎庶昌的德行文章,深得日本人士敬慕。黎庶昌曾为日本汉学家藤野正启作墓志铭。后黎之赵氏夫人去世,藤野之女藤野真子于日本明治二十四年为作墓志铭,情真意切,情同母女。碑刻现存遵义县。黎庶昌在日期间,注意搜寻中国国内已侠失的书籍文献,得唐、宋、元、明各代珍本 26种,辑成《古逸丛书》200卷,装成60册,被学术界誉为“海外奇宝”。
光绪十七年,黎庶昌任满回国,任川东道员兼重庆海关监督。曾出资创建云贵会馆,举办洋务学堂,培养出国留学人才。三年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黎庶昌奏请东渡排难,未能如愿。每闻战事失利,或痛哭流涕,或终日不食,以致一病不起。慨捐廉俸万金,以酬报国之愿。光绪二十一年,家乡大旱,黎庶昌会集在渝同乡捐款白银二万两,购米运遵义赈灾。次年,遵义复旱,时黎庶昌已病回故里,电请云贵总督救灾,得拨银二万两救济。
光绪二十三年冬,黎庶昌病逝于禹门沙滩家中,时年61岁。
黎庶昌的着作除《古逸丛书》外,还有《拙尊园丛稿》六卷、《续古文辞类纂》二十八卷、《入都纪程》二卷、《西洋杂志》八卷、《曾文正公年谱》十二卷、《曾太傅毅勇侯传略》一卷,以及《黎氏家谱》、《全黔国故考》、《牂牁故事》、《使东文牍》、《拙尊园画存录》、《孔诗》、《莼斋笔记》等。
q54万圣书城
q54万圣书城
遵义“三巨儒”-郑珍、莫友之、黎庶昌
q54万圣书城
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生于遵义西乡天旺里一个仅有几亩薄田的农家。自幼勤奋好学,记忆力过人,寓目辄能背诵。为了给他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他的父母在1818年放弃了西乡的田产,把家搬到东乡乐安里的垚湾,靠近其外家居住。他的舅父黎恂,曾任浙江桐乡县令,藏书甚多。郑珍常走读于舅父家。他的舅父每次都满满地装了一箱书给他,郑珍从早到晚肘不离案,衣不解带,一天要读若干万言。后又专心致志地攻读宋朝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和朱熹的着作,仔细研究程朱理学。如此数年,他在学业上有了十分显着的长进。
1825年,侍郎程恩泽督办贵州学政,择优选拔他为贡生,并指导他说:"为学不先识字,何以读三代两汉之书。"于是,他又进一步钻研文字的形、声、义的源流和先秦各种制度。当时的学者们都十分注重考据,他继承了这种传统,实事求是地做学问,既不随便标新立异,也不轻易附和苟同。以后,他同遵义府学教授莫与俦一起进行教学工作,从中学得了许多儒家大师的观点和主张。他刻苦研究三十多年,终于在经学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他在经学和文字学方面的主要着作有《巢经巢经说》一卷、《仪礼私笺》八卷、《轮舆私笺》二卷,《凫氏为钟图说》一卷、《亲属记》一卷、《说文逸字》二卷、《附录》一卷、《说文新附考》六卷、《汉简笺正》八卷、以及《深衣考》、《老子注》、《辑论语三十七家注》、《说文大旨》、《说文谐音》、《转注考》、《释名证读》、《说隶》、等等。
郑珍在经学和文字学方面的成就是十分突出。在史学和文学方面,更显示了他杰出的才能。1837年,他应遵义知府平翰的聘请,同莫友芝一起撰修《遵义府志》。他俩博采汉唐以来的图书地志和荒经野史,披榛剔陋,矜严体例,用了三年多时间,勒成四十八卷刊行。这是我国及贵州历史上编得较好的一部地方志,时人评论可与《水经注》、《华阳国志》相匹配。此外,他在史学方面的着作还有《郑学录》、《荔波县志稿》和《世系一线图》。
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那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诗作上。他家境贫寒,曾参加过砍柴、烧火、纺织、耕锄等劳作,对于民间疾苦、官吏贪酷,均有比较深切的体会。他的诗如《捕豺行》、《六月二十晨雨大降》、《者海铅厂三首》、《酒店垭即事》、《经死哀》等便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内容。"井井泉干争觅水,田田豆落懒收箕。六旬不雨浑闲事,里长催书德政碑"(《酒店垭即事》),封建官吏的腐败,历历在目;"虎卒未去虎隶来,催纳捐欠声如雷。雷声不住哭声起,走报其翁已经死。长官切齿目怒瞋,吾不要命只要银。若图作鬼即宽减,恐此一县无生人!但呼捉子来,且与杖一百;陷父不义罪何极,欲解父悬速足陌。呜呼北城卖屋虫出户,西城又报缢三五!"(《经死哀》)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使人触目惊心,愤恨不已……
另外,他的诗还生动地描绘了山川秀色、田园美景,反映了人生哲理和生活的情趣。如《闲眺》:"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寒夜读书》:"雪意宵严逼岁除,缩肩睁案似蟾诸。信知冷卷真冰手,何怪儿不好书!拢袖独吟灯暗后,开门正值月来初。漫嗟穷相人皆弃,且幸前贤面未疏";《湿薪行》:"地炉雪夜烧生薪,求燃不燃愁杀人。竹筒吹湿鼓脸痛,烟气寒眶含泪辛。小儿不耐起却去,山妻屡拔瞋且住。老夫坐对一冁然,掷掭投钳与谁怒?缓蒸徐引光忽亨,木火相乐笑有声。头头冲烟涨膏乳,似听秋涛三峡行。人生何性不须忍,干薪易爇亦易尽;湿薪久待终得燃,向虽不暖仍不寒"……
1864年9月17日,他因咽喉溃穿而卒,葬于遵义禹门子午山。
二、莫友芝
来源: 市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09-03-27
q54万圣书城
莫友芝 (1811——1871)字子思,号邵亭,亦号紫泉,晚年号盹斐。贵州独山人。清道光三年(1823) 随父母来遵义。拜沙滩黎陶为师,与郑珍、黎兆勋同窗共读。道光六年取秀才,十一年中举人。
十七年,与郑珍一同进京会试,次年,二人落第返回,受知府之聘,共同编篡《遵义府志》。历三年成书。二十二年,受聘主讲湘川书院。二十六年,再度进京会试,余暇至书肆购买书籍,因此邂逅结交曾国藩。咸丰八年 (1858) 再次进京会试,均未如愿。遵父遗训,不务功名。滞留京师年余后,放弃候选,南下游历湖北、安徽、浙江、江苏,从曾国藩幕府逾十年。广交文人学士,搜集古籍珍本与金石书画。其才华学识,广受赞许。其间,曾于武昌为胡林翼刊校《读史兵略》,受聘苏州、扬州几家书局校刊古籍,至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访求散供典籍,去上元、句容访寻六朝齐梁碑喝石刻。遍历江南藏书文斋,着重研究版本目录学和金石学。
同治二年 (1863), 祁隽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征用,莫友芝辞谢不就。仍潜心致力于学问。十年秋,与其子莫绳孙同往扬州,途中突患急病,逝于舟中,终年61岁。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率下属官员数百人前往祭奠,送挽联云:“京华一见使倾心 , 当年虎市桥头,书肆订交,平钦宿学;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莫愁湖上,酒搏和泪,来吊诗人。”
莫友芝对金石版本目录学、训话学、声韵学、经学、史学均有很深造诣,与郑珍并称 “西南巨儒” 。所着《郎亭知见传本书目》一书流传甚广,成为版本目录工作者、藏书家及古籍爱好者案头常备之书。版本目录学专着还有《宋元旧本书经眼录》3 卷《持静斋藏书 记要》2卷等,另有声韵训话学专着《唐写本说文木部笼异》1卷、《韵学源流》1卷;史志专着有《遵义府志》48 卷 (与郑珍合篡)、《黔诗纪略》33卷;诗词、散文有《邵亭诗抄》6卷、《吕F亭遗诗》8 卷、《影山词》2卷、《邵亭遗文》8卷、《棒茧谱注》1 卷、《古今集联》4 卷。未刊书稿有《郎亭书画经眼录》4 卷、《过庭碎录》12 卷、《棠阴杂志》1 卷、《郎亭经说》1 卷、《古刻抄》、《资治通鉴索隐》、《梁石记》、《旧本未见书经眼录机《影山草堂书目》6 册、《吕亭日记》2册等。
莫友芝工书法,四体皆工,尤长于篆、隶。是清代中晚叶书体创变中有成就的大家之一。书法史学界将其与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清代一流大家并称,认为其遗墨为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优秀作品。清末,有《莫邵亭先生墨迹》印行。
三、黎庶昌
来源: 市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09-03-27
q54万圣书城
黎庶昌 (1837—1898)字蕴斋,自署黔男子,遵义县东乡禹门人。黎皑第四子。清咸丰十一年 (1861) 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时值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次年,慈禧太后下诏求言。黎庶昌以康贡生上《万言书》, 痛陈时弊,尽言改良主张。朝廷降旨以知县补用,交曾国藩是江南大营差遣。
黎庶昌随营6年,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以文字相交,并称“曾门四弟子”。曾国藩调任,黎庶昌留江苏候补,曾任代理吴江、青浦知县,扬州荷花池榷务等职。
光绪二年 (1876),中国向各国派遣大使。黎庶昌被荐随郭茸肯焘、曾纪泽等任驻英、德、法、西班牙使馆参赞。在欧洲5年,游历10国,注意考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和民俗风情等,写成《西洋杂志》一书,成为清代黔北走出封闭“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光绪七年,摧升道员,赐二品顶戴,派任驻日本国大臣。黎庶昌时年44岁。三年后,回国丁母忧。服满,再度派驻日本。先后两度任驻日本公使共6年,凡外事活动,坚持维护国家尊严,保护旅日华侨正当权益,也注重睦邻友好关系,所受外交礼遇厚重。光绪十年 , 向清廷上《敬陈管见折》,主张整伤内政,酌用西法,修铁路,练水师,兴商贾,走强国富 民之路。惜未能被采纳。
暇时, 黎庶昌广交日本朝野文士,于春秋佳节,设文酒会,领首诗词酬唱。诗作辑为《黎星使宴集合编》共六集,存日本友好人士90 余人、中国使馆人员及国内人士20余人酬唱诗作数百首、文数十篇。黎庶昌的德行文章,深得日本人士敬慕。黎庶昌曾为日本汉学家藤野正启作基志铭。后黎之赵氏夫人去世,藤野之女藤野真子于日本明治二十四年为作基志铭,情真意切,情同母女。碑刻现存遵义县。
黎庶昌在日期间,注意搜寻中国国内已侠失的书籍文献,得唐、宋、元、明各代珍本 26种,辑成《古逸丛书》200卷,装成60册,被学术界誉为“海外奇宝”。
光绪十七年,黎庶昌任满回国,任川东道员兼重庆海关监督。曾出资创建云贵会馆,举办洋务学堂,培养出国留学人才。三年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黎庶昌奏请东渡排难,未能如愿。每闻战事失利,或痛哭流涕,或终日不食,以致一病不起。慨捐廉傣万金,以酬报国之愿。二十一年,家乡大旱,黎庶昌会集在渝同乡捐款白银二万两,购米运遵义赈灾。次年 , 遵义复旱,时黎庶昌已病回故里,闯讯,电请云贵总督救灾,得拨银2万两救济。
光绪二十三年冬,病逝于禹门沙滩家中,时年61岁。
黎庶昌治学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所为散文,法度严谨,简练缤密,意境开阔,风格雄奇
而蕴籍逸岩,当时即有“南黎北薛”之称。一生着述达20多种。已刊行者有《拙尊园丛稿》 (6卷 ) 、《西洋杂志》 (8卷 ) 、《丁亥入都纪程》 (2卷 ) 、《海行录》 (1 卷) 、《遵义沙滩黎氏家谱》 (1卷 ) 、《黎氏家集》 (40卷 ) 、《黎星使宴集合编》 (6 册) 、《曾文正公年谱》 (12卷 ) 、《全黔国故颂》 (24卷 ) 、《续古文辞类篡》 (28 卷) 、《古逸丛书》 (200卷 ) 、《古逸丛书叙目》 (1卷 ) 、《宋本〈广韵〉校札》、《春秋左传杜注校刊记》 (1卷 ) 、《青浦县志》 (33 卷 )( 此志由青浦人熊其英编寨,而创议修志并筹集经费者是黎庶昌) 。另有未刊书稿多种,多已散侠。
q54万圣书城
对即将迎来六十周年华诞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来说,创新求变固然可喜,坚守专业更为重要。国家对文化建设包括古籍整理出版的重要项目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规划指导与经费投入的力度,同时提供了资金与购买力的支持。上古社将继续贯彻国家文化建设战略,倾力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选题,尤其是古籍整理出版重要项目的打造。
q54万圣书城
2016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十三五”到来之际举办,据说这届探讨的主题是:下个五年,我们的出版方向在哪里,我们的出版理念要改变吗?
q54万圣书城
而对即将迎来六十周年华诞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来说,创新求变固然可喜,坚守专业更为重要。国家对文化建设包括古籍整理出版的重要项目高度重视,不断加大规划指导与经费投入的力度,同时提供了资金与购买力的支持。上古社将继续贯彻国家文化建设战略,倾力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选题,尤其是古籍整理出版重要项目的打造。
q54万圣书城
这届订货会上古社更是集中展示了一批近期出版的重磅精品。有人开玩笑说2015年是古籍社的“大师全集年”——几部策划编校历时数年的巨着相继问世。先是在上半年推出《廖平全集》,这位晚清民初的经学大师,其思想曾是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其着作更是曾经影响康梁的醒世之作,此次出版的十六册全集涵盖大师已刻、未刻的专着及散落于各种杂志的单篇文章共计150余种;年中有被称为“南宋以来象数易学之宗主和理学诗派之鼻祖”邵雍全集的出版;而随后更有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龙榆生全集和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前辈史学四大家”的吕思勉全集的问世;年尾迎来了考古学和历史学两个学术领域期盼已久的古文字大家唐兰先生的全集,另外晚清着名外交家黎庶昌的全集内容多为首次规范整理。而明年是戏剧大师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上古社《汤显祖集全编》作为2015年压轴之作,必将为六十年社庆“锦上添花”。如此多的典籍学术巨着集中出版,让上古社在多年耕耘后迎来了出版大年。
q54万圣书城
大书之外,不乏亮点。最近三十多年来风靡全球、影响最大的一部教科书《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六版)》也是古籍社2015年的畅销书,它的内容随着国际上考古的新发现、新问题而不断更新,每一版都紧紧追随全球考古的最前沿;毫不夸张地说,它是目前了解世界考古学发展最权威、最全面的一本书。
q54万圣书城
《旅顺博物馆藏全本红楼梦》是根据旅顺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清代孙温所绘《红楼梦》大幅绢本工笔彩绘画册印制。全书230幅图展现了3000多人物形象及各类场景。孙温绘本在借鉴前人画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物活动清洁和环境的全景式表现。本次出版进行了重新拍摄,色彩还原更加真实鲜艳,印刷精细,美不胜收。
q54万圣书城
2015年涂色书风靡全球,而上古社推出的《异兽》是上海本土青年画家朱雪俊原创的中国风涂色书。它以《山海经》中描绘的异兽为绘制对象,包括九尾狐、蛊雕、飞鼠、应龙等在内的二十四种奇异鸟兽,并配以书法体的异兽名及《山海经》中的相关原文,画龙点睛,与图案形成呼应。既符合年轻人的时尚审美口味,对于《山海经》的爱好者来说也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q54万圣书城
这次订货会上古社主办的活动也具有新意。为庆祝《吕思勉全集》典藏本众筹项目的圆满成功,古籍社请到了全集的主要整理者张耕华先生于展会期间在北京东城区图书馆进行讲座,古籍社的编辑、众筹项目负责人也将和现场读者交流,共同讲述全集编撰、出版、众筹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