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第2版)全22册 白寿彝编 2015 高清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注意:《中国通史》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通史(第2版)全22册 白寿彝编 2015 高清

《中国通史》,共12卷22册,总篇幅约1400万字,由已故着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总主编,有22位分卷主编、近500人参与撰写,是迄今参与编纂人数多、规模大的中国通史。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反映20世纪学术界新研究成果,代表了当代中国史学研究的高水平和集体智慧。《中国通史》具有鲜明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些十分重要的理论认识,显示出了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在编纂体例上,不仅借鉴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多种史书体裁,也借鉴了近现代通史编撰的体例,创立了“新综合体”的独特体例,全书分为“甲篇序说”、“乙篇综述”、“丙篇典志”、“丁篇传记”四大部分,涉及文献资料、研究现状、典章制度、重大事件、历史人物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力图全面、立体、系统地展现中国从原始时期到近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全貌。H5G万圣书城第一版《中国通史》于199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历时20年完成。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成立了《中国通史》(第二版)出版工作委员会,对全书进行了全面审校,根据新发现的资料、新的研究成果作了一些补充,黑白照片换为彩色照片,封面和开本进行了新的设计。精装本《中国通史》(第二版)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201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推出《中国通史》(第二版)平装本。H5G万圣书城社会影响H5G万圣书城《中国通史》第一版于1999年全部出版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许嘉璐、王兆国、陈至立等分别致信、致电表示祝贺。H5G万圣书城江泽民同志在贺信中说:“《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您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勤于研究,可谓老骥伏枥,壮心未已。对您和您的同事们在史学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我表示衷心的祝贺!”H5G万圣书城“我一直强调,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学习中国历史,高级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领导干部应该读一读中国通史。这对于大家弄清楚我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都是很有好处的。”H5G万圣书城“我相信,这套《中国通史》,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作者简介H5G万圣书城白寿彝(1909—2000),《中国通史》总主编。河南开封人,回族,着名历史学家,毕生耕耘于史学领域,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交通史及史学理论等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崇高的学术声望。H5G万圣书城全书共有22位分卷主编,近500位作者。苏秉琦、张忠培、严文明、胡厚宣、徐喜辰、斯维至、杨钊、郭预衡、高敏、安作璋、何兹全、黎虎、韩国磐、季羡林、周一良、史念海、陈光崇、邓广铭、陈振、陈得芝、王毓铨、商传、周远廉、孙文良、冯尔康、阎崇年、陈旭麓、章开沅、林增平、龚书铎、王桧林、邱汉生、刘家和、何绍庚等一大批卓有成就、造诣高深的知名学者参与撰写。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媒体评论H5G万圣书城《中国通史》全部出版,是中国史学界一件大事,将来写中国现代史学史,这部书是要大书一笔的。H5G万圣书城——金冲及H5G万圣书城(中国史学会原会长)H5G万圣书城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界的压轴之作;是全面、详尽、系统,是真正的通史。H5G万圣书城——戴逸H5G万圣书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是一座史学丰碑,是二十世纪中国几代史学家编撰中国通史的总结性和创造性结合的巨着,它开辟了21世纪中外读者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新途径。H5G万圣书城——瞿林东H5G万圣书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是新时期中国史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一个见证,是中国传统通史文化建设的一项新成就。H5G万圣书城——王钟翰H5G万圣书城(中央名族大学终身教授)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站在新时代的思想高度上,汲取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的的优良编纂方法,变通改造,有机融合,创立了通史编纂的新的综合体裁。H5G万圣书城——杨翼骧H5G万圣书城(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是在寿彝倡导下,尽全国之力共同撰着成功的;足以表现当代全国治史的结晶。H5G万圣书城——史念海H5G万圣书城(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历史文化学院名誉院长)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书目: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第1卷导论.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2第2卷远古时代.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3第3卷上古时代上_13777468.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4第3卷上古时代下.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5第4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6第4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下.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7第5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8第5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9第6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0第6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1第7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2第7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3第8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上.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4第8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下.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5第9卷中古时代明时期上.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6第9卷中古时代明时期下.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7第10卷中古时代清时期上.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8第10卷中古时代清时期下.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19第11卷近代前编1840-1919上.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20第11卷近代前编1840-1919下.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21第12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上.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22第12卷近代后编1919-1949下.pdf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第2版)全22册 白寿彝编 2015 高清H5G万圣书城范文澜版的《中国通史》与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哪个更好?H5G万圣书城我觉得是白寿彝版的更好。且不说白版后出,可以集中更多的史料,仅就其观点而言,就突破了范版的老式“正统”观点。而且,白版在体式上有些与中国传统的《二十五史》有些想象。总之,白版明显强于范版,但范版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H5G万圣书城

中国通史的比较:H5G万圣书城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10卷本。H5G万圣书城白寿彝《中国通史》22卷本。H5G万圣书城陈致平《中华通史》10卷本。 H5G万圣书城费正清《剑桥中国史》15卷本(目前有1,3,6-15卷)H5G万圣书城郭沫若《中国史稿》7卷本H5G万圣书城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原名《中国通史简编》)有一段比较曲折的历史。范文澜在中共建政前已经以个人之力完成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简编。在中共建政后,他对原书进行修订,一直到1969年才完成了中国通史简编的前3卷(4本),和中国近代史简编的上卷。所以后6卷由蔡美彪等人集体续笔,最后以中国通史的名称出版。范本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着作,出版后广受欢迎,是影响了一代人的作品,至今仍然是许多人的首选。范本虽然也是从马克思主义解释历史,但是范文澜本身有很好的国学修养,能够把国学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所以其讲解更多从自己的理解出发,绝少引用格言。范文澜注重史料的收集,注重从史料分析中运用理论解释,所以常能以理服人,即便是比较偏激的部分(比如宗教)也颇能从中看到其分析的可取的部分。范文澜的文字功夫也非常了得,语言非常通顺,可读性很高,是所有中国通史大部头中文笔最好的。政治史,民族史和文化史部分写得详细,尤其是第4卷(隋唐民族和文化)更是其中的最精华。当然,以现代的眼光看来,范本仍然有时代的烙印,最大问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比较严重,对于农民起义的正面作用过分强调,对宗教的看法非常负面,所以看的时候要自觉地提醒自己,适当过滤掉一些时代的偏见。另外后六册是蔡美彪等续笔,文笔不如范文澜。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版本。H5G万圣书城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由12卷22册组成,是一部庞然大物。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白寿彝本无疑是专业性最强的一部。在每卷之前的史料篇,把本朝所引用的主要史料详细列出,并加以讲解,这对与历史爱好者和研究人员都是很好的参考。白版更长于经济,制度和典志分析,对文献的引用也多。从思想来看,白本虽然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基本得到抛弃,对于历史的分析比较中立和客观。白本的不足在于文字不如范本,太偏向学术化,普通人阅读的乐趣不如范本。更大的问题是它的政治史和人物列传单列,使得政治史的部分显得特别苍白,粗疏,这和经济制度史成为鲜明的对比。作为现代的历史通史着作,我觉得这样的编排太复古,不符合现代历史书的惯例,也不符合绝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H5G万圣书城台湾辅仁大学的陈致平师从于着名的国学大师陈垣,还是着名言情作家琼瑶的父亲,陈致平的《中华通史》是台湾广受欢迎的教材。相对于大陆的着作,陈本更加注重历史的描述而非历史的解释,所以在取舍广度上有值得称道之处,但是深度上嫌不足,但这对于追求史实而不追求观点的朋友,是一个优点。陈本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细致,它的历代王朝大事年表极为详尽,尤其历代的疆域版图和年表比较精美,虽然不能和谭其襄的中国历代疆域图描述准确,但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些图表都有很好的设计,内容也非常充实,很有案头快速参考的价值。另外,由于陈本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也没有传统西方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的偏见,所以即可以作为历史史实的入门,也可以作为另一方面的观点的参考。H5G万圣书城费正清的主编的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是剑桥出版社的一部力作。从1978年到现在,还没有出版完全,英文版出了1,3,6-15卷。第2卷汉朝到南北朝,第4卷,唐朝(下),和第5卷宋朝尚未出版。由于第一部从秦朝开始,所以后来剑桥又出版了一本剑桥中国远古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覆盖了远古到秦朝的历史。第9卷目前出了Part I,可能还有第二部分。中文翻译本可能还缺8和9。这套书是西方史学界的理论和方法眼光看中国历史的代表性着作,对于马列主义思想分析为主的中国史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早期的几本,对于中国的偏见还能在书中看到,但是新近完成的几本,这种偏见已经大大减少了,这也见证了西方史学界对中国研究的进步。但是这本书的最大问题是,由于翻译的缘故,所以中文版的可读性不高,很多翻译尽管意思不错,但是读起来太枯燥。另外,可能为了照顾外国读者,所以在历史描述上,显得琐碎。这套书有机会和能力,还是应该看原版。但是对于大陆的朋友,看原版的另外一个可能问题是,里面的人名和地面(特别是古代的),都采用了WG拼法,所以不熟悉的,经常会看得不知所云。尽管书后有人物对照表,但是不时翻阅还是比较麻烦的。H5G万圣书城在此五部着作中,评价最低的毫无疑问是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众所周知中共建政后的郭沫若已成了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基本上成了党的御用文人,丧失了陈寅恪所说学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一个中国史稿中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教和各种名人的格言,无不是先提出一个生硬的概念,然后是去找史实来证明概念的正确性,有较强的简单的阶级斗争二元对立思想,以此来证明共产党取得政权的合法性和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无比正确性,充满了过于左倾思想,读起来非常不适合现代读者的口味。叙述历史的时候,形而上学,生搬硬套的东西太多,没有太多的史学参考价值。H5G万圣书城历史书,讲求兼听则明。所以对于通史,如果有兴趣,还是提倡多看不同的观点。这些历史大部头,均非一朝一夕能读完的,所以如果要有先后取舍的话,我会建议按如下顺序阅读:陈致平《中华通史》、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白寿彝《中国通史》、费正清《剑桥中国史》。至于郭沫若《中国史稿》,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H5G万圣书城

由着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总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与江西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多卷本大型通史《中国通史》(第二版)近日出版。H5G万圣书城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兴康在15日举行的出版座谈会上说,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是迄今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中国通史。近代以来,许多历史学家都曾试图编纂一部完整的中国通史,但无论是范文澜还是翦伯赞,都没能在自己在世时完成这一宏伟蓝图。白寿彝的这部《中国通史》,是唯一一部主编在世时完成的中国通史,是中国史学界的一件大事。H5G万圣书城

  据悉,《中国通史》共12卷22册,约1400万字,上起远古时代,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内容丰赡、资料翔实;体裁新颖而具有民族风格;全书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既勾勒了中国1949年前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又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创造的伟大成就;既叙述了重大事件、主要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又对相关史料作了介绍,兼备学术性与资料性,代表当代中国史学研究最高水平。H5G万圣书城

  据悉,新版《中国通史》对全书进行了全面审校,根据新发现的资料、新的研究成果作了一些补充,黑白照片换为彩色照片,封面和开本进行了新的设计。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这部历时二十年而最终完成的巨着,以其用马克思主义作理论指导的鲜明性,以其内容极为宏富、探讨几千年中国历史各方面问题所达到的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以其编撰体裁的重大创新和科学性、时代性,获得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积一代之智慧”的巨着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白先生主编的这部《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民族、军事、学术文化各个方面,全书共12卷22册,约1400万字,堪称是本世纪最大的史学工程之一.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白先生从70年代后期起就酝酿编写《中国通史》,他曾多次出国访问而很有感触,深感编纂一部内容宏富,与我们悠久的文明和大国的地位相称,具有高度科学性的《中国通史》的必要,并且冀望这部通史要表达出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1979年正式提出设想并开始启动.H5G万圣书城白先生倡议和主持的这一大型项目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和全国许多兄弟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支持.一大批卓有成就、造诣高深的知名学者共襄盛举,他们之中有:王振铎、苏秉琦、徐喜辰、斯维至、杨钊、高敏、安作璋、何兹全、周一良、史念海、陈光崇、邓广铭、陈振、陈得芝、王毓铨、周远廉、章开沅、林增平、龚书铎、王桧林、邱汉生、刘家和、何绍庚等.由白先生和这些知名学者组成全书编委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担任了分卷主编,参加全书撰稿的学者共有500余人.由白先生总揽全局,提出全书的总体设想和要求,并采取卓有成效的推动和组织措施,各分卷主编精心实施,有关的众多专家通力合作,终于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被学术界称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多卷本《中国通史》对于推动中国史学发展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它是集中了一代人智慧而成的巨着.H5G万圣书城王毓铨先生为《中国通史》的完成写有两句贺诗:“积一代之智慧,备百世之长编”.前一句,中肯地讲出这部巨着的时代意义,它汇聚了史学界一代人的智慧,是集体的认识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后一句,中肯地讲出其深远影响,由于这部巨着凝聚了一代人的心血,多少年之后人们若要深入地研究或重新编着中国通史,这部书都是必备的参考和重要的依据.荟萃了众多名家、数百位学者的智慧和心血的《中国通史》,的确因它集中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而为世人所瞩目.H5G万圣书城

第一卷 导论H5G万圣书城题记       第一章 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 第一节 关于中国民族史撰述的回顾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现状     第三节 统一的多民族历史的编撰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历史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一节 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地理条件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H5G万圣书城第三章 人的因素  第二节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H5G万圣书城第四章 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 第一节 生产关系     第二节 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阶级和等级H5G万圣书城第五章 国家和法 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    第二节 国家的职能 社会职能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法 礼与刑       第六章 社会意识形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学说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中国哲学、社会政治学说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中国哲学、社会政治学说的特色H5G万圣书城第七章 历史理论和历史文献 第一节 历史理论的探索  第二节 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献学H5G万圣书城第八章 史书体裁和历史文学 第一节 史书体裁的综合运用  第二节 多体裁配合、多层次地反映历史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历史文学 史学和文学    第九章 中国与世界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特点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中国史和世界史     附录一H5G万圣书城附录二    重印后记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二卷 远古时代H5G万圣书城题记       序言H5G万圣书城第一章 我们的远古祖先(约180万年前至1万多年前) 第一节 远古时代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最早的人类及其文化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从蓝田人到北京人  第四节 早期智人的出现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原始蒙古人种的形成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至前3500年) 第一节 从灵井到磁山 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仰韶时代前期  第三节 仰韶前期的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H5G万圣书城第三章 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至前2000年)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概观  第二节 铜石并用时代早期 仰韶、王湾和大河村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铜石并用时代晚期  第四章 周边地区的远古文化 第一节 东北地区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甘青地区 (公元前三千年至二千年前后)       第三节 东南与华南 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西南地区 云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后记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三卷 上古时代(上册)H5G万圣书城题记       甲编 序说 第一章 文献资料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五经  第二节 史地书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诸子书     第四节 辞 赋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主要都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考古资料反映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章 甲骨文和金文 第一节 甲骨文H5G万圣书城第二节金文    第四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五四”以后一些学者的研究成绩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郭沫若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  第三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显着成就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后 H5G万圣书城第五章 本卷的编写旨趣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乙编 综述 神话、传说、历史年代H5G万圣书城 第一节 关于氏族、部落的神话和传说       第二节 关于夏代的传说 和夏史的探索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历史年代 问题的提出   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商殷时期 第一节 商的建立、发展和衰亡 商的先世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商殷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统治制度 社会经济       第三节 商殷时期的文化 甲骨文字H5G万圣书城第三章 西周时期 第一节 西周王国的建立和巩固 周族的兴起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周王国和国内各族的关系 西周初期    第四节 西周的衰微与平王东迁H5G万圣书城第四章 春秋时期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各国争霸     第二节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各国的大夫兼并与南方的混战 向戌弭兵    第五章 战国时期 第一节 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逐渐生长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战国“七雄”与各国的变法图强  第三节 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及其重要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社会大变革中学术文化的发展     第六章 商周时期的中国在上古世界的地位 第一节 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和商周时期的中国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西周文明和同时期的世界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丙编 典志H5G万圣书城第一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环境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农具的发展     第三节 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农田耕作和作物栽培技术     第五节 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及其产地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园艺、林、牧、蚕桑业的生产技术     第七节 狩猎、采集、捕鱼和植树的活动H5G万圣书城第八节 农业生物学知识     第九节《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手工业、商业和货币     第一节 商殷时期的官工商业和货币 青铜器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官工商业和货币 “百工”和官手工业    第三节 春秋时期官私工商业的发展与金属货币的出现H5G万圣书城第四节“素封”的出现       第五节 先秦时代的手工业技术H5G万圣书城第三章 交通、道路、都会 第一节 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分布推测交通的起源和当时道路的雏形  第二节 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及其间的交通道路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春秋时期横贯南北和纵通东西的交通道路  第四节 战国时期以各国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道路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经济都会的兴起及其有关的交通道路 经济都会的兴起与交通道路的发展    第六节《禹贡》建立水上交通道路网的思想H5G万圣书城第四章 国野、乡里与郡县  第一节周初的武装殖民与“国”“野”之分 周初东征与武装殖民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国人”和“野人”的社会地位之不同 “国人”对政治的干预     第三节“国”“野”与“国人”“野人”区别之泯除 “盟国人于毫社”H5G万圣书城第四节乡、里的产生与郡县之出现 乡、里的产主  第五章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井田制度 以公社形式按地域划分居民的奴隶制       第二节 夏商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有田—成”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西周“国”、“野”的“公田”与“私田”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不籍千亩”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废井田、开阡陌”与土地制度的变化    第六章 等级和阶级 第一节 等级的产生和划分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等级与阶级的关系  第三节 春秋战国之际新的阶级出现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商鞅变法的阶级政策    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三卷 上古时代(下册)H5G万圣书城丁编传记(上)H5G万圣书城 第一章周 第一节周       第二节东周H5G万圣书城第二章鲁、卫       第二节卫H5G万圣书城第三节蔡、曹       第四节泗上附庸小国H5G万圣书城第三章燕、齐       第二节齐H5G万圣书城第三节田齐    第四章陈、杞、宋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宋       第一节晋H5G万圣书城第二节郑       第三节三晋:韩赵魏H5G万圣书城第四节中山    第六章徐、楚H5G万圣书城第二节楚       第一节吴H5G万圣书城第二节越       第一节巴蜀H5G万圣书城第二节西南夷       第九章秦 第一节秦的早期历史H5G万圣书城第二节秦在变法以后    第一节 管仲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子产    第三节晏婴、叔向H5G万圣书城第二章司马穰苴、孙武、伍子胥、范蠡    第二节孙武H5G万圣书城第三节伍子胥(附申包胥、专诸)    第四节范蠡(附文种)H5G万圣书城第三章孔子、墨子 第一节孔子的生平     第二节孔子的思想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墨子、墨家和《墨子》书       第四节墨子的思想H5G万圣书城第五节孔墨后学    第四章李悝、吴起、商鞅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吴起    第三节商鞅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孙膑  第二节乐毅H5G万圣书城第三节田单    第六章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平原君       第三节信陵君H5G万圣书城第七章老子、庄子       第二节庄子H5G万圣书城第八章惠施、公孙龙、墨家辩者       第二节公孙龙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墨家辩者    第九章苏秦、张仪、公孙衍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张仪    第三节公孙衍H5G万圣书城第十章子思、孟子、邹衍    第二节孟子H5G万圣书城第三节邹衍    第一节 屈原H5G万圣书城第二节淳于髠       第三节鲁仲连H5G万圣书城第十二章蔺相如、廉颇、李牧    第二节廉颇(附赵奢)H5G万圣书城第三节李牧    第一节 范睢H5G万圣书城第二节白起    第三节王翦(附蒙骜)H5G万圣书城第十四章荀子、韩非、吕不韦    第二节韩非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吕不韦       第十五章数学、天文学、气象学、地学 第一节数学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天文学       第三节气象学H5G万圣书城第四节地学    第十六章物理学H5G万圣书城第二节热学知识    第三节声学知识H5G万圣书城第四节光学知识    第五节磁学知识H5G万圣书城第六节对运动及时空的认识       第七节物质结构假说H5G万圣书城第十七章医学       第二节中国传统医学与巫术之关系H5G万圣书城第三节早期的药物知识和用药剂型    第四节医学分科及医疗经验积累H5G万圣书城第五节预防医学与养生       第六节卫生与医事管理H5G万圣书城第七节医学家       第十八章妇女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太任    第三节许穆夫人赋《载弛》H5G万圣书城第四节齐姜劝导晋公子重耳       第五节晋弓工妻谏平公H5G万圣书城第六节赵威后问齐使    第七节孟母教子H5G万圣书城第十九章杂传       第二节柳下惠不辞小官H5G万圣书城第三节西门豹为河伯娶妇    第四节荆轲刺秦王(附高渐离)H5G万圣书城附录一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分期问题   H5G万圣书城附录二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第一章宗族H5G万圣书城第二章家长奴隶制       第三章公社H5G万圣书城第四章封建    第五章等级H5G万圣书城第六章贵族专政及政权下移       第七章土地王有、贵族占有与赋税的改革H5G万圣书城第八章四民阶级的出现及奴隶制问题       第九章秦的郡县君主专制国家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册)H5G万圣书城题记       甲编 序说 文献资料 第一节 基本史籍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史籍佚文的辑本     第三节 经纬及有关传注的史料价值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小学书的史料价值  第五节 诸子书的史料价值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文集及古小说的史料价值     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秦都咸阳和碣石行宫 秦都咸阳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秦始皇陵园 秦始皇陵园       第三节 西汉长安城和东汉洛阳城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秦汉长城及沿线城鄣烽塞 秦汉长城    第五节 汉代帝陵 西汉十一陵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汉代诸侯王列侯墓  第七节 秦汉简牍和石刻H5G万圣书城第八节 汉代少数族地区的考古资料  第三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近代史学关于秦汉史的研究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建国以来关于秦汉 时期民族史的研究       第三节 建国以来关于秦汉经济史的研究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建国以来秦汉政治史的研究 政治制度       第五节 建国以来秦汉学术思想史的研究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社会性质问题的研究     第四章 本卷编撰意图H5G万圣书城乙编 综述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民族  第一节 汉 族 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匈 奴       第三节 东北各族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西域各族  第五节 氐和羌 氐族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西南夷 西南夷的地区分布    第七节 蛮与越 蛮的主要分支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秦封建皇朝的建立  第一节 秦皇朝的建立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秦朝强化统治的措施H5G万圣书城第三章 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战争 第一节 秦的暴政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第二节 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起义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刘邦、项羽起义     第四章 西汉皇朝的建立和巩固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对楚战争的胜利     第二节 汉皇朝规模的树立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汉家皇权的强化     第四节 “文景之治” 簿税劝农H5G万圣书城第五章 西汉盛世  第一节 西汉盛世和武帝的基本政策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     第三节 民族关系和统一局面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武帝末年的社会动荡及其转机     第五节 宣帝“中兴” 霍光秉政。宣帝即位的初年H5G万圣书城第六章 西汉的衰落 第一节 西汉的衰落  第二节 王莽篡汉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绿林、赤眉大起义  第七章 东汉皇朝的建立 第一节 东汉皇朝对全国的统一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东汉的政治体制     第三节 南北匈奴和西域各国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中外交往的发展     第八章 外戚、宦官、党锢。黄巾大起义 第一节 外戚、宦官与东汉政治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累世公卿局面的形成。门阀的出现     第三节 反宦官斗争和“党锢”事件 反宦官斗争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黄巾大起义     第九章 秦汉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中国和同时的世界     第二节 秦汉时期东西方联系的形成H5G万圣书城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牧业 第一节 农业经济在分布地区上的发展     第二节 铁农具的发展和牛耕的普及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具有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     第四节 农作制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提高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     第六节 蚕桑技术和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农学着作  第二章 土地制度和阶级结构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地主阶级的等级结构和土地等级制度  第二节 官田和民田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农民及其他劳动者  第三章 官私手工业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官府手工业     第二节 民间手工业H5G万圣书城第四章 手工业技术     第一节 建筑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水利  第三节 纺织秦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采矿  第五节 冶金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机 械       第七节 交通运输H5G万圣书城第八节 造纸术     第九节 陶瓷 陶塑技术H5G万圣书城第十节 玻 璃       第十一 节漆 器H5G万圣书城第十二 节酿造     第十三 节制盐H5G万圣书城第十四 节石油天然气  第五章 商业和货币 第一节 官营商业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民营商业  第三节 边区及域外商业活动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货 币       第六章 都会与里(坊)市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六大都会 长安       第二节 地区性都会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里(坊)市制度     第七章 国内外交通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秦的水陆交通和直道、弛道的修建     第二节 汉代水陆交通的发达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秦汉时期对外的交通路线     第八章 户籍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秦的户口版籍之制  第二节 汉代的户籍制度及其演变H5G万圣书城第九章 上计制度 第一节 秦汉上计制度记载的缺乏和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     第二节 战国和秦皇朝的上计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汉代的上计制度 西汉对上计制度的重视    第四节 上计制度的作用H5G万圣书城第十章 赋税制度  第一节 秦的赋税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汉代赋税的类别及其演变     第三节 秦汉时期有关赋税制度的特殊规定H5G万圣书城第十一章 徭役制度     第一节 “更役”制及其特征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徭役的类别与期限  第三节 徭役的役龄与役期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徭役的服役范围     第五节 徭役的豁免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秦汉徭役剥削的残酷性  第十二章 朝廷、郡县和封国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朝廷  第二节 郡县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封国  第十三章 官吏的选用、考核及其他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选官制度  第二节 任用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考核制度  第四节 赐爵制度 秦的赐爵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秩俸、休假和致仕 秩俸       第十四章 兵制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禁军、宫城近卫军和京畿驻军     第二节 郡国兵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边防兵     第四节 征兵制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募兵及正式兵役以外的各种兵源  第六节 军队的指挥和组织系统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军队的训练和考核  第八节 有关兵制的其他问题H5G万圣书城第十五章 刑 法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立法活动和法律形式 秦代的立法活动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秦汉法律的立法精神和阶级本质  第三节 秦汉的刑罚制度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秦汉的司法制度 司法组织    图版目次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下册)H5G万圣书城丁编 传记 秦始皇帝 第一节 灭六国       第二节 巡行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李斯的功绩     第四节 赵高与秦的灭亡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陈胜 第一节 反秦起义陈胜首倡 大泽乡起义    第二节 项梁和会稽起义 项梁和会稽起义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项羽的霸业 巨鹿决战    第四节 项羽的衰亡 楚汉战争与鸿沟划界H5G万圣书城第三章 汉高祖 第一节 沛 公 破 秦 沛县起义     第二节 汉王灭楚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汉高祖创帝业  第四节 吕后H5G万圣书城第四章 萧何曹参 第一节 萧何  第二节 曹参H5G万圣书城第五章 张良 陈平 第一节 张良的家世    第二节 张良为汉划策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陈平的计谋     第六章 韩信彭越英布 第一节 韩信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彭越  第三节英布H5G万圣书城第七章 娄敬陆贾叔孙通 第一节 娄敬     第二节 陆贾 出使南越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叔孙通       第八章 冒顿单于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冒顿单于与匈奴的强盛  第三节 冒顿死后的匈奴H5G万圣书城第九章 赵佗 第一节 开辟岭南 两征岭南       第二节 携土归汉 接受封号H5G万圣书城第十章 汉文帝     第一节 汉文帝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汉景帝     第十一章 贾谊 晁错 刘安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贾谊  第二节 晁错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刘安  第一节 周勃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周亚夫”  第十三章 朱家 剧孟 郭解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朱家  第二节 剧孟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郭解  第十四章 汉武帝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强干弱枝  第二节 汉和边疆各地区民族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武帝晚年的社会变乱     第十五章 董仲舒公孙弘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董仲舒及其学说     第二节 公孙弘H5G万圣书城第十六章 卫青霍去病李广  第一节 卫青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霍去病     第三节 李广H5G万圣书城第十七章 张骞 苏武    第一节 张骞通西域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苏武  第十八章 桑弘羊 孔仅 东郭咸阳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桑弘羊的时代背景及其  第二节桑弘羊的理财活动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盐铁会议与桑弘羊之死 盐铁会议       第四节 孔仅 东郭咸阳H5G万圣书城第十九章 张汤 杜周    第一节 张汤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杜周  第二十章 司马相如 司马迁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司马相如及其文学成就  第二节 司马迁的早年 家世、青少年时期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司马迁的史学成就  第四节 司马迁在传记文学上的成就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司马迁在天文学上的贡献     第二十一章 霍光金日赵充国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金日  第三节 赵充国附辛武贤”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二章 汉宣帝     第二节 亲理政事 肯定霍光功绩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三章 萧望之 贡禹 师丹  第二节 贡禹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师丹  第二十四章 郑吉段会宗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段会宗     第三节 傅介子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冯嫽  第二十五章 呼韩邪单于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积极与汉和好  第二十六章 刘向 刘歆 扬雄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刘向、刘歆的政治生活  第三节 扬雄 辞赋和讽谏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七章 王莽  第二节 改制及其失败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在农民起义中垮台 农民起义       第二十八章 汉光武帝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刘秀与两汉之际的农民战争  第三节 汉明帝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汉 章 帝  第二十九章 邓禹 寇恂 冯异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寇恂  第三节 冯异H5G万圣书城第三十章 岑彭 贾复 吴汉 岑彭       第二节 贾复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吴汉 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一章 耿弇祭遵 铫期王常 第一节 耿弇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祭遵       第三节 铫期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王常 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二章 桓谭 班彪 张衡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桓谭  第三节 张衡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 《灵宪》。浑天说     第三十三章 班超马援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马援       第三十四章 窦融窦宪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窦融  第三十五章 梁统梁冀 第一节 梁统 由河西归洛阳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梁冀 诛杀忠良       第三十六章 班固王充蔡邕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王充  第三节 蔡邕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仲长统    第二节 王符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崔寔  第一节 鲜卑势力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鲜卑“大人”       第三节 称雄于北方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九章 党锢  第一节 窦武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陈蕃  第三节 李膺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范滂、张俭、贾彪 范滂严整疾恶       第五节 郭泰H5G万圣书城第六节“党人”评论    第四十章 宦者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郑众专谋除窦宪     第二节 蔡伦改进造纸术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孙程、曹腾谋立皇帝     第四节 “五侯”逞凶除梁冀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侯览、曹节、吕强、张让     第四十一章 经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汉代经学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秦及汉初经学的流传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五经博士和经今古文之争    第四节 经学对其他学术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二章 方士 第一节 先秦的方士     第二节 秦时的方士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西汉前期的方士     第四节 西汉后期的方士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东汉的方士     第六节 方士评论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三章 数学  第一节“九数”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秦汉简牍和《算数书》  第三节 《周髀算经》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的成书    第五节 数学与天文学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数学家     第一节 历法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浑仪和浑象 浑仪    第三节 圭表和漏刻 时间的计量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宇宙论    第五节 天象记录、天文学家 和天文典籍 天象记录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气象 气象与生产    第四十五章 地理学 第一节 秦代图籍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史记·货殖列传》 和《大宛列传》  第三节《汉书·地理志》和《西域传》 《汉书·地理志》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班超父子和《后汉书· 西域传》       第五节《异物志》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马王堆地图     第四十六章 生物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生物分类  第二节 形态方面的知识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生态方面的知识     第四节 遗传与变异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朴素的生物进化观  第四十七章 物理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力学知识  第二节 热学知识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声学知识  第四节 光学知识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电和磁的知识  第四十八章 化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炼丹术 炼丹术与求仙活动    第二节 医药化学 五毒方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冶金化学  第四十九章 医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     第二节记录病历的创始者淳于意 淳于意和女儿缇萦H5G万圣书城第三节《治百病方》    第四节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攻读医学的历史背景H5G万圣书城第五节华佗对外科、麻醉之贡献 和导引术 华佗对外科、麻醉之贡献       第六节针灸学的发展 针灸学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七S节医事制度和公共卫生    第五十章技 艺 第一节歌舞H5G万圣书城第二节斗鸡 、蹴鞠等游戏  第三节杂技H5G万圣书城第五十一章妇女传       第一节母后干政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公主和亲99900046_0721_1② 第三节吕母起义99900046_0723_1②H5G万圣书城第四节班昭着书99900046_0724_0① 第五十二章杂 传H5G万圣书城第一节田横和五百壮士99900046_0727_0①     第二节季布“一诺百金”99900046_0729_0①H5G万圣书城第三节东方朔的滑稽99900046_0730_1② 第四节朱云折槛99900046_0733_0①H5G万圣书城附录 秦汉礼俗    第一节衣和食 冕、冠、巾H5G万圣书城第二节住和行 宫殿、楼房和城堡     第三节嫁娶和丧葬 嫁娶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五卷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H5G万圣书城题记       图版目次H5G万圣书城甲编 序 说 文献资料 第一节 正史  第二节 正史以外的史料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都城遗址     第二节 魏晋十六国墓葬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北朝墓葬  第四节 六朝墓葬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高句丽城址和墓葬  第六节 瓷窑和瓷器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早期石窟  第三章 研究概况H5G万圣书城第四章 本卷编撰旨趣  乙 编 综 述H5G万圣书城第一章 三国的鼎立 第一节 曹操稳占中原     第二节 三国局面的形成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取益州和争荆州     第四节 曹魏政局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诸葛亮治蜀及其后的政局     第六节 孙吴对江南的开发。孙吴的灭亡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乱 第一节 太康时期的小康局面     第二节 多种矛盾的交织和西晋的灭亡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政权和晋在东南的偏安     第四节 前燕前秦的对立及前秦的统一北方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东晋的北伐和前秦的南征。淝水之战  第六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东晋的衰亡     第三章 南北朝的对峙 第一节 北魏建国的历程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北魏和宋的兴盛时期     第三节 宋齐梁初政治权力的攘夺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间的关系和农民起义     第五节 北方的民族关系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H5G万圣书城第四章 从北魏的分裂到隋的统一 第一节 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北魏的东西分裂  第二节 东、西魏的战争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梁朝的衰亡     第四节 北齐北周间国力的升降和突厥的兴起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隋代周     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门阀世族的形成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寺院经济的兴盛     第三节 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  第六章 文化发展的总形势 第一节 玄学和儒学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佛教、道教和无神论思想     第三节 史学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文学  第五节 艺术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中外文化的交流     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形势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农具的改进和北方旱作地区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农作制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园艺、畜牧兽医和蚕桑技术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第二章 手工业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水利  第三节 纺织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采矿  第五节 冶金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机械  第七节 交通运输工具H5G万圣书城第八节 兵器  第九节 造纸H5G万圣书城第十节 陶瓷  第十一节 石油天然气H5G万圣书城第三章 门阀制度  第二节 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  第四节 门阀制度的衰落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门阀制度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原因  第四章 户籍制度 第一节 户口数的历史记载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普通民户的户籍:黄籍  第三节 特殊民户的户籍:白籍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资簿  第五节 西凉建初十二年户籍残卷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计帐户籍制度  第七节 特殊民户多种H5G万圣书城第八节 争夺劳动力的斗争  第五章 赋役制度 第一节 三国赋役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西晋赋役制度  第三节 十六国赋役制度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东晋赋役制度  第五节 南朝赋役制度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北朝赋役制度  第六章 法制 第一节 法 典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刑法  第三节 诉讼法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法律思想与律学的发展  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制的特点和历史地位H5G万圣书城第七章 兵 制 第一节 东汉末的集兵方式       第二节 世兵制度的形成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魏、吴世兵制的异同     第四节 蜀汉未实行世兵制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集兵制度的演变     第六节 世兵制度的衰落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江左的征兵和募兵  第八节 三国两晋南朝的少数族兵H5G万圣书城第九节 北方少数族政权的集兵制度  第十节 府兵制度的形成H5G万圣书城第十一节 骑兵战术     第十二节 克制骑兵的战术发展H5G万圣书城第十三节 水战战术的发展  第十四节 兵器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五卷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册)H5G万圣书城丁编 传记 第一章 袁绍、曹操 第一节 袁绍  第二节 曹操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刘备、诸葛亮 第一节 刘备的早年     第二节 诸葛亮出山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刘备称帝后的蜀汉  第三章 孙权、周瑜、鲁肃、陆逊 第一节 孙权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周瑜  第三节 鲁肃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陆逊  第四章 司马懿、邓艾、钟会 第一节 司马懿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邓艾、钟会     第五章 晋武帝、张华、羊祜、杜预 第一节 晋武帝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张 华       第三节 羊祜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杜预  第六章 曹植、阮籍、陆机、陆云 第一节 曹植 “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性格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阮籍 生平与着作    第三节 陆机、陆云H5G万圣书城第七章 刘渊、石勒、祖逖、刘琨 第一节 刘渊     第二节 石勒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祖逖刘琨  第八章 晋元帝、王导、谢安 第一节 晋元帝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王导  第三节 谢安H5G万圣书城第九章 刁协、刘隗、郗鉴、温峤 第一节 刁协、刘隗  第二节 郗鉴、温峤H5G万圣书城第十章 庾亮、陶侃、桓温 第一节 庾亮  第二节 陶侃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桓温  第十一章 桓玄、孙恩、卢循 第一节 桓玄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孙恩、卢循     第十二章 谯周、陈寿、裴秀 第一节 谯周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陈寿  第三节 裴秀H5G万圣书城第十三章 王羲之、顾恺之、陶潜 第一节 王羲之  第二节 顾恺之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陶潜  第十四章 葛洪、陶弘景 第一节 葛洪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陶弘景     第十五章 祖冲之、范缜、郦道元 第一节 祖冲之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范缜  第三节 郦道元H5G万圣书城第十六章 慕容廆、苻坚、王猛、姚兴 第一节 慕容廆  第二节 苻坚、王猛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姚兴  第十七章 拓跋圭、拓跋焘、北魏孝文帝、文明太后冯氏 第一节 拓跋圭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拓跋焘     第三节 北魏孝文帝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文明太后冯氏  第十八章 宋武帝、梁武帝、侯景 第一节 宋武帝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梁武帝     第三节 侯景H5G万圣书城第十九章 高欢、宇文泰、北周武帝 第一节 高欢  第二节 宇文泰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北周武帝  第二十章 范晔、裴松之、沈约、刘勰、钟嵘 第一节 范晔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裴 松 之  第三节 沈约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刘勰、钟嵘     第二十一章 崔浩、魏收 第一节 崔浩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魏收  第二十二章 道安、慧远、法显 第一节 道安 行履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慧远  第三节 法显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三章 数学  第一节 勾股定理和重差术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割圆术和圆周率     第三节 球体积公式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同余式和不定方程  第五节 解线性方程组和解二次、三次方程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实用算术和其他成就     第七节 刘徽的极限思想H5G万圣书城第二十四章 天文学     第一节 星官体系与全天星图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天文仪器的研制和革新  第三节 岁差的发现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太阳和五星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发现     第五节 历法的进步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宇宙论     第二十五章 物理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力学知识  第二节 声学知识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光学知识  第四节 电磁学知识H5G万圣书城第二十六章 地理学     第一节 地志和地记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常璩与《华阳国志》     第三节 地质、矿物学方面的成就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七章 生物学     第一节 分类学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生态知识的发展     第三节 微生物知识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戴凯之与《竹谱》  第二十八章 医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医学旧籍的研究整理     第二节 医学经验总结和医学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九章 妇女  第一节 女诗人蔡琰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刘兰芝抗婚     第三节 谢道韫的才辩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苏蕙巧织回文图诗 H5G万圣书城

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H5G万圣书城题记       甲编 序说 第一章 基本史料H5G万圣书城第一节《新唐书·艺文志》乙部       第二节《新唐书·艺文志》甲丙两部H5G万圣书城第三节《新唐书·艺文志》丁部       第四节隋唐以后有关隋唐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隋唐城址  第二节 唐代的重要遗址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隋唐帝陵  第四节 隋唐墓葬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墓葬壁画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瓷窑与瓷器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隋唐金银器、铜镜、织物     第三章 研究概况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隋唐史研究领域、方法和观点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隋唐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清末民初的隋唐史研究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隋唐史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争论     第四节 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整理及研究H5G万圣书城第四章 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 综述 第一章 年代与历法 第一节 历史年代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历法  第二章 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变迁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长安附近的水道及灌溉网的形成  第二节 黄河下游富庶地区的变化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长江下游太湖区域农田水利的发达     第四节 半农半牧地区的利用及部分段落疆界的变化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长江口外的海岸及扬州的繁荣     第三章 疆域和行政区划及其变迁 第一节 疆域的轮廓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疆域的盈缩变迁     第三节 行政区划及其有关制度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唐代的羁縻州制度及渤海、南诏的疆域区划     第四章 隋唐各民族的分布及迁徙 第一节 突厥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铁勒  第三节 吐蕃的昌盛和吐谷浑、党项等民族的内徙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东北诸族契丹的分布和崛起  第五节 蛮僚诸族 岭南俚族洗、冯家族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隋的统一隋文帝的改革  第六章 隋末农民大起义和唐朝的建立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隋炀帝的暴政穷奢极欲  第二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唐朝的建立     第七章 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 (武德、贞观到开元)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武德贞观年间的稳定发展     第二节 高宗武则天时期的继续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开元时期的繁荣盛况     第八章 唐中叶的变乱 (天宝到元和)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天宝年间的社会危机     第二节 安史之乱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藩镇林立与朝廷集权的削弱  第四节 宦官专政局面的形成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永贞革新”与“元和中兴”     第九章 唐皇朝的没落(元和末年以后)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唐皇朝的没落  第二节 农民大起义H5G万圣书城第十章 封建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阶级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第十一章 学术文化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经学的一统和发展  第二节 史学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十二章 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高水平的文化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图版目次H5G万圣书城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农牧地区分界线的初步规定及其演变  第二节 隋时及唐代前期关中的富庶和漕粮的主要供给地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隋唐时期半农半牧地区的养马事业     第四节 江淮以南农业的发展及关中漕粮主要供给地的南移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漕粮运输途中的艰辛及养马地区的丧失对唐朝的影响     第二章 农学和农业技术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农田水利的兴修     第二节 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栽培技术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园艺和茶的栽培技术     第四节 畜牧兽医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农 书       第三章 官私手工业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官府手工业     第四章 工程、手工业技术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建 筑       第二节 水 利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纺 织       第四节 采 矿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冶 金       第六节 机 械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造船和航海     第八节 造 纸H5G万圣书城第九节 印 刷       第十节 陶 瓷H5G万圣书城第十一节 制 糖    第十二节 石油天然气H5G万圣书城第五章 户籍·田制·赋税  第一节 户 籍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田 制       第三节 赋 税H5G万圣书城第六章 商业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种类的增多与生产中心的南移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市场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 商业城市的变迁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商业交通路线的变化     第五节 货币的铸造与流通H5G万圣书城第七章 交通与都会     第一节 交通体制及其治理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隋唐两代都城长安及其辐射出来的道路     第三节 隋唐两代的陪都与其有关的道路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以“扬一益二”见称的经济都会的交通道路     第五节 开元年间十五道采访使的治所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十万户郡或州的治所     第七节 边州赴域外的道路及沿边沿海的都会H5G万圣书城第八章 长安和洛阳     第一节 隋唐两代以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缘由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规模     第三节 强大的政治中心和繁荣的经济都会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东西并峙交相辉映的文化中枢     第五节 唐未迁都后的长安和洛阳H5G万圣书城第九章 隋唐科举制     第一节 科举制的性质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科举制的萌芽  第三节 科举制的创立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  第五节 进士科与社会风习H5G万圣书城第十章 隋唐官制  第一节 隋代朝廷官制的结构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隋代地方行政机构的简并     第三节 隋代官吏入仕制度的变革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隋代官吏等级与俸禄     第五节 唐代官吏机构的设置与运转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唐代科举制度以外的入仕途径     第七节 唐代官吏的考核与升迁H5G万圣书城第八节 唐代官吏的职责与待遇  第九节 唐代诏令文书的运行机制H5G万圣书城第十一章 隋唐兵制     第一节 府兵制的充分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府兵制的破坏和彍骑的兴废  第三节 藩镇兵的兴盛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禁军的盛衰     第十二章 隋唐律令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隋唐统治者的立法思想  第二节 隋唐律令的制定概况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隋唐律令的基本形式     第五节 隋唐律令的历史影响H5G万圣书城第十三章 隋唐音乐     第一节 隋朝的官廷燕乐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唐朝的官廷燕乐和音乐机构  第三节 唐代的民间音乐活动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唐代的乐曲和曲子词     第五节 隋唐时代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H5G万圣书城第十四章 隋唐礼俗     第一节 服 饰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婚姻礼俗  第三节 丧葬礼俗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祭祀礼乐 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H5G万圣书城丁编传记H5G万圣书城 第一章 隋文帝 第一节 谋取北周政权    第二节 改革政治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处置民族关系  第四节 平定南方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发展经济  第六节 隋文帝与独孤后H5G万圣书城第二章 隋炀帝 第一节 称帝以前“声名籍甚  第二节 兴东都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政治措施  第四节 穷兵黩武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隋的灭亡  第三章 高颎宇文恺 第一节 高颎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宇文恺     第四章 李密 窦建德 杜伏威 第一节 李 密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窦建德     第三节 杜伏威H5G万圣书城第五章 李勣 魏 征 第一节 李 绩    第二节 魏征H5G万圣书城第六章 唐高祖 第一节 晋阳起兵     第二节 进取关中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削平群雄  第四节 玄武门之变H5G万圣书城第七章 唐太宗 第一节 从起兵到即位     第二节 “贞观之治”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求贤和纳谏     第四节 统一边疆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太宗晚年  第八章 长孙无忌房玄龄 第一节 长孙无忌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房玄龄     第九章 李靖 第一节 才识与胆气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平定江南  第三节 北灭突厥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西击吐谷浑     第五节 杰出的军事家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吐蕃的兴起     第二节 弃宗弄赞的少年时代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嗣位和平叛     第四节 迁都逻些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文成公主与唐蕃联姻     第六节 立法建制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吐蕃和唐朝的友好关系  第十一章 陆德明颜师古孔颖达 第一节 陆德明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颜师古     第十二章 姚思廉李百药令狐德■李延寿 第一节 姚思廉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李百药     第三节 令狐德棻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李延寿     第十三章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第一节 欧阳询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虞世南     第三节 褚遂良H5G万圣书城第十四章 玄奘义净鉴真 第一节 玄奘     第二节 义净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鉴真  第十五章 李淳风孙思邈 第一节 李淳风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孙思邈     第十六章 吕才傅 奕 第一节 吕才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傅 奕       第十七章 武则天 第一节 家世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从才人到皇后  第三节 由干预政事到垂帘听政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承前启后的武周政权     第十八章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杨炯  第三节 卢照邻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骆宾王     第十九章 陈子昂H5G万圣书城第二十章 唐玄宗附杨贵妃 第一节 少年时代  第二节 从平王到初登大宝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除旧布新  第四节 骄侈怠政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天宝之乱  第六节 忧郁孤凄度残年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杨贵妃     第二十一章 姚崇张说 第一节 姚崇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张说  第二十二章 一行 第一节 身世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在仪器制造及天文观测方面的成就     第三节 《大衍历》的九服晷影算法及其正切函数表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大衍历》的插值算法  第二十三章 刘知几吴兢 第一节 刘知几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吴兢  第二十四章 王维吴道子周昉 第一节 王维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吴道子     第三节 周昉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五章 李白杜甫 第一节 李白  第二节 杜甫H5G万圣书城第二十六章 安禄山田承嗣 第一节 安禄山     第二节 田承嗣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七章 唐代宗 第一节 率军平叛     第二节 平定安史之乱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藩镇割据的祸端     第四节 崇信佛教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理财和用人     第二十八章 郭子仪 第一节 力战叛军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宦官谗毁  第三节 御敌边关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威镇天下  第二十九章 李光弼高仙芝 第一节 李光弼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高仙芝     第三十章 唐德宗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泾原兵变  第三节 李怀光之叛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收复长安  第五节 起用李泌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贞元年间的其他弊政     第三十一章 陆贽 第一节 政治经历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政治思想  第三节 经济思想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军事思想  第五节 “可为后世法”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二章 颜真卿柳公权怀素 第一节 颜真卿     第二节 柳公权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怀素  第三十三章 刘晏杨炎 第一节 刘晏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杨炎  第三十四章 李晟 第一节 勇猛善战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入神策军  第三节 平定朱泚之乱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治理泾州  第五节 失兵权而忠心不贰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五章 异牟寻 第一节 南诏同唐的关系  第二节 异牟寻归唐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联合唐军  第三十六章 唐宪宗 第一节 重用人才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财政上的困难和缓解     第三节 削平藩镇 讨刘辟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晚好神仙  第三十七章 杜佑 第一节 一生为官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通典》的编纂     第三节 “始终言行H5G万圣书城第三十八章 韩愈 柳宗元 第一节 韩愈    第二节 柳宗元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九章 白居易 第一节 以诗得罪权豪     第二节 思想气质与其诗作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文名为诗名所掩     第四十章 裴度 第一节 早年的政治生涯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横身讨贼     第三节 避祸东都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一章 贾耽 李吉甫 第一节 贾耽    第二节 李吉甫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二章 李训郑注 第一节 李训  第二节 郑注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三章 高力士 鱼朝恩 仇士良 第一节 高力士     第二节 鱼朝恩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仇士良     第四十四章 李德裕 牛僧孺 第一节 李德裕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牛僧孺     第四十五章 张议潮 第一节 驱逐吐蕃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加强守备  第三节 张氏后裔经理河西H5G万圣书城第四十六章 黄巢  第一节 投身义师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纵横中原  第三节 转战南北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建立大齐政权  第五节 败死狼虎谷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七章 数学  第一节 数学教育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算经十书  第三节 《缉古算经》与三次方程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二次插值法     第五节 实用算术的发展与敦煌算书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中外数学交流  第四十八章 天文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隋代的历法     第二节 中国星官体系的完善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天文仪器的复杂化和功能综合化  第四节 一行的大地测量创举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唐代的历法     第六节 古代天文文献的收集和整理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中外天文学交流     第八节 气象知识的进步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九章 地理学 第一节 地志     第二节 地图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旅行家和游记  第四节 水文着作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地质矿物着作  第六节 沿革地理着作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堪舆着作  第五十章 生物学H5G万圣书城第一节 本草学与生物学     第二节 地区性和园林动植物着作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植物形态和生态知识     第四节 动物形态和生态知识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生物学的其他成就  第五十一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知识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热学知识  第三节 声学知识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光学知识  第五节 静电知识H5G万圣书城第五十二章 化学 第一节 炼丹术的兴盛  第二节 火药的发明H5G万圣书城第五十三章 医学  第一节 基础医学理论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     第三节 孙思邈和《千金方》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王焘与《外台秘要》     第五节 蔺道人与正骨医术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太医署和医学教育  第七节 国内外医药学术交流H5G万圣书城第八节 隋唐时医学家的批判精神     第五十四章 妇女 第一节 洗夫人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平阳公主  第三节 妇女书和宋氏姐妹H5G万圣书城

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H5G万圣书城题记       甲编序说 第一章文献资料 第一节五代十国史料H5G万圣书城第二节辽代史料    第三节宋代史料H5G万圣书城第四节西夏史料    第五节金代史料H5G万圣书城第二章考古资料 第一节城址与界壕  第二节手工业遗迹和遗物H5G万圣书城第三节陵墓    第四节宗教遗迹和遗物H5G万圣书城第五节中外交流遗迹和遗物       第三章研究概况 第一节五代史研究概况H5G万圣书城第二节辽史研究概况    第三节宋史研究概况H5G万圣书城第四节西夏史研究概况       第五节金史研究概况H5G万圣书城第四章本卷编撰旨趣    乙编综述 第一章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崛起 第一节五代兴亡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十国割据    第三节契丹的崛起H5G万圣书城第二章辽的发展与灭亡 第一节景宗中兴与初期的辽宋战争  第二节圣宗盛世H5G万圣书城第三节走向衰亡的辽朝       第三章宋朝的建立及与辽的对峙 第一节宋的建立H5G万圣书城第二节消灭割据    第三节争夺燕云的宋辽之战H5G万圣书城第四章北宋初期的阶级关系与王小波、李顺起义 第一节宋初的阶级关系  第二节王小波、李顺起义与王均兵变H5G万圣书城第五章北宋中期的改革活动 第一节“澶渊之盟”以后的政治形势     第二节庆历新政H5G万圣书城第三节王安石变法       第六章北宋中期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宋代的文化       第二节宋学中的三个学派——新学、蜀学、理学H5G万圣书城第三节文学、绘画、书法的革新       第七章北宋后期的政治形势 第一节“更化”与“绍述”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宋徽宗的腐朽统治宋江、方腊起义       第八章金的兴起与宋的南迁 第一节女真族的兴起与金政权的建立H5G万圣书城第二节金灭辽       第三节宋的南迁H5G万圣书城第九章南宋与金的对峙 第一节南宋初年的政治形势钟相、杨么起义  第二节绍兴和议H5G万圣书城第三节隆兴和议    第十章南宋中后期的政局 第一节孝宗中兴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开禧北伐与嘉定议和       第三节南宋后期的政局H5G万圣书城第十一章南宋的灭亡 第一节蒙古侵宋     第二节南宋的灭亡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张世杰、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第十二章金的发展与灭亡金末红袄军起义H5G万圣书城第二节金在北方的统治       第三节金末红袄军起义H5G万圣书城第四节金朝的灭亡       第十三章西夏 第一节党项的兴起及与宋、辽的关系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夏国的建立及其政治形势       第三节西夏的盛世H5G万圣书城第四节西夏的衰落       第五节西夏的灭亡H5G万圣书城第十四章周边的民族及其政权 第一节奚族     第二节鞑靼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回鹘(附喀喇汗王朝)    第四节吐蕃H5G万圣书城第五节唃厮啰(青唐羌)    第六节大理H5G万圣书城第七节壮族    丙编典志 第一章农业和农学技术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农业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宋代的农业和农学技术    第三节五代、宋的监牧H5G万圣书城第四节以租佃制为主导的生产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户籍制度       第五节辽的牧业与农业H5G万圣书城第六节西夏的农业和牧业    第七节金的农业和牧业H5G万圣书城第二章官私手工业 第一节五代、宋的手工业状况  第二节辽的手工业H5G万圣书城第三节西夏的手工业    第四节金的手工业H5G万圣书城第三章手工业、工程技术 第一节建筑     第二节水利H5G万圣书城第三节纺织    第四节采矿H5G万圣书城第五节冶金    第六节机械H5G万圣书城第七节交通运输    第八节造纸H5G万圣书城第九节印刷    第十节制瓷H5G万圣书城第十一节兵器       第十二节煤炭H5G万圣书城第十三节石油天然气    第四章商业与货币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商业与货币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宋代的商业       第三节宋代的货币H5G万圣书城第四节辽代的商业与货币    第五节西夏的商业与货币H5G万圣书城第六节金代的商业与货币    第五章城市和镇市H5G万圣书城第二节五代、宋的城市制度       第三节五代、宋的镇、市H5G万圣书城第四节辽代的城、镇    第五节西夏都城兴庆府H5G万圣书城第六节金代的城市与镇市    第六章交通与邮传 第一节五代、宋的水上交通与漕运H5G万圣书城第二节五代、宋的陆上交通与“驿站”    第三节五代、宋的邮传(递铺)H5G万圣书城第四节辽代的交通       第五节西夏的交通H5G万圣书城第六节金代的交通       第七章赋税和役法 第一节五代、宋的田赋(两税)H5G万圣书城第二节五代、宋的商税       第三节五代、宋的役法H5G万圣书城第四节辽代的赋税和役法    第五节西夏的赋税与徭役H5G万圣书城第六节金代的赋税和役法    第八章政治制度 第一节五代政制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北宋前期的朝廷政制       第三节北宋中期的元丰官制改革H5G万圣书城第四节北宋后期与南宋的朝廷政制    第五节宋代的地方政制H5G万圣书城第六节辽代的北面官和南面官    第七节西夏官制H5G万圣书城第八节金代官制    第九章军制 第一节五代十国军制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宋代军事制度    第三节宋代禁军、厢军、乡兵(民兵)H5G万圣书城第四节南宋“大军”    第五节辽朝的军制H5G万圣书城第六节西夏的兵制       第七节金代猛安谋克制度H5G万圣书城第十章法律 第一节五代的法律  第二节北宋前期的法律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宋神宗以后及南宋时期的法律       第四节辽代的法律H5G万圣书城第五节西夏的法律       第六节金代的法律H5G万圣书城第十一章科举与教育 第一节五代十国时期     第二节宋代的科举制度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宋代教育    第四节辽代的科举与学校H5G万圣书城第五节西夏的科举与学校    第六节金代的科举与学校H5G万圣书城第十二章社会风俗和宗教 第一节五代、宋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五代、宋的宗教H5G万圣书城第三节辽代的社会风俗和宗教    第四节西夏的社会风俗和宗教H5G万圣书城第五节金代的社会风俗和宗教    第十三章学术、文化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文化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宋学”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辽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H5G万圣书城第五节西夏的文化艺术       第六节金代的文化艺术H5G万圣书城图版目次      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册)H5G万圣书城丁编传记 第一章后梁太祖  第二章敬翔张全义王彦章H5G万圣书城第三章李克用 后唐庄宗 明宗    第四章郭崇韬周德威H5G万圣书城第五章后晋高祖后汉高祖    第六章后周太祖世宗H5G万圣书城第七章冯道王朴    第八章杨行密李昪(徐知诰)H5G万圣书城第九章钱镠王审知       第十章刘刘旻H5G万圣书城第十一章马殷高季兴    第十二章王建孟知祥H5G万圣书城第十三章李璟李煜韦庄欧阳迥顾闳中董源       第十四章辽太祖述律后H5G万圣书城第十五章辽太宗    第十六章耶律曷鲁 耶律屋质H5G万圣书城第十七章韩氏家族       第十八章承天太后辽圣宗H5G万圣书城第十九章耶律斜轸耶律休哥萧挞凛    第二十章萧韩家奴耶律仁先王鼎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一章耶律重元耶律乙辛    第二十二章辽天祚帝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三章 宋太祖     第二十四章范质王溥魏仁浦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五章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李继勋刘廷让       第二十六章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罗彦瓌王彦升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七章赵普沈义伦吕馀庆刘熙古       第二十八章杨业杨延昭杨文广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九章寇准    第三十章范仲淹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一章韩琦富弼文彦博       第三十二章包拯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三章狄青郭逵    第三十四章欧阳修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五章曾巩    第三十六章宋神宗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七章王安石 章惇     第三十八章司马光吕公着H5G万圣书城第三十九章沈括    第四十章苏洵苏轼苏辙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一章周敦颐程颢程颐       第四十二章邵雍张载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三章苏颂    第四十四章毕昇李诫王惟一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五章柳永周邦彦       第四十六章蔡京童贯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七章宋高宗秦桧       第四十八章李纲宗泽H5G万圣书城第四十九章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刘锜    第五十章岳飞H5G万圣书城第五十一章吴玠吴璘    第五十二章宋孝宗虞允文H5G万圣书城第五十三章朱熹陆九渊吕祖谦    第五十四章陈亮叶适H5G万圣书城第五十五章李清照朱淑真    第五十六章陆游辛弃疾H5G万圣书城第五十七章姜夔吴文英       第五十八章郑樵马端临H5G万圣书城第五十九章李焘李心传徐梦莘    第六十章晁公武赵希弁陈振孙H5G万圣书城第六十一章秦九韶       第六十二章张浚韩侂胄H5G万圣书城第六十三章史弥远贾似道    第六十四章真德秀魏了翁刘克庄H5G万圣书城第六十五章毕再遇李好义杨巨源孟珙 余玠王坚李庭芝张珏  第六十六章文天祥张世杰H5G万圣书城第六十七章李继迁张浦       第六十八章李德明H5G万圣书城第六十九章夏景宗       第七十章夏毅宗没藏讹庞H5G万圣书城第七十一章夏惠宗惠宗梁太后    第七十二章夏崇宗崇宗梁太后H5G万圣书城第七十三章夏仁宗任得敬    第七十四章夏桓宗夏襄宗H5G万圣书城第七十五章夏神宗夏献宗夏末帝       第七十六章金太祖H5G万圣书城第七十七章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昌       第七十八章金太宗H5G万圣书城第七十九章金熙宗       第八十章完颜宗弼完颜希尹韩企先H5G万圣书城第八十一章海陵王       第八十二章金世宗H5G万圣书城第八十三章金章宗金宣宗金哀宗       第八十四章完颜陈和尚郭虾■H5G万圣书城第八十五章李全武仙崔立    第八十六章蒲鲜万奴H5G万圣书城第八十七章元好问       第八十八章数学H5G万圣书城第八十九章天文学       第九十章物理学H5G万圣书城第九十一章化学    第九十二章地理学H5G万圣书城第九十三章生物学       第九十四章医药学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八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上册)H5G万圣书城题记       甲编序说 第一章汉文资料 第一节基本史料H5G万圣书城第二节行记    第三节其他史料H5G万圣书城第四节笔记小说    第五节政书H5G万圣书城第六节地方志       第七节诗文集H5G万圣书城第二章蒙、藏、回鹘文资料 第一节蒙古文资料     第二节藏文资料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回鹘(畏兀)文资料       第三章国外资料 第一节波斯文资料H5G万圣书城第二节阿拉伯文史料    第三节欧洲文字资料H5G万圣书城第四节亚美尼亚文资料       第五节叙利亚文史料H5G万圣书城第六节俄、日文资料    第四章明清两代的元史着述 第一节明代的元史着述H5G万圣书城第二节清中叶以前的元史着述    第三节鸦片战争后的西北H5G万圣书城第四节清末民国初的三部元史着作    第五章二十年代以后元史研究的进步 第一节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在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姚从吾、韩儒林、翁独健、邵循正等在元史研究上的贡献       第三节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H5G万圣书城第六章建国以来的蒙元史研究 第一节蒙元史研究的新时期  第二节史料整理与研究H5G万圣书城第三节通论性着作和工具书的编撰    第四节政治史研究H5G万圣书城第五节经济史研究       第六节思想文化史研究H5G万圣书城第七节民族和边区史研究    第八节中外关系史研究H5G万圣书城第七章国外的蒙元史研究 第一节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蒙元史研究  第二节二十世纪的蒙元史研究H5G万圣书城第八章本卷编写旨趣    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

乙编综述 第一章国号、年代和分期 第一节国号和年代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分期    第二章疆域与政区 第一节疆域H5G万圣书城第二节都城、两都制度       第三节中书省和诸行省H5G万圣书城第三章民族 第一节蒙古族  第二节回回H5G万圣书城第三节藏族    第四节畏兀儿族H5G万圣书城第五节云南各族    第六节东北各族H5G万圣书城第四章蒙古的兴起 第一节蒙古部落的起源及其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蒙古高原诸部的争战与成吉思汗的统一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大蒙古国的建立       第五章蒙古国的强盛 第一节成吉思汗时期H5G万圣书城第二节窝阔台时期       第三节贵由时期H5G万圣书城第四节蒙哥时期    第六章元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和忽必烈时期的元代社会 第一节忽必烈建国及其与阿里不哥的争位战争H5G万圣书城第二节李璮之乱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南宋的灭亡与江南的统一H5G万圣书城第四节西北边地的争夺与北方、东北边疆的巩固西北边地的争夺       第五节元朝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统治秩序的稳定社会经济的恢复H5G万圣书城第六节“义利”之争与厉行“汉法”派的受挫       第七章成宗“守成”与武宗时朝政的衰弛 第一节成宗之立及其“持盈守成”的国策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元贞大德间的朝政和社会“惟和”政治       第三节大德末年的汗位危机和至大“惟新”皇位之争H5G万圣书城第八章从变通祖述到粉饰文治 第一节皇庆延佑间汉法的再推行及其波折“崇文右儒”  第二节至治新政和南坡之变H5G万圣书城第三节晋邸继统与两都之战       第四节明文之争和至顺年间的“文治”H5G万圣书城第九章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 第一节元朝统治的衰败     第二节元末农民大起义H5G万圣书城第三节朱元璋削平群雄       第四节元朝的灭亡H5G万圣书城第十章西北宗藩    第一节察合台汗国H5G万圣书城第二节钦察汗国    第三节窝阔台汗国H5G万圣书城第四节伊利汗国    第十一章文化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一节哲学思想    第二节文学艺术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史学    第十二章宗教的兴盛 第一节佛教H5G万圣书城第二节道教    第三节伊斯兰教H5G万圣书城第四节基督教和其他宗教    第五节萨满教H5G万圣书城第十三章中外关系 第一节高丽  第二节日本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安南、占城       第四节缅、暹、罗斛、真腊H5G万圣书城第五节爪哇及南海诸国       第六节印度、僧伽剌H5G万圣书城第七节非洲、阿拉伯半岛    第八节欧洲H5G万圣书城丙编典志 第一章农业、畜牧业 第一节元代的重农政策       第二节元代的农业生产技术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元代农业的恢复、发展与衰敝       第四节畜牧业H5G万圣书城第二章土地制度与地租 第一节土地制度  第二节地租H5G万圣书城第三章户籍、赋役 第一节户籍  第二节赋役H5G万圣书城第四章手工业、工程    第一节工匠的来源及其地位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元代的官私手工业    第三节手工业工程的技术成就H5G万圣书城第五章商业与市镇 第一节商业  第二节市镇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商人    第六章运河与海运H5G万圣书城第一节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与整治       第二节海运H5G万圣书城第七章钞法 第一节初期钞法与地方货币  第二节钞法的整备与中统元宝交钞的颁行H5G万圣书城第三节钞法改革与至元宝钞       第四节至大变钞及其失败H5G万圣书城第五节至正变钞与钞法的崩溃    第八章职官制度 第一节元代官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H5G万圣书城第二节铨选制度    第三节俸禄H5G万圣书城第九章军事制度    第一节军队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军事指挥    第三节兵役制度H5G万圣书城第四节军官    第五节武器管理与后勤保障H5G万圣书城第六节站赤与急递铺    第七节军法H5G万圣书城第十章元代投下分封制度    第一节草原兀鲁思的分封H5G万圣书城第二节汉地五户丝食邑的建立    第三节忽必烈时期的投下制度H5G万圣书城第四节投下的官署       第五节投下领主的特权H5G万圣书城第六节投下户       第七节王爵承袭制度H5G万圣书城第十一章元代的法律    第一节元代法律的编纂H5G万圣书城第二节《大元通制》的体系       第三节《大元通制》的主要特征H5G万圣书城第四节元代的司法结构       第十二章元代的礼俗H5G万圣书城第一节祭祀    第二节仪制H5G万圣书城第三节婚姻    第四节丧葬H5G万圣书城第五节岁时节序    图版目次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第八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下册)H5G万圣书城丁编 传记 第一章 拖雷阿里不哥真金 第一节 拖雷(附唆鲁禾帖尼) 随父征战    第二节 阿里不哥 争夺皇位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真金 习儒学    第二章 拙赤合撒儿按赤台铁木格斡赤斤别里古台 第一节 拙赤合撒儿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按赤台(附哈丹)  第三节 铁木格斡赤斤(附塔察儿)H5G万圣书城第三章 昔里吉乃颜海都 第一节 昔里吉 合谋反叛       第二节 乃颜(附脱脱)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海都  第四章 木华黎速不台哲别 第一节 木华黎(附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速不台(附兀良合台)  第三节 哲别H5G万圣书城第五章 失吉忽秃忽忙哥撒儿耶律楚材镇海牙老瓦赤 第一节 失吉忽秃忽  第二节 忙哥撒儿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耶律楚材  第四节 镇海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牙老瓦赤  第六章 严实董俊张柔 第一节 严实(附严忠济、严忠范)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董俊(附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  第三节 张柔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史天泽     第五节 李璮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汪世显(附汪德臣、汪良臣、汪惟正)     第七章 刘秉忠 赵璧 王文统张文谦郝经姚枢许衡 第一节 刘秉忠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赵璧  第三节 王文统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张文谦     第五节 郝 经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姚枢  第七节 许衡H5G万圣书城第八章 廉希宪赛典赤·赡思丁安童不忽木 第一节 廉希宪  第二节 赛典赤·赡思丁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安童  第四节 不忽木H5G万圣书城第九章 阿合马桑哥卢世荣 第一节 阿合马     第二节 桑哥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卢世荣     第十章 伯颜阿术阿里海牙张弘范李恒史弼高兴 第一节 伯颜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阿术  第三节 阿里海牙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张弘范     第五节 李恒H5G万圣书城第六节 史弼  第七节 高兴H5G万圣书城第十一章 玉昔帖木儿月赤察儿土土哈床兀儿 第一节 玉昔帖木儿     第二节 月赤察儿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土土哈、床兀儿     第十二章 哈剌哈孙李孟铁木迭儿拜住燕铁木儿 第一节 哈剌哈孙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李孟  第三节 铁木迭儿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拜住  第五节 燕铁木儿H5G万圣书城第十三章 伯颜脱脱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 第一节 伯 颜    第二节 脱脱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察罕帖木儿     第四节 扩廓帖木儿H5G万圣书城第十四章 韩林儿刘福通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张士诚 第一节 韩林儿  第二节 刘福通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徐寿辉     第四节 陈友谅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明玉珍     第六节 张士诚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方国珍     第八节 陈友定H5G万圣书城第十五章 邱处机八思巴爱薛 第一节 邱处机  第二节 八思巴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爱薛  第十六章 札马鲁丁郭守敬 第一节 札马鲁丁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郭守敬     第十七章 王祯黄道婆忽思慧 第一节 王祯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黄道婆     第三节 忽思慧H5G万圣书城第十八章 阿尼哥朱思本贾鲁 第一节 阿尼哥  第二节 朱思本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贾鲁  第十九章 关汉卿王实甫 第一节 关汉卿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王实甫     第二十章 刘因吴澄赵孟頫高克恭 第一节 刘因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吴澄  第三节 赵孟頫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高克恭     第二十一章 赡思马祖常萨都剌迺贤虞集苏天爵 第一节 赡 思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马祖常     第三节 萨都剌迺贤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虞集  第五节 苏天爵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二章 数学  第二节 垛积术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招差术     第四节 弧矢割圆术和球面三角法H5G万圣书城第五节 中国数码和零的符号     第六节 筹算歌诀的完备和珠算的发明H5G万圣书城第七节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数学交流     第二十三章 天文学 第一节 天文学发展盛况空前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元代天文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第三节 两所国家级天文台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授时历     第五节 气候知识的应用H5G万圣书城第二十四章 物理学     第二节 光学实验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电和磁     第二十五章 化学H5G万圣书城第二十六章 地理学 第一节 东西方地理知识的交流     第二节 地 志H5G万圣书城第三节 官方首次派人实地考察河源  第四节 地 图H5G万圣书城第二十七章 生物学     第一节 植物生态知识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植物生理知识  第三节 养蚕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养蜂  第二十八章 医药学H5G万圣书城第二节 医学基础研究与营养学成就  第三节 医学争鸣与临床医学的发展H5G万圣书城第四节 各族医学家     第五节 中外医学交流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年届九十高龄的着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喜迎他从事学术研究七十周年,而他历尽二十多年心血主持编撰的多卷本《中国通史》此时也已全部出齐。这是烂个中国史学界都非常关注的大事。4月25Ff,中共中森总二体记江泽民给白寿弊先生发来了贺信,高度赞扬了白寿彝先生在史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信中况:“您主编的二十二卷本《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您在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勤于研究,可谓老骥伏枥,壮心未已。”并指出:读一读中国通史,“对于大家弄清楚我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都是很有好处的。…‘我相信,这套《中国通史》,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H5G万圣书城

白寿彝先生主编的这部《中国通史》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学术成果和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足一个值得学术界认真探讨的问题。如何更深入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历史发展的全貌,揭示出其中的规律,这是每位史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些都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学习,离不丌对中国历史全过程的认识,归根结底,又体现在作者对中国通史的认识上及指导撰写通史着作的通史思想上。究竟如何写出贯穿古今的通史着作,以怎样的通史思想作为指导?本文试图通过对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的剖析,对贯穿其中婀通史思想,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索。对于这样一部体大思精的煌煌巨制,已经有许多前辈学者进行了不同部分、不同角度的研究和评价。H5G万圣书城

本人出于学识所限,只能对书中所蕴涵的内容丰富、意寓深刻的通史思想,撇取部分内容,试加论析,并以此求教于各位师长。一、高度重视中国通史在历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自从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历史学这门学问,修撰通史就一直是有思想、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所追求的目标,“疏通知远”、“彰往察来”是历史悠久的p国史学的优良传统,“通”字从来都是中国史学的灵魂所在,因为即使是撰写断代史或专门史,最终也是为通史的修撰服务的,历史学家的理想就是要力图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面貌。上世纪术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社会历史的剧烈变化,中国史学也丌始了从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型的历程。近现代史学家在努力汲取西方先进的史学观点,并与中国传统史学相结合,建立新史学的同时,仍然把撰写新型的中国通史作为主要研究目标之一。从夏曾佑到章太炎,从梁启超到吕思勉,或计划或亲身尝试,他们都将撰写通史着作作为自己研究历史的最佳的形式。H5G万圣书城

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地论述中国历史的发展作为最主要的任务。一些学者注重学习、掌握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将其应用于中国通史的研究当中,我国的通史编纂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建国Ij{『后,相继出版了几部重要的中国通史巨着。如1941年在重庆出版了吕振羽着《简明中国通史》的第一册,这部书注重对传统观念的批判,并且吸收了许多进步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在该书的序、跋嫩提出的关于编撰tIs幽通I史的一些基本原则,尤其是关于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及其相互作用的原则,剥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于1942年在延安出版。这是用马列主义理论和毛泽东中国革命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是具有深远影响和划时代意义的一部通史着作。H5G万圣书城

以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通史的编写,是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的一次革命,但由于当时研究条件的限制,因此还存在一辈研究材料不全面、观点不深入的弱点。新中国建立后,史学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丌展学术研究,中国通史编修出现了一个繁荣局面。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在修订过程中不断完善,周谷城、吕振羽的通史着作也出版了修订本。新的通史着作不断推出,其中的代表性成果有: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范文澜主编的十卷本《中国通史》等。《中国史纲要》一书以系统、简练为特点,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史料,注意史与论的结合。H5G万圣书城

《中国史稿》则对解放以来考古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进行充分吸收,把考古成果与历史文献紧密地结合起来,给通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着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通史撰述作出了贡献,为广大干部和高校学生学习中国通史起了重要作用。但建国后出版的通史着作,主要是为高等院校的教学服务,是以教材形式编写的通史,显得过于简略,内容不够丰富,写法也欠生动,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带来了学术上的繁荣,70年代术以来,广大史学工作者解放了思想,从以往“左”的思潮的长期羁绊中走出来,努力从新角度出发研究历史,开创了史学研究的崭新局面,使历史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都有重大发展。H5G万圣书城

当时断代史、专门史、人物传记的专着、论文数量大增,丰富的出土文物为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素材,许多薄弱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但通史着作的编撰,依然是最近史学界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史学工作者们并不满足已有的几部通史着作,因为随着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左”的思想被冲破,史学工作者开始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反思,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课题,同时也由于考古发掘材料的同益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通史着作已不能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之后,也面临着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发展、前进的严峻考验。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阐述中国通史,既是全面反映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历史研究成果的最佳方式,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如何继续发展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为了弥补以前通史编写中存在的缺陷,为了适应新时期对中国通史着作的要求,1975年丌始,自寿彝先生将他酝酿多年的撰述中国通史的庞大计划付诸实施,1989年出版了《中国通史导论卷》,到1998年3月出版了第十二卷近代后编,共12卷22册,全书1400万字左右,历时20余年,这部书以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贯彻始终,另外,这部巨着不仅以其卷帙的浩大而着称,而且其丰富的内容、编写体裁的创新、学术见解的独到精深更是令人称道。H5G万圣书城

此书在国史坛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五、六十年代编写的通史着作相比,自寿彝先生在他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中更加强调“通史”思想。在白先生看来,写《中国通史》,顾名思义,贵在一个“通”字。这个“通”,不仅是指写作体裁上的前后一致,也不仅是指文风上的通顺、通达,而是在于“全书各部分之间的脉络贯通”,在于研究者“通过对资料的研究上升到理论化的高度。”在《中国通史导论卷》中自先生特别对“通”提出了要求:既要吸收司马迁、杜佑“通古今之变”的长处,探索历史发展的道理,并且与历史的未来联系起来,还要吸收郑樵、马端临“会通”各种知识与文献的长处,更为重要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白先生不同意将通史看成是断代史的拼凑,但应该认真研究每一时期的历史,研究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要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要于历史沿革流变之中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使历史规律与现实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融为一体,以求得对人对事物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高屋建瓴的洞察性和预见性认识,这就是所谓的“通”的认识。H5G万圣书城

白先生在《中国通史导论卷》中不仅提出了对“通”的认识,而且指出,既要善于从我国古代史学传统中领会“通”的含义,又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指导,去探索中国社会里诸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中国与世界以及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等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爿。能象养由基射箭、伯乐相马、庖丁解牛和钟子期辨乐一样,达到“精通”的程度,能对构成历史画面的各种事件、人物、制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动、变化、发展有深入的理解并融会贯通,多层次地反映历史发展进程的规律和历史丰富的内涵。白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有自己显着的特点,在这些特点一1,蕴含着自先生一贯强调的通史思想。例如:白先生以唯物史观分析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线索,从多利生产关系并存的角度阐明我国历史上各个社会形态的复杂性:白先生注重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把中国历史看成是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而不只是中原王朝的历史,正确论述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中的主流问题;恢复人物传记的撰写,弥补了以往通史着作中只见事物不见人,根本不讲人物传记的缺陷;重视科学技术的内容,将多学科交叉起来研究,使通史的编纂更加深入;创造了新的通史编撰方法——新综合体,以求更深更广地反映历史的全貌等等。H5G万圣书城

以下本文将分别加以论述。自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民出版杜,1989年4月版,第327页。二、把中国通史真正写成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在创造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白寿彝先生在多卷本《中国通史》中把中国的民族问题做为本书的首要问题提出来,对中国历史作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上的概括,在中国通史撰述中给予民族史以这样高度的重视,这是前所未见的。从这样的角度切入,不仅反映出白先生深邃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对历史辨证的思考,也为我们理解错综复杂的中国历史、认识中国历史的特点给予了重要的启示。民族问题向来都是马列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白先生作为我国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原理运用到我国民族历史实际的研究中,为我国民族史、民族关系史的研究r丁r拓了新的道路。首先将民族史置于首要位置臼先生站在民族平等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把中国民族史置于首要位罨上,在撰写历朝历代的历史中,既讲汉族这个主体民族的历史,又重视少数民族的历史,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各民族的历史,把那些应该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的历史,都放在中国历史的范围内加以考察和研究。这些都鲜明地体现在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中,这部巨着用了相当的篇幅撰写民族史的内容,贺穿于从远古时代一直到近现代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把民族史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有机组l成部分加以撰述。在《中国通史导论卷》第一章中,白寿彝先生丌宗明义,阐述“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从远古的传说州代,炎帝与黄帝的传说,东爽部落平l打蛮部落的传说,直至华夏~一汉族的形成,并专门撰述了匈奴、东胡及我国各地古老的民族,以及民族的混合和迁徙。H5G万圣书城

接着,白先生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归纳为“民族重新组合的时期”,将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归纳为“民族重新组合的又一时期”(!),并撰述了沙陀、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活动及它们之问的交往与融合。明清时期,白先生主要撰述了满、蒙、苗、减等许多民族的活动和他们与汉族及彼此之叫。自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比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4页。的联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白先生将这许许多多民族的活动,按照各民族自身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影响等撰述其生长、兴哀的历史,改变了过去那种把民族史附在每个朝代之中的撰述方法。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个方法问题,同时又是一个观点问题,即将民族史置于中国史中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问题。”白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封建社会的发展,与民族关系的发展分不丌。”并明确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成长时期,“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族,是经过有关部落和民族的融合而在秦汉时期形成的。汉族的名称,也是跟这一个伟大朝代的名称相一致的。”锄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新的民族关系出现后,有了民族重新组合的出现,而促进了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经过五代至宋、元,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广大的边区,基本上都进入了封建社会,而汉族与各民族问又经历了一次新的组合。H5G万圣书城

这是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明、清进入封建社会米期,各民族联系多了,“特别是清朝,少数民族和汉族大规模起义,共同-钱斗。”这些论述把各民族的关系史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机地溶合在一起,民族关系成为中国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一大因素、一大特点。通过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历史的撰述,可以体现出白寿彝先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突破了原来在编写史书中那些僵化的教条和死板的概念,也为这部巨着后来各卷中民族问题的具体论述指明了方向。其次,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白先生在这部巨着的导论中,把第一章的名称定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卷首的第一句话便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足中华人民共和凼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也包含着曾经在这块广大国土上生存、繁衍而现在已经消刘先照:‘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一代开拓者》.‘历史科学与历史前途》.河南人【‘山版丰十,1994年o白寿彝:《在历史剧与比族关系座谈会上的发言》(1978年9月6日),‘向寿彝【‘族宗教论集》.北师火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42页。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e山版社.1989年4月版,第83页。白寿彝;《在历史剧与民族荚系座谈会上的发育》(1978年9月6日),《自寿彝吣族宗教论集》,北师人山版社,1992年8月版.第43页。失的民族的历史。”关心并研究各民族社会的历史,从司马迁的《史记》丌始就是我国史学家撰着的一个重要内容,白寿彝先生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史学的这个优良传统,并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原理运用到了我国民族历史实际的研究。H5G万圣书城

中国自秦朝以后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此之|j{『,有许多的民族和部落在历史舞台上活动过,在秦汉之后,中国又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多次的分裂、割据、统一,再分裂、再割据、再统一的过程,最后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看待历史上的统一、分裂和割据,一直都是史学家们在研究中国历史和民族史中遇到的较为重大和较为困难的问题之一。白寿彝先生作为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而且又是我国回族的杰出学者,所以非常重视我国民族问题的研究。在《中国通史》这部巨着的导论中,白寿彝在论述“多民族的统一”这个问题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我们的祖国,曾经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多民族的统一,也曾经有过多次的分裂,但在分裂中也还是有统一。我们经历的统一,有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多民族内部的统一和多民族的统一,后者又包含区域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和社会主义的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罾这样,就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对中国历史进行了一种理论性的概括,既而又总结了其中的规律:“从历史的发展上看,这四利i民族的统一的形式,足按着程序|{i『进,一步高于一步。先是有若干单一的民族内部统一的出现,如夏、商、周等族的最初形成。然后有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如战国七雄。然后有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然后有社会主义的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在白先生看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统一规模的发展,一是统一意识的传统,一是“一”和“多”的辨证关系。”在统一规模的发展问题上,单一民族内部的统一,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社会主义的全国性多民族的统一,这四利,民族统一的形式从历史发展上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比山版杜,1989年4月版.第l页。H5G万圣书城

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90页。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9l页。回白寿彝:《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990年10月),《向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师人出版丰十1992年8月版,第11页。10看,是经过了不同形式不同阶段的发展,按照程序前进,一步高于一步,/j。逐渐形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所以民族统一的形式的发展反映了历史的趋势,也反映了历史过程的进展。在统一意识的传统问题上,白先生认为:“历史上的某一阶段某一时期在政治上是分裂的,在经济上是分散的,但是这种分裂和分散并不妨碍统一意淤的存在,而且有时这种统一的意识反映很强烈。例如《诗经》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庸》里’既:‘今天下,车同轮,书同文,人同伦’。”这些都是统一意识的反映。而且即使是在分裂阶段,在思想意识上也仍然是统一的。以南北朝时期为例,双方都认为自己是中国,对方应归自己所属,因此北朝称南朝为“岛夷”,南朝称北朝是“索虏”,这两种称呼都带有污蔑的意思,但都同样地反映了统一的意识。而且“历代皇朝都拿统一的规模作为当时政治成就的最高目标。”圆在“一”和“多”的关系问题上,白寿彝先生指出,他们是“辨证的统一”的关系。“统一”提出了一个“一”字,“多民族”提出了一个“多”字,但一一’存在于‘多’中,‘多’好了,‘一’就会更好。反过来说,‘多’要团结为‘一’,‘多’爿’可以使‘一’更有力量。历史上的统治者,对‘一’的重视,大大超过了‘多’。他们不懂得.也不可能懂得,限制了‘多’的发展,也就必然限制了‘一’的发展。”从这些精辟地论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问题上,白先生认为“统一”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牢固的基础和久远的传统,而且“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的进程,而不是凝固、不变的。正如着名史学家吴怀祺先生所指出:“民族统一形式的发展,和它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进程不是线性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一种形式接着另一种形式,而是曲折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统一和分裂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也不是治乱变化杂乱无章可寻。历史是按着自身的主流趋向向前变动。”白先生在《中国通史导论卷》中也明确指出:“从历史的某一片段来看,确切不止一次地有分裂状念的存在,但从历史发展的全貌来看,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才是主流。”《向寿彝比族宗教论集》,北师人出版补1992年8月版,第12页。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93页。o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比山版社。1989年4月版,第98页。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比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98页。曾吴怀祺;《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的内涵和特征》,《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72页。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王朝从创建、兴盛到衰败、分裂,不断地演进发展,但从历史层面上看,基本上都是以统一和分裂两种形式出现,这也反映出历史的盛衰之变、治乱交替。臼寿彝先生在分析民族关系的主流时,摆脱了以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H5G万圣书城

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对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曾经展,1二过热烈的讨论,意见纷纭,从50年代一直争论到70年代。概括说来,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各民族和平相处、友好合作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一种认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矛盾和民族问的冲突与战争。早在1981年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自寿彝先生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民族关系上,友好合作不是主流,互相打仗也不是主流。主流是什么呢?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尽管民族之间好一段、夕一段,但总而言之,是许多民族共同创造了我们的历史,各民族共同努力,不断地把中国历史推向前进。我看这是主流。”四在《中国通史》这部巨着中,白寿彝先生对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更是做了精辟地论述,他指出:“从历史发展的全貌来看,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才是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枷这表明,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方法,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去掌握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总趋势并抓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东西,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应该认识到,各民族在矛盾对立运动中共同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中国越来越发展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这充分体现出白寿彝先生做为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卓越见解。第三,阐述民族平等思想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导论卷》中说:“撰写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还是要把汉族的历史写好,因为汉族是主体民族。同时,也要把各民族的历史适当地作出安排,这是我们必须尽量克服的难点。”嘧因此,在编写多卷本《中国通史》时,自寿彝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比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92页。函陈克进:《略述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讨论》,《建国以米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历史研究编辑部.齐鲁二忙杜,1983年10月版,第312 ̄316页。白寿彝:《关于中国峙族关系史上的儿个问题一在中国比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1981年5月),《自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师火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53页。函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92页。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比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98页。12先生也是费了一番心思,以图能够更好地体现民族平等思想。1.强调我国的疆土由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中国的历史,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各族人民都对我网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以史学研究中注意得不够。白先生在《中国通史导论卷》中以我国国土的丌发为例,指出:“我国各族人民都有他们自己的各自的功劳,但往往对少数民族在这方面的贡献,我们注意得不够。”白先生十分赞同范文澜先生的论述,即“依据历史记载,共同开发中国的各民族,一般说来,汉族最先丌发了黄河流域的陕甘及中原地区,东夷族最先开发了沿海地区,苗族、瑶族最先开发了长江、珠江和闽江流域,减族最先开发了青海、西藏,彝族和诬南各族最先丌发了西南地区.东胡族最先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各族先后丌发了蒙古地区,回族和西北各族最先丌发了西北各区,黎族最先丌发了海南岛,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所以按照汉族今天居住地区看来,似乎中国领土上的极大部分都是汉族所丌发的,其实,其中不少地区最先开发者,却是已经消失了的和现实存在并发展的许多民族。”曾这些论述说明,白先生站在民族平等的立场上,对少数民族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应有的肯定。2.突出少数民族在生产、科技等方面的贡献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在生产、科技、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的贡献,而“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有不少特出的贡献。”固白先生以具体史实加以说明,如“完善的铁器的制造和风箱的使用,是开始出现于有关南方民族的记录上”、“棉的种植和织纺,主要从南方海岛上和新疆居住的少数民族推广”、“设计北京城这个伟大杰作的工程师,是一个回回人,他的名字叫也黑迭儿丁”鲫。这些事例说明白先生对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相当地重视。H5G万圣书城

3.对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视《中国通史导论卷》,《中国通史导论卷》,《中国通史导论卷》,《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比出版社13第96页。第96页。第97页。第97-98页。“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这是白先生在《中国通史》这部巨着中开宗明义提到的。因此今天我们确定下来的56个民族,都是中国这块历史大舞台上的主人翁。“契丹、女真、蒙古、匈奴、突厥等都是很重要的民族”罾而《中国通史》第七卷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秦朝统一中国以后的第二次大的分裂时期,而且契丹、党项、女真等族建立了存在相当长时间的辽、夏、会争朝,与汉族建立的宋朝形成了鼎立的局势,因此民族关系极为复杂。作为第七卷的主编陈振先生在谈到编写该卷的体会时说,第七卷“对中国境内当时的其他少数民族及其政权,比已出版的其他《中国通史》(包括《中国全史》)作了更多的安排,不仅对五代、辽、宋、夏、金统辖区以外的回鹘、喀喇汗朝、比蕃、嘣厮哕、大理等各民族及其政权,都各安排为专节,作了较多的叙述。还对统辖区内的奚、鞑靼、壮族也安排为专节进行专门的叙述。”不仅是辽、宋、夏、金史的撰写,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也都是请相关的专家撰稿,以求尽可能多地高水平地反映当时各民族及其政权的概貌,反映他们各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也是白先生史学思想中民族平等思想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4.淡化了民族斗争、民族压迫在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有和好,有争吵。和好,有聘问、朝贡、封赐、和亲、交易、民间的各种往来。争吵,有时发展为战争。在以往的民族关系史研究中,往往忽视了民族问的友好、和平共处,因此,白先生指出:“在历史记载中,对于民族友好的记载往往不象记载民族纠纷、特别是民族战争那样引人注目。民族纠纷,特别是民族战争,即使是暂时性的、自发性的,也可以改变人们对于长期友好的印象。”但“友好和斗争都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斗争是手段,友好是目的。有的时候,友好是手段,斗争是目的。有时,在个别事件、个别地区有争吵,但不一定就破坏民族间的友好。现在根据我们所接触的材料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民族关系是曲折的。但总的说来,友好关系越来越发展。无论在时间的继续性上,在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K山版社。1989年4月版,第1页。o白寿彝:《白寿彝比族宗教论集》,北师火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5l页。国陈振:《白寿彝先生史学思想中的比族平等思想一谈士编(中国通史)第七卷的一点体会》,《史科学与理论建设》,北师人山版杜,1999年4月版,第401页。14关系到的地区上,都是这样。”白先生在编写《中国通史》时,认为民族问的st压迫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他更加强调各民族的友好,更加强调我国各民族问的融合。在各卷的具体编写中,也贯彻了白先尘这一思想,例如在第三卷写民族关系时,作者指出:“在春秋时期近三百年,华夏族与夷、蛮、戎、狄等族之间的逐步融合,为我国古代民族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种融合,在汉族形成之后也在进行着。汉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起了巨大的作用。而各个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的贡献也是不能忽视的。”鼬以上都是白先生民族平等思想的体现。白先生在民族史学上的卓越见解还有很多,这里因篇幅局限,不能一一列举,但白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中国历史和民族史的研究,成绩斐然。在中国民族史的研究上,白先生有他自己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通过白先生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以到研究中国民族史,必须还要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紧密结合,这样才会有『F确的研究方向,也才能真jF阐明中国民族史的发展,同样,如果中国历史中忽视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和各个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所做出的贡献,也不能称其为完整的中国史,当然也就谈不到使中国历史成为真正科学的历史。H5G万圣书城

白先生多年来从事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并硕果累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角度,『F确地处理了民族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理论问题,他的研究成果将会给后来者以启迪、以借鉴,对于促进中国民族史研究向Ij{『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以唯物史观来透视中国历史的各领域和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共同舰律与各个国家、民族历史发展的具体规律的论述,是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白先生撰写中国通史的基本思想。以前也有很多史学家曾经谈到过这样的观点,但理论上知道这一点是一回事,能不能很好地将这一思想贯彻到自己的历史研究巾去,往往又是另一回事。白先生r贝rJxJ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上的探索,形成了他关于中国通史发展线索的系统认识。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比出版朴,1989年4月版,第95页。《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上),第426页。15在中国通史的编撰中不能不涉及到的基本历史理论问题,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学院。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如果从原始社会’龅起,中国历史已有了几十万年的行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几千年。对这样长的中国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必然涉及到一个如何理解的问题,即使是只罗列历史材料,也一定是按照各自对历史的理解去选择和剪裁史料。白寿彝先生曾指出:“历史理论有许多问题要探索,也有许多领域要丌拓。做这种探索和丌拓的工作,首先必须是从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始,并且定为同常的课程,坚持下去,久而弥笃。”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在这方面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色。白寿彝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沦研究中国历史的进程,阐明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点:“人类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形态,都体现一种生产方式,因之,每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都是生产方式变化和发展的结果,都是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推动的。”多卷本《中国通史》中深入阐发了白寿彝先生对多种生产关系的认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国历史特点的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社会形态学说是这个历史观的核心内容。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在每一个社会毕,都有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使这种社会形态与其他社会形态相区别。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人类历史上已经相继出现过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科学地阐j了历史发展的道路。但各个国家、民族经历的历史过程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并不是可以套用的现成的公式,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沦当作教条,以一成不变的模式去研究历史,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也就谈不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H5G万圣书城

因此要求史学工作者在撰编通史着作时,要以自己的历史着作揭示各个民族历史的具体特点,具体的历史发展的途径与规律。在研究每一个民族历史时,必须要从各个民族的历史实际出发,用社会形态理论去进行具体研究,抓住社会内在矛盾的具体情形,揭示社会历史运动的具体过程和特征。特别足要认U{o’自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氏山版社,1989年4月版。第285页。o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K出版社.1989年4月版,第188页。16我们这个东方大国的历史的特点,如果泛泛地搬用一些理论条文,或者只是简单地归纳某些历史事例加以说明,那是无法从深层次上理解民族历史特征的。着名学者吴怀祺先生曾明确指出:多卷本《中国通史》“从中国历史上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这一最基本点入手,抓住了这一关键环节,以求寻找中国历史特点的内在依据。”在《中国通史导论卷》中,白寿彝先生曾明确指出:“在每个具体社会形态中,往往不是单一的生产关系,而大都是两种以上的生产关系同时并存。”例如:“商周时期,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奴隶制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者。在这时期,还有从原始社会遗存下来的氏族部落分散在各地,过着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生活。氏族部落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固而且还指出:“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时期,必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产关系并存,也必然有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k四零年至一九四九年,是中国社会变动比较激烈比较复杂的时代,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其中有买办资产阶级支配下的生产关系,有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体系的生产关系,也有旧的生产关系,主要的是封建的生产关系。”白先生诈是通过举出我国多种生产关系并存的事实,;来进一步阐明中国历史上各个社会形态的复杂性。在过去的通史着作中,研究某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经济时,往往只是重视这一历史时代的基本的生产关系,而对于同时并存的生产关系,对于基本的生产关系跟其它生产关系的关系都注意得不够。H5G万圣书城

白寿彝先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中国历史的特点,并概括为“多种生产关系并存”,这也体现出白先生在中囤历史研究中的理论创新。生产关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物质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及社会经济结构。白先生在撰写《中国通史》时,从生产方式这~关键点切入,可以说是抓住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才能对社会上其它的社会现象做更为科学的说明。早在1986年7月,白先生《在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讲话》中就曾经明确指出:“我们近几十年来,把历史发展分成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啦吴怀棋:《马克心土义社会形态理论与新ut期的通史编撰一弭读多卷本(中幽通史《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2删,第9页。自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比山版社,1989年4月版,第184页。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比山版社,1989年4月版,第185页。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卷》,上海人民山版社,1989年4月版,第188页。17资本主义社会,这样分没有错误。把某个社会中最有代表性的,最主要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作为这个历史时代的标志,这是对的。但是我们多年来有一个比较片面的看法,认为某一个社会、某一时代,只存在~种生产关系,这个看法不利于我们对某一历史时代的全面了解。”这就找到了为什么多年来,一些通史把中国本来很丰富的历史写得简单、贫乏的症结所在。在多卷本《中国通史》的《导论》中,白寿彝先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丰富,他说:“在每个具体社会形态中,往往不是单一的生产关系,而大多是两种以上的生产关系同时并存。这些生产关系虽然对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都各自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的生产关系都成为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决定社会的性质。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当宣布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史学所的本科生、研究生的代表向白寿彝先生敬献鲜花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两个身着节日盛装、充满朝气的女学 生,手捧着鲜花走到台前,恭敬地把鲜花献到白寿彝先生的面前,白寿彝先生幸福地笑了,这是对一个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的老教师的最好的回报。 H5G万圣书城这天向白寿彝先生敬献鲜花花篮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中共中央统战部, 全国人大民委,全国政协民宗委,国家民委,民盟中央,国家宗教事务局,民盟北京市委,北京市民委,中国史学会,中国民族史学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 民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校长哈经雄教授,宁夏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史 学所等。 H5G万圣书城白寿彝先生在大会上发表了书面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对与会的领导和来宾表示感谢,并激动地谈到多卷本《中国通史》编撰的缘起和感慨。白先生在讲 话中说:“多卷本《中国通史》的完成和出版,确实让我感到很激动。想起在1962年巴基斯坦史学会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那是在解放后我国第一次被邀请参 加的国际学术会议。在会上,中国代表第一个宣读了学术论文。巴基斯坦的学者说,过去我们讲历史以欧洲为中心,现在我们要以东方为中心,但用的教材是日本人 编的。他们希望看到新中国史学家编出的教材来。1974年我们又一次访巴,对方用的教材是林语堂编写的课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他们仍然没有看到 新中国的作品。这两次访问,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历史是这样的重视,我感到吃惊,同时也为没有写出一个字而感到惭愧。从那时到现在,20多个年头过 去了,我们终于写出了自己的通史,终于可以宣布,我们有了新中国的历史书了。 H5G万圣书城“我更为高兴的是,中央领导同志为我们的《中国通史》的全部出版写来了贺信、贺词,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会,这就充分肯定了历史科学在国家建设中 所应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我们的历史事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程。一个民族没有历史,或研究历史很不够,这不是民族的光荣。我们现在正处在过渡时期,更应 该看重自己的历史,看见我们在人类历史上的成绩。我再一次感谢同志们的支持。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再三强调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虽然90岁了,还是要和同志们 继续奋斗下去。H5G万圣书城 H5G万圣书城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国通史(第2版)全22册 白寿彝编 2015 高清,是一部系统全面的中国历史著作,内容详实,涵盖了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从书籍的结构、内容、研究角度和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书籍结构

《中国通史(第2版)》共分为22册,从史前时期一直延伸到当代中国,每一册都涵盖了重要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一部完整的通史体系。每册都有清晰的章节划分,便于读者理解和查阅。

该书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每一册都有引人入胜的开篇,让读者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每一章节又有详实的细节,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通过系统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逐步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全面掌握中国历史的脉络。

2、内容丰富

《中国通史(第2版)》内容全面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涵盖了战争、改革、革命等多个重要时期,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通过丰富的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研究角度独特

《中国通史(第2版)》在研究角度上独具特色,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解读,揭示了一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和见解,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解读,让读者对历史事件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独特的研究角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对历史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4、影响深远

《中国通史(第2版)》作为一部系统全面的通史著作,对中国历史研究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对学术界和读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该书内容详实,观点独特,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认可,对中国历史研究和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该书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增长知识,提升学术素养。

总结:

《中国通史(第2版)全22册 白寿彝编 2015 高清》是一部系统全面的中国历史著作,内容详实,涵盖了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通过书籍结构、内容丰富、研究角度独特和影响深远等四个方面的阐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该书的特点和重要性。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22日 下午8:07
下一篇 2024年11月22日 下午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