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注意:《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

《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上下2册,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广搜博采,录书万种,反映中国古医籍之全貌。纲纪群籍,提要钩玄,可供医家,读书家、藏书这亟需。PRH万圣书城

《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内容简介:PRH万圣书城

其一,内容丰富。本书除收录从《汉书 艺文志》至《传世藏书子库医部(提要)》书目210种外,还有医学着作、地方志、史书、类书、文集、小说笔记各类出版物关于医学着作及医家事迹的记载,以彰明出典,考镜原委之需。PRH万圣书城

其二,囊括古今。该书共收存书7028种,佚书3033种,而佚书的选择,均为流传、收藏有据可查的。可为辑佚、校雠提供线索。PRH万圣书城

其三,用途广泛。本书不仅能满足目录学家“纲纪群籍,簿属甲乙”、史学家“辨章学术,剖析源流”、藏书家“鉴别旧椠,雠校异同”、读书家“提要钩玄,治学涉径”之需,也可用于辑佚、访书、出版、医学史研究,是一部用途广泛的医籍总目。PRH万圣书城

其四,正本清源。作者通过按语形式对疑点加以考证,如:明代郑端友《保婴全方》,经其考证郑端友为宋代人,《保婴全方》即《全婴方》,二者为同书异名;《续易简方论后集》作者为宋代卢祖常,而非卢昶等,考证详尽,言必有中。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

目录PRH万圣书城

上卷PRH万圣书城

1 医经PRH万圣书城

1.1 内经PRH万圣书城

1.2 素问PRH万圣书城

1.3 灵枢PRH万圣书城

1.4 难经PRH万圣书城

1.5 内经难经合类PRH万圣书城

2 基础理论PRH万圣书城

2.1 理论综合PRH万圣书城

2.2 阴阳五行、五运六气PRH万圣书城

2.3 藏象骨度PRH万圣书城

2.4 中医生理PRH万圣书城

2.5 病源病机病理PRH万圣书城

3 伤寒金匮PRH万圣书城

3.1 伤寒金匮合编PRH万圣书城

3.2 伤寒论PRH万圣书城

3.3 金匮要略PRH万圣书城

4 诊法PRH万圣书城

4.1 诊法通论PRH万圣书城

4.2 脉诊PRH万圣书城

4.3 望诊PRH万圣书城

4.4 舌诊PRH万圣书城

4.5 其他诊法PRH万圣书城

5 针灸推拿PRH万圣书城

5.1 针灸通论PRH万圣书城

5.2 经络孔穴PRH万圣书城

5.3 针灸方法PRH万圣书城

5.4 针灸临床PRH万圣书城

5.5 推拿按摩PRH万圣书城

5.6 外治法PRH万圣书城

6 本草PRH万圣书城

6.1 本草经PRH万圣书城

6.2 综合本草、PRH万圣书城

6.3 歌括便读PRH万圣书城

6.4 食疗本草PRH万圣书城

6.5 单味药、专类药研究PRH万圣书城

6.6 炮制PRH万圣书城

6.7 本草谱录PRH万圣书城

6.8 杂着PRH万圣书城

7 方书PRH万圣书城

7.1 晋唐方书PRH万圣书城

7.2 宋元方书PRH万圣书城

7.3 明代方书PRH万圣书城

7.4 清代方书PRH万圣书城

8 临证各科PRH万圣书城

8.1 临证综合PRH万圣书城

8.2 温病PRH万圣书城

8.3 内科PRH万圣书城

8.4 妇产科PRH万圣书城

8.5 儿科PRH万圣书城

8.6 外科PRH万圣书城

8.7 伤科PRH万圣书城

8.8 眼科PRH万圣书城

8.9 咽喉口齿PRH万圣书城

下卷PRH万圣书城

9 养生PRH万圣书城

9.1 养生通论PRH万圣书城

9.2 导引气功PRH万圣书城

9.3 炼丹PRH万圣书城

10 医案医话医论PRH万圣书城

10.1 医案PRH万圣书城

10.2 医话医论PRH万圣书城

10.3 笔记杂录PRH万圣书城

11 医史PRH万圣书城

11.1 通史PRH万圣书城

11.2 专史PRH万圣书城

11.3 传记PRH万圣书城

11.4 史料PRH万圣书城

11.5 杂着PRH万圣书城

12 综合性着作PRH万圣书城

12.1 医学通论PRH万圣书城

12.2 丛书合刻PRH万圣书城

12.3 文史丛书中的医学着作PRH万圣书城

12.4 工具书PRH万圣书城

13 亡佚书PRH万圣书城

13.1 医经PRH万圣书城

13.2 基础理论PRH万圣书城

13.3 伤寒金匮PRH万圣书城

13.4 诊法PRH万圣书城

13.5 针灸推拿PRH万圣书城

13.6 本草PRH万圣书城

13.7 方书PRH万圣书城

13.8 临证各科PRH万圣书城

13.9 养生PRH万圣书城

13.10 医案医话医论PRH万圣书城

13.11 医史PRH万圣书城

13.12 综合性着作PRH万圣书城

补遗PRH万圣书城

引用书目PRH万圣书城

书名音序索引PRH万圣书城

亡佚书书名音序索引PRH万圣书城

着者音序索引PRH万圣书城

亡佚书着者音序索引PRH万圣书城

书名笔画索引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

在线试读PRH万圣书城

上卷PRH万圣书城

1 医经PRH万圣书城

1.1 内经PRH万圣书城

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PRH万圣书城

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周序·第一集医经引:燮理阴阳,为群生所化育者日医,圣贤垂教,为万世所宗法者日经。医经者,统内难甲乙而名之也。昔黄帝诊奥之后,悯民疾苦,聚六臣而讲医事,君臣问答,作成《素问》、《灵枢》,旁通问难八十一为《难经》。晋皇甫谧乃重定针经为《甲乙经》,是书通贯三才,包涵万变,为三坟之一,是医书之祖,故吾侪治国医学者,必自医经始。PRH万圣书城

1.1 内经PRH万圣书城

章太炎医论:《素问》、《灵枢》、《八十一难》所说脏腑部位,经脉流注,多与实验不相应。其以五行比传者,尤多虚言。然遂欲弃如土苴则不可。其言脏腑经脉最妄者,如以手足分十二经,谓自与脏腑相连,与心合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之义自相伐,以任脉上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与任脉通能有子之义自相伐,其余则得失参半焉。若夫表里相应,与为开为阎为枢之说,临床病验之奄然如合符。而说病机传变,针药疗治,多由实验。是故其精者,一字千金。其谬者,粪土之不若。舍瑕取瑾,在医师自择耳。PRH万圣书城

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PRH万圣书城古代医学与同时期的其他科学技术相比,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早在青铜器时代,人们即开始把祖先世代所获得的医疗概念、人体知识及与疾病、死亡进行斗争所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利用当时记录事物的符号,通过铜器、甲骨、竹简、丝帛等记录下来。这应该说就是古医籍的雏形。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现在我们能称之为医籍的,最早当推为简帛医籍,如我们在出土的汉墓中所看到的《五十二病方》、《养生方》、《足臂十一脉灸经》等,这类书由于复杂的加工写刻手段,竹简体积笨重,丝帛又原料昂贵,致使书中只能以少则十余字,多则数十字至百余字的范围来论述一个内容,与后来秦汉时期的书籍相比较,则显得粗略和原始。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如今我们公认的最早医书当首推《黄帝内经》,这是因为我们从现存最早的西汉时期的目录书《七略》中就看到了有关《黄帝内经》的记载。但可以肯定地说,《七略》所指的《黄帝内经》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黄帝内经》,这也是在此书的编写年代上一直存在各种争议的原因。中国中医研究院马继兴教授曾在其所着的《中医文献学》中讲到“《黄帝内经》并非一人一代的产物,其中确实包括了自有文字以来的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的大量简帛医籍佚文,但作为编纂《黄帝内经》的基本定稿时间应不晚于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文字雕版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提高,医学着作也日益丰富起来。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02PRH万圣书城

古医籍的发展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中医古籍的繁衍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第一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基本医学思想、临床医疗的基本体系及治疗大法的建立健全阶段。在历史断代上我们可定为宋以前。这个时期的代表着作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这个时期的医籍基本都没有保留到今天,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以上书籍基本上是由宋整理后而流传至今。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第二阶段:当指宋、金、元。这一时期一项重要的科技发明,就是活字雕版印刷术的使用,它的诞生为古医籍的流传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宋以前我们所列举的所有重要的中医着作能够流传至今,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好版本的绝大部分均源于宋。这一时期又由于政治上的相对稳定、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北宋校正医书局的出现,对我国宋以前的主要医籍进行了一次相对彻底全面的继承,为中医学术的流传应用应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一时期,学术思想也极为活跃,当时由校正医书局整理校勘的《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脉经》、《针灸甲乙经》以及《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都是在此时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宋朝廷还以官方名义组织了大量有关人员编写了许多大型医书,如《圣惠方》100卷、《圣济总录》200卷、《和剂局方》等。这些方书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方剂后多有出处,从而使这些方书的出现不只在继承、汇集宋以前医书方面有着重要贡献,而且为后人对宋以前一些散佚的重要中医书的辑佚工作提供了难得的线索。在本草学方面,在《新修本草》基础上修定的《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尤其是《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其体例、注释、考证等均成为后世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一历史时期,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苏轼沈括的《苏沈良方》,许叔微的《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普济本事方》,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陈言的《三因方》,及内科方面朱肱的《南阳活人书》,妇科、外科方面陈自明的《妇**全良方》、《外科精要》,儿科方面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刘窻的《幼幼新书》等都是至今在临床上影响很大的医书。除此之外金元时期出现的医学流派和与此相应的一些医学着作,如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张从正的《儒门事亲》,李杲的《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王好古的《医垒元戎》,朱震亨的《局方发挥》等,形成这一时期独特的医学争鸣与兴盛。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医书籍的广泛流传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学术的不断提高,更丰富了中医书籍的内容和质量。宋金元时期可以说是古医籍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阶段。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第三阶段:为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实际上当视为两部分,其中以1840年为界。明至1840年前,这期间除了一些有影响的综合性医书外,还有一些标志着中医学术重要发展的书籍问世。如温病类着作:吴有性的《瘟疫论》,吴瑭的《温病条辨》,王士雄的《温热经纬》等。另外如咽喉、眼、齿、伤等所谓小科,原来大都附于其他医书之后论述的,这一时期也逐渐从综合性医书中独立出来,对各科的病因病理、临床辨证治疗及预防方面有了更为系统的专门着作。这一时期整理、集录医书较多也是一大特点,其中包括大部头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如《普济方》、《薛氏医案》、《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六科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宗金鉴》等。这些图书对保存、整理、研究、继承中医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与今天相隔的时间尚不算很久远,我们也还有可能看到较好的版本。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1840年以后,由于鸦片战争,西方文化逐渐渗透,随之西方医学传到中国。从医学发展的角度计,这一时期当另有论题。但就其中古医籍讲,则由于西方医学的文化传入而影响了其发展进程。但这一时期亦有少数有影响的中医书问世,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唐容川的《中西汇通医书五种》,都带有这一时期的明显特色。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03PRH万圣书城

古医籍的分类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从现存的医学书目中,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到古医籍的分类和发展。早期的医学书目虽有《七略》的药目、南宋时期的《医经目录》和《大宋本草目》等,但均已早佚。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一部医学书目为明末殷仲春的《医藏目录》,书中将所收录的医书分为二十类。清代传世较广的医学书目应推1819年由日本丹波元胤编纂的《中国医籍考》,是书广泛收录了我国自秦汉以来至清代中叶的历代医籍三千数百种,并分为医经、本草、食治、脏象、诊法、明堂经脉、方论、史传、运气九类。近代医学藏书家裘庆元和曹炳章二人各收藏医书三千余种及其目录,陈存仁亦撰有《皇汉医学丛书总目》,这些均不失为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医学目录专书。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现代,在1945年前后,由日本冈西为人编纂的我国《宋以前医籍考》,记录了宋以前医学书籍1860种,分为内经、运气、难经、五脏、房中、临床各科等23类。1958年由北京图书馆和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牵头,组织全国包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各省图书馆在内的59个图书馆,编写了中国第一部《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收录了古今中医图书7661种,分为16大类,书中记有书名、着者、卷数、年代、版本及收藏地。16分类包括:医经、脏象、诊断、本草、方书、伤寒金匮、温病、临床各科、针灸、养生、综合性医书、医案医话医论、医史、法医、兽医和工具书。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1978年,再次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牵头,利用七年的时间向全国113个各类图书馆广泛征集馆藏中医图书目录,截止1985年,花了7年时间,经过核实、整理、归纳,共收录了中医图书 12,124种,重新编写了《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基本反映了目前中医图书的现存、馆藏情况。其分类以学科分类为主,兼顾到中医图书的体裁特征,划分为医经、基础理论、伤寒金匮、诊法、针灸按摩、本草、方书、临床各科、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综合性着作等12大类。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现在中医界广泛应用的即是这12大类3级类目分类法:12类本身作为一级类目,以临床各科为例,所分的内、外、妇、儿、伤、眼、口齿诸科为二级类目,在外科下又分为外科通论、外科专论、皮肤等,即为三级类目。再如本草为一级类目,本草经、综合本草、食疗本草、炮炙等即为二级类目,“本草经”中的“本经辑本”、“本经注释”即为三级类目了。就前后的两次编纂的《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在分类的形式上亦有所改进。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前一次分为十六类,尤其是综合性医书类,分类不甚明确,医理和临证、通论和临床医书混在一起,经过再一次斟酌细分,把原综合性医书根据中医应用的实际情况,兼顾体例特征,又分为基础理论、临证综合和医学通论三部分,并把其各归到基础理论、临床各科和综合性着作中,使之各类的划分更加有条理性和便于读者应用。再次编着的综合性着作和原综合性医书在内容上有实质性的不同:原综合性医书是指上述理论综合、临证综合和医学通论三部分的混合编录;而如今的综合性着作下二级类目则分为医学通论、丛书合刻、文史丛书中的医学着作和工具书。这样的分类相对地讲更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04PRH万圣书城

古医籍的特点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古医籍既是记录人类卫生、人体保健、疾病治疗过程的反映,是一种自然科学的书籍,同时它从一开始就以人类对社会的认识为基础,故而各种唯物、唯心史观;有神及无神论;哲学及辨证观点都在中医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的封建迷信意识也随之出现在不同时期的中医书籍中。这可以说是古医籍第一个特点。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从内容的实质上讲,中医书籍实用性很强。任何一本中医书都可以拿来作为中医临床的直接用书。中医书只有科别、用途的侧重而不同,而不存在高深理论性与实际应用的差异,越是大部头书,则论述得越详尽,解决的实际问题会越多。这也可以说是区别于古代其他自然科技书的第二个特点。PRH万圣书城

PRH万圣书城从中医书籍的发展上讲,有很强的继承意识。在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拿出任何一本,总是先有“古人云”、“经曰”等,其次才是作者的发挥和创新,充分体现着中国尊古、崇古的道德思想。另外中医书籍还有一种滚雪球的模式: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本只有397条,数万字,但后世对其的注释、发挥、解释、应用心得等的着述竟达数十种,上百万字。这是第三个特点。PRH万圣书城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围绕《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这一重要文献资源展开,旨在通过四个方面对其内容和价值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我们将分析该书的编撰背景与目的,揭示其在中国古代医籍整理中的独特地位。其次,讨论其收录内容的广泛性及重要性,展示其对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的贡献。第三,探讨该书在学术研究和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指出其为当代医学研究提供的重要参考。最后,分析这部书籍的编辑特色与创新之处,强调其对古籍整理工作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些角度的分析,我们能够全面理解《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作为一部文献工程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1、编撰背景与目的

《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的编撰背景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文化传承与学术积淀。该书的编纂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考证、整理与编撰,最终形成了一部系统的古医籍文献集。这一过程中,编者不仅重视医学文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对古代医学知识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推动。因此,本书的出版不仅仅是一次学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对中国古代医学文化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再生。

编撰该书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填补中国古代医学书籍整理的空白。由于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涉及的文献数量庞大,部分医籍甚至已失传或散佚。因此,收录这些古医籍,并且进行详细的提要和注释,是对中国古代医学的有力保护与传承。同时,编者希望通过这部书籍,让更多学者能够了解和研究古代医学体系,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

此外,编纂《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后续的医学研究提供更为便利的文献检索工具。通过详细列出古代医籍的名称、版本、内容简介及其学术价值,这本书为学者研究和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医学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和依据。

2、收录内容的广泛性与重要性

《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在收录内容上具有极高的广泛性,涉及的古代医学文献几乎涵盖了所有历史时期的重要医籍。从上古时期的《黄帝内经》,到唐宋时期的《千金翼方》,再到明清时代的《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各个流派与学派的代表作。这一广泛性使得该书不仅对传统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其次,本书的收录内容具有高度的学术重要性。每一部医籍的选择都经过精心考证,确保其在历史医学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例如,《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瑰宝,而《皇帝内经》更被视为中医的根基之一。通过对这些经典著作的提要,学者们能够深入了解其理论背景、学术地位及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

此外,该书对古代医籍的收录不仅仅限于已知的经典文献,还包括了一些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小品文献。通过这一方式,本书呈现了更加全面的医学历史,避免了传统医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偏狭视野,为后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来源。

3、在学术研究与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作为一部重要的医学文献资源,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为学术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文献检索工具,使得学者能够迅速找到相关的古代医籍并加以阅读和研究。通过该书,许多学者能够对特定的古代医学理论进行深度挖掘,进而促进中医学的学术繁荣。

其次,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古代医籍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为医学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文献数据库,帮助现代医学研究者理解传统医学的智慧,尤其是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方面。许多现代药物的研发也依赖于传统药方的考证和应用,而《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正是一个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

再者,本书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也不仅限于医学领域。在人文学科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也借助该书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尤其是在文化学、历史学以及哲学等领域。这使得《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超越了单纯的医学文献工具的界限,成为了一部综合性较强的学术资源。

4、编辑特色与创新之处

《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的编辑特色之一就是其编纂方式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每部古医籍都根据其历史地位、学术影响、内容特点等进行详细的介绍。编辑者在撰写提要时,既注重文献的原貌,又兼顾现代学术研究的需要,做到既不失古籍的真实性,又能提供现代学术的解读视角。

另一大特色是该书的注释系统。每部古代医籍都附有详尽的注释,对难懂的术语、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进行了详细解释。这一注释系统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特别是那些不熟悉古代医学术语的现代读者,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古籍的内容,并且能够在自己的研究中正确应用相关知识。

此外,书中的文献考证工作也体现了高度的学术创新性。编辑者不仅通过考证古籍的版本差异,还通过对医籍流传过程的分析,揭示了每本古医籍背后的学术脉络。这种方式为现代医学文献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学术界提供了关于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创新方法。

总结:

通过对《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献的系统整理,更是对中华医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工程。它为学术界和医学界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源,推动了传统医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 上下2册》是中国医学文献整理的标志性成果,对后续的学术研究和医学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22日 下午8:20
下一篇 2024年11月22日 下午8:22

相关推荐

同行购买网站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