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管庭芬日记》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管庭芬日记(套装全4册)》共有四十六卷,现藏浙江图书馆。由于该日记时间跨度较大,部头不小,加之原书为稿本,因此极不便于被完整阅读和使用。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抄本《管庭芬日记》,但也只有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一到咸丰八年十二月廿九日这八年间的日记,尚不及其全部的六分之一。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管庭芬日记》的内容及价值,显然是非常不够的。鉴此,有必要把这部日记全文整理出来,以供学者和读者比较方便地阅读使用。R0o万圣书城 R0o万圣书城《管庭芬日记》原题作《芷湘日谱》,为与本丛书其他日记统一,改为此名。管庭芬(1797-1880),原名怀许,字培兰,又字子佩,号芷湘,晚号笠翁、芝翁、甚翁,亦号淳溪老渔、淳溪钓鱼师、淳溪病叟,浙江海宁路仲人。清代学者、画家。诸生。能诗文,善画山水,尤善画兰竹。精鉴赏、校勘。尝佐钱泰吉纂修《海昌备志》。居室名“一枝轩”、“太古轩”、“淳溪老屋”、“花近楼”、“留教书堂”、“听雨小楼”、“笔花吟馆”、“待清书屋”、“锄月种梅室”。着有《芷湘吟稿》、《芷湘笔乘》、《宋诗钞补》、《履霜杂志》、《芷阴志略》、《兰絮话腴》、《南屏逸志》、《南屏禅寄集》、《南唐杂剧》、《海昌经籍着录考》、《一瓻笔存》、《增订续读书敏求记》、《淳溪老屋自娱集》、《淳溪老屋遗稿》、《淳溪老屋题画诗》、《海隅遗珠录》、《海昌丛载》、《越游小录》、《浙西被兵录》、《消夏录旧》、《待清书屋杂钞》等数十种,辑有《天竺山志》、《花近楼丛书》。R0o万圣书城管庭芬屡次参加科举,但均不中,最终仍以诸生出身。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活动是校抄古籍,中年为同邑蒋光煦主持校勘了《别下斋丛书》。是清代浙江着名的藏书家和校勘家,所以,管庭芬是一个中下层的知识分子代表,他一生并没有十分显赫的功名,也没有非常突出的成就。他虽然与钱泰吉、蒋光煦等名士往来,但基本局限于以海宁为中心的地方文人圈子内,和那些达官贵人几乎没有交往,所以,《管庭芬日记》所记录的就是一个地方中下层文人的具体生活历程。R0o万圣书城
目录R0o万圣书城第一册R0o万圣书城前言R0o万圣书城世系本支R0o万圣书城世系近支R0o万圣书城嘉庆二年丁巳(1797)之十九年甲戌(1814)R0o万圣书城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R0o万圣书城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R0o万圣书城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R0o万圣书城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R0o万圣书城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R0o万圣书城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R0o万圣书城道光元年辛巳(1821)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年壬午(1822)R0o万圣书城道光三年癸未(1823)R0o万圣书城道光四年甲申(1824)R0o万圣书城道光五年乙酉(1825)R0o万圣书城道光六年丙戌(1826)R0o万圣书城道光七年丁亥(1827)R0o万圣书城
第二册R0o万圣书城道光八年戊子(1828)R0o万圣书城道光九年己丑(1829)R0o万圣书城道光十年庚寅(1830)R0o万圣书城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R0o万圣书城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R0o万圣书城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R0o万圣书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R0o万圣书城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R0o万圣书城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R0o万圣书城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R0o万圣书城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R0o万圣书城
第三册R0o万圣书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R0o万圣书城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R0o万圣书城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R0o万圣书城
第四册R0o万圣书城咸丰元年辛亥(1851)R0o万圣书城咸丰二年壬子(1852)R0o万圣书城咸丰三年癸丑(1853)R0o万圣书城咸丰四年甲寅(1854)R0o万圣书城咸丰五年乙卯(1855)R0o万圣书城咸丰六年丙辰(1856)R0o万圣书城咸丰七年丁巳(1857)R0o万圣书城咸丰八年戊午(1858)R0o万圣书城咸丰九年己未(1859)R0o万圣书城咸丰十年庚申(1860)R0o万圣书城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R0o万圣书城同治元年壬戌(1862)R0o万圣书城同治二年癸亥(1863)R0o万圣书城同治三年甲子(1864)R0o万圣书城同治四年乙丑(1865)R0o万圣书城
R0o万圣书城精彩书摘R0o万圣书城跨之不复愁罡风,戟手径闯蓬莱官。矫首云天思飘忽,世事苍茫等衰歇。有夫披发魂莫收,夜戴骷髅号帝阙。”秋,父执曹桐石先生宗载重修王松岑前辈德浩所撰《硖川志》,来征逸典,即录近事数则寄之。九月,余感伏暑症甚危险,此身如掷大海波浪中,簸扬腾跃,昼夕不宁,饮食俱绝,举家惶惧,复赖陈丈嘉言医治始痊,延至季冬,方离卧榻。是岁五月初观场州试,题为“植其杖”。R0o万圣书城癸酉(1813),十七岁。仍从介亭夫子课举业。秋惨悉憩亭之丧,少年科甲,未展长才,玉折兰摧,实关气运。其室张孺人亦于是日殁,介舟老人冲之有《哭子诗》云:“尔学既成,尔名亦扬。尔寿何天,尔行实芳。弃亲若遗,与妇偕亡。留孝友于生前,痛孩提之又殇。抚残编而欲绝,定相知于谁望。天心已酷,人事何常。吁嗟已矣,安得老眼之不盲。”八月既望,侍先大人人城,夜月色甚佳,散步海上,先大人得句日“银涛追月远”,下联未就,余以“碧汉人秋高”对之,先大人大喜,即以所藏宋元人诸集赐‘阅。次日又呈七律一首云:“天如垂笠失沙洲,夜雾迷濛淡不收。月影乱拖千练白,潮头直卷万山秋。寒塘似束风声急,古塔凌空海气浮。欲望蓬莱原咫尺,何妨拍手倚岑楼。”亦蒙称善,案是时有渔者得一物,似鼋,重五十余斤,背甲磥珂不平,黑色无纹,手足长黄毛寸许,见人昂首如乞怜状,清泪潸然,州守胡云根刺史培因《志》称害海物者必遭水患,赏以朱提,立命放之海中,能履行水面数百步,伫立昂顾者再而没,抑亦异矣。或日玳瑁也,俟博物者辨之。(七月小)初八 晴。……余于未刻入闱,坐东衣五十二号,州学同号唯硖川傀君大酉一人相谈,更许始寝。应该是,“州学同号唯硖川傀君大酉一人,相谈更许始寝。”R0o万圣书城
R0o万圣书城书友评价《管庭芬日记》:R0o万圣书城
历经数月四册《管庭芬日记》仔细通读一遍R0o万圣书城 对于喜欢研究乡邦文献的人来说,里人的日记是最好也没有了。从中可以寻找到意想不到的宝贵资料。以前一直想读《管庭芬日谱》,终因是藁本,深藏国家图书馆中,平时很难见面。去年下半年听说已有人校点后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责任编辑而且有桐乡的郁震宏先生,赶紧托龙根代为去书店预约订购。到手后马上翻阅起来,日记中芷翁对自己相处交际的亲朋好友、师生同好的来往与相互唱酬都记录得很详细。特别要说的是芷翁书中对我拙作《嘉兴历代人物考略》(增订本)中收集到的很多人物的卒年作了交代,让我惊喜不已。这是我刻意追求不到的。但因是私人日记,芷翁对大多数人都只记录了字或号,对于普通阅读者来说,都比较陌生。好在这方面我是强项,就一边细读,一边对书中以字号出现的人物,在书的上下方注释一下他的姓名及简介,更便于阅者了解。通读一遍数月下来,对书中大多数人物都作了适当的注释。书的空余地方都写的密密麻麻。这也是我们读书人的一种乐趣吧。R0o万圣书城
R0o万圣书城
在多数人眼里,拉肚子是个很常见的小毛病。但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很可能是某些癌症的报警信号,一定要尽早就医,接受正确诊断和治疗。R0o万圣书城肠癌:晨起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是早期发现直结肠癌的重要指标。由于肿块及其分泌物刺激肠道,可使大小便规律的人突然变得大便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早上起床后腹泻等,特别是同时伴有黏液血便、脓血便、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等,或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时,要高度警惕。R0o万圣书城胃癌:腹泻伴恶心、反酸。胃癌早期表现常与一般胃肠炎等难以区分,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呈黑色,同时伴有食欲不振、体弱乏力,以及恶心、胃部灼热感、上腹隐痛或胀痛等症状时,要考虑肿瘤的可能。40岁上的中年人,或患有慢性消化道溃疡的人更要留意,及时做胃镜等排查。R0o万圣书城
肝癌:腹泻伴上腹部痛。有资料表明,5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在确诊前有腹泻的表现,每天2~20次不等,是由肿瘤引起消化吸收或分泌功能紊乱所致。因此,腹泻是肝癌不可忽视的症状之一,但无特异性。中老年人,特别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出现腹部右上方不适、肝区肿大、闷痛并逐渐加重,或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者,要尽早到医院接受彩超、肝功、甲胎蛋白等检查。R0o万圣书城胰腺癌:长期慢性腹泻。由于胰腺被胃和横结肠所遮盖,普通检查难以发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很低。由于胰腺分泌液不足,部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会出现腹泻。因此,难以解释的上腹不适,反复腹泻、脂肪泻,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以及非胆结石等引起的黄疸,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或患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R0o万圣书城
5月10日。王志江、傅逅勒相约听讼楼。赵青闻讯亦来,会傅逅勒。傅将“砖瓦拓片粘贴簿《浙江省试办宣统三年预算比较表》”、胡敬《国朝院画录》、息园老人《集联拓本》交王志江,嘱为揭裱或修补。石大夫说:“过几天,我有一些印拓。也将送海宁请你(王志江)装裱。”王志江说:“今年下半年,钱菁将退位。钱菁在读《管庭芬日记》,已写成读后感七八十篇。”王志江去往放鹤洲五鳯研斋。傅逅勒、赵青首次见面,交流着书经验。赵青说:“傅先生的《嘉兴历代人物考略》,为我成书提供了很多线索。”傅逅勒说:“最近一直在读《嘉兴历代才女诗文征略》,增补了我的书稿。”傅逅勒谈到:“《嘉兴历代人物考略(增补本)》,160万字。拟自印五百册。”肖龙根抓拍了照片,之后发了微信。肖龙根说:“见‘听讼楼’介绍叶梅《晚明嘉兴项氏法书鉴藏研究》。今天到新华书店网购一本,44元(标价58元)。”傅逅勒请肖帮忙买一本。小为轩在听讼楼翻阅了“和平鸽”,谈了王江泾镇的变化。R0o万圣书城
乡村士绅在“近代” 边缘的生活世界——嘉道咸同时期管庭芬日记解读 〔摘要〕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 一批“开眼看世界”的经世派人物,他们在向国人介绍西方知识的同时也开始迈入近代的门 槛,但更多的传统士人究竟是否走向了近代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进而言之,那些没有走 入“近代”或仍在“近代”边缘徘徊的士人,是如何因应世变以及其实际生活世界是怎样一 番情景呢?这是更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浙江海宁乡村士绅管庭芬,为此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个 案。作为一个普通的乡村士绅,管庭芬在“近代”边缘的生活世界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 或许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管庭芬这样拒绝转型的普通士人与民众,故而使转型的道路显得颇 为艰难曲折,甚至因为不得不被迫转型而变得扭曲畸形。至于这究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阻力还 是生命力,却非常值得引人深思。职是之故,所谓“近代”与“近代”化的意义或许当予以 〔关键词〕管庭芬;浙江海宁;乡村士绅;“近代”边缘;地方社会 (中图分类号)K252;K2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3—0121—19 道光二十年(1840)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被 学界大体公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基本含义 是: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略之下,被迫纳入近 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此走向世界,走向近代。 在这个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时期,经常被论及的有 林则徐、魏源、姚莹、包世臣、梁廷楞等一批“开眼 看世界”的经世派人物,他们在向国人介绍西方知 识的同时也开始迈入近代的门槛,但更多的传统士 人究竟是否走向了近代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进而言之,那些没有走人“近代”或仍在“近代”边 缘徘徊的士人,又是如何因应世变以及其实际生活 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这是更值得深入探讨 的问题。浙江海宁乡村士绅管庭芬,可为此提供一 个典型的个案。学界既往关于管庭芬的研究比较 欠缺,只是对其校勘学、版本目录学成就有所涉 猎…,并在相关学人研究中稍有提及。1随着管庭 芬日记的刊布,管庭芬研究开始引起学界的重 视。【3’本文主要利用新刊《管庭芬日记》等资料,具 体探讨管庭芬在“近代”边缘的生活世界,以期为 鸦片战争前后近代转型期传统乡村士绅的生活状 况勾勒一幅清晰的历史图景。 一、管庭芬行迹与“近代”边缘的海宁 121万方数据 二年(1797)生于浙江海宁路仲里,诸生出身,能诗 善画,精鉴赏,尤熟谙乡邦文献,勤于校勘,“生平 露钞星纂,日以书卷为生活”【4J,为清代浙江着名 的民间藏书家和校勘学家,光绪六年(1880)卒于 乡里,享年84岁。 管庭芬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他长达50余 年的日记至今存世并被刊布。中华书局在选刊 《淳溪日记》专题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部刊布 系统整理过的《管庭芬日记》uJ,为研究管庭芬及 其同时代的乡村士绅与地方社会提供了非常宝贵 的文献资料。管庭芬自称其日记始于乙亥年即嘉 庆二十年(1815),此前18年的事迹也于道光十二 年(1832)做了概要的追记;而嘉庆二十二至二十 四年(1817—1819)的日记因故被毁,也同样做了 简要补记;惟嘉庆二十一年(1816)九月十二日至 年底日记缺失,无从补佚;嘉庆二十五年(1820)以 后一直到同治四年(1865),全部日记几乎无日缺 漏地被保存并刊布于世。如此长时间且完整的日 记,在清代与近代人物中都非常罕见,因而弥足珍 贵。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刊《管庭芬日记》 最后一天是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一年终 了,戛然而止,也没有特别说明。此后15年——同 治五年(1866)至光绪六年(1866—1880),管庭芬 是否还有日记,非常值得期待进一步的新发现。当 然,此为可遇而不可求,现在只能根据已刊日记考 察管庭芬此前近70年(1797—1865)的生命历 管庭芬一生最主要的生活地是以路仲里为中心的海宁。根据新刊《管庭芬日记》,未见嘉庆十 九年(1814)以前管庭芬离开海宁的记载。嘉庆二 十年(1815),管庭芬第一次参加府试、院试,两次 到杭州;进学后,又因多次参加岁试、科试、乡试等 各种科举考试临时进省城,并与方外友人六舟上人 等密切交往而在杭州南屏、天竺山等处短期住留。 嘉庆二十二年(1817),管庭芬开始设馆授徒,“馆 于晏城沈氏,离家仅四里,已入桐乡县境矣。”o这 次越境开馆属例外,其实管庭芬此后主要在家授 在硖石蒋氏别下斋校勘古籍,主要活动范围在海宁境内。 道光三年(1823)、五年(1825),管庭芬曾两次 到嘉兴走亲访友。道光九年(1829)九月初二至十 山县。这是有据可查的几次短暂的出境活动。管庭芬外游最远、离家时间最长的一次是所谓 “都门之游”。’道光十年(1830)九月二十一日,管 庭芬辞别老母弱妻幼子,走出家门,沿京杭大运河 北上,途经嘉兴、苏州、常州府武进县、丹阳县、京口 (镇江)、扬州、高邮州、宝应县、淮安府山阳县、清 江浦、宿迁、峄县、滕县、兖州府嵫阳县、东平州、茌 平县、高唐州、德州、东光县、沧州、静海县、天津关, 于十月二十四日抵达通州郗县,投奔时任通州州判 的堂兄管蓼吟(嗣许),寄宿其官署之中。道光十 一年(1831)四月初一至初六日、八月二十一至二 十四日,管庭芬两次短暂到京师活动。同年十一月 二十八日,管庭芬告别兄嫂,离开郗县第三次进京, 十二月初四日离京南归,基本上按照原路,于道光 十二年(1832)正月二十五日返回海宁家中。此次 北上进京远游,途经江苏、山东、直隶三省,历时一 年零四个月。 还有一次在海宁县与杭州府境外远游,是管庭 芬与好友六舟上人的“越东之游”。【9’道光二十九 年(1849)十一月十五日,管庭芬与六舟上人从杭 州南屏出发,途经萧山、上虞、姚江等县,十八日到 达宁波府城,十二月初四日从宁波按原路返回,途 中受友人之邀,特游兰亭,过绍兴府城,十二日回到 杭州南屏。 除了多次到省城杭州及京师、宁波两次远游之 外,管庭芬主要生活在海宁。海宁位于浙江省北 部,东邻海盐,西接余杭,北连桐乡,南濒钱塘江。 乾隆三十八年(1773),海宁由县升州,隶属于杭州 府。海宁又名海昌,是浙江省城杭州的门户,地理 位置十分重要。乾隆《海宁州志》称:“海昌西联省 会,东接大洋,其地政繁而赋重,矧海塘系七郡之安 危。……升县为州,奉旨准行,盖实为全省之 望焉。”‘10’ 管庭芬的家乡路仲里,是海宁县城东北部一个 比较偏僻的小村落。“路仲里,一名淳溪,在县城 东北三十里,稍北三里为桐邑界,西北四五里为崇 德界。地居偏僻,小有市廛。东西广里许,南北相 去甚促。士民环市而居。”路仲里是典型的江南 水乡,泞溪贯穿南北,水道纵横交错。从路仲里外 出,主要交通工具是船。在《管庭芬日记》中,随处 可见“舟之……(某处)”的记载,如《海宁州志》所 管庭芬非常重视写日记,嘉庆二十五年至同治四年(1820—1865)几乎无日间断,甚至在道光三十年(1850)三月初二 至二十九日病重期间由长子升恒代记近一个月(张廷银整理:《管庭芬日记》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364— 1366页)。 122万方数据 谓“行者工舟楫”“,正是对海宁交通状况的如实 写照。从海宁到杭州的交通,也主要是水路。《海 镇;日下河,由塘楱镇,俱会于长安镇;日备水塘河,由打铁关。陆路一,日南塘,出省城太平门,由海 塘,抵县南门。水路上河一百二十里,下河一百四 十里,备水塘河一百里,陆路一百里。”川管庭芬从 海宁到杭州经常走的是长安至临平一线的上河水 路。应该说,海宁的对外交通还是比较便利的。 但是,与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一样,海宁走 向“近代”的步履也是非常缓慢的。鸦片战争以 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五口通商。“天朝上国”的封闭体系被打开几个缺 口,但整个清王朝仍然基本上沉浸在昏睡状态之 中,甚至期望从南京“城下之盟”得到一种永久的 和平。“但使夷人从此永不犯边,四海晏然安堵, 则以大事小,乐天之道,孰不以为上策哉!”4’鸦片 战争之后20余年,中国丧失了第一次近代化发展 的机遇。虽然五口通商是在西方列强武力侵略之 下被迫走向近代世界的窗口,但当时并没有多少人 从这些窗口呼吸到域外新鲜的空气,通商五口的近 代化也没有迅速向内地辐射。与内地其他地方一 样,在相当长时期内,海宁也没有随之走向近代化, 而最多只是处于“近代”的边缘。这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地理空间的边缘。海宁介于第一批被迫开 放的通商口岸上海与宁波之间,按照当时海宁至上 海、宁波的交通条件,其实不难受到上海、宁波近代 化辐射的波及,但事实并非如此。上海于道光二十 三年九月二十六日(1843年11月17日)开埠,宁 波于道光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1844年1月1 日)开埠。当上海与宁波被迫接受近代西方事物 开始近代化历程时,海宁仍在传统中国体系内自我 蜕变。其二是实质意义的边缘。如果可以把中国 早期近代化理解为与近代西方的接触、认识与适 应,那么在《管庭芬日记》中就根本看不到“近代” 的因素,通过有关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夷”入侵以 及一些西方传教士的传闻,管庭芬对近代西方充其 量只有若干非常模糊的感知(详下文)。管庭芬在 海宁与杭州的生活很难说有“近代”的因素,即使 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到过开埠后的宁波,似乎 也没有“近代”的感觉,最多只能说生活在“近代” 的边缘。 二、科举的理想及其幻灭 尽管人们对科举制度时有非议,但科举考试对 于传统士人却有着无穷的魅力。曾国藩常以入三 甲“赐同进士出身”为耻,左宗棠则终身以仅得“举 人”为憾,这些都是人所熟知的儒林趣谈。显然, 对于传统士人来说,科举功名具有与身家性命等同 的价值。“本朝最重科目,咸同时俗尚未变,士由 异途进者,乡里耻之。”纠可以说,科举功名是传统 士人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志。生当嘉道咸同的 管庭芬,自然不能免俗。 管庭芬4岁开始识字,从父亲读《千字文》等 书,随后在父亲与塾师金介亭夫子指导下学习四书 五经。16岁课时艺并“观场州试”“,此后从金介 其科举道路一开始便不平坦。嘉庆二十年(1815),19岁的管庭芬第一次正式应试,虽顺利通 过州试、府试,但院试不幸落榜。其嘉庆二十二至 二十四年(1817—1819)的日记因故被毁,但在日 后的简要补记中并没有应试记录,似有不堪回首之 隐衷。在补记中,他自叹“学业无成”,有谓: 余马齿渐长,学业无成,惆怅之余,作诗聊 以自励。云:“土木形骸了不知,赖趋庭训与 严师。敢抛笔砚将身误,要卜文章报国时。白 日易荒须努力,青年不再莫荒嬉。蹉跎究竟思 无益。须念高堂发尽丝。”聊写真意,非因吟 甚至有对科名的鄙薄,日记有谓:读书所以长识见,若徒博科名,死于章句 下,不知古今理乱为何物,亦属可怜。余有绝 别有深心人不解,读书岂仅博科名。”u州又有对族人澹凝茂才“颇有击碎唾壶之慨”的 下第诗的共鸣,“依韵以和,并为寄慰”,有云: 其一:“寒毯枯坐对空园,老屋三间寄隐 身。鲤跃禹门先点额,珠投暗室便韬真。不随 世上檀竿戏,懒逐天涯马足尘。今日何须歌伏 神,笔阵能攻百二秦。大器由来成晚节,好花从不放三春。胸添闷垒宜浇酒,室有奇书可贺 贫。从此鹏骞原指日,岂嫌华发渐成银。”旧叫 可见这三年似也有应试落第的经历。既郁闷 又律存期望,管庭芬的心情无比复杂。 嘉庆二十五年(1820),24岁的管庭芬终于如 愿考入海宁州学为生员(秀才),取得最低级的科 举功名,成为下层士绅。友人金秀峰赠诗日:“雅 慕君才抵甲兵,果然一举便登瀛。文因博览增奇 -】23 万方数据 即蜚声。从知云路原非远,有志何难事竞成。”【2l】管庭芬记下此诗,心中充满憧憬。 第二年,正值道光元年(1821)辛巳恩科乡试, 管庭芬乘胜出击,但遗憾的是这第一次又应试不 无话可说,然初战不利,总不免失意之感。其咏秋海棠诗有日:“也随黄菊艳墙东,绰约娇躯倚碧桐。 滴泪竟成千古恨,断肠偏放一秋红。醉痕上脸难禁 雨,病迟梳头懒避风。十二阑干重点缀,美人原在 梦魂中。”虽自云“聊以咏物而已,若日有托,则吾 岂敢”…,但实在难掩内心失落之伤。 不知何故,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乡试,管庭 芬并没有应试。其当年《岁末感怀诗》之四有云: 歌。”o仍对科举充满殷切期望,而且有立志苦读势必拿下之意。 为全力以赴参加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乡 试,管庭芬甚至毅然辞却学馆,专力温书备考。友 人也寄予厚望,许为“夺标巨手”,并作诗“预贺元 禧”,其诗有句云:“梯云定是抡元手,转瞬芙蓉镜 里仙。”哺。然而非常不幸的是,就在乡试即将开考 之际,管庭芬的父亲突然去世,“忽罹大故,方寸俱 裂”m’,其“抡元”之梦一时被击得粉碎。 此后一段时期内,管庭芬与任职“都中”的堂 兄管蓼吟函札往返密切。他动了进京的念头,希望 管蓼吟代为推荐,有谓:“弟年来坐食艰虞,一片青 毡,又未肯捐弃,虽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而争名利 者不得不趋人海,如同寅中有可荐袁之处,恳力为 推毂,则是所祷切。”并赋诗展望进京情景:“何时 聚首问京华,看遍长安陌上花。风雨灯残联短榻, 关山秋老听边笳。思求骏骨金台路,望接蟾宫碧汉 吟一边留意代觅教馆,一边仍勉励其努力科考,回函有谓:“承委觅馆地,兄岂不留意。然明月岁场 期,正宜努力,高摘榜花,后年即可由兄处入礼闱, 伫望伫望。”旧引当然,管庭芬也希望能通过科考摆 脱困境,有云:“明岁又届乡闱,如弟能徼幸一第, 不独略振衰宗,亦不负大兄锦注耳。”四’但道光八 年(1828)戊子科乡试,管庭芬仍名落孙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管庭芬道光十年(1830) 九月至十二年(1832)正月“都门之游”主要目的不 是寻觅教馆,而是希望“移民”科考,即设法“援例” 】24志略》序、跋中的话说就是“拟应京兆之试”。m1管 庭芬这段时间的日记没有明说,但其所记师友信函 则透露了此种信息。周竹泉夫子来书有云:“足下 以风雅之才,人莲花之幕,定能到处逢迎。且长安 为争名之地,今年入闱之说,恐不能。明岁能援例, 更妙。否则占籍小试,姑耐守之以俟机会,幸勿以 是为戚戚也。”许春苹来函云:“以阁下绣虎雕龙之 俊,怜才者自当出一头地,援例之举,务宜善为筹 划,藉此振翮云霄,庶不虚此一行也。”许函附诗: “半载离怀郁不开,春风吹梦到金台。守株我已穷 回。”Hu遗憾的是,师友的期许并没有成为现实。管庭芬也曾两次到京师活动,但都没有实质性收 获。道光十一年(1831)辛卯恩科,管庭芬不但没 能参加顺天乡试,而且错过了浙江乡试。在是科乡 悔踏金台路,闲却囊中笔一枝。…‘未能捧檄慰高堂,辜负三秋桂子香。牛斗终难藏宝气,轮蹄何必 逐名场。难求骏骨愁文士,不碎瑶琴学酒狂。听到 个“闲”字,点破了“都门之游”的失意和无奈。日后在追忆这段往事时,管庭芬仍颇感不堪回首: “我昔郁悒不得志,惘惘出门非快意。轮蹄历碌壮 怀消,满眼黄尘着人腻。名缰利锁两无就,始信长 安居不易。黄金渐尽金台高,买得穷途一 掬泪。”‘331 种》(中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从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到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21年 间管庭芬连续参加12科浙江乡试,均名落孙山。 管庭芬已经56岁,此后其日记未见有乡试应试 记录。 管庭芬对于科举的心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起初是踌躇满志,志在必得,企望金榜题名,光宗耀 祖。管庭芬确实是海宁一个难得的读书种子,潘德 音(琴史)为其诗集作序有谓:“芷湘子天才卓荦, 好读书,承其家学,惟以汲古为务,每见秘笈,靡不 借抄,藏之箧衍,集中所云‘供我岂无万卷书’,其 素志也。”。如前所述,师友的奖掖与期许正是管 庭芬不断参加科考的动力。事实上,管庭芬也不时 游”第一次进京时,即到前门外关圣庙拈香“兼祈功名”;从京师南返时,又到前门J’I-Y圣庙“敬问回 万方数据 南功名”。m’可见其对科举功名的渴望。 然而事实是无情的。屡试屡败后,管庭芬体察 到科考的种种弊病,转而痛斥N-举。在管庭芬日记 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 科乡试以前,作为生员的管庭芬尚在为举人拼搏, 但他却非常关注每科会试考题、浙江会试中式题名 录及会试鼎甲单一”,此后其日记则极少涉及此类 信息。或许可以说,道光十四年甲午N-乡试,正是 管庭芬对科举心态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时年38岁 的管庭芬在此前7科乡试中4次应试不中,已开始 失去信心,其心态也因此发生微妙的变化。是科落 榜后,其日记载: 门斗以落卷来归,评云“于题义未胄g-17s实 发挥”,而誊录首场字迹恶劣,且脱误十余字, 二三场皆任意草书,不能句读。阅之痛心。 吁!钱神当道,寒士不可言功名矣。驯 管庭芬把自己落榜的原因,归咎于因为没有钱 买通誊录者,使他们任意胡乱誊录,以至于影响考 官阅卷。此后还多次如此抱怨,道光十九年 (1839)十月二十七日记载: 门斗来还落卷,誊录脱误漏略,不忍阅视, 妥。”吁!不可解之处,咎在此乎,咎在彼乎。誊录持权,寒士吃亏。甚矣,在房官尚梦 道光二十三年(1843)十月二十七日记载:门斗寄落卷来,潦草纵横,脱误不能句读, 家贫不克以贿博誊录之欢,其阱人一至于此, 欲邀功名者,宜富家大吉矣。因题长歌于后 云:“秀才不利市,到处受磨折。眼落数寸光, 心空一斗血。文章无灵俗子笑,举世何从判优 劣。频年秋风吹棘闱,虚度中秋好明月。昨朝 落卷至,挑灯试批阅。字迹乱蚓蛇,句法误秦 不来誊录怒,此辈直可阮豪杰。我闻科场本大典,监司于此励风节。何意横行任魑魅,竟使 契。甫闻木樨香,旋报菊花发。一朝铩羽亦丧气,怪事书空频咄咄。不知主司未抹红,陷阱 早从帘外设。昨日美少年,顿挫发成雪。呼天 欲诉天亦醉,火则太寒冰太热。平心而论聊自 解,富居五福早分别。吾侪沦落亦其分,孔圣 孔方难并列。呼儿持去覆酒瓮,何必逢人说蹉 跌。”余卷在第一房,其评语云“欠圆警”。【蚰。 管庭芬的抱怨也许有一定道理,但这并非他屡 试不中的关键,其实他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平心而论,管庭芬的考试技巧确实有问题。早在管 庭芬“都门之游”时,已是举人并在京师课馆的潘 仲方看了他的制义文后,特别指出了这一点,有谓: “佳制六篇,细读之下,才气迥不犹人,惟好用词 采,于近时风气不合,尚须N-求细切为主。《八铭 是举人的好友许春苹,也承认了这一点,有云:“弟之制义实与近时花样不同,兼之狂生落魄,事事不 合时宜,以奇字为怪诞,以佳话为笑柄,此中苦海汩 没英雄,惟阁下每为首肯者,岂公道在人,抑或有过 情之誉,真令人疑愧并集矣。”【42’但实际上,管庭芬 并没有下功夫在考试技巧上有实质性的改进。 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N-后,从道光十五年 (1835)乙未恩科到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管庭 芬又一连参加10次乡试,有考必试,每试必败,直 到56岁仍然落榜后,最终不得不自动放弃。管庭 芬如此屡败屡试,似乎有点碰运气的意味,实际上 他并没有充分准备应试,平日主要忙于课馆和校 书,每次都是匆忙应试,故不免屡试屡败。或许因 为心态的变化,所以他看到的科考阴暗面较多,每 每记人日记,发点牢骚。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 之人数至一万二千有零之多,势甚拥挤,至有伤而不能就试者。余至迫暮方人,衣履皆湿透,不得更 易,生平困苦,惟此为最。然后来者有中宵未克归 号者,其窘更有甚于余矣。至四更三点方得封门, 五更三点方能对号,亦二百年来所未有也。”【4列道 光二十八年(1848)科试,“出一等案,余不招覆,盖 宗师所取者仅势利两途,惟以外貌相士,余年已苍 老,自不合台阁,其见摈宜也。后知贱名抑置三等 十名之外,毋乃过甚乎?”’道光二十九年(1849) 己酉科乡试,“时近号闻有桐庐诸生孙君名宇潼 者,扶病人闱,即殁于号舍,始真功名有重于性命, 亦大可悲矣。”o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乡试,管 庭芬最后一次应试落第,在日记中对此科结果的评 论颇有意味:“是日揭晓,海昌中式者日周士清,其 科而入副榜,士论皆惜之。”’明显有对科考录取公平性的怀疑。同治四年(1865)在太平军战乱之 后补行庚申科试、壬戌岁试、癸亥科试,管庭芬认为 “此回试事之变局,则开国以来所未有”,在日记中 记其乱象颇多,谨录其二则如下: 125万方数据 是时学使者性本慈爱,待士子以概从宽,奈 过信掌案积蠹之吏所言,不遵《学政全书》旧 规,庚申例为辛酉科举,壬戌例为恩科科举,盖 数百年来不易之典也,今皆不遵,而以癸亥一场 所取方准两科入闱,若未赴癸亥科考者,虽前已 名列一二等,一概皆使录遗,此蠹之弊,非例也。 于是寒唆考费甚为拮据,颇不洽于士心。 仁和、钱塘、富阳人才几罄,此时宁、绍两 郡有力者过江冒籍,几十之二三,皆藉案吏之 力,庶无烦言。海宁童生atl:iL者几及二百。而 者岂不知之。”“历来对科举颇有非议者,多为科考不顺之人。 管庭芬在科举的理想幻灭之后,对科举的不满,每 每形诸笔端,正是其屡试屡败不平心声的反映。 纵观管庭芬的科举生涯,充满了酸甜苦辣,有 进学成功的喜悦,更有屡试失败的忧伤。他24岁 中生员,取得了下层士绅的身份,但56岁还没有中 举人,最终没有进入上层士绅行列。据有人对科举 考试中榜时平均年龄的研究,生员约24岁,举人约 30岁,进士约35岁。H驯应该说,管庭芬的开局还可 以,但此后竟然参加14科乡试而不中,就不能简单 归咎于制度的问题,而更需要其反躬自省,至少应 对其应试能力做恰当的评估。其实,中生员取得下 层士绅的身份也并不容易。据统计,清代太平天国 以前由生员取得下层士绅身份的人数约73.9 万3,而当时中国总人口约4.3亿。〔503就是说,当 时中国人中生员的比例是0.17%,可见也是凤毛 麟角。这个生员与下层士绅身份对管庭芬非常重 要。民国《海宁州志稿》中仅188字的管庭芬小 传,不忘点出其“诸生”的身份和“重游泮官〔宫〕” 的荣耀”“,无疑这是其84岁生命历程中重要的闪 光点。事实上,也正是这个生员学衔与下层士绅身 份的获得,使管庭芬具有与一般布衣百姓不一样的 生活世界。 三、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 作为生员出身的下层绅,管庭芬本应该把主 要精力用于读书应试,争取通过乡试、会试,挤进上 层士绅社会。但是,由于家庭并不富裕,管庭芬不 得不以教馆维持生计,如其所自述“受窒后碌碌为 衣食计,闲则习举子业”【5“,而个人又特别偏爱古 书金石,耗费了他的主要精力,以至于科考并不顺 利,未能更进一步,终生仅得“诸生”身份,只能在 】26下层士绅社会活动,最终成为一个学者型的乡村 士绅。 (一)四世同堂的教读之家 管氏始祖于明朝成化年间由姚江迁居海宁路 仲,历代祖辈多为诸生出身,以课馆为业,有读书传 统。管庭芬自述:“余家食贫守拙,安分读书,积百 名的塾师,“此间论俊秀,强半托门墙。”3管庭芬5岁时过继给伯父管省吾(字武曾,太学生)为嗣, 其时伯父已过世,伯母朱太孺人也在管庭芬21岁 时去世,此后管庭芬实际上是与本生父母生活在 一起。 管庭芬夫人为海宁潘氏,其岳父潘晴江(一 山)、叔岳潘仲方与潘琴史对他多有帮助。嘉庆十 九年(1814),管庭芬长子升恒出生。接着连生三 女,管庭芬戏作二绝旬:“呱呱忽听作啼声,何苦添 丁女又生。欲改裼衣裁紫凤,阿娘巧为细经营。” 归日,裙布荆钗累阿翁。””副后又生三儿女,均早天。道光六年(1826),长子升恒与海宁应时良(笠 湖)之女订亲,道光十六年(1836)完婚,连生数女, “为之怅怅”。1道光二十八年(1848)六月十五 日,“接升恒书,喜于十四日丑刻得一孙,因名之日 ‘保孙”’。u成丰三年(1853)十二月二十日,“次 孙庆生生”。【5引其时管庭芬上有年近八旬的老母, 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作为下层士绅的管庭芬,家里薄有田产。属于 小地主之家。在管庭芬日记中,常有“收租之…… (某处)”或“之……(某)佃处收租”的记载。实际 上,管庭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课馆,但因喜欢买古 书,仍是颇感拮据,所谓“借馆谷以糊口,略有赢 余,虽衣敝履穿,不为修饰,即付西吴书估”【59’,加 上其家庭人口较多,所以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常有 贫困之感。其《听雨》二绝有云:“亲老家贫可奈 何,谋生乏策枉蹉跎。剧怜苦雨愁难遣,想到中霄 难慰兄弟愁。”禁不住感叹:“虽挽弟,实以自挽也。不亦悲哉。”u这是具有诗人气质的管庭芬悲天悯 人的心声,当然其实际生活并非如此悲苦,也许这 正是一个心高命薄的下层士绅在物质与精神生活 方面均未能得到满足的真实写照。 (二)设馆授徒 在清代,仅有生员学衔的下层士绅并不具备直 万方数据 接人仕的条件,其人仕的途径有二:一是正途,即进 一步通过乡试、会试,取得举人、进士学衔;二是异 途,就是通过捐纳的方式。管庭芬的“正途”没有 走通,而“异途”又没有资本,且不屑为之。于是, 管庭芬最合适的出路就是设馆授徒。 嘉庆二十二年(1817),管庭芬首次开馆于桐 乡晏城沈氏“红叶村庄”。“僻居乡曲,居停又非解 人意,甚落寞。”旧纠初次体验到乡村课馆生活的寂 寥两年后,移馆于家乡附近的晖芸书屋。其时管庭 芬尚未进学,但在当地乡村士子圈内已稍有诗文之 名。管庭芬最重要的两次课馆经历,是设馆于郭溪 酆墅镇王家与郭家。道光二年(1822),管庭芬在 壬午之春,始客居郭溪太原氏,地当浮江之奥区,平畴绿野,中有屋数楹,掩映于疏槐高柳 间,主人为予洁其北窗,作书室,尘嚣不闻,惟 清风徐来,原不让靖节之羲皇上人,而栩栩然或吟或咏,诸生时窃笑以为狂,而吾亦不能自 抑,须卷尽乃止。邻居四五家俱以耕凿为业, 终岁不入城市,每询以时事,则口棘无所答,吾 甚爱其直朴,孰谓康衢击壤之风去古甚远哉。 客有诮予日:“山静如太古,唐人山居诗也。 子非山中人,而以此颜其居,毋乃弗类乎。”余 飞而水泽坚,此四时中之太古,古与今无别也。时或相羊原隰,老农邀予坐茅檐下,竹痕侵衣, 稻花拂袂,夕阳下来,秧歌互答,此出作入息之 太古,古与今亦无别也。其或旧雨不来,孤灯 夜坐,愁霖作声,蕉碎欲死,童子低头,怅惆莫 已,此寥寂中之太古,古与4”-又无异焉。间则 翻经史,弄笔墨,讲章句,论忠孝,日与圣贤相 对,此六时中之太古,古与今又何歧乎。至于 何限于古今。吾虽非山栖者而以太古名其居,聊以志地志真率而已,庸何伤?”客亦不答,微 哂而退。因为之铭日:茫茫天地,有今有古。 古往今来,疾驰如弩。茅屋三间,野水当户。 三代圣贤,日可为伍。赖此荒区,养生有主。太古名轩,以志我鲁。’ 管庭芬把这“荒村寂寞”的课馆生活描绘成一 幅令人神往的田园诗画面,并不无自得其乐之感, 关键在于他原本以为设馆只是权宜之计。道光四 年(1824)底,为了全力以赴准备道光五年(1825) 乙酉科乡试,管庭芬特意辞馆回家备考。但不幸的 是,因为父亲的突然去世,竟使其金榜题名的美梦 顿时化为泡影。道光七年(1827),管庭芬又到酆 岁月,为谋鹤俸且风尘。河堤柳绽初迎客,花径蜂喧欲报春。富贵神仙俱未遂,青毡仍守鲁儒巾。” 尤其之二有句“未能焦尾成龙去,翻效于思弃甲 来”,与之四有句“连日惊潮喧壮志,两年负笈未天 涯”J,颇有狼狈回归之憾。实际上,当时管庭芬 已颇不满于乡村课馆生活,其致书堂兄管蓼吟有 云:“弟年来食指浩繁,破砚生涯,终非活计。钻故 纸之中,日与二三童子相对。鸡肋之味,实弃就两 难耳。”旧’如前所述,他本来希望通过管蓼吟谋划 “都门之游”,以寻求新的发展,但未能如愿以偿。 道光十二年(1832),管庭芬从“都门之游”回 来后,不得不重操旧业,开馆授徒。当年二月十四 馆。”惮。道光二十年(1840)正月二十四日,“王春海、粟海二君舟来邀到馆,午后抵硖。”二十五日, “是日开馆,徒三人。”咸丰六年(1856)八月二 十一日,“因寅防处西席钱君伯生返禾,属权馆事, 课其子载黄、厚培于思不群斋。”旧。有时或在家设 余”旧’和“迁学徒于家塾”【7叫的记载。咸丰九年(1859)正月二十三日夜晚,已放弃科举应试的管 庭芬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是宵梦至一处,茅舍竹 苔矶垂钓,留几间茅屋读书。’闻寺钟动而醒,岂示我终老牖下之兆乎。”【7梦是心理暗示,也是现实 的投影,管庭芬梦境所呈现的正是其长年乡村课馆 生活的鲜活图景。 (三)吟诗作画 吟诗作画是文人士子的风雅。管庭芬亦酷爱 并擅长于此,其日记随处可见为友人画画题诗或自 画自题的场景,毋宁说这已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 张廷银整理:《管庭芬日记》第1册,452—453页。按:管庭芬抄录无名氏之《捐官十嘲》(对捐官者极尽冷嘲热讽之能 事),认为“实堪解颐”。 127万方数据 管庭芬在海宁士子中饶有诗名,颇得师友推 许。马省三观其近稿题一绝:“绝妙高人绝妙诗, 万言倚马亦吾师。果然写出非凡句,疑是江郎梦笔 杜是前身,信笔拈来迥异人。腹有诗书供咳唾,胸无城府绝凡尘。友朋合契联吟社,童冠偕游乐暮 春。哲匠当年曾赏鉴,英才那个老儒巾。”纠马古 《自娱集》作序:“予知芷湘之能诗久矣,而所见者不多,恒以未得读其全稿为憾。……息心展诵 (《自娱集》),见其取材也富,运思也深,调则从容 侔矣。”‘”3管庭芬吟诗主张率性写真,反对刻意雕琢,认为不求留名而自可流传。其日记有谓: 友人与余论作诗之旨,谓当熟读唐宋大家 之有声调者千余首方可着笔,然非苦心构思, 终不能传。余心知其非,因作二绝示之,其一: “触着灵机笔亦随,心肝呕出欲何为。吟坛纵 是凌烟阁,诗望留名志已卑。”其二:“描摹景 物写阳gr-,行乐何堪易苦辛。界宋分唐忙底 事,古今无用是诗人。”纠 管庭芬在海宁士子中也有画名。其自写《薇 麓寻碑图》,友人钟署香题云:“芷翁画为我乡望, 笔力苍坚势奔放。偶然兴到一挥洒,陡觉云烟生纸 寻碑图,不作吴兴山水状(时费君晓楼亦写《寻碑图》赠君)。贻君小本只尺幅,中具层峦兼叠嶂。 非颠来亦非迂倪,能事岂肯王宰让。两人宗派果否 同,各自成家绝依傍。多才非藉一艺传,即论丹青 亦瑜亮。”【”’管庭芬好画兰,曾画兰四幅寄赠好友 胡蕉窗。蕉窗回函有谓:“展玩之下,秀气扑人眉 宇。其设色二幅,更觉丰神绝世。”‘781管庭芬父亲 去世三七之期,竟然有人要其画兰,使其颇感无奈, 其日记载: 是日有无知者,坚予画兰,即题二绝示之 日:“秋风入户竹敲门,尺幅溪藤滴泪痕。三 欲笑,阿侬恸作蓼莪看。”【79j很少见管庭芬品画,其日记有如下一则: 128王香潭先生龙蟠,以画竹一幅寄赠先大 人,笔力雄健,惜乏秀韵,是为期颐之征。又吾 在管庭芬看来,王老先生的画缺乏活力,而布衣画家没有书卷气。他喜欢意气风发的文人学者 有文化底蕴的画,“供我岂无万卷书”【8正是其自 我期许。 据说管庭芬在太平军战乱之后“旧业荡然,藉 卖画以自给”。喁纠事实上,在此之前,管庭芬也可能 以卖画补贴家用。其道光十九年(1839)六月初八 的日记,抄录了友人所示《茶花草堂写生规约》,所 画扇面、册页、单条、屏幅、小横披、手卷、矮条幅、斗 方、大堂幅、大横披、小轴心等,均明码标价。管庭 芬还特别说明抄录之用意:“庶几求笔墨者得所指 南也。”哺副但在管庭芬日记中,没有见到其收取润 笔的记载,是有碍于士绅的面子而不便收还是没有 记呢,实在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了。 (四)学术取向与贡献 在清代汉学与宋学的学术分野中,管庭芬的学 术取向是宗尚汉学。从其日记所载购书与借书情 况看,多明末清初着名汉学家着作,如顾炎武《日 知录》与《天下郡国利病书》,黄宗羲《南雷文定》, 万斯同《群经辨疑》,阎若璩《四书释地》,朱彝尊 《经义考》,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梅文鼎《历算 全书》等。也有乾嘉诸老着作,如钱大昕《十驾斋 养新录》与《潜研堂文集》,赵翼《陔余丛考》《二十 毕沅《灵岩山人集》,阮元《积古斋钟鼎款识》与《诂经精舍文集》等。至于宋明理学与-Ii学着作,则较 少提及,邻县桐乡清初着名理学家张履祥《杨园先 生全集》是例外,但他对这位杨园先生并不恭敬。 咸丰十年(1860)六月初二日,管庭芬抄录杨园《近 杨园先生着《近鉴》各条,说者谓其殊伤忠厚,非隐恶扬善之道,阅之良然。盖道学家 自谓接贤圣薪传,责人而不能责己也。全集中 蜀山草堂本删去,惟近刻者有之。余始知杨园 无后,未始不由口舌争名,视天下之人皆不 肖耳。〔84) 另外,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提到明朝心学家 湛若水时,其日记有这样一则: 笔也。若水谈性命之学,着述盈二百卷,而序中卑鄙处,阅之使人失笑,直朱万拜一流人物 万方数据 耳。即书三绝于后,其一:“盥首焚香礼数全, 门生百拜展瑶编。纵然心学能千古,难掩钤山 序一篇。”其二:“往昔南园一记成,放翁从此 损高名。君无讽劝徒工媚,只学篱边犬吠 声。”其三:“前贤语录任评删,可食豚蹄两庑 间。想是身先恩相死,不曾天水序冰山。”1.85〕 理学蹈空,便有“假道学”之嫌。上述张履祥、 湛若水的例子,表明管庭芬对理学/心学家虚伪卑 劣一面的极端鄙视。 管庭芬虽然身处海宁乡村,但其眼光并不局限 于荒野僻壤,而是自觉地投向全国学术前沿,能及 时追踪学术主流乾嘉汉学。可以说,管庭芬崇尚汉 学的学术取向及其编校古籍的学术事业,正是深受 乾嘉汉学流风的直接影响。 在管庭芬的学术交游中,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具 有全国性影响的学者何绍基与邵懿辰。何绍基 (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州人,进士 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为诗人、书画家, 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着有《惜道味斋经说》 《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 文钞》《东洲草堂 金石跋》等。道光三十年(1850),管庭芬在杭州与 何绍基有直接交往。其六月二十九日记载:“时何 敦厚,无仕宦习气,工书,求笔墨者绢素山积。”七月初三、初六、十二日,均有“子贞太史过谈”的记 载,十二日“并以去秋于粤东试时闱墨见惠”。管 庭芬回到海宁后,八月十一日“子贞太史自省垣寄 浙江仁和人,举人出身,久官于京师,为今文经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着有《礼经通论》《孝经通 论》《尚书传授同异考》《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等。 咸丰七年(1857),邵懿辰到海宁硖石,管庭芬有机 会与之聚谈。其十月初八日记载:“至硖晤邵位西 主政懿辰,位翁向任刑部,入军机,以议琦善罪,忤 所推重。把晤如旧相识,谈叙甚欢。夜同饮东湖草堂,月上而散。”咸丰十年(1860),邵懿辰再到海 宁硖石避难,管庭芬与之多次晤谈。其三月初五日 流学者的相见或出于偶然,相谈也比较匆促,但对于久处乡间的管庭芬开阔视野则不无裨益。 在海宁当地乡村士绅社会中,对管庭芬学术事 业帮助最大的有两位,一是表侄胡蕉窗(尔荥),一 是表弟蒋光煦(生沐)。胡蕉窗家里藏书丰富,是 管庭芬早年交往密切的朋友。管庭芬不仅为胡蕉 窗购书做参谋,而且经常到胡处借书。管庭芬好读 书,但家里并不富裕,少有余钱买书。R0o万圣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