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 全10册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丛书名称: 湘军(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丛书主编: 朱汉民 丁平一主编出版时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12书籍格式: PDF书籍大小: 2220书籍清晰度: 高清
书籍完整性: 完整书籍内容提要: `“文献丛刊”《湘军》是国家清史工程中文献整理类项目,于2004年10月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批准立项并实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史学会组织国内一大批知名学者编辑整理了一套规模宏大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等,但却没有《湘军》。虽然在《太平天国》等书中零星收集了一点湘军资料,但不全面、不系统。这种状况与湘军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性很不相称。因此,对湘军史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就很有必要了,将湘军纳入清史文献整理项目,也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湘军史料浩如烟海,因为湘军史料不仅是指许多湘军人物本人留下的大量历史资料,同时也包括很多当时及后来的学者所撰写的关于湘军的专门史着。“文献丛刊”《湘军》只能从卷帙浩繁的文献中选出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史料编校出版。全书所收资料上至道光末年(1850),下至宣统三年(1911),凡记述湘军历史及有关史事、人物的各类资料,均经精选而收入,内容涵盖有关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但以军事、政治为主。项目组先后查阅了湖南省图书馆、湖南省社科院、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以及北京、南京等省内外图书馆的馆藏资料情况。在查阅收集的基础上,从四百余种、四千多卷资料中筛选出二百二十余种资料。选择资料的原则有三:一是以未曾整理出版过的、鲜为人知的为首选资料,儘量多收未刊稿和抄本;二是选择能清楚反映湘军历史发展脉络和重大事件、重要影响的资料;三是对已整理出版的重要资料採取“摘编”“存目”或“说明”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方便。在甄别、筛选的基础上,将所需辑录的资料分为十一大类,即综合性专着、诗文、上谕、奏疏、书信、日记、地方志、报刊记载、外人记述、笔记野史、人物传记。根据这种分类情况,制定了全书“以资料体裁为主编排”的编辑体例,按照资料的类别、时间顺序等因素编排资料。全书整体上按所辑各件的体裁编排,首录综合性专着,而专着又按通史、专史、军别史、区域活动史来分卷次,各卷的同类专着则又以时为序编排。专着以下依次收录“诗文”“上谕”“奏疏”等十大类资料,各类资料(除“人物传记”外)也均以时间为序编排。
目录 1
01册 专着、综述一 湘军志 王闿运 湘军志平议 郭振镛 湘军记 王定安 宰湘节录 刘倬云编 霆军纪略 陈昌编 武军纪略 周达武 从戎识实 刘典 从戎纪略 朱洪章 病榻述旧录 陈是 罗孝连自述(稿本) 罗孝连 军兴本末纪略 谢兰生
02 专着、综述二 平浙纪略 秦湘业等 吴中平寇记 钱勖 闽师进剿纪略 朱用孚 平桂纪略 苏凤文 札记 刘长佑 练勇刍言 王錱 临阵心法 刘连捷 畿辅练兵营规 刘长佑 训兵六则 刘长佑 平定关陇纪略 易孔昭 胡孚骏 刘然亮 戡定新疆记 魏光焘 东征纪略 刘坤一 (以下各卷为各类资料的选编 或摘编)
03 诗文、上谕 陶文毅公全集·文集 陶澍 耐庵文存 贺长龄 寒香馆文钞 贺熙龄 海国图志 魏源 唐确慎公集 唐鉴 罗忠节公遗集 罗泽南 江忠烈公遗集 江忠源 曾文正公全集·诗文 曾国藩 左文襄公全集·诗文 左宗棠 刘武慎公遗书 刘长佑 王壮武公遗集 王錱 养晦堂文·诗集 刘蓉 彭刚直公诗稿 彭玉麟 曾忠襄公文集 曾国荃 唐中丞遗集 唐训方 刘忠诚公遗集·文集 刘坤一 养知书屋诗文集 郭嵩焘 云卧山庄家训 郭崑焘 云卧山庄诗集 郭崑焘 萝华山馆遗集 郭仑焘 天岳山馆文钞 李元度 曾惠敏公遗集 曾纪泽 湘绮楼文集 王闿运 会合吟 郭嵩焘辑 普天忠愤集 孔广德编 皇朝经世文编 贺长龄 皇朝经世文续编 盛康编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 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 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光绪朝) 清实录(咸丰、同治、光绪朝)
04 奏疏一、二 张大司马奏稿 张亮基 骆文忠公奏稿 骆秉章 骆文忠公奏稿·续刻四川奏议 骆秉章 毛尚书奏稿 毛鸿宾 刘中丞奏稿 刘昆 张文毅公奏稿 张芾 李忠武公奏疏 李续宾 杨勇悫公遗集 杨岳斌 沈文肃公政书 沈葆桢 陈侍郎奏稿 陈士杰
05 奏疏三、四 刘襄勤公奏稿 刘锦棠 乔勤恪公奏议 乔松年 刘武慎公遗书·奏稿 刘长佑 刘中丞奏议 刘蓉 滇黔奏议 刘岳昭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 钦定平定贵州苗匪纪略 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 光绪朝硃批奏摺 光绪朝东华录 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 清季外交史料 附录 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郭嵩焘、曾国荃、刘坤一 有关奏稿奏疏目录06 书信一、二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 曾国藩 左文襄公全集·书牍 左宗棠 胡文忠公遗集·书牍 胡林翼 曾忠襄公遗集·书札 曾国荃 刘忠诚公遗集·书牍 刘坤一 八贤手札 郭庆藩编 陶风楼藏名贤手札 柳诒征编 罗忠节公遗集 罗泽南 江忠烈公遗集 江忠源 李忠武公书牍 刘武慎公全集 刘长佑 养晦堂文集 刘蓉 王壮武公遗集 王錱 云卧山庄尺牍 郭崑焘 刘果敏公书札
07 日记、地方志 王壮武公遗集·日记 王錱 曾文正公日记 曾国藩 能静居日记 赵烈文 师伏堂日记 皮锡瑞 越缦堂日记 李慈铭 郭嵩焘日记 郭嵩焘 湘绮楼日记 王闿运 王文韶日记 王文韶 李兴鋭日记 李兴鋭 张集馨日记 张集馨 湖南通志、新宁县志、湘乡县志、湘潭县志、衡阳县志 长沙县志、善化县志、邵阳县志、武冈州志、湘阴县图志 巴陵县志、湖北通志、江西通志、石钟山志、重修安徽通志 杭州府志、金华县志、续纂江宁府志、临桂县志、嘉应州志 铜仁府志、绥德直隶州志、山西通志、甘肃新通志、新疆图志
08 报刊记载、外人记述、史料笔记 遐迩贯珍 中外新闻七日录 上海新报 教会新报 万国公报 申报 述报 肋报 赫德日记——步入中国清廷仕途 赫德日记——赫德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威妥玛有关何桂清情况的备忘录 巴夏礼论述南京叛军目前形势的备忘录 在扬子江上的五个月 白拉克斯顿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呤例 中国总论 卫三畏 在华四十五年 李提摩太 TsengKuoFan,TheImperialistGeneral CharlesWilfridAllan OurEntryintoHunan CharlesWilfridAllan 冷庐杂识 陆以湉 日知堂笔记 郭沛霖 栢堂师友言行记 方宗诚 蕉轩随录 方濬师 金壶七墨 黄钧宰 庸闲斋笔记 陈其元 椒生随笔 王之春 水窗春呓 欧阳兆熊、金安清 雨窗消意录 朱克敬 儒林琐记 朱克敬 瞑庵杂识 朱克敬 瞑庵二识 朱克敬 止园笔谈 史梦兰 镜湖自撰年谱 段光清 郎潜纪闻 陈康祺 郎潜二笔 陈康祺 郎潜三笔 陈康祺 郎潜纪闻四笔 陈康祺 三借庐笔谈 邹弢 粟香随笔 金武祥 粟香二笔 金武祥 粟香三笔 金武祥 粟香四笔 金武祥 粟香五笔 金武祥 柳弧 丁柔克 归庐谭往录 徐宗亮 壶天录 百一居士 国朝通商始末记 王之春 征西纪略 曾毓瑜 蜀燹述略 余浒村 庸庵笔记 薛福成 皇朝琐屑录 钟琦 行素斋杂记 继昌 见闻琐录 欧阳昱 南亭笔记 李伯元 天咫偶闻 震钧 春在堂随笔 俞越 国朝金陵通纪 陈作霖 西学东渐记 容闳 彭玉麟轶事 杨公道 国闻备乘 胡思敬 九朝新语 胡思敬 春冰室野乘 李岳瑞 汪穰卿笔记 汪康年 静娱亭笔记 张培仁 半隐庐丛稿 朱孔彰 旧闻随笔 姚永朴 春晖草堂笔记 张天锡 蕉廊脞录 吴庆坻 庚子西狩丛谈 吴永 刘治襄 长楚斋随笔 刘体信 长楚斋续笔 刘声木 长楚斋三笔 刘声木
09 人物传一、二 人物传一 收录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江忠源等15人传谱资料 人物传二 收录刘坤一、多隆阿、鲍超、刘松山、刘锦棠等106人传谱资料
10 人物传三、图录 人物传三 收录杨鼎勋、武明良、谭国泰、徐邦道、刘明等124人传记资料,有关图录六十二幅 附录一 湘军人物简表 附录二 征引书目解题 附录三 湘军研究论着资料目录
曾国藩为什么要解散湘军:
后来的野史记载:曾国藩亲自审讯李秀成的第二天,也即7月29日晚,曾国藩曾经与曾国荃有一次长谈。对于九弟曾国荃,曾国藩一直抱有感激之情的,弟弟自从咸丰六年筹建“吉”字营跟随曾国藩打仗之后,攻城拔寨,战无不克。有一次左宗棠问曾国藩,对于曾国荃,他这个做兄长的,有什么看法,曾国藩的回答是:杀人如麻,挥金如土。在曾国藩看来,曾国荃算是一个军事奇才,但在治理国家以及人情世故方面,缺少智慧,显得相当不成熟。现在,裁减湘军,首先要争取的,就是曾国荃的支持。野史曾记述兄弟二人的谈话——两人见面后,曾国荃看出了兄长的心事,干脆开诚布公地说:“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实际上就是很明白地问曾国藩,敢不敢造反?曾国藩把脸一沉,说,这种掉脑袋的话,你也敢说,真是糊涂啊!曾国荃似有不服,辩解说:两江总督是你,闽浙总督是左宗棠,四川总督是罗炳常,江苏总督是李鸿章,还有三个现任总督、五个现任巡抚全是湘军之人。大哥手里握着二十多万湘军精兵,如果需要,可把现在被捕的李秀成说动,让他振臂一呼,收纳十万太平天国降兵跟随你造反。这样,手上就有三十多万精锐之师。有这些兵马,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成为一代帝王。大哥,舍你其谁啊!
曾国藩摇了摇头,缓缓地说:老九,你这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啊!在湘军中,有很多人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享富贵。左宗棠一代枭雄,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下,如今同我平起平坐,他能甘心在我面前俯首称臣?我敢肯定,如若起事,第一个起兵讨伐我的人就是左宗棠;再说李鸿章,我若一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我的学生;如若不顺,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李鸿章多么聪明啊,名利心极强,他当然不会轻易丢掉现有的权力和地位。并且,你看看现在这支湘军吧,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精锐早已打光了,那些优秀的人早已牺牲,部队已呈老态,哪里还能再打仗呢?再说李秀成,他不投降可以振臂一呼,从者云集;一旦他投降了,就是一只走狗,谁还听他的!一席话把曾国荃说得哑口无言。曾国藩还说,当兵吃粮,升官发财,就比如养了一群狗,你扔一块骨头,它就跟你走,别人扔一块更大的骨头,它就可能出卖你。我现在这个样子,又有多少骨头可以扔给他们呢?
曾国藩与曾国荃的这一番谈话,当然有野史想象的成分。不过以曾国藩和曾国荃的性格和关系,这样的谈话内容完全合理。不仅如此,曾国藩到了金陵之后,他的很多心腹,包括彭玉麟、赵烈文等人,以及着名的研究“帝王之学”的学者王闿运等,都先后来探曾国藩的底。他们一开始说话时都很隐晦,有的借机发发牢骚,抱怨朝廷奖励不公,有的替曾国藩抱屈,因为咸丰帝临死之时有遗言,许诺“克复金陵者王”。可等到曾氏兄弟攻克了金陵,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只悭吝地给了曾国藩一个“一等毅勇侯”,“王”与“侯”,相差十万八千里啊!对于部下与幕僚们的试探,曾国藩丝毫不动声色,他什么也没有表示,后来,为了避免越来越多的麻烦,曾国藩干脆亲笔写下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挂在金陵住地的中堂上。这样,所有来曾府试探风向的人,从这副对联中,就已经明白曾国藩的心迹了。
实际上对曾国藩来说,他不是没有考虑,而是考虑得已经非常彻底了。曾国藩清楚地明白目前的形势: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进”——拥兵造反,推翻清廷,自立为帝;二是“退”——自剪羽毛,释清疑忌,以求自保。对于曾国藩来说,他显然不想继续打仗,多年的战争已让他彻底厌倦,更何况自己的身体和精力每况愈下,继续争权夺利,对于他来说,已没有太大的兴趣。曾国藩自那一次不告而辞回乡之后,人生的态度已亲近黄老哲学,几乎没有攀登顶峰的野心。水满则溢,月满则缺,曾国藩深得三昧。因此,曾国藩宁愿自己的福分和运气不要太好,所以,他把自己住的地方,命名为“求缺斋”,也是这个意思。不仅如此,曾国藩越来越迫切想退隐归田,颐养天年,在往后的岁月中,尽情地享受生活,读读书,写写文章。再说,如果造反,就一定有必胜的把握?曾国藩清楚地知道周围的形势,湘军只是清廷进攻金陵的一个先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他的身前左右,朝廷早就布置了大量兵马:在金陵的西部,官文守武昌,据长江上游;在东部,富明阿、冯子材守扬州、镇江,据长江下游;在北面,僧格林沁屯兵皖、鄂边境,虎视金陵。这些人马,都跟曾国藩的湘军毫无关联,他们可以说是来支援湘军的,也可以说是来防备湘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竭力冒险去做这样的事,不是很愚蠢吗?
既然没有前进的路,那么,身心疲惫的曾国藩就不得不寻求退路了。曾国藩知道,在这种情形下,只有迅速表明自己的态度,才能安全度过危险。那段时间,曾国藩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的日记中;无论是在给朝廷及同僚友朋的奏章和信函里,还是在给兄弟儿子的家书中,都用不同的语言和口气表达一个共同的意思:胜利得力于别人,自己无功可居。并且,一向行动迟重的曾国藩变得迅猛异常——一是果断地杀了李秀成,二是给朝廷上了一本《粗筹善后事宜折》。在奏折中,曾国藩对朝廷有两点建言:一是在两江范围内,全面恢复科举;二是请求裁减湘军。很快,朝廷同意了曾国藩的意见。曾国藩立即大告两江:当年11月份,将在两江地区恢复科举,进行甲子科乡试。曾国藩压下了两江总督衙门、江宁布政司、江宁知府等官衙的兴建计划,将经费用在两项建设上:一是重修满城;一是恢复江南贡院。修复满城,完全是出于政治原因,曾国藩是想以这样的姿态,消除朝廷对于自己拥兵自重的怀疑,曾国藩就是要让朝廷知道,自己身为一个地方汉族大员,对于清朝天子,是极度尊重的。曾国藩清楚地明白一个弱小民族的心理,也明白孤儿寡母统治的恐慌。至于恢复科举,倒是出自曾国藩的真心。作为一个曾经的读书人,曾国藩一直想为天下的学子做点什么,而且,恢复江南贡院,明显地可以笼络江南士子的心,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事情果然如曾国藩所料,科举的恢复,使得社会一下子变得有序起来,两江一带的年轻后生因为有了出路,又开始专心求学,变得安分守己了。
在裁减湘军方面,曾国藩可谓是计划周密——曾国藩向朝廷建议,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湘军已“无昔日之生气”,奏请裁汰遣散,想马上裁三四万人。没等朝廷答复,曾国藩就擅自做主,在没有经曾国荃同意的情况下,以曾国荃有病为由,上奏朝廷,请朝廷不要安排曾国荃担任浙江巡抚,让他回老家养病。曾国藩担心的是,毫无城府的曾国荃因为沉不住气而坏事,并且,曾国荃因为攻城之后的大肆屠杀,以及太平天国银库大量金银失踪事件,得罪了不少人,若不暂时避一避,很可能首先遭殃的就是他。曾国藩的请求正中朝廷下怀,朝廷很快同意了曾国藩的意见,并且,在上谕中很是慰问了曾国荃一番。慈禧还特意让钦差送来一支六两的大人参,以示龙恩。直到此时,曾国荃才知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曾国荃很不高兴,以为兄长有意排斥自己。不久,在湘军将领秦淮河的一次聚会上,曾国荃借着酒兴,大发牢骚,曾国藩一时下不了台。曾国藩强忍住了,对此没有理会。不久,曾国荃的生日到了,曾国藩派赵烈文带礼物前去祝寿,并特意为曾国荃写了七绝十二首,其中有这样两句:“刮骨箭瘢天鉴否,可怜叔子独贤劳。”读着这样的诗,曾国荃泪如雨下。这个性格刚烈无比的汉子,终于明白了家兄的一片苦心。
8月15日,曾国荃来到了曾国藩的住地,兄弟俩又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这一回,曾国藩将自己的担心和苦闷向曾国荃和盘托出,粗心的曾国荃恍然大悟,他一下子明白了事态的危险,也明白了家兄的一片苦心。曾国藩告诫曾国荃,现在只剩下急流勇退一条路了,要想保全自己,只有退一步海阔天空;即使是退,还要退得有序,千万不可因乱生变。曾国藩又赠曾国荃诗一首,既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也是告诫各位湘军弟兄:
左列钟铭右谤书,
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
万事浮云过太虚。
那一晚曾国藩兄弟俩谈了很久,一直到外面的公鸡都在打鸣了,曾国荃才离开。这一番长谈,涉及的东西太多了,曾国荃如冷水淋头一样清醒过来。曾国荃向曾国藩表示,自己很快就回家养病。曾国藩起身为九弟送行,走到院落里,已明显地感到萧瑟的秋意了,院子里的树叶上已沾满了露珠。肃杀的秋天,说来,就悄悄地来了。
遣撤湘军的那段时间,两江总督府里人来人往,很多老弟兄都是来跟曾国藩告别的。此外,还有一些嘱托。曾国藩都一一应允了。两万五千多名湘军回家了,庞大的队伍离开金陵后,曾国藩突然感到金陵城空了不少,心中如打碎了五味药瓶似的,惆怅无比。曾国藩知道人们会抱怨他的冷酷和铁血,但谁又会知道他心底中的一丝温情呢?而且,越割舍得果断,就越是安全,这支部队如果不迅速解散的话,那么,谁料到会有什么结果?只是,曾国藩心中稍稍有点内疚,这些人都是跟他很多年的家乡子弟,打仗时,把脑袋拎在手上,现在胜利了,却只能解甲归田。除了得到一些金钱,他们获得的,实在是太少了。
因为湘军大队人马的解散,东南局势变得平稳起来。不仅仅是曾国藩,很多人都为此松了一口气。不过让曾国藩稍感宽慰的是,庞大的湘军水师保留住了——原先的湘军水师改编为长江水师,纳入了朝廷的正式编制,这一点,对于湘军很多弟兄,算是有了一个交代。值得庆幸的还有淮军的保留。以李鸿章处世的圆滑和机智,倒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淮军也算是他的部队,是他命令李鸿章一手组建的。把淮军留下来,是一件好事。有淮军在,自己就会很安全。况且,现在战事还没有真正平息,在北方,捻军异常活跃,淮军打仗剽悍,装备好,对北方也比较熟悉,去担当围剿任务更为适宜。至于其他方面,除曾氏兄弟的直辖湘军被裁撤之外,左宗棠部湘军也由六万余人裁去四万多,其余江西、湖南等地的湘军也大部遣散。这支庞大的队伍,就像秋天里的树叶一样,一阵风吹来,就慢慢凋落了;也像一块冰一样,泡在水中之后,慢慢地就消失了。一段时间之后,曾国藩的情绪变得平稳了,这一切,跟万事万物其实都是一个理,每个事物的诞生都是有使命的,使命结束了,末日也就来临了。
对于湘军这个主要由湖南人组成的晚清的军事集团,身为集团首脑之一的左宗棠,置身西北甘肃的军营中时,有过一段评论。他说,湖南仅以一省之力,支撑了整个东南大局,“军声雄天下,为古今未有之奇”。 左宗棠这个说法,还算比较谦逊。其实在晚清,湘军岂止是支撑起了东南大局?清廷在西南的大局,在西北乃至北方的大局,之所以没有倾圮,都有赖于这个军事集团的支撑。清廷在与外国侵略军对抗时,也对湘军寄予厚望,湘军参与了中法战争、台湾保卫战和中日甲午战争,虽有胜有负,但始终作战英勇,没有给国家丢脸。在湘军纵横南北东西的晚清几十年中,湖南一省的这支军队,挑起了整个国家的大梁,由此而打造了一个“古今未有”的奇迹。 湘军的奇,还不止于此。在我看来,湘军至少有四奇,以上说的,只是第一奇。 什么是第二奇呢?那就是湘军在乱世中的微妙地位。 很多人说,湘军是起于乱世中的豪雄。这个说法是中肯的。大家都知道,没有晚清的乱世,就没有湘军的兴起。但是大家想一想,在湘军独领风骚的那个乱世里,全国有数不清的各路武装,打出了形形色色的各种国号,都是为了跟清廷分庭抗礼,争夺江山。那时的各种力量,都把锋芒指向了清廷。湘军既然是独领风骚,它为什么没有将清廷取而代之呢?要知道,清廷当时是多么孤立的一方,无力与各种势力去抗衡,它要保住自己延续了两百多年的政权,真是力不从心。 在这样的乱世里,湘军起了什么作用呢? 大家都知道,湘军做了清廷的帮手,甚至是清廷唯一的依靠。 为什么会这样?湘军是满清统治下的汉人民间武装,不可能是清廷的嫡系,甚至不是政府的常备武力。它并非清廷豢养的部队,特别在早期,并未使用清廷的财政拨款。即便后来,很多时候也是靠民间的捐输和占领区的商业税收来提供军饷的。湘军常常得不到清廷官府的供饷,不得不饿着肚皮打仗。并且从根本上说,从湘军存在的那一刻起,清廷始终是对它猜疑和顾忌的,担心它站到自己的对立面。 那么,湘军为什么要做清廷的帮手?为什么它不以自己非凡的战斗力,加入造反的行列,放手一搏,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单是这一点,就令人颇难理解。 湘军时代的乱世,群雄并起,战火纷飞,很有些春秋战国的味道,但又更加复杂。阶级矛盾,民族纠纷,摇摆不定的地方武装为一己之私雄踞一方,还有外国的侵略与中国的反侵略,使极度沉闷的中国社会,突然动荡不宁。清廷的一统江山,眼看要土崩瓦解。然而,湘军异军突起,为清廷的政权一一削平所有的对手,惜而因种种原因,未能保持强大的军事优势,把外国侵略者抵御于国门之外。 这样看来,湘军所起的作用,始终是为了恢复社会的稳定。它以暴制暴,长于武力,而希图和平,比较在意桑梓的平静和草根的安生。它没有自立政权的诉求,也不让清廷的敌人自立政权。从统治者一方看来,这样的好事,简直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但湘军绝不只是一块好吃的馅饼。湘军的奋斗,为中国社会带来了为时不长的稳定,显示了汉人的伟力,也为社会进步从事了种种探索,同时准备了大批的人才。 说到人才,就涉及湘军的第三奇。这一奇,奇在湖南的人才现象。在中国近代史上,自从湘军兴起,湖南一地,就形成了人才辈出的格局,朱老夫子那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预言就明显地、大规模地应验了。 第四奇,在于湘军的无法模仿。中国人喜欢跟风,搞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那是首屈一指。这是一股遗风,是一份不好意思拿去申遗的历史遗产。发源地就在官场里,叫做见风使舵,步步紧跟。如今的商界、娱乐界、出版界和影视界,跟风之风盛行,而不少的政府官员,堪称跟风的领军人物。 跟风,是为了追逐利益。看到别人在哪里占了便宜,就一哄而上。那么,湘军在崛起之后,是那么的威风八面,有那么多湘军人物平步青云,身居高位,甚至垂名青史,为什么就没有外省的人来跟风呢?这也是很奇怪的现象。咸丰皇帝年轻气盛,一开始并没有格外青睐湖南人,在任命曾国藩为帮办团练大臣前后,还另外任命了各地的几十名团练大臣,为什么外省的团练就形成不了气候呢?湘军这个风,为什么没人跟了? 是不是不想跟?似乎不是。打算在湘军屁股后面跟风者大有人在。若干省份的高官团练过本地的勇丁,诸如江西的田勇、贵州的黔勇、甘肃的黑头勇之类。那些主事的官员,也是想要拥有一支湘军这样的地方部队,借以风光一把。可惜的是,湘军这股风不好跟,大家跟了一阵,跟不出什么名堂,还经常被湘军大帅指为坐食军粮的“冗军”,也就作罢了。 淮军算不算跟风而崛起的武装呢?应该不算。淮军集团的总策划,本来就是湘军统帅曾国藩。他出于种种考虑,想弄出一个湘军的衍生体,于是让学生李鸿章去组建淮军,所以淮军在湘军之后崛起,叫做“湘淮代兴”,本钱是湘军给的,起家之后,仍然是“湘淮一家”,淮军才得以做大做强。 湘军的风为什么不好跟?要解答这个问题,恐怕又要扯上湖南人独特的秉性,特别是湖南人的血性。这个话题,很多人谈过,包括本人。一谈这个话题,动辄引来非议,不谈也罢。既然不谈,就只能啧啧称奇了。撇开湖南人的秉性不谈,这里仍然不妨指出,是一个非凡的人才群体,铸就了湘军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湘军既是“古今未有之奇”,引人称奇之处,恐怕还不止以上这几条,自会勾引猎奇的兴趣。于是不少人在探讨湘军的奥秘。这种探究,若能建立在已窥全豹的基础上,结果当然会更好。我想写一部比较适合当代阅读方式的自由体裁的湘军编年史,就是基于如此简单的想法。 遗憾的是,这部湘军的全史,肯定不能满足许多读者的口味。对湘军寄予关心的读者,不少人希望看到痛快淋漓的评断,希望描述湘军的文本,要有作者自己的观点。照我的理解,所谓“有自己的观点”,就是把话说得比较偏激,快意恩仇,非赞即骂,挑起一场口水大仗。或者权充脱口秀的主持人,将历史人物统统拿来调侃一番,忘了自己其实更加可笑。据说,若非如此,就无法吸引更多的眼球。 说白了,写湘军,有人以为应该大谈湘军的是非功过。顶湘军者和骂湘军者都不乏其人。在我看来,解读历史,功过是非的评价是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点击“湘军”二字,不一定是为了寻找盖世英豪,也不一定是去追索恶棍败类。如果心平气和一些,自可有另外的收获。即便平和不下来,执意要论是非功过,是否可以效法一种比较机灵的做法,搞个功过是非几几开,而不必单纯得像小孩一样遵循“非好即坏”的逻辑定式呢?我们的时代,距离湘军息兵,已有一个多世纪,大可不必像洪秀全阵营中人,将对手统统称为某妖,更无须效法清廷的史官,将对手蔑指为或贼或匪或寇。否则,我们就失去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人的水准。 何况,评论一件事,一个人,乃至一个集团,首先要把评论的对象弄清楚。什么是湘军?湘军是怎样发端、形成和壮大的?湘军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样的?湘军里面有哪些人,他们究竟做过一些什么事情?不弄清楚这些问题,就把自己的所谓独家的观点侃侃而谈,有点像麻将桌上或茶楼酒吧里扯个闲谈,开个玩笑。街谈巷议,若是意见分歧,就争个面红耳赤,然后打个圆场,不了了之。这样做,算是消遣,算是休闲,虽然也贴着文化或知识的标签,终究算不得解读历史。 我写《湘军》,也是为了把湘军这个历史产物,从过于休闲的研讨里拉出来,做一个全景式的展示,试图让大家把它看得明白一些。我相信,这本书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有助于解答围绕着湘军的种种历史谜团。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已出版图书之目录:
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6种111册) 1.《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影印),18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2.《清宫热河档案》(影印),18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德市文物园林局合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7月。 3.《清宫普宁寺档案》(影印),2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承德市普宁寺管理处合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7月。 4.《清代中南海档案》(影印),30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西苑出版社,2004年4月。 5.《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影印),40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6.《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排印),3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 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24种618册) 1.《恽毓鼎澄斋日记》(排印),2册,120万字,〔清〕恽毓鼎着,史晓风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2.《越缦堂日记》(影印),18册,[清]李慈铭着,广陵书社,2004年4月。 3.《晚清东游日记汇编》(影印),2册,王宝平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4.《薛福成日记》(排印),2册,140万字,蔡少卿、江世荣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12月。 5.《新编汪中集》(排印),1册,50万字,[清]汪中着,田汉云点校,广陵书社,2005年3月。 6.《陈宝箴集》(排印),3册,200万字,汪叔子、张求会编,中华书局,2005年6月。 7.《黄遵宪全集》(排印),2册,160万字,陈铮编,中华书局,2005年6月。 8.《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排印),1册,24万字,[日]佐藤铁治郎着,孔祥吉、[日]村田雄二郎整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9.《清代蒙藏回部典汇》(影印),75册,吴燕绍纂,中华书局,2005年6月。 10.《翁同龢集》(排印),2册,90万字,谢俊美编,中华书局,2005年7月。 11.《宝应刘氏集》(排印),1册,80万字,[清]刘台拱、刘宝树、刘宝楠、刘恭冕着,张连生、秦跃宇点校,广陵书社,2006年6月。 12.《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排印),8册,510万字,章开沅、罗福惠、严昌洪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13.《文津阁四库全书·清史资料汇刊》(影印),131册,戴逸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11月。 14.《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影印),101册,来新夏主编,学苑出版社,2006年12月。 15.《清代稿钞本》(影印),50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16.《近世人物志》(影印),1册,金梁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4月。 17.《李鸿章全集》(排印),37册,2800万字,顾廷龙、戴逸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18.《常熟乡镇旧志集成》(排印),1册,100万字,沈秋农、曹培根主编,广陵书社,2007年8月。 19.《康有为全集》(排印),12册,800万字,姜义华、张荣华编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20.《苏州商团档案汇编》(排印),2册,220万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苏州档案馆合编,巴蜀书社,2007年11月。 21.《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影印),11册,江庆柏主编,广陵书社,2007年12月。 22.《张之洞全集》(排印),12册,1200万字,赵德馨主编,武汉出版社,2008年11月。 23.《清代缙绅录集成》(影印),120册,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编,大象出版社,2008年12月。 24.《清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排印),23册,220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三、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17种20册) 1.《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排印),2册,110万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体裁体例工作小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 2.《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排印),1册,28万字,孔祥吉、[日]村田雄二郎着,巴蜀书社, 2004年4月。 3.《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排印),1册,50万字,虞和平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12月。 4.《清人笔记随录》(排印),1册,50万字,来新夏着,中华书局,2005年1月。 5.《清代西北生态变迁研究》(排印),1册,28万字,赵珍着,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6.《清代民间婚书研究》(排印),1册,23万字,郭松义、定宜庄着,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7.《伍廷芳评传》(排印),1册,45万字,丁贤俊、喻作凤着,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8.《李定国纪年》(排印),1册,27万字,郭影秋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9.《天国的陨落:太平天国宗教再研究》(排印),1册,42万字,夏春涛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10.《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排印),1册,46万字,罗检秋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11.《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排印),1册,50万字,朱浒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12.《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排印),蔡家艺着,1册,32万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13.《清代理学史》(排印),3册,108万字,龚书铎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14.《晚清报刊与近代史学》(排印),1册,31万字,刘兰肖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15.《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排印),1册,40万字,杜家骥着,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16.《清代北京旗人社会》(排印),1册,89万字,刘小萌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 17.《蒋良骐及其〈东华录〉研究》(排印),1册,25万字,陈捷先着,中华书局,2008年12月。 四、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26种71册) 1.《中国新史》(排印),1册,20万字,[葡]安文思着,何高济、李申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7月。 2.《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排印),1册,33万字,[法]李明着,郭强、龙云、李伟译,大象出版社,2004年7月。 3.《八国联军占领实录:天津临时政府会议纪要》(排印),2册,77万字,倪瑞英等译,汪寿松等编校,刘海岩总校订,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 4.《清初扬州文化》(排印),1册,22万字,[美]梅尔清着,朱修春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5.《这些从秦国来:中国问题论集》(排印),1册,15万字,[英]赫德着,叶凤美译,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6.《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排印),1册,52万字,[德]余凯思着,孙立新译,刘新利校,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7.《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排印),1册,27万字,[美]曾小萍着,董建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8.《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排印),1册,40万字,[美]罗威廉着,江溶、鲁西奇译,彭雨新、鲁西奇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9.《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排印),1册,30万字,[英]李提摩太着,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10.《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及欧洲》(排印),1册,41万字,[美]魏若望着,吴莉苇译,大象出版社,2006年4月。 11.《奉天三十年(1883—1913)——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的经历与回忆》(排印),1册,22万字,[英]杜格尔德·克里斯蒂着,[英]伊泽·英格利斯编,张士尊、信丹娜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 12.《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排印),1册,66万字,[日]佐藤公彦着,宋军、彭曦、何慈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13.《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排印),1册,52万字,[比]高华士着,赵殿红译,刘益民审校,大象出版社,2007年4月。 14.《明治前期日中关系史研究》(排印),1册,20万字,[日]安冈昭男着,胡连成译,王晓秋审校,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15.《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排印),1册,28万字,[俄]尼古拉·阿多拉茨基着,阎国栋、肖玉秋译,陈开科审校,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16.《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排印),1册,36万字,[美]何伟亚着,刘天路、邓红风译,刘海岩审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 17.《压力下的生活:1700—1900年欧洲与亚洲的死亡率和生活水平》(排印),1册,53万字,[瑞典]托米·本特森、[美]康文林、[美]李中清着,李霞、李恭忠译,李恭忠校,史建云审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 18.《中国十八省府》(排印),1册,29万字,[美]威廉·埃德加·盖洛着,沈弘、郝田虎、姜文涛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3月。 19.《扬子江上的美国人》(排印),1册,22万字,[美]威廉·埃德加·盖洛着,晏奎、孟凡君、孙继成译,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8年2月。 20.《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排印),1册,43.8万字,[美]罗威廉着,鲁西奇、罗杜芳译,马钊、萧致治审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1.《俄国各民族与中国贸易经济关系史(1917年以前)》(排印),1册,44万字,[苏]米约斯拉德科夫斯基着,宿丰林译,徐昌翰审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 22.《过失杀人、市场与道德经济:18世纪中国财产权的暴力纠纷》(排印),1册,26.9万字,[美]步德茂着,张世明、刘亚丛、陈兆肆译,张世明、[美]步德茂审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6月。 23.《美国政府解密档案:美国驻中国广州领事馆领事报告(1870—1906)》(影印),25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24.《清代水利与区域社会》(排印),1册,28万字,[日]森田明着,雷国山译,叶琳审校,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9月。 25.《中国丛报》(影印),21册,张西平主编,顾钧、杨慧玲整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26.《清代田赋刍论(1750—1911)》,1册,15万字,[美]王业键着,高风等译,高王凌、黄莹珏审校,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五、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丛刊(10种10册) 1.《帝国掠影——英国访华使团画笔下的清代中国》(图文),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水道寻往——天津图书馆藏清代舆图选》(图文),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券证遗珍——天津市档案馆藏清代商务文书图录》(图文),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4.《“满铁”旧影——旅顺博物馆藏“满铁”老照片》(图文),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5.《盛京风物——辽宁省图书馆藏清代历史图片集》(图文),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6.《耆献写真——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清代人物图像选》(图文),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7.《旧粤百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晚清画报选辑》(图文),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8.《烟雨楼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西籍中的清代建筑图像》(图文),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9.《皇舆遐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代彩绘地图》(图文),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10.《巴蜀撷影——四川省档案馆藏清史图片集》(图文),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六、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论着目录系列(2种2册) 1.《1945—2005年台湾地区清史论着目录》(排印),1册,61万字,周惠民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2.《1971—2006年美国清史论着目录》(排印),1册,55万字,马钊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七、《清史译丛》(7种7册) 1.《清史译丛》(第一辑)(排印),1册,22万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2.《清史译丛》(第二辑)(排印),1册,37万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3.《清史译丛》(第三辑)(排印),1册,27万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4.《清史译丛》(第四辑)(排印),1册,28万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5.《清史译丛》(第五辑)(排印),1册,26万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6.《清史译丛》(第六辑)(排印),1册,26万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7.《清史译丛》(第七辑)(排印),1册,27万字,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八、其他(4种5册) 1.《盛宣怀档案资料选编之四:汉冶萍公司(三)》(排印),1册,100万字,陈旭麓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 2.《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排印),1册,60万字,谢承仁着,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3.《清史论集》(排印),2册,128万字,陈捷先、成崇德、李纪祥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4.《清史镜鉴:部级领导干部清史读本》(第一辑)(排印),1册,24.75万字,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8月。 九、即将出版的图书目录: 1.《清代咸丰朝巴县衙门档案》 2.《大连图书馆藏清代内务府档案》 3.《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总汇(嘉庆—宣统)》 4.《乾隆朝满文寄信档》 5.《吉林省馆藏清代档案史料选编》 6.《清代军机处满文熬茶档》 7.《清代灾赈档案史料汇编》 8.《清代诗文集汇编》 9.《续编清代稿钞本》 10.《刘鹗集》 11.《于成龙集》 12.《清代中国诸问题》 13.《清代社会经济史》 14.《清代宫廷社会史》 15.《19世纪俄中关系——档案与文件》 16.《〈清史稿·乐志〉研究》 17.《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 18.《戊戌时期康有为议会思想研究》 19.《清代辑佚研究》 20.《清史译丛》(第八辑)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篇文章旨在对《湘军 全10册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这一系列书籍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湘军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性。然后,从四个方面对该丛刊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湘军的起源与发展、湘军在历史中的作用、该丛刊的编辑与文献价值、以及该丛刊对研究历史的贡献。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旨在全面展现该丛刊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并为研究湘军及清朝晚期的历史提供深刻的视角和参考。
湘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朝政府面临太平天国的巨大压力时,地方力量的崛起成为了清朝平定叛乱的关键。湘军,作为一支由湖南籍士兵和民众组成的地方军队,得到了时任地方官员曾国藩的领导与组织,逐渐壮大,成为清朝晚期的重要军事力量之一。
湘军的早期发展与其特殊的地域背景密切相关。湖南地处内陆,山川险要,历史上民众的自主性较强,地方军队传统悠久。曾国藩通过组织起义平定各地的叛乱、重用湖南士人,成功将这些地方力量转化为能够与太平军对抗的武装力量。在湘军的成长过程中,曾国藩采用了既强调纪律性又兼顾灵活性的军事战略,使湘军逐渐从一支地方义军发展成了规模庞大的正规军。
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湘军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湖南地区,还逐渐扩展到全国范围。特别是在清朝与外敌的对抗中,湘军作为“镇压叛乱”的核心力量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湘军的成功经验也成为清朝后期军事改革的一个典范,它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军事变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湘军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湘军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作为清朝镇压太平军的主力军之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太平天国自1851年爆发以来,迅速席卷了南方大部分地区,而湘军的崛起则是清朝能够最终打败太平天国的关键因素之一。曾国藩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政治和军事手段,将湘军锤炼成一支精锐之师,为清朝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其次,湘军的军事经验在清朝后期的镇压其他叛乱中得到了延续。比如,捻军起义、广东的割据势力、以及其他地方的民变,湘军无论在规模还是战术上,都展现出了较强的应对能力。湘军不仅仅是一支地方性军队,它还在很多历史关键时刻扮演了“国家捍卫者”的角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
另外,湘军在清朝灭亡后对近现代中国的军事与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湘军的将领,特别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清朝灭亡后成为了晚清政府的重要政治人物。他们通过“洋务运动”等手段推动了中国的部分现代化改革,虽然成效有限,但他们的影响力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与军事格局。
《湘军 全10册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是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的一部关于湘军及其相关历史的综合性资料丛刊。该丛刊的编辑工作始于对大量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涉及的范围从湘军的起源、发展、作战经验,到与清朝晚期其他军事力量的互动,几乎涵盖了湘军历史的方方面面。
丛刊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历史文献的全面整理与归纳。通过系统化的文献收集与研究,编者不仅使湘军的历史更加完整地呈现出来,也为学者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无论是关于湘军的军事战略、战斗过程,还是对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这一系列丛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样的工作不仅有助于还原历史的真相,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源。
此外,丛刊的出版也填补了许多关于湘军历史研究中的空白。在以往的历史研究中,湘军的角色往往被局限在对抗太平天国或清朝政权的框架内,但《湘军 全10册》却广泛收录了各类与湘军有关的文献资料,涵盖了湘军的政治、文化、军事等多重维度,使得学者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重新审视湘军在历史中的多重角色。
《湘军 全10册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对历史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它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许多过去未曾公开或未被重视的史料,在这套丛刊中得以整理和出版,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这些资料的发布,不仅帮助历史学者更准确地理解湘军的实际运作,也为今后关于清朝晚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
其次,该丛刊还促进了跨学科的研究发展。湘军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力量,它在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层面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者可以借助这些文献资料,探索湘军与中国历史上其他重大事件的联系,比如清朝的改革、民族问题、以及外交政策等方面。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最后,《湘军 全10册》也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通过对湘军史料的整理,学者不仅能够深入分析湘军的历史作用,还能够借此探索清朝灭亡、民国成立等历史转型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演变。这无疑为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总结:
通过对《湘军 全10册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套丛刊不仅仅是对湘军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整个清朝晚期及中国近现代史的深刻剖析。它通过对湘军历史的全面整理,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也为我们今天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之,《湘军 全10册》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的文献丛刊,值得所有历史研究者深入阅读与研究。它不仅为湘军的历史提供了系统的资料支持,也为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