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史》PDF电子书全6册,由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为满足群体生活的需要所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主要指民间,与“官”或官方相对;“俗”即风俗,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代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民众人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形式,民俗传承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风貌。《中国民俗史》丛书是一套普及民俗知识、增添生活趣味、开拓审美视野的大型文化读物。它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中国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民俗风情画卷。
《中国民俗史》书目:
中国民俗史 先秦卷
中国民俗史 汉魏卷
中国民俗史 隋唐卷
中国民俗史 宋辽金元卷
中国民俗史 明清卷
中国民俗史 民国卷
《中国民俗史》出版说明:
治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首先要熟悉民俗学本身的知识。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关于民俗现象的知识,用书本上的术语讲,叫民俗志,或田野作业资料。田野资料要靠学者自己亲身下去考察获得。你研究民俗,就得首先要熟悉你的对象本身。现在有些民俗学专业的师生对民俗知识本身都不大了解,或理解得不大正确,那就不容易搞好学问。比方说,搞文艺学,有些同志对文学知识不大了解,就去看文学史或文学理论的书籍去摸索,这虽然不是很坏的办法,但终究不会有很大的收获。你总得对文学作品本身比较熟悉,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从事学术研究,这是常识性的步骤,是不可逾越的。我是搞民俗学的,我要了解我的一个博士生,我可以听他的同学、朋友做介绍,也可以同他本人打交道,我就主张一定要同他本人打交道,同时也听取其他人的看法,作为参考。我和他本人打交道,等到彼此熟悉了,就不仅知道他的样子、行动,还知道他的心理活动,我有了我自己的体会,这种认识同道听途说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然后再参考别人的意见,所获得的认识就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问尤其如此。别人写的史书和理论书,绝不能代替你的实际知识,再好的理论也不能抵消学者本身对第一手资料的认识,这是肯定的。一个人学问的最主要来源,就在于他所研究的对象材料的本身。过去本专业有些博士生走了些冤枉路,到毕业时要扭转,已经来不及了。我当导师的,事后回想,感到没有尽到责任,应该从一开始就不迁就他,制止他的做法,才能使他有较大的进步。
对民俗知识的获得,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别人的记录得到,用我们的行话讲,叫使用民俗志。民俗志,是其他学者考察当地各种民俗所做的记述,分单一民俗志和综合民俗志等多种,我以前写文章讲过。你们将来在学问上能有多大的成就,在于能否掌握足够的民俗志资料,这是关键性的;或者说是有决定意义的。第二条是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博士生,还有访问学者,初进门,都要读一些“入门”、“概论”之类的理论书,对民俗科学有个宏观的了解。至于里面的许多房子,房子里面还有许多人,那等进了门之后,再借助其他的理论着作,直接或间接地去深入探访。专门性的着作,与概论性的着作相比,在门类上要齐全一点,内容也要深刻一点,不过它们既然是专项研究,就有它们的特殊背景和特殊的局限性,这点也要注意。比如,我国传统的民俗研究大多侧重在婚丧嫁娶和民间文学两个方面,其中婚丧嫁娶是讲人生仪礼的,也叫生活制度,专门的着作不少,但用婚丧嫁娶来概括民俗事象,并不完全,诞生礼就没有讲。再比如民间文学,在《民俗学概论》中,介绍了民间散文和民间韵文,分成两章①,篇幅已经不少了可是也不全,还有史诗等重要内容没讲2。此外,中国有五十几个民族,各有不同的民间文学,相互之间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些都是大学问,也没有仔细地讨论,可是作为一本概论书,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结果还是概而不全。由此大家可以知道,任何专门的研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忽略点,这是在学习时应该事先知道的。初学时,可针对某个专题去读书面窄一点也不要紧,但对面上的那些重要着作一定要知道,对整体理论信息定要关心。与掌握第一手资料相比,学习理论是相当重要的途径,但不是切,不能涵盖资料的功能。
第三个方面的知识,是历史知识。民俗现象不是现在才有的。人类有几十万年的历史,有民俗也可能几万年,文字记录才几千年。不管怎样,民俗的发生是很久远的,从人脱离低级动物起,就有民俗。民俗不是别的东西是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人和事,加上有关的思维。我们无法知道古代民俗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但文字记录能够帮助我们略加了解,所以那些用文字记录的民俗文献是很宝贵的。
记录民俗的文献,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历史上的民俗现象、民俗活动和民俗事件记录下来,用科学史的语言讲,这种文献就是民俗史。所谓史,就是古人的记录文字;而前面讲的民俗志,是现在的记录文字。史与志,有时间上的区分。我们要熟悉民俗知识,首先要熟悉“志”;对于历史上的民俗知识的了解,就要靠“史”了。记录民俗史料的着作,历史上零零碎碎地流传下来一些,像《山海经》、《风土记》、《风俗通义》和《荆楚岁时记》等,旧版本也还不少,现代翻印的也有,比较容易找到,大家应该留心去看。一个中国民俗学者假如连中国民俗史的典籍还都没有看,那就不像话了,那就不是中国学者。倘若是一个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的民俗,他不懂两本中国民俗史的着作,是可以原谅的,尽管照道理他也应该涉猎,可是中国民俗学者没看过《山海经》和《风土记》就说不过去了,那证明你对应该具有的知识却没有。另一种情况是,历代古人对民俗现象进行理论思考的言论或相关着述,这种专着并不多,但断断续续的言论一直有,从先秦诸子起发表见解,到晚清时续有言论出现。整本的书太少,即便有,也是混合着民俗现象一起谈的,比如《风俗通义》,就既记录了民俗现象,也夹杂了作者的议论言谈,两者都有。现在也还有人编写民俗史,有的还没有写完。已出版的现代学者撰写的民俗史着作,像张紫晨的《中国民俗学史》和王文宝的《中国民俗学史》①,我们图书馆里有,大家都应该看一看,是比较侧重资料的。外国人也写过,如日本学者直江广治就写过《中国民俗学》,中文本译成《中国民俗文化》②,我看了一下,有些地方不是很全,但还是他自己的看法吧,也可以参考。其他还有一些外文的论文,都比较短,也可以找来看看。做研究生的,要尽可能地多看一些。
西方理论着作也要阅读,要学习世界上所有先进人文科学的成果。但是,一个中国民俗学者更要熟知中国的民俗史,熟知历史上前人的着作。中国民俗史着作中的思想观念与西方理论的相比,会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在对中国民俗的记录和感受上,中国人毕竟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它也可能不都符合现代科学的要求,但是子不嫌母丑,我们应尊重自己民族的历史遗产。年轻人对这个问题不容易一下子想得很清楚,不过作为中国民俗学者,是必须思考这一点的。至于一些学术史问题,如古人所记录的民俗事象在现代生活中是什么形态?它们对于我们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这些还都是我们应该回答的问题。也许有的同学因为对某些现实社会现象不满意,所以认为母丑,感到西方的东西什么都好,可是你知道中国旧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吗?你对中国两个社会的情况做过对比吗?因此要知道历史,才会得出真知灼见。民俗学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人文现象是有自己的出生地的,绝不是风中的蒲公英,没有根须。现代社会强调高科技,但也不能忽视民族的人文文化。博士生是国家培养的最高级别的专业人才,在这些地方,应该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大家要明白,历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还是一种教养、一种义务、一种道德我们应该对学习历史有自觉的要求。
大家除了学习民俗学本身的知识,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民俗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并从这个层次上认识民俗学的性质和作用,这就是我常说的,知识结构要完整。造房子,打地基,地基越深越好,中国学问过去是很讲究基础的,现在也应该是这样。有些人只管民俗学,对其他学科想绕过去,缺乏相关的知识也不去管它,这是要自食其果的。以下谈民俗学和几个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与文化学和社会学。现在国家把民俗学放在社会学一级学科下面,不一定很科学,不过也有道理。因为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看,社会文化中的很多重要的东西,都包括在它里面了。但社会文化内部也有差别,可以分成上、中、下三层,民俗学主要研究中、下层文化。有些人弄不大清楚,认为民俗不算文化研究的对象,是持狭义说的。其实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广义的文化应包括人出生后所学习的所有知识,人类学、社会学都是取广义说的,民俗学也取广义说。过去有些国家的学者,如德国学者不是采用广义文化观的,他们所说的文化,都是指上层文化,如上层的文学、艺术等。最近张岱年先生主编了一本《中国文化概论》①,是教育部的指定教材,也只讲上层文化。他是哲学家,很有学问,但思维方式与民俗学者不同,大家可以各搞各的。一般现代人的文化观都比较狭窄,可在应用上又相当广,什么荔枝文化、风筝文化、龙舟文化、啤酒文化、西瓜文化、电脑文化都有。中国民俗学者取广义的文化观,即承认上层文化,但主要研究中下层民俗文化。李太白、关汉卿都是伟大的文学艺术创造者,但都是上层文学家,就不属于我们的研究范畴。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书,总结我国建国50年来的人文社会科学成就,我们编了一本《中国民间传承文化学论文选》,就把“民俗”、“传承”和“文化”几个词都放在题目里面了。
民俗学的基础是社会史,这一点,我没看见哪个外国学者讲过,我自己认为是这样,所以,民俗学的基础科学应该是社会学与社会学史,以及文化学与文化学史。过去,我们把民间文学的基础科学视为文学和文学史,以及文艺学和文艺学史,现在已经把它放在更广阔的地基上面了,属于社会学里面的学科了,对它的基础科学的认识也要调整。
在“学”和“史”之间,“学”是逻辑的、理论的,“史”是具体的、现象的,两者密切相关,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刚才提到的民俗学两组基础学科:社会学与社会学史、文化学与文化学史,每组都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各有其领域。研究民俗史和民俗学史,要离开文化史和社会史的记录,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它们是民俗学科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基础部分。我们的重点是研究底层的文化史和社会史,它们过去往往是被忽略的。民俗学与人类学。另外一些学科,如社会文化人类学等,也是我们的友军。英国人管它叫社会人类学,美国人叫文化人类学,叫法也不一样。林耀华先生一开口就说,民俗学就是文化人类学,或者社会人类学,这是他的看法。在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有用民俗学或民族志来代替它的。这些学术上的细微争论,我们就不去管它了。民俗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在中国还比较发达。我很想找一个人来北师大教文化人类学,直没找到。有一次,阿兰·邓迪斯( Alan Dundes)来这里讲学,他的一个美国学生当翻译。从邓迪斯说的经历看,他的运气还没有我们好,他不能在民俗学科里招生,只能在人类学名下招生,在他那里,民俗学还是人类学里面的一个学科,他的学生提出来我们这里读博土,研究民谣,我就想请这个学生教一点文化人类学的课,但此人的汉语不行,需要补汉语。我就对他说在中国补也行,回美国补也行,此人就回美国了,以后在美国读了博土,省事了,也不能来中国教书了。还有一个人,是外语系毕业的,英文不错,从外文书里凑了一些资料,编了一本讲义,是“文化人类学”,他本人也很高兴来这里教书,我看也还可以,写作的中文也还通顺,反正我们教这门课也是从无到有,但碍于客观原因,这个人没有被批准,事情也就放下了,现在这门课还是由董博士来教。人类学与民俗学的一些领域是交叉的,但这两个学科毕竟不同,不能完全混淆起来,所以民俗学者还需要了解人类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