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文选集评》PDF电子书全3册,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出版。
《文选集评》是明清《文选》评点史上*一部以汇集“《文选》评点”为目的的集评性着作,总结了从明后期到清中期《文选》评点史,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对其后的文选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以极高的敏锐性,及时搜集当时*研究成果,涵盖了此前《文选》评点着作的主要内容;反映出了明清二代《文选》批评的主要精神;突出了《文选》评点史上的大家和名家;保存了一些今天已经不易见到或者已经亡佚的《文选》评点着作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
《文选》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故又称《昭明文选》。隋唐时期,文选学兴盛,出现了李善注、五臣注两种影响深远的注本。降至明清,文选学研究走向深化,着述甚丰,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对《文选》语词、名物、制度的考证,一类是对《文选》名篇的评点。于光华编纂的《昭明文选集评》十五卷,就是明清时期《文选》评点的集大成之作。
《重订文选集评》书目:
重订文选集评 上册
重订文选集评 中册
重订文选集评 下册
《重订文选集评》出版说明: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故又称《昭明文选》。隋唐时期,
文选学兴盛,出现了李善注、五臣注两种影响深远的注本。降至明清,文选学研究走向深化,着述甚丰,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对《文选》语词、名物、制度的考证,一类是对《文选》名篇的评点。于光华编纂的《昭明文选集评》十五卷,就是明清时期《文选》评点的集大成之作。
于光华( 一七二七——?) 二,字惺介,号晴川,室名心简斋,镇江府金坛县( 今江苏省金坛市) 人。乾隆时诸
生:生不仕,以教授爲业,着有《心简斋集录》六卷、《四书集益》六卷、《昭明文选集评》十五卷、《古文分编集评》四集( 凡二十册) 。《重订文选集评》于光华自序称,乾隆癸未( 一七六三) 冬十一月,光华「航海来粤,俊亿造次,止携《文选》一编,盖素所笃好,凛先训而奉师承也。苟得闻见,辄抄卒业,即奔走衣食,漂泊天涯,旅舘孤灯,
不忍释手,历十数寒暑,编辑成帙0 可见他曾漂泊广东,但酷爱《文选》,随身携带,日夜吟诵,不断抄补,积十余年之力,方辑成《昭明文选集评》一书。据金嘉琰序,于光华在粤教授门徒,即以此书爲教材。乾隆三十七年壬辰(一七七二) ,「同志交迫,强付枣梨』,该书首次刊行于世,故该书《凡例》及秦序、金序、于序皆作于此年。六年之后,即乾隆四十三年( 一七七八) ,锡山锺纲「见而善之,复请副梓』,于氏又作《重订文选集评自序》和《重订凡例》,其友黄泽照序及其世姪邱先德序也作于此年。该书卷前锈有「乾隆戊戌夏锈」字样,戊戌秋所撰之《重订凡例》亦称锺君『捐资付梓,期年工竣』,可知乾隆戊戌( 一. 七七八) 秋此书已雕梓完毕。但书中锺纲序作于乾隆庚子( 一七八。) 三月,盖爲重印时补人也。
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自序》云:『念先人之属望,师友之亲承,悠忽无闻,徒事丹铅纂记,等同抄胥,愧何如
也!」这是于氏自谦之词,其实该书绝非一般的「抄胥」之作。书中除《文选》原文外,还录有六臣原注,节略其「习见习闻及前后雷同复出处』; 至于评点, 则选录了元明及清代前期各家的精彩文字。读者手此一编,既可藉助注释读懂《文选》文本,又能通过评点领略其中妙处,含英咀华,悦性怡情。金嘉琰序中称该书『考古叶韵,丽于句下; 考今疆域, 了如掌上; 诸家之评, 精严切要。不必丹黄铅薬, 而人人可解, 人人可读,洵文章之乐矮,学者之津梁也』, 指出该书嘉惠后学之功, 颇爲中肯。朱自清《论诗学门径》一文曾向中学生推荐过数种古诗文选本,本书即在其史) 。
据于氏《凡例》和《重订凡例》,该书以何义门( 何焯) 所评汲古阁本爲蓝本,但将六十卷合併爲十五卷,以便
阅读;「《沦注》所载孙月峰( 孙鑛) 先生评论,瑕瑜不掩。片言只字,无不指示,诚后学之津梁,修词之标的也,
今悉载人无遗。至如《纂注》、《评林》、《沦注》、《约注》、《山晓阁》、《赋彙疏解》及张伯起、陆雨侯、俞犀月、李安溪诸先生评,各採其一二,或十之二三」。其採摭颇爲广泛。乾隆四十三年修订重刻时,又增人邵子湘、方廷珪、叶树藩等人的评点或考释, 内容更爲丰富。所录最多者爲孙月峰、何义门二家, 其余各家则精选其佳妙之语,颇见裁剪之力。如卷二司马相如《子虚赋》,题注录何义门一条( 未标出处) ,正文眉批录何义门十四条,孙月峰十二条( 有八条未标出处) ,赋末总评录孙月峰、俞犀月、何义门、邵子湘各一条;又如卷八屈原《离骚经》,眉批录何义门八条,孙月峰五条,朱熹、浦起龙各四条,方廷珪、李安溪各三条,林兆珂、陆敏树各一条,总评又录孙月峰、陆敏树、浦起龙、方廷珪、周平园各一条。显而易见,该书引录最多者爲何义门,其次是孙月峰。但二家评语也并非真的「悉载人无遗」,除了漏标出处者外,尚有一些评点被有意或无意间捨弃。如《子虚赋》,于氏捨弃孙月峰眉批多达八条,见出裁剪之迹。所以,欲全面研究孙批或何批,尚需査阅原书,不能尽以于光华辑本爲据。
据査考,除了孙批、何批( 每人数千条) 外,该书引录较多者尚有方伯海( 方廷珪) 、俞犀月( 俞嗫) 、邵子湘( 邵
长兰) 、陆雨侯( 陆云龙) 、孙执升等,每人达数百条;引录较少者有刘勰、祝氏( 祝尧) 、王元美( 王世贞) 、陆平原(陆树声) 、郭明龙( 郭正域) 、张伯起( 张凤翼) 、陈玉阳( 陈与郊) 、林兆珂、闵齐华、锺惺、陆生生( 陆敏树) 、李安溪( 李光地) 、山晓阁( 孙琮) 、蔡世远、黄叔琳、浦二田( 浦起龙) 、沈德潜、孙端人( 孙人龙) 、张甄陶、陈鸣玉、周平园、陈螺渚、陈尹梅、魏霁亭、何念修、卢此人、潘酉黄等人的评语,每人数条至数十条不等。总人数多达三十余家。其中孙鑛评语出自《孙月峰先生评文选》,张凤翼评语出自《文选纂注评林》( 实爲张氏辑录他人之语) ,孙琮评语岀自《山晓阁重订文选》,孙人龙评语出自《昭明选诗初学读本》,方廷珪评语出自《昭明文选集成》,何焯评语出自其《文选》评本,其余各家,或转引自以上诸书,或取自其他评点本,搜罗之富,用功之勤,实堪称道。有些评点当时就十分稀见,今日原评本早已佚失,藉助于氏此书才得以保存下来。不难看出,该书对乾隆之前的《文
选》评点成果进行了广泛搜辑和全面总结,既突出了评点大家孙鑛、何焯的学术功绩,又不埋没普通评点者的真
知灼见,堪称是《文选》评点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具有十分重要的资料年和学术意义。
于氏所辑之评点,形式上以眉批爲主,或梳理层次,或品赏佳句,或挖掘内蕴,或品评写作技巧,或追溯语词
渊源,或揭示文学影响,内容丰富,不一而足。但亦有刻于篇题之下者,如卷一班固《两都赋》题下批云:「何义门日:两都一开一合,以宾主二字见意。其赋之用意处,全在序末二句,见作赋之由,劝戒之相也。气度雍容,音调鸿畅,大家手笔。」这是对《西都》《东都》二赋的总评。文字较长的总评则刻于篇末,如《两都赋》之末依次刻有孙月峰评语一条,孙执升一条,何义门四条,祝尧一条,观点精湛,足资读者参考。此外,于氏在夹注中亦辑录了不少精妙的品鑒乃至论争之语。如卷七陶渊明《杂诗》二首之一「结庐在人境」,诗末刻有双行小字:「本集「望」作「见」,「还」作「中」。。《渔隐丛话前集》东坡云: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尔。「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于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閑而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何日:「见」字就一句诚佳。然山气、飞鸟,皆望中所有,非复偶然见此也。「悠然」二字,从上「心远」生来。东坡之论,不必附会。』苏轼认爲『望」字意尽,了无意味;作『见」字却能传达出陶诗「悠然忘情,趣閑而景远』的境界,体悟颇深。何氏之论,未免拘泥。至于旁批,大都三言两语,极其凝练,且不记批点者姓氏,但亦颇有佳胜。如卷三张衡《归田赋》旁批:「归田之由」,「归田之景」,『归田之乐』,『归田之感』;又如卷五曹子建《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句旁批:「运用两喻,意自深远,风人之遗。』或归纳语段,或鑒赏诗句,巧于点拨,耐人寻味。
除眉批、旁批、夹批、题下批、文末总批之外,于氏还在《文选》正文中施以圈点。该书《凡例》云:「圈点画
乙, 俱参各本校定。大段落用大画截住, 小段落用句中逗圈别之, 佳句用密圈, 脉络用密点, 逐段眼目用尖圈,或用密点, 字法用实圈, 或用单点, 俱各从其轻重耳。」显然, 于氏在吸收诸家圈点的基础上制订了十分严明的圈点体例。但爲避免繁琐, 皆不注明来自何人何书。如卷一班固《西都赋》, 每句之下都有逗圈圈断, 裨读之顺畅;而在开头至「弘我以汉京』一段下以大画截住,在「实曰:唯唯』至「故穷泰而极侈」一段下也用大画截住,等等,这相当于今天的分段, 可帮助读者理清文章脉络层次。「华实之毛』一段用密圈, 即在每字的右侧皆加圈, 这是提示佳句,让读者吟咏体会。『其阳则崇山隠天」一段,于氏在「其阳』、『其阴』、『东郊』、『西郊』等短语之右侧皆施以尖圈「、』, 此爲提示段落眼目, 有提纲挈领之效。至于「左据函谷、二靖之阻」一段, 则在『左右」二字之右用尖点「、』,在『据』、『表』、『界』、『带」诸动词之右用实点「二,这是在标示行文眼目及用字之妙。以上略举数例, 说明于光华在作品圈点上颇用工夫, 这对于理解文章层次、品味妙字佳句有很好的提示和点拨作用, 某些圈点甚至具有一般批语所达不到的效果。
于光华《文选集评》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乾隆三十七年( 一七七二) 友于堂初刻本,名爲《昭明文选集评》;
一是乾隆四十三年( 一七七八) 锡山启秀堂重刻本,名爲《重订文选集评》。国家图书馆皆有收藏。经比对发现,重刻本于书末删去陈颖、于燻两篇简短的跋文,却在卷首增加了四篇序、《重订凡例》和《髓辨集说》,书中增补了邵子湘、方廷珪、俞犀月等人的诸多评点) ,并于卷末附有叶星卫( 树藩) 补注一卷,内容完备,校印精良,堪称善本。因此,乾隆时期的仿范轩本、三乐堂本、鸳湖芝晖阁本、有怀堂本、世寿堂本、金关书业堂本、经纶堂本,嘉庆年间怀德堂本,咸丰年间右文堂本,同治年间纬文堂本、江苏书局本,光绪年间善成堂本,以及年代不详之渔古山房本、天禄阁本、崇儒书屋本等,皆以此本爲据加以覆刻) 。一九一九年上海扫叶山房又出版石印本,更名爲《评注昭明文选》,尤爲风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将乾隆四十三年启秀堂重刻本影印出版,不仅能爲研究《文选》的学者提供方便,有效促进文选学研究的开展,对于古代诗文鑒赏和古代评点学的研究也不无裨益。于是略作评介,
是爲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