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研究集成》PDF电子书全2巨册,由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
《张仲景研究集成》全方位地汇集了仲景生平家世、学说起源、学术精华、研究应用、传承发展等浩繁博大的内容,将《伤寒杂病论》问世以来,特别是近百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仲景学说的成果溶为一炉,并经过周密细致的设计、分类、加工、剖析,大跨度地表现了张仲景不平凡的一生和仲景学说在祖国医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巨大影响。其视野之广阔、构制之宏大、内容之丰富、资料之翔实,是目前国内外同类着作中仅有的。
《张仲景研究集成》出版说明: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医学家。他关心民众疾苦、热爱医学,并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这一伟大的事业。他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创造性地总结出了中医对急性热病和部分疑难杂症的诊治经验,写出了千古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完善、发展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开创了祖国医学六经辨证的先河。他对祖国医学的贡献之大,是后世公认的,诸多赞语之中,以着名学者徐衡之先生所论最切:“仲景实验派医学,万民于今受赐,其有光中国文化,实不在孔墨庄老之下。中国文化史,苟无仲景其人,则岂止医学一门黯淡无色,中华民族恐已成无医之国矣。”
近两千年来,仲景学说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流派,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研究仲景学说的人数颇多,研究成果也颇显丰硕。据有关资料表明,迄今《伤寒杂病论》的各种版本已达到0多种,刊印次数超过千次;研究仲景学说的专着达到10余种,涉及中医理法方药的各个领域;公开发表的各类论文约2万来篇,几乎遍布于国内出版的所有中医药学刊物中,文章作者来自内地各省、香港、澳门特区及台湾省。
全面总结历代对仲景学说研究的成果,并介绍给广大的读者群,这不仅关系着仲景学说研究工作的质量,也是关系到如何进一步搞好中医学术继承和发展,推动其走向世界的重要工作。钱超尘、温长路两位教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带领全国40多位有志于仲景学说研究的中医界同仁,继《王清任研究集成》、《李时珍研究集成》出版后,又经两年多的墨耕笔耘,完成了《张仲景研究集成》这部5万字的大型文献学着作。
《张仲景研究集成》,提纲挈领式的把包括张仲景家世、学说起源、学术精华、研究应用、传承发展等浩繁博大的内容汇于一书,把一千多年来,特别是近百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仲景学说的成果溶为一炉,大跨度地表现了张仲景不平凡的一生和仲景学说在祖国医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巨大影响。《张仲景研究集成》具有文献和工具书的性质,为读者提供了一部系统的研究参考书,这于继承和发展仲景学说,促进中医学术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值此
成书付梓之际,应钱、温两位教授之约,我欣然写了这段话,以为之序。
《张仲景研究集成》目录:
(上册)
概说
张仲景其人其事
《伤寒论》流传简考
第一篇 有关《伤寒杂病论》版本的研究
一、《伤寒杂病论》版本目录
1949年之前
1949年之后
二、《伤寒杂病论》版本研究&钱超尘 温长路
第二篇 有关张仲景研究的医学和社会学着作
1949年之前
1949年之后
第三篇 已公开发表的研究张仲景及其着作的文章
一、公开发表文章的目录
二、部分已发表文章选辑
(一)对张仲景生平事迹的考证和研究
张仲景姓名事迹考&郭象升
张仲景郡望生卒之推测&洪贯之
谒南阳医圣张仲景祠墓记&黄谦
张仲景之伟大贡献&秦伯未
张仲景生平事迹考证&薛凝嵩
张仲景生平问题的讨论&宋向元
试论“汉末建安时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的问题&邓曼
张仲景在中国医药上的进步作用&薛凝嵩
论张仲景史略及其遗着问题&宋向元 李辰生
祖国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陈邦贤
关于张仲景为王仲宣诊病故事的考察&许光岐
关于《伤寒论》与张仲景的考证&彭静山
南阳张仲景遗迹&蔺雪帆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张仲景&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
张仲景传略考&尚启东
关于张仲景生平一些问题的探讨&杜雨茂
试谈张仲景后裔去向&张鸿盘
仲景犯讳质疑&马锐
张仲景其人其事其成就&丁素珍
从《伤寒论·自序》探讨张仲景精究方术的一生&黄成汉
(二)对《伤寒杂病论》文献理论的研究
中国历代伤寒书沿革略史&曹炳章
读《伤寒论》杂记&周学海
《伤寒论》原文订误&曹尹甫
《伤寒论》六经&恽铁樵
湖南新发现之《古本伤寒杂病论》批判&易万育
《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否仲景秘本之商榷书&张春江
《伤寒论》六经概说&姜春华
张仲景的着述年代和现存《伤寒论》的编次问题&洪贯之
《伤寒论》非王叔和所编次商榷&姜春华
从古人对《伤寒论》的看法来认识《伤寒论》&张海峰
从巴甫洛夫学说来看仲景《伤寒论》&何焕奎
有关《伤寒论》的一些问题的商榷&邓曼
古本康平《伤寒论》&施启生
评《金匮玉函经》&李辰生
《伤寒论》的内容分析&陈方之
《伤寒论》之讨论&吴考槃
学习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体会&黄竹斋
伤寒本义&姜春华
对于伤寒与温病的认识&时逸人
学习《伤寒论》以前须要明确的几个主要问题&任应秋
试讨论张仲景氏“汗法”之运用基本原则&方药中
六经浅解&何云鹤
关于《伤寒论》397法113方&萧熙
《伤寒论》基本精神的体会——整体观念&金寿山
《伤寒论》六经定义的讨论&陈伯涛
读张仲景替王仲宣诊病一则有感&潘白尘
读《伤寒论》书后&陈子厚
从《伤寒论》体会中医的辨证施治&林乾良
关于《伤寒论》“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宜禹余粮
丸”条的讨论&张志民
论温病学上的“营卫气血”和“三焦”&王新华
温病和伤寒的鉴别&宋洛川
对《伤寒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之研讨&吴考槃
论《素问·热论》与仲景《伤寒论》六经主证的异同&陆鸿元
我对《伤寒论》的六经和辨证论治的初步认识&曾昭耆
我对伤寒与温病的看法&翟冷仙
从《金匮玉函经》“辨太阳病形证治第三”的首条看《伤寒论》次序
之排列&宗维新
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胡光慈
读《伤寒论》的一些体会&郑宗洛
略谈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内容和所附图解问题&徐荣斋
《伤寒论》“六经”的初步探讨&王新华
伤寒、温病的学术源流与辨证论治&欧阳锜
《伤寒论》汇要分析&俞长荣
我对《伤寒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认识&严子藩
《伤寒论》研究和整理的我见&裘沛然
对伤寒与温病的体会&徐景藩
对《伤寒论》第176条白虎汤证条文的初步商榷&凌春明
《伤寒论》各型脉象汇考&庞祝如
《伤寒论》桂枝去桂枝加茯苓白术汤的探讨&谷振声
端正对《伤寒论》的认识&张志民
统一伤寒、温病学说的认识&章巨膺
从《伤寒论》尚有32条论文在《金匮要略》中残存来谈《伤寒论》的
编次和内容的删削问题&何爱华
伤寒六经的研究&张琪
栀子豉汤是不是催吐剂&姜承第
为什么白虎汤证会恶风寒&万友生
试谈温病学与《伤寒论》的关系&石集贤
谈谈经方与时方&赵恩俭
对经方与时方的看法&赵寄凡
不必强分经方时方&程鸿儒
谈谈学习《伤寒论》&任应秋
《伤寒论》397法113方的我见&金寿山
试论古代治“伤寒学”的概况及其流派的形成&任应秋
张仲景着作略考&姜春华
《伤寒论》六经若干问题&姜春华
从《伤寒论》初探六经标本中气&松涛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伤寒与温病&蒋其学
介绍张仲景《五藏论》&赵有臣
对《伤寒论》与《内经·热论》关于六经问题的我见&张云鹏
探讨《伤寒论》运用和发展《内经》的理论&章巨膺 于尔辛
谈谈《伤寒论》的教学经验&李克绍
对宋本《伤寒论》原文第28条的质疑&王家喻
六经初探&杨志一
对《伤寒论》中几个问题的认识&许自诚
《伤寒来苏集》和柯韵伯的学术思想&王衍生
对《伤寒论》第15条“其气上冲”和第231条“其外有热”疑问的探讨
&王华英
对《伤寒论·少阴病脉证篇》第二条的认识&陈亮
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药证的探讨&权依经
《伤寒论》六经病理初探&施家珍
《伤寒论》六经分证的精神实质&沈济苍
对《伤寒论》一书几个问题的探讨&刘渡舟
伤寒解惑论&李克绍
浅谈伤寒与温病&孙泽先
六经探索&孙泽先
试谈伤寒与温病的异同&何志雄
试论《伤寒论》六经传变的规律&朱式夷
六经辨证与脏腑、八纲、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潘澄濂
《伤寒论》证治实质的探讨&郭子光
《伤寒论文字考》条文部分补正&岳美中
试论《伤寒论》“六经”当为“六病”&刘绍武
略论伤寒六经传变问题&魏甫贤
临床中学习《伤寒论》的点滴体会&封万富
关于《伤寒论》厥阴病的讨论&王琦
《伤寒论》对温病学的贡献&郑秉熊
浅论厥阴证在六经传变中的位置&施太源
《伤寒论》药物的统计&林乾良 孙福顺
浅谈对《伤寒论》学习法的体会&孟琳昇
试论《伤寒论》六病分证的特点及其意义&张志民
《伤寒论》研究性着作简介&余瀛鳌
《伤寒论》研讨&吴考槃
《伤寒论》刍言&刘渡舟
试论仲景的学术思想&何绍奇
关于《伤寒论》争论的几个问题&鲁兆麟
《伤寒论》版本及目录学研究概况&王琦 杨健武
《脉经·卷七》初探&刘峰 杨维益
关于《伤寒论》注家之研究&郭子光 段光周
《伤寒论》之提纲辩&刘渡舟 高飞
试评研究《伤寒论》的三纲、症状二流派&沈敏南
对《伤寒论》的紧脉进行对比分析&刘渡舟
《伤寒论》论治“坏病”的寓义析&李庆生 孙雯霞
《伤寒论》与《汤液经》&姜春华
“微似有汗”似字辨&李克绍
仲景医学与食疗食养&李春生
介绍几种有关六经实质的学说&贾太谊
《伤寒论》中纵横交错的辨证艺术&温长路
《伤寒论》部分原文质疑&朱倩 刘士敬
《伤寒论》397法探&董正华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平脉法》考辨&何爱华
仲景着作文献研究简议&张灿玾
祝味菊对伤寒六经的研究贡献&曹留蓝
台湾对《伤寒论》若干问题的研究&曾友长
张仲景食疗思想初探&董凤娣 王雅琴
《伤寒论》名称流变考&崔锡章
高继冲本《伤寒论》与《永类钤方·伤寒》&冈田研吉 郭秀梅
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为六病辨证体系的文献依据&谢光 朱玉
《伤寒论》“四逆辈”探讨&李宇航
论张仲景与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内在联系&董泽宏
论近代的《伤寒论》研究高潮&王振国
伤寒六经的实质及气一元论观探析&杨在纲
《周易》与《伤寒论》&孟庆云
《伤寒论》“欲作”探究&温武兵 高京宏
李时珍对《伤寒论》的研究&刘家骅
试论伤寒学研究之历史分期&万晓刚
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的影响&欧阳兵
从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看《伤寒论》六经学说&杨麦青
“阴阳自和”是人身阴阳的深层规律&祝世讷
《伤寒论》“气上冲”辨治管窥&温武兵
柯琴“温病症治散见六经”学术思想探讨&李惠义 李飞
《伤寒论》“急”治浅识&吴洁
国医革新导师章太炎&胡樾
《伤寒论》研究的反思&贾春华 王海林
《伤寒论》“项背强几几”当读“项背强几几”&赵桂玉
《伤寒论》“大椎第一间”析&王铁林
《伤寒杂病论》成书补考&柯雪帆
谈《伤寒论》的设计&朱元起
论伤寒的十大辩证关系&刘义生等
张仲景“虚则郑声”定义源流疏略&贾孟辉 贺晓慧
对《伤寒论》几条原文注释的一点意见&王玉明
明代《伤寒论》研究方法述略&欧阳兵
《伤寒论》自序质疑&廖又明
《伤寒论》99条“手足温而渴者”之辨析&周益新 李银章
浅谈黄元御、陈修园应用运气学说在《伤寒论》研究中的贡献&刘香春
论《伤寒论》的特色与优势&陈亦人
论《伤寒论》编次的两派之争&张大明 张国泰
《伤寒论》176条“里有寒”当为“里有实”&张保伟
清代伤寒书目着录评析&姜永平
从《武威汉简》看仲景学说&张定华 孙其斌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质疑&陈道纯
略论朱肱对《伤寒论》的整理编次&李金田
日本江户中后期对《伤寒论》的研究&胡玉玲 郭秀梅
《伤寒论》236条“瘀热”含义之我见&刘国晖 赵致镛
《伤寒论》的魅力&傅延龄
《伤寒论》病、证、症的结构与临床意义&聂惠民
《素问·热论》与《伤寒论》的源流关系&陈志强 曹枫
《伤寒论》学术研究与未来发展探讨&王兴华
《伤寒论》“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句读之我见&于文
《伤寒论》“抵当汤”考析&刘士敬 朱倩
医易相通话伤寒&陈桂苍
《伤寒论》厥阴病实质探析&刘承仕
试论喻嘉言对《伤寒论》的研究&熊曼琪
《伤寒论》特殊行文手法10例&李宇航 许山鹰
论《伤寒论》学科发展方向与研究方法&熊曼琪
伤寒两感论&汪栋材
《伤寒论》中“乍”字用法再析&聂惠民
《伤寒论》中“烦”字探析&宋金香等
张仲景古方称量考&朱文惠 沈兰心
《伤寒论》六经研究41说&王庆国等
从《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看独
取寸口诊法的渊源与发展&王庆国
《伤寒论》中“火逆”新探&尹改珍
仲景着作价值的二重性&张大明 张国泰
东汉末建安大疫考&赖文 李永宸
《伤寒论》几个问题的探讨&李树沛等
《注解伤寒论》所据祖本考&李玉清
从《伤寒论》“去桂不去桂”之争谈理校的局限性&李华
《伤寒杂病论》对秦汉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柯雪帆
论六经辨证与寒温统一&姜建国
《本草图经》引仲景方论考异&郭秀梅等
成无己训释《伤寒论》的特色&黄春丽 陈竹友
“辨证论治”的历史和方法&刘渡舟
《伤寒论》对温病学的影响辨识&朱松生
宋以前《伤寒论》传本及校勘整理研究&田思胜
《伤寒例》当为《伤寒论》概论析&赵永生
禹余粮丸方补缺初探&郭建国
浅探仲景着作一分为二之由来&赵体浩
《康平伤寒论》的发掘及其学术价值&王长凤 李华安
柯琴治《伤寒论》之创见&杨利
正确认识和评价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周永学
张仲景运用形象比喻写作手法探析&杨大华 张芬
小柴胡汤同名方考&陈志英
张锡纯对《伤寒论》的研究特点&董正华
《伤寒论》阴阳含义类析&刘庆帮 姚惠萍
《伤寒论》第319条之病变趋势辨析&张国骏 汪洋
仲景医方与《小品方》方剂比较研究&袁冰 石东平
《伤寒论》国内外研究现状&万晓刚
文化仲景与伤寒正名&刘吉善
仲景学说现代研究思路&翟慕东 王小平
《伤寒论》求“正”&吴修符 蔡群
《伤寒论》辨疑四则&李心机
《医宗金鉴》校正《伤寒论》论评&李华 王玉民
《伤寒论》“痓”字考辨&贾延利
《普济残卷高本伤寒论》简介&赵怀舟等
从《内经》标本逆从论看《伤寒论》&张跃华
吴鞠通《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黄海
《伤寒论》阳明病篇有关问题评述&顾武军
试论《伤寒论》是经典广义的外感病学&臧凡
从《伤寒论翼》看柯韵伯在学术上的创见&宋俊生
华佗“六部三法”伤寒学说的历史意义&曹东义
喻昌对《伤寒论》发展的贡献&赵珍品
试论《伤寒明理论》的学术成就&董正华
以敦煌遗书《法要》探讨张仲景经方之源&张永文
《伤寒论》第309条之我见&张国骏 徐军娟
仲景学说的精神实质摄要&章恪
《伤寒杂病论》着述的时代背景&任添华等
张仲景医方与《汤液经法》考&张灿玾 张增敏
《伤寒论》113方没有佚一方&韩社光 韩胜保
宋本《伤寒论·子目》及其源流初考&赵怀舟等
仲景医学理论的特点及应采取的研究方法&陈萌 陈强
《伤寒论》理论研究的反思&瞿岳云等
《伤寒论》之痞证当有疼痛辨&魏小萌
《医宗金鉴》中的伤寒内容特色&黄海
陈修园对《伤寒论》存津液的发挥&林慧光
张锡纯对《伤寒论》治学思想初探&刁志光 谢春锐
《内经》、《伤寒论》重言词辨析&范开珍
构建六经辨证教学图示&李洪娟
运用逻辑学判明因果关系五法研究仲景用药心法&张大明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
仲景学术研究需要返朴归真、正本清源&张大明
《伤寒杂病论》再溯源&冯世纶
《金匮要略》简介&谢仲墨
对《金匮》的展望&何云鹤
《金匮·疮痈篇》的语译&耿鉴庭
我对《金匮要略》的看法&任应秋
《金匮要略》的探讨&吴考槃
对《金匮要略》“痰饮”篇的研讨&沙星垣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浅论&程元廉
乌扇非射干辨&陈照
《金匮要略》基本理论的初步认识&张兆吉
如何学习《金匮要略方论》&任应秋
读《金匮要略讲义》书后&谢海洲
我对《金匮要略讲义》一书的浅见&张迪蛟
试论《金匮要略》若干特点&杨扶国
《金匮要略》析疑三则&李今庸
谈谈《金匮要略》的学习&何汝湛
再谈对张仲景氏“狐惑病”的认识&张发初
怎样学习《金匮要略》这本经典着作&陶葆荪
《金匮》“白津”考释&陈倩亮
《金匮》心痛概念及其部位之我见&李发枝
试析《金匮》中的“反”字&孙绍周
《金匮要略》释词疑析二则&夏祖昌
也析《金匮》“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夏祖昌 张重刚
《金匮要略》“其脉平”释&皇甫予苏
《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脏”、“腑”新释&贾太谊
简析叶天士对《金匮要略》的运用与发挥&吴仕骥
王洙与《金匮要略》的发现&伊广谦
《金匮·水气病篇》第八条试析&吴仕骥
读《金匮要略》妇人篇摭记&哈孝贤
《金匮要略》经文释解析疑二则&汤红 王晓华
《金匮要略》“数”字本义探析&王居正
《金匮要略》“脉脱”之我见&柴中元
《金匮要略》“文蛤汤”条辨析&邓蕾祖 张笑平
析《金匮要略》中“风”、“寒”、“气”三字&金芷君
《金匮要略方论》“肺痿肺痈”篇错简浅析&池建淮
八味丸补入《金匮要略》考评&魏贻光
《金匮要略》定量一瞥&陈国权 李桂香
从《金匮要略》的校勘论《外台秘要》的方剂文献学价值&连建伟
张仲景妇科文献研究简议&张灿玾
《金匮要略》注释三则&吴仕骥
“转胞”识&马德孚
论徐彬对《金匮要略》的贡献&汪泳涛
《金匮要略》方中白酒名实辨&魏道祥
《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校勘研究&徐成贺
《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研析&边玉麟
陈修园研究《金匮要略》的特点初探&林慧光 阮少涵
《金匮要略》质疑问难八条&章恪
我对《〈金匮要略〉质疑问题八条》一文第4条的看法&张志恒
《金匮要略》“狐惑”病名探疑&邓家刚
《脉经》中《金匮要略》条文的研究&崔锡章
《金匮要略》首篇“十七句”内涵辨识&袁清思
《金匮要略》“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析疑&张保伟 朱平生
《金匮方论衍义》在《金匮要略》文献研究中的价值&陈大权 王立颖
风水病证析&刘俊等
《金匮要略》中风第一条释义浅析&杜玉玲 王法祥
清代《金匮要略方论》稀见注本选介&胡滨等
(下册)
(三)对《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的研究
对于《伤寒论》八个姜附方剂的讨论&陆闻鸿
《伤寒论》中消化器证候&陈方之
关于“承气汤”的初步研讨&张德超
《伤寒论》泻下法的规律之体会&萧熙
从《伤寒论》体会中医的治疗规律&庞祝如
辨证治疗的证候“八纲”例解&庞祝如
《伤寒论》的治疗“八法”分析&庞祝如
对张仲景用附子的研究&张志民 徐柏英
《伤寒论》中的针灸治疗&李柰
试讨论张仲景辨证论治中的几个重要法则&张志民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中应用甘草的分析&肖琪
张仲景在药剂学上的贡献&胡长鸿
我对《伤寒论》“脾约”的看法&臧载阳
从经方泻心汤谈到《伤寒论》的辨证基础与实践&俞天农
张仲景用甘遂的研究&张志民 徐柏英
试论《伤寒论》下法的基本运用规律&李继祖
论大建中汤&大?敬节
从血吸虫病的治疗研究谈到仲景“六经”的运用和发展&杨志一
谈谈热入血室&俞长荣
对《伤寒论》汗法及有关问题的探讨&秦家泰
对于仲景使用大枣的研究&岳美中
《伤寒论》中有关急性传染性肝炎及其转归的初步体会&温碧泉
从仲景方谈中药的煮法服法&王孟圆
试论小柴胡汤方证&陈子厚
我对张仲景用药法度的一些体会&樊天徒
论风伤卫、寒伤营和风寒两伤营卫&万友生
关于《伤寒论》中汗法与攻逐法的理蕴探讨&袁岂雍
《伤寒论》六经热型和小柴胡汤适应证的探讨&陈养和
有关《伤寒论》烦躁证的分析&刘渡舟
白虎汤在临床上的运用法则之研讨&沙星垣
仲景《伤寒论》的辨证论治&黄展鹏
对张仲景用桂枝的认识&戴渭麟
同源也可以异流&崔秀山
仲景刺灸法研讨&盛燮荪等
《伤寒论》运用附子的辨证&冯修洁
对《伤寒论》论脉的几点体会&陈亦人
仲景方中应用石膏、附子及其配伍的探讨&岳美中
《伤寒论》中有关汗法应用的探讨&陈雨苍等
略谈《伤寒论》的厥证&陆奎文
试论《伤寒论》中的若干辩证法思想&金寿山
谈中医对于伤寒的认识及其一般治疗方法&李恒玖 方药中
《伤寒论》四逆汤类方的探讨&徐湘亭
《伤寒杂病论》中的外治法&余瀛鳌 杨润平
略谈《伤寒论》中之针灸&承扬
《伤寒论》中的护病学&钱可久
仲景运用杏仁初探&张浩良
仲景用药法则的初步探讨&杨永良
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应用桂枝的探讨&沈凤阁
《伤寒论》中的附子配伍应用探讨&时振声
略论麻黄升麻汤&张浩良 江静波
略论《伤寒论》水气病的辨证治疗&沈凤阁
张仲景舌诊运用规律的初步探讨&褚玄仁
六经下利初探&杨志一
从三个承气汤看仲景的下法技巧&魏德煜等
学习《伤寒论·太阳病篇》的体会&矛心
从伤寒的临床观察研究探讨卫气营血和脉、舌的演变&邢锡波
谈《伤寒论》阳明病之“汗”&张燎
从“厥”与“休克”谈到《伤寒论》的三阴分证&魏睦森 陈蓉蓉
略谈《伤寒论》中之烦躁&李培生
谈《伤寒论》中的攻补兼施治法&王永谦
对《伤寒论》中相反相成配伍的认识&毛德西
《伤寒论》发热的辨证分析&时振声
《伤寒论》方在杂病中的应用&金寿山
试论《伤寒论》中和法的运用&陈瑞春
试论《伤寒论》的下利证&朱承汉
略论太阳病中风表虚和伤寒表实&万友生
浅谈《伤寒论》中下利的辨证论治&邱明义
《伤寒论》六经是辨证施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的&徐荣斋
张仲景治痞八法&王贵淼
张仲景用粥的法义初探&吴良德 傅汝霖
对《伤寒论》中有关温法运用的认识&阳立
试论《伤寒论》六经的气机升降&张燮均
关于伤寒六经和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的统一问题&万友生
《伤寒论》方究竟能治那些疾病&张志民
张仲景对煎药法的掌握和运用&王有奎
谈谈《伤寒论》的辨证方法&李克绍
《伤寒论》发热面面观&刘方柏
张仲景运用虫类药的经验探讨&吕志连
《伤寒论》脾胃治法的临床运用&陈瑞春
略论伤寒六经的经络意义&彭建中
《伤寒论》的寒热与阴阳&中村谦介
《伤寒论》“心肾相关”思想探讨&谈运良
《伤寒论》之寒的实质探讨&雍履平
略谈仲景运用甘草的经验&周宜强
《伤寒论》治喘诸方的运用&聂惠民
附子在《伤寒杂病论》诸方配伍中的作用探讨&潘澄濂
鉴古观今论厥阴&万兰清
《伤寒论》病后调理探微&张书芬 沈桂香
读张仲景书&何任
三阴三阳浅论&喻嘉兴
《伤寒论》方证辨证探析&顾武军
张仲景“方证相对”辨证思想的内涵及价值探析&叶纪平
试论仲景对《内经》扶正与祛邪法则的发挥&吴洁
试谈《伤寒论》辨证论治中的辨型与辨势&双安安
试论《伤寒论》的辨治体系&王春才
从易理和临床认识《伤寒论》厥阴病&陈克正
《伤寒论》太阳病篇脾胃学说浅识&王兴华
《伤寒论》脉学述要&郁保生
浅谈少阴兼表证用方之异同&郭炳新
《伤寒论》偶发性症状初探&温武兵
试析《伤寒论》中“血汗同源”&何路军
浅谈“芩连”与“泻心”&魏飞跃
仲景药物炮制中火制法考疑&旷惠桃 潘远根
试论《伤寒论》之阴阳观&刘文安
《伤寒论》的方证体系初探&刘季清 冯世纶
谈《伤寒论》舍证从脉诊法&巴哈尔·哈德尔
《伤寒论》药对组方初探&刘家骅
浅论《伤寒论》中的望诊&张玉英
太阴腹满腹痛证辨析&裴永清
浅谈《伤寒论》中补益药的运用&洪利明
真武汤证探骊与实践&毛德西
《伤寒论》小便不利证治及预后&沈若星
《伤寒论》42方不用甘草辨析&吴忠文
《伤寒杂病论》服药后反应浅析&高明明
谈《伤寒论》祛邪必宣畅气机的治疗原则&徐苓
“开阖枢”与“关阖枢”在《伤寒论》中的运用&王希哲 李宝丽
浅谈张仲景关于“气”的论述&詹文国
谈“麻黄汤禁例”&裴永清
《伤寒论》烦躁证探析&王传航
张仲景对康复医学的贡献&曹贵珠 戴长林
张仲景运用动物药探讨&张凤瑞 常丽影
《伤寒论》太阳病里证论&张喜奎
《伤寒论》论误用火汗清下四法致死证探讨&王恒照
析《伤寒论》“扶阳气”&汪毅
从张仲景组方法度谈四气五味配伍法&梅明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药统计及相关研究&吴翠珍等
《伤寒论》方药用水浅述&吴协兵
对《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的探析&贾太谊
《伤寒论》五脏寒热对方初探&谢有良 梁华龙
《伤寒论》表证治法浅探&董国富 陈树森
张仲景“四神汤”初探&谢盘根
妇人“热入血室”新解&马德孚
初探《伤寒杂病论》在肛肠病的应用&徐元庚
试论张仲景论治杂病重在治脾&杜建忠 董秋梅
试论太阳杂病&王明杰 黄淑芬
从六经气化观点探讨外邪致病的作用方式&?晓东等
《伤寒论》辨疑法探微&田发益 李顺瑜
《伤寒论》辨证论治中药试法的作用&曾庆明 雷跃
浅析张仲景之利尿法&蒋泽彪
《伤寒论》日数临床意义辨析&王付
《伤寒论》衄家禁汗探要&潘正萌
试论伤寒六经病的自愈机理&谭德福
张仲景“合方”论&贾春华等
《伤寒论》寒热对偶方证辨析&董正华
试析《伤寒论》下法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李仲平 李杰
《伤寒论》茯苓作用刍议&杨旻
仲景应用甘草初探&胡永信
《伤寒论》养阴保津学术思想特色探述&田维君
论张仲景对粳米的临床运用&孙福成
仲景反治探析&张尚武
浅议仲景辛开苦降法&温长路 温武兵
从《伤寒论》谈六经辨证与外感病护理&李瑞敏
《伤寒论》活血化瘀法初探&杨运高
《伤寒论》乌梅丸方证辨识&曲夷
从《伤寒论》看经方的组方特点与思维方法&赵映前 胡爱萍
伤寒病与六经辨证&姜元安等
试析《伤寒论》发热症&魏玉琦
仲景治厥十法探析&胡亚丽
《伤寒论》中的药物煎服法&杜锦辉 莎玫
论《伤寒论》之促脉&于春光 贾维钢
《伤寒论》应用附子的规律和特点&王秋荣等
从《伤寒论》谈张仲景治水十法&殷立敢
小议《伤寒论》治呕法&肖慧中
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增多看太阳病蓄水证&何军锋
热入血室证治管见&江克明
六气与《伤寒论》六经关系初探&解培勋 梅贤良
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孙玉齐
浅析《伤寒论》体现的医学研究方法&冷伟
《伤寒论》护胃扶正法探讨&黄爱珍
《伤寒论》第223条猪苓汤证探析&陈明
浅析《伤寒论》中期门穴的运用&谢富明
《伤寒论》“误下”与辨疑似证&王付
六经营卫论&徐培平 符林春
聚类分析在六经辨证中的应用&吴雄志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辨要&畅洪昇
《伤寒论》辨治肺病咳喘法则的应用及其影响&张玉英
《伤寒论》方剂今用应遵循的原则&张运克
略论《伤寒论》证候的确立原则&张五州 杨英豪
《伤寒杂病论》表里先后缓急治法探要&李家庚
《伤寒论》方药性味与配伍简析&马守宽 马力文
试论“六病时位”是《伤寒论》的证治程序&臧东来
《伤寒论》利水法探析&张玉英
《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探析&杨硕
《伤寒杂病论》的辨证方法研究&李秋贵 李文瑞
《伤寒论》论治方法运用举隅&常振森
仲景对脉学的贡献&王东生等
仲景利用白术双向调节水液代谢初探&许乃山等
仲景方在慢性肾炎中的应用&李俊彪 周莺
近二十年对仲景健脾法(方药)的文献研究概况&叶进 沈庆法
《伤寒论》服药法探讨&叶韩镯
《伤寒论》方化学成分研究述评&朱章志
半夏泻心汤配伍规律初探&温武兵
浅谈仲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王弘振
《伤寒论》重脾胃学术思想的探讨&王春生
从《伤寒论》谈对五苓散的再认识&叶柳忠
张仲景药对配伍应用浅探&杨新年 刘景超
论张仲景对有毒中药临床应用的贡献&邓家刚
论张仲景辨阳明腑实八法&叶琼花
《伤寒论》六经辨证全息思想&齐凤军
“证”是病机与证候的统一体&徐木林等
浅析《伤寒论》中之“和”&何新慧等
量级价值概念在《伤寒论》中的应用&韦卫萍
试论经方中的对立统一观&周新华 张天喜
经方命名规律初探&郭恒林
《伤寒论》病、方、药、证辨析&徐兴国
古今中药处方用药探析&王冬梅等
从麻黄与石膏的运用看《伤寒论》的动态辨证&王小荣 赵永山
关于《伤寒论》中头痛证治的辨析&张弢
桂枝汤宜久煎&王晓飞等
浅谈《伤寒杂病论》中几种药材的炮制&刘秀英
试论张仲景对“和”之学说的贡献&赵文远
论《伤寒论》之“和法”&聂惠民
试论乌梅丸证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张喜奎
浅谈“如法将息”&张国胜 余勇刚
浅析《伤寒论》五泻心汤的鉴别应用&余永林 胡锡元
《伤寒论》阳明中寒证辨治&宋玉梅
张仲景慎药防弊学术思想探微&杨宏宝 张炳填
仲景在诊断上的科学预见&张润平 路振平
苓桂术甘汤配伍机制研究&宋宗华等
《伤寒论》“小便异常”辨析及临床实践&陈明
辨病势是仲景辨证论治的活法&钱静
浅探《伤寒论》中平调阴阳的辩证法思想&李秉涛 张居运
心下痞在《伤寒论》中的辨证与治疗&高欣铎
浅谈《伤寒杂病论》论悸十证&祝均辉
张仲景肾病学术思想探讨&邹如政
柴胡汤类方证及和法若干问题的探讨&马贻超等
《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石膏用量比与其作用关系探讨&张保伟
《伤寒论》中吴茱萸洗制法的研究&王树玲等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温桂荣
《金匮要略》杂病浅说&秦伯未
我对《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篇》的见解&岳美中
略谈《金匮》的胸痹证治&臧载阳
黄疸病的证治&何任
对《金匮》“痰饮”病篇的初步探讨&陈治平
对《金匮》治疗产后腹痛的体会&刘浩江
从《金匮要略》探讨痰饮病的辨证论治&钱元龙
论“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俞长荣
《金匮要略》脉学的探讨&李飞
试从《金匮要略》探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规律&张济民
再论阳旦证&华廷芳
论金匮肾气丸的类方&汤辅康
再商榷阳旦证&吉怀荣
论《金匮要略》胸痹病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诸葛连祥
浅谈《金匮要略》虚劳病的治法&阎艳丽
试论《金匮》虚劳篇对后世的影响&陈家英
《金匮要略》脾胃说初探&王子谟
《金匮》下法举隅&金芷君
肺中冷与消渴的鉴别诊断&金芷君
《金匮要略》急证临床研究发展概述&王茹
《金匮》所论胸痹与脾胃关系浅析&宋建平等
《金匮》水气病初探&何懋
《金匮要略》苦辛合法组方用药治疗杂证探讨&孙晋营等
论《金匮要略》“同病异治”及其临床意义&李桂贤
《金匮》动态分析法探析&徐敏
治气、治血、治水&周衡
《金匮要略》肝虚寒证探讨&傅志红
《金匮要略》叙症方法雏议&周尔文
试论张仲景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伤方的学术价值&杨义靖
《金匮要略》厚朴七物汤方证析&张良
《金匮》监制乌附毒性的配伍规律&张毓汉 魏大章
《金匮》妇人篇对桂枝的应用&李平等
谈《金匮》五脏水的临床意义&林永发 刘丽琼
试析《金匮要略》中的体质分类&刁利红
《金匮要略》方剂学术思想刍议&胡陵静 刘熔
《金匮要略》脉诊释义&朱虹 刘煜
金匮肾气丸中桂枝考证&刘诗发
仲景方芍药调控作用初探&侯中杰
《金匮》治瘀法则浅析&成诚等
《金匮要略》汤液溶媒的选择运用探析&柴可夫
《金匮要略》治疗妇人血病方药浅析&许小凤
《金匮要略》药物剂量的使用探讨&徐成贺 赵体浩
从《金匮要略》“知肝传脾”论仲景脏病相传观&曾盛和
论《金匮要略》精神疾病的证治&吴颢昕
《金匮要略》重脾胃学术思想研究&江淑安
张仲景治疗杂病组方用药特点探讨&黄江涛
浅谈《金匮要略》中的补脾法&王立颖
《金匮》狐惑病证治源流探讨&曲丽芳 张再良
《金匮要略》方剂双向调节作用述要&张工彧
《金匮》酸焦苦甘调肝虚病法探讨&张成新等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体会&郑玉玲
浅谈《金匮要略》方的对立统一规律&李红平
《金匮》消法初探&胡亚丽
《金匮要略》痰饮证治浅析&赵剑峰 刘玉超
《金匮要略》湿证辨治研讨&王恒照等
《金匮要略》虚劳病方探讨&田雪飞
《金匮要略》皂荚丸在肺系病中的应用&傅志红
金匮肾气丸药理研究进展&张家玮 张家林
论《金匮要略》后三篇急救法&张建荣
《金匮要略》中药物外治法的探讨&陈卫平
“血不利则为水”的机制及临床意义&张苏颖
《金匮要略》二阴相关论&陈国权
从《金匮要略》腠理探三焦系统形质功能&曲丽芳
论《金匮要略》妊娠养胎与优生&张建荣等
论以《伤寒论》解读《金匮要略》&王维武
《金匮要略》腹满痛治法浅析&陈学习
浅述肾气丸的衍化&管华全
论《金匮要略》的治则与治法&戴锦成
论以辨病为前提之《金匮要略》病证结合模式&蒋明
《金匮要略》治湿探微&蔡英剑 邱明友
(四)对仲景学说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
对《伤寒论》小柴胡方证的体会与运用&张柏龄
小青龙汤证管见&馆野健
斑疹伤寒重用石膏银花治疗的经验&李健颐
伤寒临证心传&张镜人
应用湿温理论治疗小儿肠伤寒症的规律探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于《金匮》“矾石丸”治疗妇科白带病的实验介绍&陈世五
六经辨证论治的点滴体验&周典谟
金匮肾气丸加减运用的体会&汤辅康
清营汤的临床运用&沈敏南
应用下瘀血汤辨证加减的体会&丁光迪
《金匮要略》论外湿的临床意义&诸葛连祥
略谈小柴胡汤、桂枝汤方证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张磊
张仲景活血化瘀的辨证施治及其方剂的活用举例&姜春华
对《伤寒论》五泻心汤的认识及临床运用&杨培君
《伤寒论》治肝法的运用&陈瑞春
小半夏加茯苓汤之临床应用&宋树林 厉永龄
经方救治急性心肌梗塞验案三则&高松寿
仲景方治疗急腹痛&郭来荣
《金匮》方治验举隅&姚真敏 赵治友
用仲景方戒毒初探&段从伟
仲景下法治疗急腹症举隅&金诚
少阴病验案摭拾&王红华
《伤寒杂病论》汤方抗过敏药理研究&洒玉萍
金匮肾气丸加味治验顽疾重症三则&余大强
当归芍药散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张筱萍
芪归桂枝汤治疗产后身痛130例&范济平
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气阴两虚Ⅱ型糖尿病&黄河清 黄骏
《金匮》建中汤加味配合化疗治疗白血病31例&熊树松
金匮肾气丸引火归源应用举隅&王建红
当归四逆汤临床体会点滴&侯学武 侯明德
仲景方在伤科内伤病证中的运用举隅&胡立敏 汪栋材
非治疗咳喘病经方在咳喘病中的运用&滕美林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人参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30例临床观察&奚肇庆等
“外气”与金匮肾气丸对“阳虚”小鼠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的影响&骆永珍等
董建华院士运用仲景方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王长洪
运用仲景方治疗病窦综合征的研究进展&黄河清 石世德
仲景方治疗老年不寐举要&金美亚
“少阳为枢”及其临床运用&袁成业
金匮肾气丸为主改善老年人SOD、LPO等衰老指标的观察&刘浙伟
少阳病证与针灸辨治&欧阳八四
仲景方在耳鼻喉科的运用举隅&干千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义新识&张光灿 高松寿
娄多峰教授应用仲景对药治疗风湿病的经验&冯喜如等
刘渡舟运用猪苓汤的经验&陈明
运用仲景“和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郑薇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广泛性焦虑症72例&孙松涛
甘麦大枣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0例&于晓妹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新进展&景浩
《伤寒论》小柴胡汤临证应用举隅&刘瑞娟
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杨运池 高晔
吴茱萸汤治厥阴头痛试析&郑宏等
金匮肾气丸治疗前列腺肥大初探&赵新乡
白虎汤加减治疗小儿乳蛾96例&吕 英
大承气汤灌肠在腹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金正贤
桂枝汤衍变方应用探析&宫胜贤
《金匮》麻子仁丸临床新用体会&吴中等
运用仲景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何赛萍
小承气汤加味治疗小儿阳明腑实型哮喘病43例&孔庆明
仲景方药与肿瘤临床&王庆才
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渗出性胸膜炎28例&李建华等
仲景吴茱萸汤临床治验&孙伯青
应用仲景方治疗痹证体会&蒋熙 朱琬华
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经验介绍&汪世亮
治肝纵横说临床发微&乔洪华
乌梅丸临床运用体会&王庆英
越婢加术汤在免疫系统的应用&于华芸
《金匮》方治疗男性不育症&戴锦成 刘瑞芬
肾气丸于妇科临床新用&黄九
《金匮》狼牙汤加味方治疗湿热带下病的临床观察&周劲松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李宇航等
仲景三方对大鼠肝纤维化不同时期血清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及层粘蛋白作用
的观察&任小巧等
刘渡舟教授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顽疾选萃&张保伟
白头翁汤临床运用&刘治安
炙甘草汤的药效分析&李文红等
应用《伤寒论》诸方治疗胃痞证的体会&王盛邦
金匮肾气丸对“恐伤肾”大鼠丘脑、海马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袁世宏等
当归四逆汤临床新用&骆常义
金匮肾气丸对金匮肾气丸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张家玮
仲景方治疗房室传导阻滞35例&张文才
仲景方剂用药及组配规律的研究进展&武肇玲
仲景方在急难重病中的运用举隅&杨永生等
金匮肾气丸治疗膀胱炎218例临床观察&李英新等
中医经络学说辨治狐惑病108例临床研究&严可斌
仲景三黄汤考源及验案二则&毛绍芳 刘世恩
乌梅丸临床研究近况&邹世昌
当归四逆汤治疗重症顽疾举隅&赵明芬
《伤寒论》方药应用三则&温荣达等
六经辨证诊治痰证5例&娄绍昆
大陷胸汤免疫作用观察&王孝先等
干地黄在金匮肾气丸中抗衰老实验研究&管家齐等
《金匮要略》栝蒌薤白汤类方研究概况&张瑞
芍药甘草汤治疗不自主动作心得&于仁义
运用仲景方治呕举隅&董莉
金匮肾气丸对金匮肾气丸证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张家玮
金匮肾气丸对糖尿病大鼠多元醇代谢的影响&梁晓春等
干姜人参半夏汤加味的临床运用&周步君
《金匮要略》治咳喘四法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邓丽莎
日本对葛根汤的研究与临床应用&闫冬梅
和解法外科运用举隅&洪晓瑜 谢懿颖
当归四逆汤加大黄治疗手术后肠粘连78例&周桂容
栀子豉汤加减方治疗痤疮12例&冯瑞雪 张再康
白虎汤临床应用及禁忌证探析&金文君
金匮肾气丸新用&程远 程科
竹叶石膏汤在儿科的运用&钟仁华
理中汤合金匮肾气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胡兆明
经方治疗排尿性昏厥验案举隅&南晋生
循经辨治举隅&刘太明
《金匮要略》侯氏黑散临床偶拾&赵文远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举隅&刘维庆 沙涛
第四篇 有关张仲景研究的重要学术会议及论文选辑
一、重要学术会议情况简介
全国首次张仲景学术讨论会(南阳)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仲景学说学术讨论会(南阳)
1985’仲景学术讨论会(成都)
张仲景学术国际研究会(南阳)
’99仲景学术论坛(大连)
21世纪张仲景学术思想研讨会(南阳)
全国第六届仲景学术研讨会(广州)
国际张仲景学术思想研讨会(南阳)
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暨第六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南阳)
2003’国际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北京)
其他有关张仲景学术研究的专门会议
二、学术会议论文选辑
(一)对张仲景生平事迹的考证和研究
南阳产生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廖国玉
论仲景学说形成的社会基础&唐明华
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赵清理 王安邦
关于张仲景生平一些问题的探讨&杜雨茂
张仲景官居长沙太守的考证&廖国玉
张仲景长沙太守考&李浩澎
张仲景任长沙太守事迹考&韩奕
张仲景“长沙太守”考&刘道清
张仲景“长沙太守”的几个问题&刘道清
张仲景里贯考&李浩澎
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故里涅阳考&廖国玉
南阳医圣祠之沿革&王昆山 毛光骅
南阳医圣祠肇建由来&秦恩甲
南阳名胜医圣祠的肇建与沿革&秦恩甲等
历代仲景造像考&刘世恩 毛绍芳
张仲景与中日医学交流&张娜
(二)对《伤寒杂病论》文献理论的研究
研究《伤寒论》的流派&任应秋
《伤寒杂病论》分合隐现简介&米伯让
关于康治本《伤寒论》&杨维益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述评&李景荣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研究概况&魏雪舫 陈忠琳
宋版《伤寒论》之新知见&真柳诚 梁永宣
《伤寒论》日本内阁本与中国北图本互勘研究&钱超尘 梁永宣
关于唐本与宋本《伤寒论》的比较研究&卫云英
《张仲景方》图经本释例&郭君双
《伤寒论·序》的学术价值&沙涛等
王叔和时仲景原着是否已毁于战火&陈道纯
《伤寒论》“三阴三阳”时空生命模型探源&张其成
宋金元时期伤寒学的原因、特点及地位&张瑞贤
伤寒、杂病相关论&杨麦青
《伤寒论》第39条机理浅释&张保伟
试论《伤寒论》汤方辨证的源与流&程磐基
论《伤寒论》的辨证体系&傅延龄等
“损阳伤正”是《伤寒论》的病理基础&韦绪性等
试论《伤寒论》的“扶正固本”思想&张磊
试论《伤寒论》中保胃气的学术思想&赵清理
浅谈《伤寒论》祛邪法中对气津的保全&时兴善 白建民
张仲景是针灸辨证施治的典范&邵经明
《伤寒论》六经初探&秦进修 李浩澎
六气与六经证漫谈&黄天锡
试析《伤寒论》的辩证法思想&蔺雪帆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
《外台秘要方》“伤寒”考&毛绍芳 刘世恩
《周易》六爻和《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关系&石应轩 康淑香
《伤寒论》治略与兵法三十六计举隅&陈明
论《伤寒论》八法纲目&聂惠民
《伤寒论》时间医学浅探&梁晓平
试析仲景医学气论的形成&陈萌 王庆国
略论《伤寒论》的恒动辩证观&姜建国
考察关于张仲景的六经和经络的关系&稻村正治
论《伤寒论》的六病分类辨证体系&王宗柱
以六经学说及其方法论构建仲景学术思想综合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战略
&王庆国 畅洪昇
《伤寒论》望诊探略&王历
张仲景舌诊规律初探&杨俊
仲景目诊初探&李孟章 李云飞
仲景脉学的体系&陈连顺
《伤寒杂病论》脉法浅谈&柏红阳 王伟
研究《伤寒杂病论》与辨治疑难杂病&王付
《伤寒论》“脏腑辨证”思想在中医诊断学中的价值&钱峻等
《伤寒论》中的导法对医学的贡献&宋跃彬 周琳
《伤寒论》几种重要笔法&沈济苍
《伤寒论》“者”字的妙用&马献军
《伤寒论》南阳方言举隅&庞景三
试论知识考古学与系谱学可能对仲景学说研究的指导作用&王庆国 李
成卫
研习《伤寒杂病论》之新思路&吕长善
关于编写《伤寒杂病论讲义》的设想&王付
中日仲景学说研究之比较&方家选 赵体浩
仲景学说与当代的东洋医学&俞雪如
日本近代中兴的古医学的特点&长泽元夫
论《金匮要略》一书的形成&李今庸
王洙发现《金匮要略》的若干佐证&梁永宣
《金匮要略》注释发展刍议&刘敏 王庆国
从《脉经》看《金匮要略方论》&张再良 叶进
《金匮要略》“狐惑”病名探疑&邓家刚
论《金匮》“黄家所得”从“脾”得之&陈国权
(三)对《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的研究
论《伤寒杂病论》方药实用特色&聂惠民
方证对应研究&张兰凤等
《伤寒论》方族及其研究&傅延龄等
《伤寒杂病论》眩晕病机探讨&沈志秀 严季澜
论《伤寒论》方剂加减化裁妙用&高树良
试论《伤寒论》制法组方规律&李赛美
《伤寒论》三大注本体系之一&余瀛鳌
逆向思维析经方配伍&张兰凤 王阶
对《伤寒杂病论》中两则经方的认识&陈德春
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我见&刘贵成
浅析《伤寒杂病论》中药物剂型的运用及给药途径&吴立明等
浅谈仲景禁药不禁&李俊 李晓
论经方的配伍、剂量与时效&刘传珍 周丽华
《伤寒杂病论》的二十种治法&柳艳等
论《伤寒论》之“和法”&聂惠民
论张仲景和解九法&邱根全 赵天才
仲景外治法初探&杨凤莲
仲景妇科病辨证及方药特点分析&林立佳
《伤寒杂病论》通络学术思想及贡献&王魁壳 舒占钧
论仲景的食疗思想&白长川
略论仲景学术中否定性病情资料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陈家旭等
论仲景寒热错杂病的辨证施治&于殿生
《伤寒论》、《金匮要略》治郁方法&吴明珠
《伤寒杂病论》中肾病证治浅探&度景胜
仲景治眩晕十法探析&吴艳华
浅论张仲景治喘&陈玉川 陈富重
伤寒痞证辨治探讨&陈鉴清
《伤寒论》中针灸副作用的剖析&张世平
运用仲景学说论治“非典”述要&岳新立等
仲景治眩晕诸方辨析&李静
《伤寒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刍议&温长路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近况&朱南方 李小苹
柴胡汤主治功效古今览析&刘英锋 胡正刚
小柴胡汤临床新用&郝芬兰 陈桂英
伤寒治痞方药探微&陈鉴清
谈人参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杨小欣
杏仁在《伤寒论》中的运用&邢运生 方红哲
博碁子考识&秦思甲
浅析《伤寒论》大黄的辨证运用&孙长燕
由《本草纲目》栀子的气味主治分析《伤寒论》栀子的用法&蔡坤坐
经方中桂枝的使用&江永平
对仲景运用栝蒌组方的探讨&李富汉
仲景用酒法初探&张清旺 张清旭
浅谈《伤寒论》少阴病吴茱萸汤证&李家生
浅析仲景服药方法&张顺茹
论张仲景对腠理学说的卓越贡献&袁培智
谈《金匮》中全科医学的预防思想&程红
论《金匮》中的“优生”思想&沈继泽
《金匮》杂病调治阳气法及其用药特点&张琦
浅述《金匮要略》止痛十法&谭彩群
对《金匮要略》腰背部病证的探讨&黄仰模等
《金匮要略》治疗肺系病诸方探讨&童红旗 张利明
《金匮要略》津液代谢障碍类病证辨与治思路辨析&蒋明
《金匮》虚劳证治浅析&张再良
浅谈《金匮要略》妇科方药&刘玉红
风引汤方义解析&陶汉华
(四)对仲景学说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
张仲景《伤寒论》在辨证论治上既掌握了空间又抓住了时间&岳美中
经方派老中医岳美中教授用经方起大症之经验&陈可冀 李春生
对张仲景狐惑病的认识及其临床运用&路志正
试论水气上冲证治&刘渡舟
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价值&李克绍
《伤寒论》辨证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魏富有
《伤寒论》、《金匮要略》关于热性病的辨证施治及临床指导意义&王
文钦
葛根汤加味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6例&杨冬东 王瑞永
大柴胡汤异病同治举验&贾太谊
运用《伤寒论》论治非典型肺炎的研讨&王春生
《伤寒论》对失眠的证治&马作峰
伤寒方治喘咳&梁柳文
刘渡舟教授应用半夏泻心汤经验&李宇航
方和谦老师谈《伤寒论》治喘诸方的辨证应用&赵铁良
陈瑞春教授运用五苓散的经验&梁银秀
李寿山教授活用经方治疗“慢肝”经验&于家军等
经方治利验案辨析&张宁
经方治疗痹证临床举隅&马志才
桂枝汤及其类方在老年病中的运用&朱红梅
桂枝茯苓丸在妇科临床的应用&李鲁炎
从小柴胡汤治腹痛谈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李波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2例临床观察&潘金辉等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胆石症60例临床观察&丁二可 谭宗章
大柴胡汤在妇科的运用&梁健
经方在中风病中的应用举隅&贾磊
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周会 徐新国
肝炎在伤寒六经中的证治及微观辨证的关系&翟慕东 王小平
小建中汤应用与中医继承&马志才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脾肾阳虚型哮喘128例疗效观察&李明春 李震
四逆汤临床应用体会&陈亮等
四逆散半夏泻心汤合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刘德才
王庆国
附子泻心汤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经验介绍&徐荣谦
四逆散的现代研究&徐晓东
当归四逆汤临床应用举隅&徐亚君
《伤寒论》承气汤临床应用举隅&周天寒
加味白虎汤治疗病毒性脑炎2例&高连仲 郑国玉
肾气丸治疗不育症的微量元素探讨&邹学正 赵金
真武汤为主治疗7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罗德轩等
桃仁承气汤外敷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48例报告&沈连波
当归生姜羊肉汤加味治疗产后身痛36例&王秀春
当归生姜羊肉汤加味治疗产后身痛36例&雷正荣 胡陵静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21例临床观察&厉永龄 宋树林
经方加味辨证治疗心衰验案三则&贾太谊 贾磊
半夏泻心汤临证活用举隅&黄家诏
桂枝麻黄各半汤临证运用举隅&周海虹
大黄甘草汤新用&杜普昌
桂枝汤治疗豚鼠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李上云 孟繁志
栝蒌薤白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宋建
平等
半夏泻心汤对大鼠胃粘膜血流量的影响&米子良 兰秀峰
甘草泻心汤治疗实验性反流性食管炎的实验研究&刘晓霓等
黄芩汤有效成分配方抗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丁晓刚
傅延龄
鳖甲煎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PDGF-BB表达的影响&谢世平等
真武汤对肺心病并右心衰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陈建彬 江泳
益气养阴化瘀法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李庆云等
下瘀血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柴可夫等
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张友堂等
《伤寒杂病论》活血方剂最新研究&奥山彻
第五篇 研究、纪念张仲景的主要学术机构和活动
一、主要机构
南阳医圣祠
涅阳学社
南阳张仲景研究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
张仲景国医学院
南阳市中医中药研究所
二、纪念张仲景的主要活动
张仲景医药节
新中国成立后纪念张仲景的部分活动
第六篇 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弘扬和开发
一、一般情况介绍
二、重点单位推介
河南南阳市中医院
河南南阳张仲景医院
河南南阳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
河北玉田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