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 全15册 2017高清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PDF电子书全15册,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年出版。
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有不少,我们这一代有很多老大夫在初学中医时读的就是这些教材(讲义),这些讲义和现代中医药教育教材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重实用、重经典,但又决不泥古,并且及时把握最新科研成果,把临床病案直接纳人教材,而且学习模式大多是边读书学习,边跟师实践。这次重新校辑这些讲义,不但可以给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材改革提供参考,而且也给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师提供新的教学参考书,也给中医药院校的在校生及社会自学人员提供新的学习辅导用书。同时,对临床医师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无疑,也是临床中医师继续教育的参考用书。换言之,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精选的出版,必会有大量的读者群,必将给中医界提供一套实用的教学和临床参考用书。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选辑了“铁樵函授医学讲义”“承淡安针灸学讲义”“秦伯未国医讲义”“兰溪中医专门学校讲义”和“伯坛中医专科学校讲义”5部分,当然这并不是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的全部,但是,这是“精华”,这是见微知着,窥“斑”知“豹”。因此,这次能再版这些讲义教材,实属不易,这是科研人员和出版人员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书目:
恽铁樵温病讲义恽铁樵临证基础讲义恽铁樵医学史讲义恽铁樵金匮要略讲义恽铁樵临证医案讲义恽铁樵内经讲义恽铁樵伤寒论讲义(上)恽铁樵伤寒论讲义(下)恽铁樵临证各科与药学讲义
张山雷脉学讲义张山雷中风讲义
秦伯未国医基础讲义秦伯未国医临证讲义
陈伯坛金匮要略讲义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出版说明:
民国时期(1911-1949)是中医学发展独特的、多难的时期,然而,由于人为地分类,民国时期的中医典籍未被划到古医籍中,故而不被列入中医古籍整理出版之列。因此,民国时期的许多中医着作一直没能与广大读者见面,尤其是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随着许多老前辈、老中医的退休、仙逝,很有可能就被淹没。现在,中医学教学模式、中医学教材的改革被提到当前中医教育改革重要的议事日程,此时此刻,选辑点校整理出版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一可填补民国时期中医书籍讲义类出版之空白,二可为当前中医教改和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启迪思路。这也是这次选辑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的意义所在!
民国初期,由于当时的北洋政府将中医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漏列,导致中医界的奋起抗争,中医界有志之士积极筹办中医学校,以期既成事实,希望当时的政府承认中医教育的合法性。由此,服务于学校面授及函授教育的教材就应运而生了。然而,由于历经国内战乱和抗日战争,再加之印刷技术的局限和信息交通不便,使许多优秀的中医学讲义未能幸存。本次我们收集了恽铁樵全部医学教学讲义、秦伯未国医讲义、承淡安针灸学讲义,以及张山雷和陈伯坛编着的部分中医教材讲义进行点校整理以类汇编,共收讲义39种,按类分为15个分册,以期尽可能地反映当时中医药教学的情况。这些讲义分属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内科学、中医经典类、临床类等,还有充分体现衷中参西的内容。
2006年,我们就开始了对民国时期中医药文献的现存状况进行调研,并对文献整理和保护加以研究,提出“民国中医药文献抢救整理的思路及设想”,论文发表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第11期,引起同行专家的关注。在众多医史文献专家的支持、指导、帮助下,我们开始了民国时期中医教学讲义的收集、整理工作。近几年间,由于工作繁忙,收集、点校整理工作在艰难地持续地缓慢进行着,我们始终坚持着,为了中医梦,不抛弃,不放弃!天道酬勤,柳暗花明,我们的工作终于得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领导的重视使我们更有了干劲,信心更足,从而促成本套丛书得以顺利面世。
本套丛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研究项目“民国中医药教材调研及代表性教材整理硏究”(项目编号:ZZ070326)成果之一,在此衷心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领导对本项目的支持;感谢众多医史文献、教育、临床专家的悉心指导;感谢全国各地图书馆对我们工作资料收集等方面的帮助。同时,对各位参与丛书点校、整理和研究的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精神和干劲,表示敬佩和谢意!对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的鼎力出版,表示感动、感激和感谢!
最后还是要说明一下,本丛书仅是民国时期优秀中医讲义的“豹斑”而已,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收集、整理、点校、出版更多更好的民国时期名中医教学讲义,以飨读者。毋庸讳言,本丛书中或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疏漏,恳请各位专家、同仁、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求修订和完善!为了实现美好的中医梦而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围绕《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 全15册 2017高清》这一重要医学经典进行深入探讨。该丛书作为中医药学的珍贵文献,对于了解民国时期中医的教学理念、临床经验及诊治技巧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首先介绍该丛书的历史背景及学术地位,其次探讨其中的医学理论体系,再次分析其中的临床案例与教学方法,最后总结丛书对当代中医学科建设的影响。本文旨在全面解析该丛书的学术价值,并探讨其对现代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作为一部涵盖了15册的医学经典,其出版背景可追溯至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正值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西方医学的传入对中医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名医通过讲义、著作等方式,试图将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系统化、规范化,并传承给后人。这些讲义不仅体现了中医的诊疗精髓,也记录了民国时期中医学界的探索与创新。
丛书的学术地位不容小觑。它汇聚了民国时期诸多名中医的教学经验与临床心得,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医学术的最高水平。通过阅读这些讲义,现代的中医学生和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医学理论及实践技巧。丛书中的内容,既包括中医经典的阐述,也融入了许多名医的创新与补充,使其在中医史上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此外,丛书的出版及其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本土。它对海内外的中医学者,尤其是对那些学习中医的海外华人,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这些讲义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精髓,还促进了中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中的医学理论体系建立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之上,结合了民国时期中医学者的创新和发展。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医的四诊八纲理论,即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医诊断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柱。
丛书中特别强调了辩证施治的原则。在临床诊断中,名医们不仅关注病症的表面现象,更深入探讨了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多个层面,从而实现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相同症状的不同患者,治疗方案可能因其体质、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一点在丛书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
丛书还特别强调了“阴阳五行”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阴阳五行不仅仅是中医的哲学思想,它为中医的诊疗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通过对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的调配,名医们能够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人的身体状况,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这种灵活的辨证思维模式,至今仍然对现代中医学有所影响。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不仅包含了大量的医学理论,还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案例。这些案例大多数由民国时期的名医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来,涵盖了各种常见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案。通过这些案例,读者不仅能够理解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还能感受到中医治疗的灵活性与深邃性。
丛书中的临床案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在治疗肺炎、感冒、胃病等常见疾病时,丛书中通过实际的病例展示了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中医经典方剂的使用方法,读者可以通过这些经典案例深入了解方剂的组成和适应症。
在教学方法上,丛书着重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些讲义,名医们传递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如何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些理论。在当时的教学环境下,这种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中医学术,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去,提升了中医教育的质量。
《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的出版,对于现代中医学科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丛书将民国时期中医的精华和创新精神传递给了后代,成为了现代中医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经典讲义,现代中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本质和内涵,提升其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丛书中的医学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促使现代中医学者更加注重中医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医的很多诊断与治疗方法开始逐步融入现代医学体系。丛书提供的宝贵资料,不仅让现代中医研究者更加尊重中医传统,还促使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最后,丛书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中医学的教学领域。它对中医的全球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许多海外学者通过这些经典著作了解和学习中医,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做出了贡献。
总结:
通过对《民国名中医临证教学讲义选粹丛书 全15册 2017高清》这一重要医学著作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在中医学科发展中的重大价值。无论是历史背景、医学理论,还是临床案例和教学方法,丛书都体现了民国时期中医的高度成就与创新精神。它不仅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也是现代中医教育和科研的重要参考。未来,随着中医药在全球的推广,丛书中的精髓将继续影响着全球医学领域的发展。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的讲义,现代中医学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医的智慧,为中医学科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