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医经类编》PDF电子书全5巨册,由学苑出版社2001年出版。
《十部医经类编》分上、下二编,上编为“十部医经类编”,系《素问》、《灵枢》、《难经》《针灸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中藏经》《诸病源侯论》、《神农本草经》10部中医典籍的综合分类,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分为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人与自然、藏象、病因、病机、疾病、诊法、辨证、论治、本草、方剂、针灸、预防护理等16大类,其下再设二级类目78个,三级类目568个,四级类目480个,五级类目328个。下编为“十部医经原文”,将十部医经按篇分段,并予编号,与“类编”相辅而行,以便前后查核
十书排列次序,是根据各书内容的性质决定的,而不以各书的成书年代分先后。如《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四书内容比较接近,在各类里依次排列,便于读者前后比照参看。十书排列依次为:《素问》、《灵枢》、《难经》、《针灸甲乙经》(书中简称《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简称《金匮》)、《脉经》、《中藏经》《诸病源侯论》(简称《病源》)、《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
《十部医经类编》书目:
十部医经类编 第一册
第一类阴阳五行
第二类五运六气
第三类人与自然
第四类脏象
第五类经络
第六类病因
第七类病机
十部医经类编 第二册
第八类疾病
十部医经类编 第三册
第九类诊法
第十类辨证
十部医经类编 第四册
第十一类论治
第十二类本草
第十三类方剂
第十四类针灸
第十五类预防
第十六类护理
十部医经类编 第五册(十部医经原文)
黄帝内经素问
灵枢经
难经
针灸甲乙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脉经
中藏经
诸病源候论
神农本草经
《十部医经类编》出版说明:
中医药古籍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和临证经验的主要载体。因此,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医学理论和科技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中医药文献。据不完全统计,现存中医药古籍约有一万余种。在这万余种中医药古籍中,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真正称得上是中医药文献精华的名着、要籍约有几百种。而在这数百种名着、要籍中,属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者,则当推《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和《中藏经》这十部经典医着了。
《素问》《灵枢》合称《内经》,又名《黄帝内经》,共18卷,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前期,为数代多位医家先后编撰而成。《内经》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中医药理论典籍,是中医药学说的开山之作。全书汇集了人与自然、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养生以及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部以医学为主体的科学论文集。《内经》一书代表我国当时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并在几千年来,影响和指导着中医药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内经》的成书是中医药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只有在《内经》成书以后,中国的传统医药学才从巫术的束缚和黑暗的摸索中彻底解放出来,从此有了自已独立、系统的理论基础,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取得辉煌的成就。
成书于《内经》之后的《难经》、《甲乙经》、《脉经》、三书,都是从不同方面来补充和完善《内经》理论的。其中《难经》词致简远,辨析精微,对中医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书中诊脉独取寸口以及对命门、三焦等的学术见解,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理论体系。《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书。全书补充和发展了《内经》的针灸学理论,对后代针灸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脉经》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诊断学专书,该书整理和丰富了《内经》中有关脉学的论述,成为后世中医脉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急性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诊治经验,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其中《伤寒论》一书继承和发展了《内经》关于热病证治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在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是一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经典着作。《金匮要略》一书则以中医学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脏腑经络为纲领,发展了《内经》中的相关学说,在内伤杂病的治疗上卓有建树。二书互为羽翼,合为全璧,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中藏经》三书分别从不同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本草着作,它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医药学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和理论,奠定了中药学的基础,并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着,该书对后代的疾病分类和病因、病机理论都有很大影响。《中藏经》虽系托名之作,但书中文义古奥,论理精微,不袭前人旧论,多有心得发挥,非精于医理者不能为也。书中创立了中医脏腑辨证的理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以上十书都是中医基础理论、针灸经络、中药方剂、辨证论治、诊法病候等学说的奠基之作。因此整理中医文献从这十部经典人手,当能起到提纲挈领、探本溯源、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用。《内》、《难》等十书虽成书有先后论理有专攻,但从中医学术体系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十部书却是一脉相承的。分则为十书,合则成一理也。因此,我们将十书的全部内容汇为编,再按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予以分类,名之为《十部医经类编》。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按其属性区分开来,并归入一定的门类,这种方法称为分类。分类是关于某些对象知识的系统化,它可以反映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它能够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认识,并成为连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桥梁。现代科学发展中的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是在对事物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完成的。譬如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动植物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元素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我国古代学者对于分类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也有着明确的认识。如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曾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南宋史学家郑樵也说:“学之不专,为书之不明也;书之不明者,为类例之不分也。有专门之书,则有专门之学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以其先后本末具在也。其中郑樵之说更强调了分类在文献整理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性。
中医学者对中医药文献的分类研究也是十分重视的。唐初杨上善的《太素》是分类注释研究《内经》的第一家,该书将《内经》各篇全部拆散,然后分成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络等19大类,每一大类下又分为若干小类,并进行注释。之后金元时期李东垣曾与门人学生进行类编《内经》的工作,可惜末有成书流传。明代张介宾的《类经》是学术价值较高的《内经》分类研究着作。另外还有元·滑寿的《读素问钞》和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二书,都是节要类编研究《内经》的。纵观历代医家所做的类编研究,多局限在《内经》一书,且古代医家的分类系统,对照今天的中医药学科体系,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们这次的类编工作设计,是将十部中医经典医着合为一体,再按今天的中医药学科体系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我们编纂本书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类相从,便于查检。中国古代医着常常是汇集了多学科的内容,脏腑经络、病证方脉,综合叙述,错见杂出,有时一篇文章论述了多个内容,有时个内容又散见于多篇之中,这给学习与研究带来诸多不便。经过科学系统的分类之后,便可使各类内容条贯有序,纲目分明,便于观览,利于查检,易于应用.。
2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中医药学发展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学术上的继承性。十部医经经过科学的分类后,它们之间的源流承继关系便显得格外分明。学者自可从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求同别异,发隐寻幽,找出中医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
3.丰富理论,完善体系。本书基本上是十部医经的全文分类,故规模巨大,内容宏富。通过分类,使十部医经的内容若网在纲,有条不紊,分别部居巨细无遗。我们通过类目及相关资料可以看到,许多内容在现在的中医教科书及专着中没有涉及,尚属空白。提示我们可以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汲取中医经典医着中的精华,来补充和丰富目前的中医基础理论,完善和发展当今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推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本书始编于五十年代末,由全国着名中医专家、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领衔,校内外数十位中医专家共同编写,并有许多学生参编。前后历时近5年,基本初具规模。惜初稿在“文革”期间几经辗转,致使部分书稿散失缺损且由于编写日久及限于当时条件,在分类体系、类目设置、资料归类及版本选用等方面都有诸多问题。1982年至1984年,我校文献教研室曾在李庚韶教授主持下对书稿作过整理补佚。1996年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科研课题对该书进行重编,1997年又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此次重编工作由严季澜教授主持,30余位教师参加,经过课题组4年多的努力,终告结束本次重编,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改用最佳版本
《十部医经类编》原采用的版本大多据旧本影印,错误之处很多,在此基础上所作的分类,势必存在诸多问题。八十年代以来,由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对《素问》等十一部医书作了精心校勘,目前大多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些版本质量好,代表了八、九十年代古医籍研究的最高水平,为目前最佳版本。我们曾将原《十部医经类编》的经文与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的经文作了部分对校,发现原类编本经文有很多错误,故此次重编以人卫版精校本为底本,重新进行分类。
此外,原类编中的经文只有断句,而无标点符号,这种状况已不符合当前人们的阅读习惯。此次在改换版本的同时,也采用了规范的标点符号,便于人们阅读。
2删去《太素》,加入《诸病源候论》
《十部医经类编》原稿有杨上善的《太素》。《太素》一书的主要成就在于类分《内经》,并予以注释。而原《十部医经类编》既未采用《太素》分类,也未采用杨氏注文(实际上也不可能采用),只是采用了《太素》的经文。《太素》经文即《素问》、《灵枢》原文,只是有个别文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十部医经类编》收入《太素》一书没有任何价值,故予以删去。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病因证候专着,在医学史上与《内》、《难》齐名,列为“七经”之一。它也是卫生部首批重点整理的经典着作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故将其收入《类编》,并分类归入各类之中。
3调整了分类体系、类目设置与资料归类。
分类体系的确立与类目的设置,是与中医学的学术体系和学术发展水准密切相关的。《类编》原稿成于60年代初,其分类体系与类目设置在今天看来已显陈旧,本次整编对不妥之处作了调整、增设和删除。在调整分类体系与类目设置的基础上,对各类下资料均作了认真的审核,凡资料归类不妥之处均作了调整,全书调整资料归类1200余处。
4.补充佚失内容,增补遗漏资料。
《十部医经类编》在“文革”前已基本成稿,曾将书稿寄至出版社,后因故退橘。“文革”期间又经历了抄家、破四旧及学校搬家等几经辗转,致使书稿部分散佚。散失部分主要有二处:一处为“第八类疾病”的总论部分,另一处为“第十四类针灸”的灸法部分。前者已于80年代初由我校文献教研室全体老师作了补佚,本次整编对后者作了补佚。
由于原稿所有资料均由人工摘录,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本次整编对一些有明确主题的类目,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查找”,补充了原稿中遗漏的部分条文,使该书的资料更加齐整,备检功能更加完善。
春秋寒暑,历经四十余载,经过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这部《十部医经类编》终告付梓。由于我们才疏学浅,缺乏经验,书中不足之处自当在所难免,在此谨盼各位专家、读者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