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442部金元编338部明清编+少数民族583部共441G共6468分册

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442部金元编338部明清编+少数民族583部共441G共6468分册

Quantity

  • 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442部金元编338部明清编+少数民族583部共441G共6468分册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目的是通过大规模、成系统地复制出版,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善本古籍,使其化身千古,为学界所应用,为大众所共享。指导思想是以善本古籍的安全保护、开发利用为出发点,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为目的,坚持统筹规划,兼顾抢救、保护与利用,先易后难,滚动发展。“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分为五编进行,自唐迄清分为《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每编下以经、史、子、集、丛编次。选录范围以我国内地收藏为主,还将陆续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接触,最大范围涵盖中华文化典籍的精髓。

     

     

     

     

     

     

     

     

    ├─001-442 唐宋编├─001-080 经部001 周易 宋刻本002 周易注疏 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003 周易正义 宋刻递修本004 汉上易传 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005 周易本义 宋咸淳元年吴革刻本006 周易要义 宋淳祐十二年魏克愚刻本007 张先生校正杨宝学易传 宋刻本008 张先生校正杨宝学易传 宋刻本009 大易粹言 (宋)曾穜 辑 宋淳熙三年舒州公使库刻本010 童溪王先生易传 宋开禧元年建安刘日新宅三桂堂刻本011 大易集义 (宋)魏了翁 辑 宋刻本012 古三坟书 宋刻本013 尚书 宋刻本014 尚书正义 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015 朱文公订正门人蔡九峰书集传 宋淳祐十年吕遇龙上饶郡学刻本016 禹贡论 宋淳熙八年泉州州学刻本017 杏溪傅氏禹贡集解 宋刻元修本018 毛诗诂训传 宋巾箱本019 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 宋刻本020 诗集传 宋刻本021 诗集传 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使库刻本022 吕氏家塾读诗记 宋淳熙九年江西漕台刻本023 诗说 宋刻本024 周礼 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025 京本点校附音重言重意互注周礼 宋刻本026 周礼 宋刻本027 纂图互注周礼 宋刻本028 周礼疏 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029 仪礼要义 宋淳祐十二年魏克愚刻本030 礼记 宋婺州义乌蒋宅崇知斋刻本031 礼记 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032 礼记 宋余仁仲万卷堂家塾刻本033 纂图互注礼记 宋刻本034 礼记正义 宋绍熙三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宋元递修本035 礼记要义 宋淳祐十二年魏克愚刻本036 礼记释文 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与文盲兄重复)038 仪礼经传通解 宋嘉定十年南康道院刻元明递修本039 新定三礼图 宋淳熙二年镇江府学刻公文纸印本040 家礼 宋刻本041 公羊春秋 毂梁春秋 宋刻本042 春秋经传集解 宋刻本043 纂图互注春秋经传集解 宋龙山书院刻本044 春秋经传集解 宋刻本045 春秋左传正义 宋庆元六年绍兴府刻宋元递修本046 春秋公羊疏 宋刻元修本047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宋淳熙抚州公使库刻绍熙四年重修本048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宋绍熙二年余仁仲万卷堂刻本049 监本附音春秋谷梁注疏 宋刻元修本050 春秋名号归一图 宋刻本051 春秋意林 宋刻本052 西畴居士春秋本例 宋刻本053 春秋五礼例宗 宋刻本054 春秋传 宋乾道四年刻庆元五年黄汝嘉修补本055 春秋集注 宋宝祐三年临江军庠刻本056 春秋集注 宋德祐元年卫宗武华亭义塾刻本057 春秋繁露 宋嘉定四年江右计台刻本058 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论语 宋刘氏天香书院刻本059 论语集说 宋淳祐六年湖頖刻本060 孟子或问纂要 宋刻本061 中庸辑略 宋刻本062 四书章句集注 宋嘉定十年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论语孟子)及宋淳祐十二年当涂郡斋刻本(大学中庸)063 经典释文 宋刻宋元递修本064 尔雅 宋刻本065 尔雅疏 宋刻宋元明初递修公文纸印本066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解 宋庆元六年浔阳郡斋刻本067 群经音辨 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学刻宋元递修本068 说文解字 宋刻元修本069 新集古文四声谱 宋刻本070 隶韵 宋刻拓本071 隶韵 宋刻拓本072 龙龛手镜 宋刻本073 广韵 宋刻本074 钜宋广韵 宋乾道五年建宁府黄三八郎刻本075 集韵 宋刻本076 切韵指掌图 宋绍定三年越州读书堂刻本077 韵补 宋刻本078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宋绍定三年藏书阁刻本079 押韵释疑 宋嘉熙三年禾兴郡斋刻本080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 宋刻本

    └─037 礼记集说037 礼记集说 21册037 礼记集说 21册037 礼记集说 22册037 礼记集说 23册037 礼记集说 23册037 礼记集说 24册037 礼记集说01-10 南宋嘉熙本037 礼记集说11-20 南宋嘉熙本

    ├─081-177 史部081 史记 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082 史记 宋淳熙三年张杅桐川郡斋刻八年耿秉重修本083 史记 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085 汉书 庆元建安刘元起刻本086 汉书 宋蔡琪家塾刻本088 后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089 后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090 后汉书  江南东路转运司刻本091 后汉书 宋王叔边刻本092 后汉书 宋白鹭洲书院刻本093 后汉书 黄善夫本094 三国志 宋衢州州学刻宋元明递修本095 三国志 宋刻本096 晋书 宋刻本097 宋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098 南齐书 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099 梁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100 陈书 宋刻宋元递修本102  北齐书  宋刻元明递修本103 周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104 南史 宋刻本105 北史 宋刻本106 隋书 宋刻递修本107 隋书 宋刻本108 唐书 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109 唐书 宋绍兴刻宋元递修公文纸印本110 古史 宋刻元明递修本111 建康实录 宋绍兴十八年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刻递修本113 资治通鉴考异 宋绍兴二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宋元递修本114 资治通鉴释文 宋刻本115 资治通鉴外纪详节 宋刻本116 入注附音司马温公资治通鉴 宋刻本117 入注附音司马温公资治通鉴纲目 宋刻本118 吕大着点校标抹增节备注资治通鉴 宋刻本119  资治通鉴纲目  宋刻本120 编年通载 宋刻本121 历代纪年 宋绍熙三年盱江郡斋刻本124 皇朝编年备要 宋绍定刻本125 皇朝中兴系年要录节要 宋刻本126 中兴两朝编年纲目 宋刻元修本127 通鉴纪事本末 宋淳熙二年严陵郡庠刻本129 袁氏通鉴纪事本末撮要 宋刻本130 路史 宋刻本131 国语 宋刻宋元递修本132 战国策 宋绍兴刻本133 鲍氏国策 宋绍熙二年会稽郡斋刻本135 育德堂奏议 宋刻本136 宋中书舍人南丰先生曾公谥议 宋稿本137 五朝名臣言行录 三朝名臣言行录 宋淳熙刻本138 新纂门目十朝名臣言行录 宋刻本139 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宋刻元明递修本140 东家杂记 宋刻递修本141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 宋刻本142 忠文王纪事实录 宋咸淳七年吴安朝等刻公文纸印本143 眉山新编十七史策要 宋刻本144 诸史提要 宋乾道绍兴府学刻本145 分门史志通典治原之书 宋刻本146 诸儒校正西汉详节 宋刻本147 两汉博闻 宋乾道八年胡元质姑孰郡斋刻本148 汉隽 宋淳熙五年滁阳郡斋刻本149 汉隽 宋淳熙十年象山县学刻本150 名公增修晋书详节 宋刻本151 京本增修五代史详节 宋刻本152 舆地广记 宋刻递修本153 新编方舆胜览 宋咸淳三年吴坚刘震孙刻本154 绍定吴郡志 宋刻元修本155 咸淳临安志 宋咸淳临安府刻本156 [咸淳]临安志 宋咸淳刻本157 [宝庆]四明志 宋刻本158 [开庆]四明续志 宋开庆元年刻本159 南岳总胜集 宋刻本160 水经注 宋刻本161 大唐西域记 宋绍兴二年王永从刻安吉州思溪法宝资福禅寺大藏本162 大唐六典 宋绍兴四年温州州学刻递修本163  通典  宋刻宋元递修本164  通典  宋刻宋元递修本165 通典 宋刻宋元递修本166 通典 宋刻元元统三年江浙等处儒学重修本167 通典 宋刻宋元递修本168 新入诸儒议论杜氏通典详节 宋绍熙五年择善堂刻本169 西汉会要 宋嘉定建宁郡斋刻元明递修本170 东汉会要 宋宝庆二年建宁郡斋刻本171 律 宋刻宋元递修本172 金石录 宋淳熙龙舒郡斋刻本173 啸堂集古录 宋刻本174 唐鉴 宋刻本175 东莱先生音注唐鉴 宋刻元修本176 致堂读史管见 宋嘉定十一年衡阳郡斋刻本177 李侍郎经进六朝通鉴博议 宋毕万裔宅富学堂刻本

    ├─084 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084 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01-20)084 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21-40)

    ├─087 汉书 宋嘉定十七年白鹭洲书院刻本087 汉书 宋嘉定十七年白鹭洲书院刻本(1-40册)087 汉书 宋嘉定十七年白鹭洲书院刻本(41-80册)

    ├─101 魏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101 魏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1-32101 魏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21-40101 魏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33-64

    ├─112 资治通鉴 南宋绍兴本└─112 资治通鉴059-116 南宋绍兴本等多个文件112 资治通鉴001-058 南宋绍兴本112 资治通鉴059-116 南宋绍兴本

    ├─122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刻本122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刻本(1-24)122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刻本(25-49)尔雅1

    ├─123 续资治通鉴长编撮要 宋刻本123 续资治通鉴长编撮要 宋刻本(1-24)123 续资治通鉴长编撮要 宋刻本(25-48)

    ├─128 通鉴纪事本末 (宋)袁枢 撰 宋宝祐五年赵兴筹刻元明递修本128 通鉴纪事本末 (宋)袁枢 撰 宋宝祐五年赵兴筹刻元明递修本1~30128 通鉴纪事本末 (宋)袁枢 撰 宋宝祐五年赵兴筹刻元明递修本31~60128 通鉴纪事本末 (宋)袁枢 撰 宋宝祐五年赵兴筹刻元明递修本61~84

    └─134 国朝诸臣奏议 宋淳祐十年史季温福州刻元明递修本134 国朝诸臣奏议 宋淳祐十年史季温福州刻元明递修本(1-32)134 国朝诸臣奏议 宋淳祐十年史季温福州刻元明递修本(33-64)

    ├─178-275 子部178 荀子 宋刻本179 纂图互注荀子 宋刻元明递修本180 孔丛子 宋刻本181 新序 宋刻本182 说苑 宋咸淳元年镇江府学刻元明递修本183 纂图分门类题五臣注扬子法言 宋刘通判宅仰高堂刻本184 中说 宋刻本185 张子语录 宋福建漕治刻本186 河南程氏遗书附录 宋刻本187 吕氏乡约 乡仪 宋嘉定五年李大有刻本188 龟山先生语录 宋吴坚福建漕治刻本189 袁氏世范 宋刻本190 泳斋近思录衍注 宋刻本191 晦庵先生语录大纲领 宋刻本192 诸儒鸣道 宋刻本193 丽泽论说集录 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刻本194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读书记 宋开庆元年福州官刻元修本195 真文忠公政经 宋刻本196 十一家注孙子 宋刻本197 管子 宋刻本198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嘉定四年刘甲刻本199 本草衍义 南宋淳熙本200 伤寒明理论方论 宋刻本201 伤寒要旨药方 宋乾道七年姑孰郡斋刻本202 外台秘要方 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203 洪氏集验方 宋乾道本20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宋刻本205 医说 宋刻本206 新刊仁斋直指方论 小儿方论 医脉真经 伤寒类书活人总括  宋景定元年至五年环溪书院刻本207 刘涓子鬼遗方 宋刻本208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宋淳熙十一年南康郡斋刻本209 周髀算经 宋刻本210 九章算经 宋刻本211 孙子算经 宋嘉定六年鲍□之刻本212 张丘建算经 宋刻本213 太玄经 宋刻本214 元包经传 宋绍兴三十一年张洸刻本215 景祐乾象新书 北宋元丰元年司天监秦孝先、苏宗亮、徐钦邻等抄本216 洪范政鉴 宋淳熙十三年内府写本217 六甲天元气运钤 宋刻本218 三历撮要 宋刻本219 邵子观物篇渔樵问对 宋咸淳福建漕治吴坚刻本220 兰亭续考 宋淳祐刻本221 书苑菁华 宋刻本222 图画见闻志 宋刻本223 画继 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刻本224 梅花喜神谱 宋景定二年刻本225 忘忧清乐集 宋刻本226 汉官仪 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刻本227 酒经 宋刻本228 论衡 宋乾道三年绍兴府刻宋元明递修本229 刘子 宋刻本230 化书 宋刻本231 聱隅子歔欷琐微论 宋刻本232 清波杂志 宋刻本233 容斋续笔 宋嘉定五年章贡郡斋刻本234 宾退录 宋临安睦亲坊陈宅经籍铺刻本235 衍约说 宋刻本236 东观余论 宋嘉定三年刻本237 程氏演蕃露 宋刻本238 甲申杂记闻见近录 宋刻本239 重雕改正湘山野录续录 宋刻本240 挥麈前录 后录 第三录 馀话 宋龙山书堂刻本241 桯史 宋刻元明递修本242 愧郯录 宋刻本243 长短经 南宋初年本244 云仙散录 宋开禧刻公文纸印本245 皇朝仕学规范 宋刻本246 自警编 宋端平元年九江郡斋刻本247 山海经 南宋淳熙本248 续幽怪录 宋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刻本249 重彫足本鉴诫录 宋刻本250 艺文类聚 宋刻本251 补注蒙求 宋刻本252 事类赋 宋绍兴十六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253 太学新增合璧联珠声律万卷菁华 宋刻本254 帝王经世图谱 宋嘉泰元年金式赵善鐻刻本255 锦绣万花谷 宋刻本256 锦绣万花谷续集 宋刻本257  记纂渊海  宋刻本258  重添校正蜀本书林事类韵会  宋刻本260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增集 宋刻本261 诚斋四六发遣膏馥 宋余卓刻本262 十二先生诗宗集韵 宋刻本263 婚礼新编 宋刻元修本264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唐懿宗咸通九年王玠刻本(idp数据)265 五灯会元 宋刻本266 大藏经纲目指要录 宋刻本267 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直解 宋刻本268 南华真经 宋刻本269 庄子鬳斋口义 宋刻本270 冲虚至德真经 宋刻宋递元修本271 通玄真经 宋刻本272 抱朴子内篇 宋绍兴二十二年临安府荣六郎家刻本273 华阳隐居真诰 宋葛长庚写本274 新雕洞灵真经 宋刻本275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宋张即之写本

    └─259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宋刻本259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宋刻本 1-30259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宋刻本 31-60259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宋刻本 61-80259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宋刻本 81-90259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宋刻本 91-120

    └─276-442 集部276 楚辞 宋端平刻本277 楚辞集注 宋嘉定六年章贡郡斋刻本278 离骚集传 宋刊本279 离骚草木疏 宋庆元六年罗田县庠刻本280 曹子建文集 宋刻本281 陆士龙文集 宋庆元六年华亭县学刻本282 陶靖节先生集 宋刻递修本283 陶渊明集 宋刻递修本284 陶渊明诗 南宋绍熙本285 陶靖节先生诗注 宋刻递修本286 骆宾王文集 宋刻本287 杜审言诗集 宋刻本288 常建诗集 宋刻本289 王摩诘文集 宋刻本290 刘文房集 宋刻本291 孟浩然诗集 宋刻本292 寒山子诗集 宋刻本293 李太白文集 宋刻本294 韦苏州集 宋刻本295 韦苏州集 宋乾道七年平江府学刻递修本296 岑嘉州诗 宋刻本297 杜工部集 宋刻本298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 宋刻本299 杜工部草堂诗笺 宋刻本300 皇甫冉诗集 宋刻本301 陆宣公文集 宋刻本302 王建诗集 宋临安府陈解元宅刻本303 李长吉文集 宋刻本304 昌黎先生集 宋咸淳廖氏世彩堂刻本305  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  宋刻本306 音注韩文公文集 宋刻本307 昌黎先生集考异 宋绍定二年张洽刻本308 昌黎先生文集 宋刻本309 晦庵朱侍讲先生韩文考异 宋刻本310 新刊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 宋庆元六年魏仲举家塾刻本311 河东先生集 宋咸淳廖氏世彩堂刻本312 五百家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 宋刻本313 刘梦得文集 宋刻本314 新刊元微之文集 宋刻本315 孟东野诗集 宋刻本316 孟东野文集 宋刻本317 张文昌文集 宋刻本318 白氏文集 宋刻本319 新刊权载之文集 宋刻本320 皇甫持正文集 宋刻本321 姚少监诗集 宋刻本322 周贺诗集 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323 张承吉集 宋刻本324 朱庆馀诗集 宋临安府陈宅经籍铺刻本325 许用晖文集 宋刻本326 会昌一品制集 宋刻本327 孙可之文集 宋刻本328 司空表圣文集 宋刻本329 唐女郎鱼玄机诗 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330 甲乙集 宋临安陈宅经籍铺刻本331 郑守愚文集 宋刻本332 杜荀鹤文集 宋刻本333 唐求诗集 宋刻本334 丁卯集 宋刻本335 李丞相诗集 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336 乖崖先生文集 宋咸淳五年伊赓崇阳县斋刻本337 王黄州小畜集 宋绍兴十七年黄州刻递修本338 鉅鹿东观集 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339 范文正公文集 北宋刻本340 莆阳居士集 宋刻本341 雪窦明觉大师集 宋刻本342 古灵先生文集 宋绍兴三十一年陈辉刻本343 温国文正公文集 宋刻本344 赵清献公文集 宋景定元年陈仁玉刻元明递修本345 曾南丰先生文粹 宋刻本346 宛陵先生文集 宋绍兴十年汪伯彦刻嘉定十六年至十七年重修本347 欧阳文忠公集 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348 无为集 宋绍兴十三年赵士□无为军刻递修本349 元公周先生濂溪集 宋刻本350 乐全先生文集 宋刻本351 嘉祐集 宋刻本352 东莱标注老泉先生文集 宋绍熙四年吴炎刻本353 临川先生文集 宋绍兴二十一年两浙西路转运司王珏刻元明递修本354 注东坡先生诗 宋嘉泰淮东仓司刻本355 施顾注东坡先生诗 宋嘉泰六年淮东仓司景定三年郑羽补刻本356 东坡集 宋刻本357 东坡集 宋刻本358 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 (宋)苏轼 撰 (宋)王十朋 纂集 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359 栾城集 宋刻递修本360 类编增广黄先生大全文集 宋乾道麻沙镇水南刘仲吉宅刻本361 山谷诗注 宋绍定五年黄埒刻本362 后山居士文集 宋刻本363 后山诗注 宋刻本364 淮海集 宋乾道九年高邮军学刻绍兴三年谢雩重修本365 参寥子诗集 宋刻本366 宝晋山林集拾遗 宋嘉泰元年筠阳郡斋刻本367 青山集 宋刻本368 倚松老人诗集 宋庆元五年黄汝加重刻本369 唐先生文集 宋刻本370 梁溪先生文集 宋刻本371 孙尚书大全文集 宋刻本372 李学士新注孙尚书内简尺牍 宋蔡氏家塾刻本373 东莱先生诗集 宋庆元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诗派本374 横浦先生文集 宋刻本375 新刊嵩山居士文集 宋乾道四年嘉州刻本376 侍郎葛公归愚集 宋刻本377 于湖居士文集 清影宋抄379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 宋咸淳元年建安书院刻宋元明递修本380 东莱吕太史文集 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381 会稽三赋 宋刻元修本382 颐堂先生文集 宋乾道八年王抚干宅刻本384 义丰文集 宋淳祐三年王旦刻本385 盘洲文集 宋刻本385 盘洲文集 宋刻本386 诚斋先生集 宋淳熙绍熙间刻本387 新刊剑南诗稿 宋淳熙十四年严州郡斋刻本388 放翁先生剑南诗稿 宋淳祐三年王旦刻本389 渭南文集 宋嘉定十三年陆子□溧阳学宫刻本391 梅亭先生四六标准 宋刻本392 友林乙藁 宋嘉定刻本393 后村居士集 宋刻本394 后村先生大全诗集 宋刻本395 棠湖诗稿 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396 北磵文集 宋崔尚书宅刻本397 芸居乙稿 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398 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 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399 无文印 宋咸淳九年刻本400 四家四六 宋刻本401 文选 北宋刻递修本402 文选 宋淳熙八年池阳郡斋刻本404 文选双字类要 宋淳熙八年池阳郡斋刻邵熙三年重修本405 文苑英华 宋嘉泰元年至四年周必大刻本406 文苑英华纂要 宋刻元修本407 古文苑 宋刻本408 古文苑 宋端平三年常州军刻淳祐六年盛如杞重修本409 乐府诗集 宋刻本410 古今绝句 宋刻本411 增注东莱吕成公古文关键 宋刻本412 续增历代奏议丽泽集文 宋刻本413 新刻诸儒批点古文集成前集 宋刻本414 应氏类编西汉文章 宋刻本415 文粹 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刻本416 河岳英灵集 宋刻本417 才调集 (五代)韦毂辑 宋临安府陈宅经籍铺刻本418 唐僧弘秀集 (宋)李□辑 宋刻本419 圣宋文选全集  宋刻本420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 (宋)王安石辑 宋刻本421 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 宋庆元三年书隐斋刻本 60册422 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423 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 宋庆元三年书隐斋刻本425 皇朝文鉴 宋麻沙刘将仕宅刻本 40册426 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 宋刻本 40册427 昆山杂咏 宋开禧三年昆山县斋刻本428 窦氏联珠集 宋淳熙五年王崧刻本429 三苏先生文粹 宋婺州吴宅桂堂刻王宅桂堂修补印本430 重广眉山三苏先生文集 宋绍兴三十年饶州德兴县银山荘溪董应梦集古堂刻本431 东莱标注三苏文集 宋刻本432 云庄四六馀话 宋刻本433 韵语阳秋 宋刻本434 渔隐丛话前集 宋刻本435 苕溪渔隐从话后集 宋刻本436 东山词 宋刻本437 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 宋刻本438 芦川词 宋刻本439 花间集 宋刻递修公文纸印本440 花间集 宋绍兴十八年建康郡斋刻本441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宋淳祐九年刘诚甫刻本442 百川学海 宋刻本 60册

    ├─378 晦庵先生文集 宋刻本378 晦庵先生文集 宋刻本 (1)378 晦庵先生文集 宋刻本 (2)

    ├─383 攻媿先生文集 宋四明楼氏家刻本383 攻媿先生文集 宋四明楼氏家刻本(1-24)383 攻媿先生文集 宋四明楼氏家刻本(25-48)

    ├─390 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宋开庆元年刻本390 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宋开庆元年刻本(1-16)390 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 宋开庆元年刻本(17-32)

    ├─403 文选 宋刻本403 文选 宋刻本1403 文选 宋刻本2

    ………………

    └─424 皇朝文鉴 宋嘉泰四年新安郡斋刻本424 皇朝文鉴 宋嘉泰四年新安郡斋刻本 64册(册1-32)424 皇朝文鉴 宋嘉泰四年新安郡斋刻本 64册(册33-64)

    …………………………

    …………………………

    …………………………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442部金元编338部明清编+少数民族583部共441G共6468分册》这一大型古籍文献的价值与意义。从文献数量、历史背景、文化传承、数字化存储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详细阐述该工程如何在中华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各个版块的细致分析,文章力图展示这一珍贵古籍集成的学术价值,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这一文化瑰宝,最终对该项目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进行全面总结。

1、文献数量及其规模

《中华再造善本》是中国古籍整理与出版的重大工程之一,其中包括唐宋编442部、金元编338部、明清编与少数民族编583部,共计441G的数据量,分为6468册。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尊重与对古籍保护的巨大投入。从唐宋到明清,再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献,每一部分都反映出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文化风貌与学术成就。

这一项目的规模庞大,不仅仅在于总册数的巨大,还在于其涵盖的时间跨度和地域范围。唐宋时期的442部古籍,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与创作,而金元时期的338部,则显示了这一历史阶段在文学、哲学及政治思想上的独特成就。明清及少数民族编的583部更是为后期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推动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除了数量庞大,这些文献大多数均为当时的“善本”,即版本质量优秀、历史价值高,通常是珍贵的存世古籍,或者是传世的手稿、刻本等。这些古籍的价值不言而喻,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见证。

2、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

《中华再造善本》所收录的古籍,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从唐代的“开元盛世”到宋代的“理学之兴”,再到明清时期的政治变革和文化发展,每一个时期的文献都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见证。唐宋编中的诸多经典,往往涉及到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讨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宗教思想的重要表现。

金元编的文献,尤其是在元代的杂剧与诗词方面,展示了元代文化的特有风貌;而金元时期的“文官出将”的政治文化,也在相关的文献中有着深刻的反映。这些文献中的许多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代表了古代中国文人的智慧与才华。

至于明清编及少数民族编,它们不仅包含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文献,更展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清朝时期的文化与经济变迁,在古籍中有着极为详细的描述,尤其是在清代的文献中,极大地拓展了对民族文化、地方政治、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认识。而少数民族文献则为我们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是理解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重要窗口。

3、数字化存储与技术应用

《中华再造善本》作为一个庞大的古籍文献集成项目,其数字化存储和整理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数字化技术,这些原本脆弱的古籍得以长期保存,不仅减少了对原本的使用,避免了破损和风化,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文献的可读性和可传播性。

具体来说,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扫描与图像识别技术,确保每一册文献的原貌得以保留,文字清晰可读。此外,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这些古籍不仅能够提供全面的资料查询,还能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智能推荐与检索,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的效率与便捷性。

数字化存储的另一大优势在于跨地域、跨时空的传播。学术研究人员不再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翻阅这些珍贵的书籍,任何人只要具备网络连接,就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查阅相关文献。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古籍的学术价值最大化,也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4、文献对学术研究的贡献

《中华再造善本》的文献集成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更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对于历史学家、文学研究者、哲学学者等学科领域的专家而言,这些文献资料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是进行历史、文化、政治、宗教等多领域研究的基础。

首先,唐宋时期的经典著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佛教、道教相关文献,都有助于研究者对当时的思想流派及其对社会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其次,金元时期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文学创作以及社会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此外,少数民族文献的收录,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识,还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些文献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语言、历史等重要信息,对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综合来看,《中华再造善本》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宝库,更是全球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结:

《中华再造善本》这一项目通过收录和保存大量唐宋、金元、明清及少数民族文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它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文化面貌,也为后人保存了宝贵的历史遗产。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这些珍贵古籍的传承得到了有效保障,也为全球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

总之,这一庞大而深刻的文献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性的工程,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对于未来的文化研究与传承,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24日 下午5:25
下一篇 2024年11月24日 下午5:27

相关推荐

同行购买网站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