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全十三册)国图馆2012

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全十三册)国图馆2012

Quantity

  • 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全十三册)国图馆2012

    内容简介  · · · · · ·收录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约40种,包括:《崇雅堂书录》(甘鹏云)、《约园藏书志》(张寿镛)、《周氏师古堂书目提要》(周学熙)、《海盐朱氏癸丑七节迁京书目》(朱希祖)、《瞿安书目》(吴梅)、《梦坡室收藏琴谱提要》(周庆云)、《褐木庐藏剧目》(宋春舫)、《顾颉刚先生藏书目录》等。凡此前已影印出版过的书目,概不收录。这套书有较高的学术及实用价值。作者简介  · · · · · ·民国时期的藏书家及其书目(序)李万健进入近代以来,由于清廷腐败,西人入侵,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衰落,藏书文化也渐显颓势。至辛亥革命前后,作为中国传统藏书业中坚力量的私人藏书家,其人数与藏书业兴盛的清中期相比,已经明显减少了。到民国中期稍后,全国收书在万册以上的私藏之家总共大约有一百八十多家,而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就只剩下百家左右了。应该说,民国时期已经到了传统的私人藏书业之尾声了。但是,这一时期的私人藏书家仍然为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和典籍,为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诞生、发展,作出了可贵贡献。研究民国时期的藏书家及其藏书目录、藏书递藏情况和图书内容等,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一)民国时期的藏书家及其藏书业具有如下特点。其一,藏书家、藏书业发生了根本改变,从而结束了传统的藏书楼时代。清以前的私人藏书家多为封建官僚、地主和封建学者。而到了民国时期,藏书家大多换成了军阀、买办官僚、富商和新文化学人。与清以前的藏家相比较,民国藏书家所收图书内容、形式也从传统经史转为除此以外还大量收藏新文学、科学着作,从以收藏抄刻、线装本为主转为大量兼收铅印、西装图书;对藏书的管理、利用也日益科学和开放,注重为民众服务。这样一来,民国的私人藏书业,从藏书家主体到收藏内容及形式,尤其是藏书目的(是封闭保藏还是开放服务)等根本性质上都发生了变化。之所以发生上述变化,主要原因是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加以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社会生活中出现封建的与资本主义的、东方的与西方的、传统的与新兴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同时并存和发展的现象。反映在图书生产和收藏上,一方面是如前所述,藏书家主体身份性质改变了;另一方面是收藏图书的形式、内容与前大不相同了;三是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图书收藏思想、管理方法日益科学、进步,藏书观念越来越开放,书籍流通越来越广泛,以致藏书要为广大民众所用成为时尚。这样的变化,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封闭保存藏书为宗旨的传统藏书楼的命脉,使其逐渐走向消沉、消亡。就藏家身份言,民国时期的私人藏书家主要是三种人,即:新兴官僚、买办;民族资产阶级;新文化学者。民国知名藏书家约百分之七八十为官僚、富商。其中为官僚、买办者如:天津徐世昌,仅其晚晴簃、书髓楼所藏就有万余种;南陵徐乃昌,其积学斋藏书富过大藏书家缪荃孙;潜江甘鹏云,其崇雅堂藏书处将庐、息园贮存三十万卷;贵州朱启钤,存素堂藏善本甚富,仅捐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者即两千余种;闽侯陈群,泽存书库收藏四十万册,等等。藏家中为商贾者如:武进陶湘,涉园富积三十万卷;吴兴张钧衡,适园曾收得朱氏结一庐、张氏小琅环福地、吴氏拜经楼、顾氏艺海楼、杨氏观海堂、韩氏读有用书斋等诸家旧藏,四方称慕;杭州叶景葵,卷盦有藏三万余册;吴兴蒋汝藻,光是密韵楼所藏善本即有两千六百余种,仅中华书局所收其部分图书就达五万多册;东莞莫伯骥,五十万卷楼收藏五十万卷,富甲天下;吴兴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有二十万册、六十万卷,等等。民国学人中以聚书着名者也很多。例如:镇江陈庆年,传经堂藏书近十万卷;上虞罗振玉,大云书库收中外图书十几万册;江安傅增湘,双鑒楼之藏达二十余万卷;无锡丁福保,诂林精舍富藏十五万卷;鄞县张寿镛,约园收书十六万卷;泾县胡朴安,朴学斋积书数十万册,等等。民国学者中,又有况周颐、林葆恒、叶恭绰、吴梅等人以研究和收藏词学书而闻名;王体仁、张国淦、任凤苞则以研究和收藏方志见长;宋春舫、齐如山、周明泰因收藏、研究戏曲资料着称;而朱希祖、柳亚子广集南明史料,马廉、周越然兼收通俗小说等等,皆名着一时。从收藏图书的形式、内容看,进入民国以来,铅印西装书越来越多,抄刻线装书逐渐减少。图书内容除传统国学外,天文、地理、算数、声、光、电、化等西方现代科技和现代诗文、小说内容的图书日益增多。这是民国藏书与清中期以前的很大不同。就收藏思想和收藏管理情况来讲,民国时期主张藏书开放,积极利用藏书为民众服务的观念日益强烈,实践日益广泛,并开始採用西方国家分类编目等先进方法管理藏书。如此一来,民国时期私家藏书主体、藏书形态和内容,以及收藏思想观念及管理方法都与清中期以前大不相同了,传统意义上封闭的藏书楼时代实质上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到民国末期,成规模的私家藏书就很少了,少数藏书楼即便有幸保存下来,也停止了发展,藏书大多捐归各类图书馆管理、使用。其二,民国藏书家为建立、发展近现代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可贵贡献。清朝末年,受到西方图书馆的影响,中国也开始了近代新型图书馆的建设。有的私藏之家便效倣西方,利用自家藏书开办起了私人图书馆。浙江绍兴徐树兰建于一九○三年的古越藏书楼,就是由徐氏举其家藏而建立的我国第一个近代新型公共图书馆。此后,私藏之家或自办图书馆,或捐书而助官家开办图书馆,加上国家投资办馆,到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七年,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新图书馆运动,在国内建立了一大批图书馆,成就了中国早期的图书馆事业。其间,藏书家们将大量家藏捐公,协同政府开办图书馆,功莫大焉。据不完全统计,自辛亥革命到一九四九年,大约有六十多位着名民国藏书家,将其图书捐献给国家,分藏于各地各类图书馆。其中李鸿章之孙李国超,以及陈宝琛、梁启超、丁福保等三十家见于资料记载的捐书,就有一百五十多万册。直到新中国建国之初,各地图书馆还接受了许多民国藏书家的珍贵典籍。北京图书馆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大量接受了周叔弢、常熟瞿氏、朱希祖、傅增湘、柳亚子、顾颉刚、张寿镛、郑振铎、马荫普等诸多着名藏家捐赠的数以万计的珍善孤本、名家手稿,极大地丰富了国家图书馆的善本书藏。全国的许多省市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接受民国私家藏书之情状亦然。也正因为此,有不少学者曾认为我国近现代的新型图书馆是由旧式藏书楼演变而来的。清末、民国藏书家对于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诞生、发展来说,厥功至伟。其三,民国时期藏书深受外来侵略、战乱及灾异之祸害,损毁惨重。民国是个战乱、灾难频仍的时期。先是军阀混战,继而日寇入侵,复又解放战争,间以洪涝乾旱、盗匪出没,可谓人人置身水深火热,难以自救,何以保书?三十八年裏,藏书毁于战火者、被侵略者掠夺去国者、为生计而割弃、损失者,无以计数!仅“一二八”淞沪一役,日军炮火就烧毁了当时最大的私立图书馆东方图书馆的四十万册藏书,同时遭炮火焚烬的还有沪上藏书家易培基、周越然、曹聚仁、胡怀琛、陆澹安等人之全部或大部收藏。据不完全统计,仅日寇侵华战争期间,就有五十多位藏书家的藏书遭受损毁,其中半数之家藏书蕩然无存。另外,由于战乱灾祸,民不聊生,也有不少藏家售书以养。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趁机而来,除传教士、外交官外,还有许多文化学人专事汉籍收购业务,致使大批珍贵典籍流向他国。日本在对华军事、政治侵略的庇护下,更是大肆实施文化侵略、掠夺,其抢购而去的中国古籍最多。早在一九○七年,日人岛田翰就将十五万余卷的陆氏皕宋楼藏书购去日本,酿成震惊中外的皕宋楼事件。进入民国,日人掠购中国典籍的行为益狂。例如,陶湘藏书二万七千余册、徐则恂家藏四万余册、澳人莫理循在华藏书二万四千余册等,均悉数为日人所购,至今藏于日本。除日本之外,美、加、英、法、德、俄等国,都大量掠购中国典籍。民国时期藏书受侵略、战乱、灾害之损伤,惨重非常。(二)民国藏书家编撰的藏书目录大约有三百多种,至今大多有存。其中出版印行者约一百三四十种,余者多仅有稿本、抄本而分散于各地、各家。这主要是因为民国时期战乱、灾异频繁,许多藏家无暇、无力整理和印行书目。另外,有些小规模藏家的书目篇幅不大,于是只为一家方便,仅自留稿本、抄本,无意出版行世。因此,除一百多种印行的民国私家书目在不多的大型图书馆或许能查到外,其余的两百种左右,就只能到收藏该藏家图书的图书馆或藏家后人那裏去寻找了。这显然是件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民国私家藏书目录主要有如下诸种。第一,综合性家藏书目。此类书目是私藏目录中数量最多者。民国所留私藏综合性书目中,藏家为名家、大家者众。诸如:民国早期有罗振常《螺隐庐书目》六卷,徐乃昌《积学斋藏书目》(稿本)九册,张元济《海盐张氏涉园藏书目录》四卷,邓邦述《群碧楼书目初编》九卷,《群碧楼善本书目》六卷,张钧衡《适园藏书志》十卷,梁启超《饮冰室藏书目录初编》三十一卷,蒋抑卮《杭州蒋氏凡将草堂藏书目录》六卷,张寿镛《约园书志》五卷,刘声木《苌楚斋书目》二十二卷,胡朴安《泾县胡氏朴学斋书目》六卷,蒋汝藻《传经堂藏书志》(稿本)九册,莫伯骥《五十万卷楼藏书目录初编》,等等。民国中晚期有陈青乃《崇礼堂藏书目》三卷、刘承干《嘉业堂藏书志》(稿本)二十三册、叶恭绰《番禺叶氏遐庵藏书目录》、马廉《不登大雅文库书目》(稿本)二册、马叙伦《天马山房书目》六卷、顾颉刚《顾颉刚先生藏书目录》五卷、冯雄《南通冯氏景岫楼藏书目》三卷、潘承弼《吴县潘氏宝山楼藏书目录》六卷,等等。第二,专科专藏书目。由于近现代以来,新学不断涌现,西方现代科技传入我国,学科益繁,图书内容的学科种类渐多。因而,民国时期便有许多藏书家和学者按学术门类聚藏图书,于是编撰的专科专藏书目亦多。民国私家藏书目录中的专科专藏书目品种、数量,为其前历代之最,覆盖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诸多学科。例如:文学艺术方面的私藏书目,有徐世昌《晚晴簃清人文集目录》、《晚晴簃已选诗集目录》、陈田《贵阳陈氏听诗斋所藏明人集目》、高燮《吹万楼所藏诗经目录》、胡朴安《周秦诸子书目》等;戏曲艺术方面,有王国维《曲录》、齐如山《齐氏百舍斋戏曲存目》、吴梅《霜厓曲跋》、宋春舫《褐木庐藏剧目》、马廉《鄞县马氏不登大雅文库戏曲目录》、傅惜华《缀玉轩藏曲志》、郑振铎《西谛所藏善本戏曲目录》等;音乐、书法字画、钱币及印谱收藏方面,有周庆云《梦坡室收藏琴谱提要》、吴辟疆《有美草堂画学书目》、张伯驹《丛碧书画录》、宗惟恭《癖泉书室藏泉币书目》、张咀英《鲁盦藏印谱简目》,等等。自然科学专藏书目也不少,诸如丁福保藏编《算学书目提要》三卷、李俨《李俨所藏中国算学书目录》、钱宝琮《若水斋古今算学书录》、钱文选《钱氏所藏堪舆书提要》七卷、朱启钤《存素堂入藏图书河渠之部目录》、释清华《清华医室藏书类目》,等等。第三,读书题跋、题记。读书题跋、题记,实质上是一种带提要或评论的书目。它对于人们认识和理解图书非常有益。这种书目自清中后期以来就很兴盛,至民国而不衰,许多藏书家的读书题跋或题记流传下来。民国私家藏书的读书题跋、题记中着名者很多,诸如:李希圣《雁影斋题跋》四卷,罗振玉《大云书库藏书题识》四卷、《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二卷,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二十卷,莫伯骥《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七册,朱希祖《郦亭藏书题跋记》四卷,等等。第四,知见书目。所谓知见书目,是指藏书家将藏书、读书过程中见过、读过或经手过但不一定收藏到的图书编成的目录。这种书目对于人们了解图书内容、作者、版本,以及其流布、传承情况,藉以追寻佚书,意义非常。清末,独山莫友芝、宜都杨守敬皆知见书目创作名家。莫氏有《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三卷、《附录》二卷,杨氏有《日本访书志》十六卷,皆知见书目力作,版本目录明珠。入民国,知见书目大家当首推傅增湘、孙殿起二位。傅氏积三十年所见海内外善本四千五百余种,分别记其版刻、流传存佚、序跋题识、行款印章、见读心得等,编撰成《藏园群书经眼录》十九卷,百余万言,堪称汉籍珍善大观。孙氏早年在琉璃厂经营古旧书收售业,几十年经见古籍二三万种、数百万卷,记录古籍资料无数,据以编成知见书目《贩书偶记》二十卷、《续记》二十卷,计收经见书一万五千余种,被学界誉为《四库全书总目》续补之作。孙殿起还编有知见书目《清代禁书知见录》。民国时期其他私藏之家的知见书目,尚有吴昌绶《宋金元词集见存书目》、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王献唐《古籍书画过眼录》、王敦化《明版书经眼录》、王文进《文禄堂访书记》,等等。第五,书影。目录学中把书影视为书目之一种。书影发端于清末,系杨守敬东瀛访书期间由日本学来。杨氏仿日人做法,将古抄本、宋元刻本,或影首篇,或取序跋,或录牌记,摹印成册,名《留真谱》,计有初、续两编。书影可真切显现典籍版本面目,于版本目录学研究功效显着。自杨氏《留真谱》后,古籍善本书影层出,尤以私藏善本书影为多。例如:瞿启甲《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刘承干《嘉业堂善本书影》、陶湘《涉园所见宋版书影》、潘宗周《宝礼堂宋元本书影》、柳诒征《盋山书影》、王文进《文禄堂书影》,等等。如前所述,民国多难,图书遭劫频繁,书目编撰不易,其版印流布更难。因而,如今想求读一部民国书目,殊为困难。几年前有出版家编辑出版的近现代书目汇刊中,只收有几十种民国私家藏书书目,即使加上近些年零星印行的,距求其全者亦相差甚远。鑒于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组织人力,利用几家大图书馆馆藏,去除近些年已出版者,又搜求到一百多种民国私家藏书目录(包括部分稿、抄本),现先将已整理好的近四十种编成《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精装成十三册,按原貌影印出版。余者将继续整理,陆续出版。如前所述,还有分布于各地各家的二百种左右稿本、抄本民国私家藏书目录,其收集、出版,尚待进一步努力。这是需要学者、藏书家后人、各图书馆和出版家齐心奋斗,方可实现的。希望这部《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能有益于教学和科学研究,受到读者欢迎。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敬祈方家指正。二〇〇九年八月初稿,二〇一二年八月定稿,于国家图书馆目录  · · · · · ·《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收录细目及其版本(按藏书家出生年顺序排列,三十四家,三十九种)第一册顾家相(1853—1917)藏编 勴(*造字,左右结构,左边虑上面加“非”)堂读书记十卷 民国十六年(1927)铅印本康有为(1858—1927)藏编 南海康氏书目 抄本李盛铎(1859—1937)藏编 木犀轩书目 民国抄本李盛铎藏编 李氏鑒藏敦煌写本目录 民国抄本李盛铎藏编 李木斋旧藏敦煌名迹目录 民国抄本第二册李盛铎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 北京大学图书馆195?年铅印本第三册甘鹏云(1861—1940)藏编 崇雅堂书录十五卷(卷一至十) 潜江甘氏息园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第四册甘鹏云(1861—1940)藏编 崇雅堂书录十五卷(卷十一至十五) 潜江甘氏息园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周庆云(1864—1933)藏编 梦坡室收藏琴谱提要 民国刻本周学熙(1865—1947)藏、俞寿沧编 周氏师古堂书目提要四卷 周氏师古堂民国二十五年(1936)刻本孙峻(1869—1936)藏、浙江省立图书馆编 杭州孙氏寿松堂捐赠浙江图书馆书目 浙江省立图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范寿铭(1870—1921)藏编 循园藏书籍目录 抄本,[抄年不详]第五册陶湘(1871—1940]藏、陶洙编 涉园藏殿版书目一卷 民国抄本梁启超(1873—1929)藏、梁廷灿、吴其昌编 饮冰室藏书目初编三十一卷(卷一至卷十七) 饮冰室民国抄本第六册梁启超藏、梁廷灿、吴其昌编 饮冰室藏书目初编三十一卷(卷十八至二十八) 饮冰室民国抄本第七册梁启超藏、梁廷灿、吴其昌编 饮冰室藏书目初编三十一卷(卷三十一) 饮冰室民国抄本钱文选 (1874—1957)藏编 钱氏所藏堪舆书提要七卷 民国三十一年(1942)铅印本蒋抑卮(1874—1940)藏 合众图书馆编 杭州蒋氏凡将草堂藏书目录六卷 上海:合众图书馆,民国三十七年(1948)油印本第八册张寿镛(1876—1945)藏编 约园藏书志 张氏约园民国抄本李宣龚(1876—1953) 藏、合众图书馆编 闽县李氏硕果亭藏书目录五卷 上海:合众图书馆,民国油印本陈融(1876—1955)藏、广州市市立图书博物馆编 陈融私藏目录 民国复写本第九册刘声木(1876—1959)藏编 苌楚斋书目二十二卷(卷一至十六) 庐江刘氏,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第十册刘声木(1876—1959)藏编 苌楚斋书目二十二卷(卷十七至二十二) 庐江刘氏,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邓实(1877—1951)藏 风雨楼邓氏书目 油印本,[年代不详]萨嘉榘(1877—1961)藏编 积积室抄本目 1952年抄本高燮(1878—1958)藏编 吹万楼所藏诗经目录 民国稿本胡朴安(1878—1947)藏、合众图书馆编 泾县胡氏朴学斋藏书目录六卷 上海:合众图书馆,民国油印本第十一册朱希祖(1879-1944)藏编 癸丑七节迁京书目 朱氏民国二年(1913)抄本吴辟疆(1879—1950)藏编 有美草堂画学书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刘承干(1881—1963)藏编 嘉业藏书楼善本书目 民国抄本吴梅(1884—1939)藏编 瞿安书目 民国稿本第十二册吴梅(1884—1939)撰 霜厓曲跋三卷 上海: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九年(1940)铅印本吴梅(1884—1939)藏编 奢摩他室曲丛 民国抄本宋焜(1889—1955)藏编 静思轩藏书记:甲编 民国石印本宋春舫(1892—1938)藏编 褐木庐藏剧目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顾颉刚(1893—1980)藏、合众图书馆编 顾颉刚先生藏书目录五卷 上海:合众图书馆,民国油印本金子长(1894—1958)藏编 金氏面城楼书目四卷 文明书局民国七年铅印本周明泰(1896—1994)藏、合众图书馆编 几礼居藏戏曲文献录存 上海:合众图书馆,民国油印本第十三册冯雄(1900—1968)藏、合众图书馆编 南通冯氏景岫楼藏书目录三卷 上海:合众图书馆,民国油印本潘景郑(1907—2003)藏、合众图书馆编 吴县潘氏宝山楼藏书目录六卷 上海:合众图书馆,民国油印本吴焕章(约1911—?)藏编 养浩轩书目初编 大兴吴焕章民国二十六年(1937)打印本陈青乃(生卒年不详)藏编 崇礼堂藏书目三卷 民国抄本叶于沆(生卒年不详)藏、国立北平图书馆编 叶氏琴趣楼寄存本馆图书分类目录 民国抄本--------------《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所收民国藏书家简介1.顾家相(1853—1917),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史学家、金石学家。清末,在江苏、河南、江西做过官,官至知县、知府。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时任萍乡县令的顾家相主持修建了江西省第一条铁路——萍(乡)安(源)铁路。任萍乡县令期间,亦积极倡办新式学校。辛亥革命后,自认为满清遗老。2.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我国近代改良派领袖。近代着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积累了大量藏书,前后不下数十万卷,仅宋元明善本古籍就有六千余册,至今尚有不少为其后人珍藏或有踪迹可考。3. 李盛铎(1859—1934),江西德化人。字义樵,号木斋。近代中国藏书家、目录学家。4. 甘鹏云(1861—1940),湖北潜江人。近代藏书家、学者。字药樵,号翼父,别号耐公、耐翁,晚号息园居士。晚年闭门着述,从事考据,在北京辟有“息园”藏书。5.周庆云(1866—1934),浙江吴兴南浔人,字景星,号湘龄,别号梦坡,近代着名资本家。平时爱好诗词、书画、文物、藏书。年五十学鼓琴,有《琴史》、《补琴史》、《琴书存目》、《乐书存目》、《琴操存目》等作。6.周学熙(1865-1947),安徽至德(今东至)人。字缉之﹐别号止庵。担任过北洋政府财政总长,曾在天津等地主持北洋实业,周以兴办实业成绩卓着﹐与南方实业家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说。1927年周学熙以年高引退。1947年9月26日卒于北平寓所。7. 孙峻(1869—1936),浙江杭州人。字极于,号康侯,清末贡生,官中书。曾助丁丙编《武林坊巷志》、《武林掌故丛书》、《善本书室藏书》,又与孙树礼同撰《文澜阁志》。清光绪十七年(1891)至清宣统三年(1911)管理文澜阁四库全书,任书阁董事(相当于今之馆长)。文澜阁四库全书移交浙江图书馆时,他是主持办理者。其先祖创设的寿松堂是杭州藏书名楼。寿松堂创办者孙宗濂,雍正乾隆间人,藏书数万卷,因家有乔松,遂名书楼为寿松堂。8.范寿铭(1870—1921),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鼎卿,晚号循园,范文澜叔父。年十六,以第一名入绍兴府学。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任河南安阳、内黄等县知县,先后7年。民国后,曾任河北道道尹、江苏公署机要秘书。一生酷爱金石,任安阳知县时,设立古迹保存所。在河北道尹任内,与顾燮光遍历太行山8年,访得自汉迄元各书未着录金石700种,成《河朔古迹志》80卷、《图象》1卷。所着尚有《安阳金石目》1卷、《元氏志录》1卷、《循园金石文字跋尾》2卷、《循园古冢遗文跋尾》2卷,均由燮光为之刊行。又有文集及《钟山忆语》藏稿于家。9. 陶湘(1871—1940) 江苏武进人。字兰泉,号涉园。清末官至道员。后进入实业界及金融界。30岁前开始收书,几十年得书30万卷。室名“涉园”、“百嘉室”、“喜咏轩”等。10.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他一生藏书丰富,其书斋称为“饮冰室”。饮冰室全部藏书刻本、抄本共3470种,41819册,此外尚有金石墨本及手稿、私人信札等。梁启超曾长期担任图书馆馆长,在他去世后,家人遵嘱将其藏书捐献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在他生前,曾让他的侄儿梁廷灿和学生吴其昌给他编过一部书目《饮冰室藏书目初编》三十一卷。在他去世后,北平图书馆接受梁氏捐书后,曾派人清点编定《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四册[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这两部书目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梁启超在世时,让侄儿梁廷灿和门生吴其昌为其编的藏书目录,三十一卷16册,后者是梁启超去世后捐赠国立北平图书馆的书目,四册,二者在篇幅、分类(特别是对丛书的处理方式)和内容上均有不同。11. 钱文选(1874—1957),安徽广德人。字士青,曾任驻美国旧金山领事、两浙运盐使等职。12. 蒋抑卮(1874—1940),浙江杭州人。号鸿林,谱名玉林,字一枝,以字行。浙江兴业银行创办人之一。业余好聚深奥繁难之古籍,尤以清儒声音训诂之书为重。家有凡将草堂藏书,大部为钱塘汪氏万宜楼旧藏,约5万册。与叶景葵、张元济等为多年好友,合众图书馆筹建之初,即以藏书相馈赠,并捐助基金5万元。该馆为之编《杭州蒋氏凡将草堂藏书目录》一册,着录图书2584部。13. 张寿镛(1876—1945),浙江鄞县人。字伯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任江苏淞沪捐厘总局提调。他好藏书,收罗近10万册,就其所藏刊刻《四明丛书》等已广为流传。在抗日战争中,与郑振铎、何炳松等接受政府委托,在上海秘密收购古籍,收到善本4860部、普通本1.1万余部,为保存祖国文献作出了贡献。14.  李宣龚(1876—1953),福建闽县人,近代诗人,字拔可,号观槿,室名硕果亭,晚号墨巢。民国后供职上海商务印书馆多年,曾任商务印书馆经理,并兼发行所所长。喜收藏有清一代和清末民初同辈人诗文,以及时人书法、绘画精品。民国30年(1941年)任合众图书馆(即上海图书馆前身)董事。所藏经史子集各类图籍千余册及师友简札、书画、卷轴等一并捐入该馆。合众图书馆为之编《闽县李氏硕果亭藏书目录》一册。15. 陈融(1876—1955),广东番禺人。字协之,号颙庵,别署松斋、颙园。早年留学日本,同盟会会员。民国时曾身居要职。1949年去澳门,1955年卒于澳门。工书,尤精草书。16. 刘声木(1876—1959),安徽庐江人。字十枝,原名体信,字述之。光绪末,分省补用知府,历官山东、湖南学务。民国后居上海。富藏书。专意收集清人撰述,所得以各省志书及清人文集、书目、笔记、诗话词话居多,总计7690种,103520卷。编有《苌楚斋书目》22卷。室名“直介堂”、“苌楚斋”。17. 邓实(1877—1951),广东顺德人。字秋枚,别署枚子、野残、鸡鸣,风雨楼主。从青年起,便崇拜顾炎武,“喜为经世通今之学”。关心时局,“凡阅国内外月报、旬报、时报至百余种,钞辑成书”,至数百卷之多。弟兄二人,寒夜读书,每及“当世之故”,常慷慨悲歌,饮酒起舞,期期以报国自许。18. 萨嘉榘(1877—1961),福州人。字多氵柔,号逸樵,清国学生,历任陆军部主事、军资司行走、景陆工程处监修官,曾游学日本。其家族是福州有名的世家大族,以诗词世家、藏书世家、海军世家、科技文教世家闻名于世。萨嘉榘幼年随父宦游,授读经史时多用坊刻本,字多讹,书要抄校过才能读。因此萨嘉榘知抄本之不易,他“六十乡居,见人间孤本者录之,晨抄暝写,自忘腕脱,积数十册编其书目曰:《积积室抄本》。”他在《积积室书目序》中表达了他的藏书志向:“余珍惜文献,遇有闽人着述,则庋藏之而已。”19. 高燮(1878—1958),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字时若、吹万,又号寒隐、葩叟、志攘、黄天等。室名吹万楼。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又与南社台柱柳亚子交往深厚。富藏书、嗜古砚。新中国成立后,将所藏捐献给复旦大学图书馆。着有《诗经目录》、《感旧漫录》、《思治集》、《国学丛选》等,亦善书。20. 胡朴安(1878—1947),安徽泾县人。近现代着名文字训诂学家。原名韫玉,字朴安,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持志大学、国民大学和群治大学等。胡朴安从年轻时便爱好积书,每去旧书铺大有车载而归之概。21. 朱希祖(1879—1944),浙江海盐人,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清道光状元朱昌颐族孙,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中山大学及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是解放前着名的史学家。22.吴辟疆(1879—1950),安徽枞阳人,后移居北京。名闿生,又名启孙,号北江。1930年初曾与顾荣木等创立“东方美术会”。23.刘承干(1881—1963),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近代着名藏书家,藏书楼名嘉业楼,亦名嘉业藏书楼、嘉业堂。24.吴梅(1884—1939),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字瞿安,号霜厓。近代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历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学校教授。25.宋焜(1889—1955),江苏淮安人。字文献。26.宋春舫(1892—1938),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戏剧家,中国早期现代戏剧理论家、藏书家、中国海洋科学的先驱。王国维表弟。1931年,他建立了藏书室“褐木庐”,“褐木庐”即Cormora的音译,Cormora是宋春舫喜爱的三位戏剧家名字的缩写,Cor指高乃依Cormeille,Mo指莫里哀Moliere,Ra指拉辛Ra-cime。“褐木庐”的藏书达上千册,主要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购买的戏剧图书。27.顾颉刚(1893—1980),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着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28.金子长(1894—1958),浙江长兴县雉城镇人。名涛,字子长,号广泳,又号榴征。金家富有祖传藏书,子长幼年从读于杭州、绍兴三位塾师,好学不倦。青年时学法政。后弃法政,一意购藏书籍,悉心钻研图书目录学。1925年(民国14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1931年(民国20年)任浙江省立图书馆编纂股股员。1934年(民国23年)春至抗战前夕,任安徽省立图书馆编纂股股员。29.周明泰(1896—1994),安徽至德县(今东至)人。字志辅,别号几礼居主人,近代着名实业家周学熙的长子。曾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内务部参事。酷爱戏曲,专门从事中国戏曲史研究。他熟悉梨园掌故,广泛搜集戏曲史图籍。后移居上海、香港等地,闭门着述。着有《几礼居戏曲丛书》、《几礼居随笔》、《读曲类稿》、《枕流答问》等,后将所藏珍贵戏曲史料及唱片捐献国家。30.冯雄(1900—1968),江苏南通人。字翰飞,号彊斋。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后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十余年,编着水利、铁道、世界文化史及大学丛书达四十余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水利研究员。曾任郭沫若的秘书。冯氏雅好典籍,精于版本目录学,藏书万卷,中有《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唐经》等。其尤重收集南通地方文献及各省县方志,如所藏抄本《两淮通州金沙场志》,已成海内孤本。室名“景岫楼”。藏书印有“景岫楼”、“南通冯氏藏书印”、“扶海冯氏”、“ 冯雄”、“翰飞”等。31.潘景郑(1907—2003)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原名承弼。藏书家,版本鉴定家。“宝山楼”藏书的拥有者之一。景郑专研国学,受业于章太炎、吴梅等大师,学文学词曲。其兄潘博山(1904—1943),原名承厚。兄弟俩继承了祖父潘祖同“竹山堂”全部藏书四万卷外,继续扩大收藏。1919年,“竹山堂”改名“宝山楼”,已藏书三十万卷。32.吴焕章(约1911—?)大兴(今北京)人。此吴焕章非民国政要吴焕章(1901—1988,吉林人)。有藏书楼名养浩轩。33.陈青乃(生平不详)。34.叶于沆(生卒年不详),福州人。福建三山(今福州)叶氏家族是藏书世家。叶于沆是叶观国(1720——1792)的第7代孙,民国期间寓居北京,藏书颇多,1932年曾将所藏书寄存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这批藏书共计中文图书378种,3495册,法文图书67册。其藏书处为“琴趣楼”,北平图书馆于1935年为他编有《闽侯叶氏琴趣楼寄存书目》一册。· · · · · ·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以《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全十三册)》为中心,详细阐述该丛刊的出版背景、编辑特点、内容价值以及对学术研究的深远影响。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丛刊的出版目的与意义,指出其作为重要文献资源,在中国民国时期的私家藏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接着,从藏书目录的学术价值、社会背景、编辑方法、以及对历史研究的贡献四个方面深入探讨,揭示了该丛刊对后人研究民国时期书籍出版、藏书文化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参考价值。最后,文章对《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的综合评价,展示其在当代学术研究中的地位,说明其在传播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1、丛刊的出版背景与学术意义

《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全十三册)》由国家图书馆于2012年出版,旨在整理与展示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的完整资料。这些目录不仅是对当时藏书家私人书籍的记录,也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和学术流派的重要体现。丛刊的出版,填补了民国藏书研究的空白,为研究当时学术界的书籍收藏与知识传播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民国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的剧烈变动与知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许多私家藏书家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书籍,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个人藏书体系。这些藏书体系反映了不同学者的学术兴趣与文化取向。通过对这些私家藏书目录的整理和研究,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思维与文化取向。

此外,丛刊的出版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帮助现代学者解读和考证民国时期的书籍流通、版本传播及出版市场。这些藏书目录在当时是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与个人收藏的重要工具,丛刊的整理让我们能够进一步揭示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历史脉络,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2、藏书目录的学术价值与社会背景

民国时期的私家藏书目录不仅仅是书籍的简单列表,它们往往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文化积淀与思想活动。这些目录的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学术的追求与对外部世界的关注。通过这些目录,后人能够从不同的视角了解民国时期的学术流派与社会思想。

此外,民国时期的书籍出版市场和书籍传播渠道逐渐发达,藏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私家藏书目录作为这一交流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丛刊中不仅涉及了大量民国时期的书籍名称、版本信息和出版时间,还有很多关于书籍的评价和学术背景的记载。这些内容不仅为研究当时的出版市场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了解民国时期的知识体系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随着社会的变革,民国时期的知识体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重组。大量西方思想传入中国,本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种时代背景下的藏书目录,既有保存传统文化遗产的意义,也有记录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的价值。通过分析这些目录,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民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

3、丛刊的编辑方法与内容结构

《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全十三册)》的编辑工作充分展示了现代学术出版的严谨性与系统性。丛刊的编纂团队对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类,采用了统一的格式和注释体系,使得整个丛刊具有高度的可读性和学术性。每本书的编排方式都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使得研究者可以迅速查找到所需的资料。

在内容结构上,丛刊分为多个专题,每个专题侧重于不同的领域或学者的藏书目录。例如,有的专题聚焦于文学领域的藏书,有的则专门整理了哲学、历史等学科的藏书目录。这种细化的分类方式,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也有助于深入挖掘民国时期各学科的藏书特点与学术风貌。

编辑方法方面,丛刊中的每本目录都附有详细的编者说明和注解,解释了该目录的历史背景、编纂过程以及目录内容的特点。这些附注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背景信息,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目录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此外,丛刊还收录了部分珍贵的藏书目录手稿影像资料,这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学术体验。

4、对学术研究的深远影响

《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全十三册)》不仅是对民国时期藏书家及其藏书的系统整理,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研究民国文化与历史的独特视角。通过研究这些藏书目录,学者们能够深入了解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如何通过私人藏书进行学术探索与文化传播。这些目录成为研究民国学术史、出版史、文化史等领域的重要基础资料。

丛刊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民国时期学术交流网络的揭示上。在民国时期,尽管政治环境动荡,但知识分子之间的学术交流依然非常活跃。通过藏书目录,现代学者能够追溯到当时学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甚至揭示出一些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与学术争论。这些珍贵的资料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还为理解民国时期的知识格局提供了切实的帮助。

此外,丛刊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出版史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民国时期,许多私家藏书目录包含了大量的书籍版本信息与出版细节,这些资料为研究民国书籍的版本演变、出版市场的形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目录的系统整理,学者们能够更为准确地追踪书籍出版的历史轨迹,揭示出民国时期出版业的独特面貌。

总结:

《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全十三册)》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与学术价值的文献工具书。通过系统整理民国时期的私家藏书目录,丛刊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支持,也为理解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及出版历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无论是从知识传播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文化背景的角度,丛刊都为后人研究民国时期的学术与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本文通过对丛刊的全面分析,揭示了其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它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也为我们重新审视民国时期的文化和学术脉络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24日 下午7:08
下一篇 2024年11月24日 下午7:09

相关推荐

  •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共22册 台版繁体竖排本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共22册 台版繁体竖排本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共22册 台版繁体竖排本 Quantity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

    2024年11月19日
  •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共28册 2008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注意:《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

    2024年11月22日
  • 四库全书佛典 8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四库全书佛典 8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作 者:(南朝)僧佑等着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17 I…

    2024年10月31日
  • 诸子译注丛书(共11册)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诸子译注丛书(共11册) 诸子译注丛书(共11册) Quantity 诸子译注丛书(共11册) 作者: 韩非 / 张觉出版社: …

    2024年11月18日
  • 中国古代府州县舆图集成(第3辑) 全14册 2012高清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注意:《中国古代府州县舆图集成》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2024年11月19日
同行购买网站记得加这个v;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