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病夫」、「黄祸」和「睡狮」三项当代所熟知的西方视野之中国形象,研究其在近代中国思想论述的丰富意涵,系统性地了解这些符号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论述中有关国族建构的影响。本书藉由釐清分梳百年来东西跨文化和跨语境互动过程的错综复杂关系,深入理解与分析中西文化百年来交会过程中,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价值,其爱憎交杂的纠缠心情;并剖析在公共集体记忆中,国族符号背后的复杂形成历史,因而得以重新反思百年来「病夫」、「黄祸」和「睡狮」,持续作为近代国国族认同符号的深远意涵。
作者简介 · · · · · ·
杨瑞松
1963年出生于台北市。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获清华大学历史所硕士学位后,于1997年取得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历史学博士学位。现职为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心理史学、史学理论与方法。
目录 · · · · · ·
目次第1章 导论一、「自我东方化」与近代中国共同体想像二、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与检讨三、各章主题简介第2章 想像民族耻辱: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东亚病夫」一、论:问题的缘起二、回历史的起点:「病夫」的诞生三、在中国「成长变化」的「病夫」:从「中国是东方病夫」到「中国是东方病夫之国」四、Long Live the Sick Man?:百年来「东亚病夫」情结的省思第3章 尔有黄祸之先兆,尔有种族之势力:「黄祸」与近代中国国族共同体想像一、问题:认同与「镜我」二、来自西方的「黄祸」三、「种战」与近代中国的世界观四、从日本来的「黄祸」与「黄祸英雄」在近代中国的诞生五、结语:「黄祸」情结与近代中国国族想像第4章 睡狮将醒?:近代中国国族共同体论述中的「睡」与「狮」意象一、「睡狮西来说」?:拿破仑到底说了什么?(或是他到底有没有说?)二、「睡」与「狮」的结合:睡狮在近代中国的诞生过程三、Beauty or Beast?:「睡狮」意涵的再商榷四、结语:睡狮与近代中国国族论述第5章 国族符号、国族认同、集体记忆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病夫、黄祸与睡狮:‘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与近代中国国族论述想像”这一主题,分析西方如何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构建对中国的不同文化认知和政治想象。从“病夫中国”到“黄祸”的恐惧,再到“睡狮”的觉醒,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展现出多重面貌,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崛起与衰弱的复杂情感。这些形象不仅塑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外部形象,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国族认同与自我理解。本文将通过四个方面,分别探讨这些西方想象中的中国形象,剖析它们在历史和文化语境中的多重含义,并对近代中国国族论述的演变进行总结。
在19世纪末,西方对中国的形象普遍充满了轻视与同情,最典型的便是“病夫中国”这一表述。这个形象源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遭遇的屈辱,以及在列强侵略压力下的衰弱表现。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和法国,认为中国的衰落是由于其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闭塞的社会结构以及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态度。西方媒体和知识分子通过这一形象,强化了中国在现代世界舞台上无能的刻板印象。
“病夫”这一称呼不仅仅是对中国国力衰弱的描述,它同时也暗示了中国在西方视野中的无力感。西方的政治评论员往往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即将“死去”的病人,等待外部干预来“拯救”或“医治”。这种看法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并为后来的侵略行动提供了道德上的正当性。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优势被视为中国应当“接受”的现实,这种思想成为帝国主义扩张的思想基础。
然而,这种“病夫中国”的形象并非无可改变的悲观描绘。它在19世纪末期引发了中国自我反思和革新的呼声。维新运动和自我振兴的思想,试图破除这一形象,通过现代化改革来恢复国家的活力。这种内部变革的动力与西方的侮辱性想象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中国民众对恢复尊严和自主的渴望。
随着中国在19世纪末期逐步摆脱衰退并逐渐复兴,西方对中国的恐惧逐渐转化为“黄祸”的概念。这一名词源于19世纪末欧洲对中国劳工大规模涌入的担忧,特别是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地的华工问题上,西方媒体和政治家宣扬“中国人将统治世界”的言论,导致了一种恐惧情绪的蔓延。
“黄祸”不仅仅是对中国劳工的恐惧,也代表了西方对中国潜在政治、经济、文化崛起的焦虑。在这种叙述中,中国被描绘成一种“异质”力量,其庞大的人口和逐步崛起的工业化能力被视为对西方文明的威胁。西方的文化优越主义与种族主义情绪深刻影响了对中国的看法,认为中国的“黄种人”是无法与“白人”平等相处的。这种种族主义思维在当时的帝国主义扩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黄祸”的恐惧情绪并非单纯的排外主义,它也是对中国崛起后可能带来的一种全球性政治与经济秩序变化的忧虑。西方认为,如果中国能够以其庞大人口和丰富资源崛起,它将挑战西方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因此,西方对中国的强烈警惕不仅仅是文化上的冲突,更是对全球霸权的深层恐惧。
进入20世纪,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发生变化。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开始意识到中国的潜力,并且有了“睡狮”这一新的形象。“睡狮”作为一个象征性表达,意味着中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和衰弱之后,正逐渐从沉睡中醒来,开始恢复其在世界中的影响力。
这一形象并非完全是乐观的,它带有一种警示的意味。西方看到了中国逐渐崛起的可能性,但也担心这一过程可能对世界秩序造成冲击。中国的觉醒代表了一个新兴的、非西方的力量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这种变化促使西方国家更加重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控制。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态度从“病夫”逐渐转变为复杂的“竞争者”心态。
然而,西方对“睡狮”形象的塑造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中国的“觉醒”不仅仅依赖于外部条件的变化,还需要国家内部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此时的中国,无论是民间的国族认同还是政治体制的现代化,都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西方对“睡狮”的警惕和对中国复兴的反应,也促使中国更加坚定地走向自我强化和自我认同的道路。
从“病夫”到“黄祸”再到“睡狮”,西方对中国的想象经历了多次变化,这些形象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外部形象,也与中国国内的国族建设和身份认同密切相关。西方的刻板印象与对中国的看法,直接影响了中国如何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构建。
在近代中国的国族论述中,西方的这些形象往往成为中国自我反思的重要镜像。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在面对“病夫”形象时,提出了自我振兴的论点,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来挑战西方的负面叙事。同时,“黄祸”作为西方对中国扩张性恐惧的体现,也引发了中国对于民族自信的激发。中国在复兴过程中,逐渐走向了以民族独立和自我认同为核心的国族论述。
到了20世纪,随着中国逐渐摆脱列强的压迫并展开现代化进程,西方的“睡狮”形象也成为中国在全球政治中逐渐崛起的象征。中国的国族论述从以往的被动反应转变为主动塑造自我形象的过程。西方的负面形象逐渐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日益强大的国际地位所打破,中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新的自信。
总结:
从“病夫中国”到“黄祸”再到“睡狮”,西方对中国的形象塑造展现了复杂的历史脉络。这些形象不仅反映了西方对中国的认知,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自我认知和国族构建。在西方视野中,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中国在近代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转型,而这些变化也不断塑造着中国国族认同的内涵。
中国的崛起,既是对西方种种刻板印象的挑战,也是对自身身份的重新定义。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既面对着外部的挑战,也在通过自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最终,西方对中国的认知与中国的国族论述相互作用,推动了中国走向全球舞台中心的历史进程。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