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古脉——中国古典医学与数术身体观 李建民2007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探讨古典医学中经脉学说的源起。所研究的期间是自战国迄于西汉末,正值医学知识体系从众说纷纭渐趋统一的时代。传统对经脉观念缘起的解释,大致是认为与针灸术有密切关系。始初先民由经验认知刺激个别腧穴有疗病的功效。九针等工具的出现使腧穴位置与主治功效得以确立,遂能依主治性能归纳成经络体系,乃由点而线累积而成。近年新出土的脉书与医史文物显示这样的解释已面,陆修正的必要。本书即欲爬梳上古经脉学说的源流,并探讨当时刚出现与脉学相关的新技术、新工具,以及新身体观。笔者将试图解答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脉”?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何类文献?此一概念纯属医学范畴吗?曾与哪些医疗技术结合?又是否可能与论脉时无所不在的数术之学割离?最后,新工具在脉学体系化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本书发现,脉是传统中国医学最关键的概念,但最初脉学并非医者所独擅。此外在周、秦之时也有燕齐、秦…

目录  · · · · · ·

追寻中国医学的激情——大陆版序文

禹凿山川知脉络——三版的话

追寻扁鹋的足迹——再版代序

谢 辞

提 要

第一章 导论

一 死生之域——由扁鹊医案引出的医史课题

二 新出土文物与医史研究

三 脉学多源与针灸失传论——问题意识

第二章 周秦变革期

一 医学三变

二 方技四支与三系

三 古脉分域

四 禁方传统——师资、文本与验效

五 小结

第三章 医在天官——古典脉学的王官传统.

一 “天有宿度,地有经水”——脉的循行

二 天官与天数——《左氏》秦和传发微

三 《周礼》医师一系职官

四 小结

第四 章脉与导引——生命在运动中

一 从礼容的身体到数术的身体

二 脉与养形

三 《阴阳经》与《导引图》——脉与养生道论

四 脉与房术

五 小结

第五章 数求观的身体

一 阴阳与脉序——“天道大数有二,谓五与六”

二 脉与脏

三 脉与病——“经脉病候”辨证

四 小结

第六章 新工具

一 “九针”的形成——周秦外治工具的合流

二 脉与针具——“灸刺稽滞,开利百脉”

三 “解部”事始——脉如何被人看见?

四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 · · · · · 

Quantity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对李建民的《发现古脉——中国古典医学与数术身体观》一书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书中通过阐述中国古典医学中的脉理理论及数术思想,结合中医学的传统文化背景,提出了对人体与健康的新理解。全书从古代医学脉象的理论出发,探讨了中医学的身体观念与数字术的关系,揭示了中医如何通过脉象来识别身体内部的健康状态,并且如何利用数术对人体进行预测和调节。文章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第一,古脉的起源与发展;第二,中医身体观的内涵与实践;第三,数术与中医的结合及其应用;第四,李建民书中观点的学术价值与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古代医学与数字术相结合的全新视角。

1、古脉的起源与发展

《发现古脉》一书中,李建民详细探讨了“脉”的概念及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古脉,不仅仅是指身体表面的脉搏,而是中医理论中的一项重要诊断工具。脉诊在中国古代医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难经》,都详细记载了脉象与疾病的关系。李建民通过对古籍的研究,揭示了脉理学的深厚底蕴,脉象在中医诊断中被视为通向人体内在健康的“桥梁”。

古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医学实践。在古代,医生通过触诊脉搏来感知人体的健康状态。脉象的不同,反映了人体气血的运行状况及脏腑的功能。李建民指出,古代医学中的脉诊不仅仅是生理的表现,更是中医哲学的体现,脉象的变化代表了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际运作。因此,古脉的研究不仅仅是医学的探讨,还是哲学思想的延伸。

随着时代的发展,脉诊在中国医学中经历了多次发展与变化。李建民指出,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脉诊技术逐渐成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与脉诊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以及《脉经》对脉诊的阐述进一步完善了脉理理论。到明清时期,脉诊成为了中医诊断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李建民通过对历史脉诊文献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脉象理论的发展脉络。

2、中医身体观的内涵与实践

中医的身体观念与西方医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李建民在书中提出,中医对人体的理解并不是单纯的物理结构的描述,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由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李建民通过分析中医的经典理论,如《内经》中的“天地人合一”思想,阐述了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中医理论中,脏腑的功能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而这一切都受制于人体的阴阳平衡。李建民强调,身体的健康状况并不是单一器官的功能是否正常,而是整个系统的和谐与平衡。当阴阳失调,气血不畅时,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种病变。通过脉诊,医生可以判断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的运行状态,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此外,李建民还探讨了中医身体观的实际应用。他指出,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注重整体调理,通过针灸、推拿、草药等多种方式来恢复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这种实践与西方医学注重局部治疗的方式截然不同。李建民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中医如何通过调整脏腑的功能、调节气血来治疗各种慢性病、亚健康状态,体现了中医身体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3、数术与中医的结合及其应用

李建民的《发现古脉》不仅涉及到脉诊和身体观的讨论,还提出了数字术与中医的结合。数术,是一种通过数字和运算来预测和调节人体健康的方法。李建民分析了古代中医如何结合天文、地理和数术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对《易经》和其他古代典籍的研究,他揭示了数字术在中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数术在中医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八卦、五行等理论来推算人体的健康状态。例如,《易经》中的“阴阳五行”与中医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等理论高度契合,李建民认为,通过对数字的解析,能够帮助医生更精确地把握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对疾病进行预防与调治。数术的结合,使得中医诊断不仅仅依赖经验,还加入了更为系统和科学的推算方式。

李建民在书中提到,通过结合数术,中医医生能够在治疗方案上做出更加个性化的调整。比如,通过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可以为患者定制专门的药方;通过天干地支的配合,调整治疗的时机和方法。这一思路为现代中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4、李建民观点的学术价值与影响

李建民的《发现古脉》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视角,结合古脉学与数字术重新审视中医的身体观。这一观点的学术价值在于,它不仅复兴了古老的医学理论,还将其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跨学科的医学研究方法。李建民通过广泛的文献考察和实证分析,提出了中医与数术相结合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李建民的研究还推动了中医学术界对脉诊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他的理论不仅丰富了脉诊的实践应用,还为现代医学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李建民的观点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脉象与数术的关系,李建民提出了中医文化中独特的智慧,展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魅力。

李建民的学术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广大中医实践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通过对中医理论的创新解读,李建民不仅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复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总结:

李建民的《发现古脉——中国古典医学与数术身体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学中的脉象和数术思想。这本书不仅通过分析脉象与中医身体观的关系,揭示了中医学的整体性,还通过将数术与中医结合,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通过李建民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与自然界、人体健康的内在联系。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临床实践中,这一观点都为中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24日 下午9:21
下一篇 2024年11月24日 下午9: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