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第1版)+(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晚清以来的中国人如何从“常态”变成“病态”,又如何在近代被当作“病人”来加以观察、改造和治疗的漫长历史。“东亚病夫”的称谓既是中国人被欺凌的隐喻,也是自身产生民族主义式社会变革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治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医疗过程,而是变成了政治和社会制度变革聚焦的对象,个体的治病行为也由此变成了群体政治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图书目录

导言:医疗史的另一种叙事

章救不了灵魂的医生

第二章对陌生空间的恐惧与接纳

重设内与外的边界

病人是怎样委托给外人的?

对非常状态的控制

第三章“公医制度”下的日常生活

从“话语”到“制度”

从“临床医学”到“地段保健”

第四章现代城市中的“生”与“死”

从生到死:空间仪式的传统表现

“街道政治”:生死场中的抗拒与变迁

“产婆”档案中的多重声音

阴阳生:徘徊于法律与医学监控之间

第五章乡村医疗革命:社区试验

“白大褂”如何下乡?

“巫”与“医”的现代之争

第六章追剿“巫医”

“巫医”与民间宗教秩序

“坛仙”的空间安排

灵验决定一切

“顶香看病”与社会秩序

在城与在乡:“巫医”的移动与控制

“地方感”为什么消失了?

第七章中医自救面面观

1929年:中医成为“社会医学”的救治对象

后抵抗的逻辑

插曲:对“公医制”的微弱质询

个体防疫与诊疗经验

为争取群体防疫身份而苦斗

体制容纳的后果

参与“防疫”的新体验

“西医化”浪潮的威胁

新型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中医世界”

中医“自组织形态”的蜕变

第八章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

小小“细菌”改变了世界!

“沾带”行动后的空间效果

“美国细菌”变成了上帝扔下的“瓶子”

防疫如何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政治

“爱国卫生运动”的制度化过程

第九章在政治表象的背后

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政治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网络

尾声:赤脚医生的黄昏

结论:医疗史、“地方性”与空间政治想象

附录:如何从“医疗史”的视角理解现代政治?

参考文献

Quantity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一书探讨了在近现代中国中西医学冲突的背景下,医学和医疗体系如何成为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力量互动的一个重要场域。作者通过跨越150年的历史跨度,从清朝晚期的鸦片战争前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分析了西方医学如何在中国社会中取得优势地位,同时也揭示了中医文化的坚韧与抗争。在这个过程中,医疗空间的布局、政策的推动以及医学意识形态的碰撞,都反映了中西文化冲突、政治博弈以及社会变迁的深刻影响。通过对中西医学相互作用的细致考察,作者揭示了医学作为社会权力与文化认同的空间,如何在政治与社会力量的推动下重新塑造了“病人”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西医与中医的历史背景对比

西医与中医的冲突与融合,首先源自于两者在理论体系上的根本差异。中医自古以来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辩证施治,讲求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而西医则以解剖学、生物学为基础,强调以病理学为依据的规范化治疗,追求精确的诊断与治疗手段。这种哲学上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在实际医疗操作中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与摩擦。

这种冲突最早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随着西方列强的进入,中国社会开始逐渐接触到西医这一外来事物。西方的医学理念和治疗方法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被视为先进的科技,尤其是在军事和外交中,西方医学作为“强国”的象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对中国传统医学的挑战。

然而,中医并没有轻易地向西医让步。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和庞大的社会支持群体。即使西医不断渗透进入中国,中医在中国民众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两者在医学领域的碰撞,不仅是学术上的对立,更是政治、文化乃至社会认同层面的深刻斗争。

2、医疗空间的政治性

中西医的冲突不仅体现在治疗方法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医疗空间的政治性上。西医进入中国后,逐渐占据了城市和官方医疗系统的主导地位。西方的医院、诊所逐渐成为新兴的社会空间,西医的治疗方法成为“现代化”的象征。这些医疗空间的建设,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空间挤压,也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控制。

特别是在清朝晚期和民国初期,西方国家在中国建立了大量的教会医院和现代化医疗设施。这些医院大多由西方传教士或外资企业控制,服务对象也多为外国人或富裕的中国人。在这种背景下,医疗空间不再只是单纯的治疗场所,它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阶层的标志,象征着现代化、文明与进步。相对而言,中医的医疗空间则常常局限于传统的私家诊所和民间草药铺,显得更加封闭和传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医在官方医疗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开始影响到政府的医疗政策。中医在这种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尽管中医依旧在广大农村和基层地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但在城市和官方医疗体系中的空间逐渐被压缩,呈现出“空间政治”的层面。

3、文化认同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碰撞

中西医学的冲突不仅是医学领域的竞争,它还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的构建。西医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常常与现代化、科学理性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而中医则更多地代表着传统文化和民族身份。在中国社会中,西医逐渐成为“先进”的象征,而中医则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落后”与“迷信”的代表。

这种文化认同上的冲突在民国时期尤其明显。随着西医的不断渗透,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推崇西方的现代医学,甚至认为只有西医才能挽救中国的危机。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医在知识界的地位,推动了医学现代化的进程。同时,西方的现代医学也被视为国家强盛的象征,成为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医的价值和意义也逐渐得到了重新审视。尤其是在20世纪中期,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提出,中医开始重新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同。中医在一定程度上与西医形成互补,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开始推崇“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以促进社会医疗水平的普及。这一过程不仅是医学领域的融合,也是社会文化认同的重新建构。

4、医疗政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

医疗政策的制定与社会变迁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政府的医疗政策往往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紧密相关。从清朝晚期的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改革,医疗政策的变化体现了国家对社会控制和医疗体系的重塑。

在清朝晚期,西方的传教士医院和私人诊所的建立,实际上代表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医疗系统的渗透。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西医通过外资与传教士的渠道迅速扩展,而中医则因其“落后”和“非科学”的特质逐渐被排斥在主流医疗体系之外。

进入民国后,西医的优势地位愈加明显,尤其是在政府医疗机构中,西医成为主流。而中医则面临着生存困境,许多地方开始废除中医,西医在城市中逐步取代中医,成为现代化的标志。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毛泽东时代,政府推行“中西医结合”的政策,试图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传统医学的活力,这一政策不仅是对中医的保护,也是对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的尊重。

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医疗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医疗领域的政策不仅反映了中西医学的博弈,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选择和社会认同的转变。

总结: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通过细致的历史分析和深刻的理论探讨,揭示了中西医冲突背后隐藏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复杂关系。西医与中医的冲突不仅是两种医学体系的竞争,更是一场关乎社会空间、文化认同和政治博弈的历史演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医疗空间和医疗政策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刻转型。

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中西医冲突的丰富历史背景,也为理解中国社会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自我重塑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通过对医疗空间、文化认同、社会政策等多维度的考察,作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医学不仅仅是治病的手段,更是塑造社会权力与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有需要联系v;hx-hx3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魅影魅影
上一篇 2024年11月24日 下午9:23
下一篇 2024年11月24日 下午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