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破解中医治病秘码:临证辨象》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目录:
导读从这里迈入中医之门/1
黄元御与一气周流/1
察象用药治诸病/4
第一讲感受中医的魅力/6
治病与修身/6
感受四时脉象/7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8
说说人参和附子/10
脉诊和直觉/12
生脉饮也能治痞证/14
正治与反治/16
麻黄汤之变/17
找准切入点迎刃而解/19
胸中无方与心中有方/20
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21
课后问答/22
第二讲小儿常见病/23
柔嫩纯和的小儿/23
小儿宜推拿/24
小儿用药宜柔和中正/25
感冒发烧的小女孩/25
食积再次发烧/28
中焦湿郁发烧/29
一个脸蛋红,一个脸蛋白/29
婴幼儿腹泻/30
婴幼儿便秘/31
养胃的枣末糊/32
阳虚发烧/32
多动症的望诊/34
课后问答/35
第三讲小儿杂病/37
一剂治愈荨麻疹/37
麸皮止痒/41
荞麦面与核桃仁/41
更加极端的例子/42
浮小麦的新用/43
桑叶止汗/44
外敷止汗/46
外敷内服治湿疹/46
小儿遗尿有虚实/47
到底应不应该打疫苗/49
课后问答/51
第四讲肾病辨治/54
治疗疑难杂病的最高准则/54
补肾就是恢复肾气的收藏/55
急性肾炎其实就是一场重感冒/55
肾病的演变/57
上下宣通消水肿/57
慢性肾炎先祛浊/59
补肾为主治结石/62
肾衰/63
补肾的秘诀/63
课后问答/64
第五讲肾病综合征/66
小便不畅的小伙子/66
祛痰四法/69
治疗蛋白尿的验方/70
两次转危为安的孩子/71
课后问答/74
第六讲精神病辨治/75
精、气、神/75
精神病就是精亏神乱/76
抑郁和躁狂的本质/77
精神分裂症的小伙子/78
抑郁症的孩子/80
母女精神病/81
课后问答/83
第七讲脉诊层次/84
感觉脉象的细微变化/84
感应脉气的流通/86
一身是病的患者/87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89
感同身受的体会/91
课后问答/94
第八讲肝病概说/97
木气为病的三个特点/97
重新认识四逆散/99
刚柔四逆散/102
肝气郁滞的一家人/106
长青春痘的女孩/108
疏通一气治失眠/110
课后问答/112
第九讲肝炎辨治/115
关于肝炎病毒的中医思考/115
刀兵相见还是釜底抽薪/118
急性肝炎宜泻之/121
绵滞不起变慢肝/121
结滞不通欲硬化/124
不爱说话的孩子/126
由阴出阳的病人/127
肝硬化的治疗思路/129
课后问答/130
第十讲高血压和中风/134
吃出来的高血压/134
肥胖是高血压的病根/135
山楂的妙用/136
红光满面的阿姨/138
想不开的高血压/140
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142
头顶如戴钢盔的老人/143
恨病心切的奶奶/145
肾虚突发高血压/148
中风急症的处理/150
百废待举,先健中焦/151
愚公移山治偏瘫/152
课后问答/156
第十一讲肿瘤辨治/157
无形之气决定有形之体/157
肿瘤的特异性脉象一刚脉/159
不同寻常的郁结/160
冤家宜解不宜结/161
晚期肺癌/164
骨肿瘤转移的老人/165
三次开胸的小伙子/165
对肿瘤病因的深层次思考/167
守方不移愈眼疾/168
课后问答/170
第十二讲心火为病/173
心病的根源在于肾/173
虚散不收的原因/174
收摄心气的小验方/177
活血利湿的用药经验/180
摘不动苹果的患者/182
心气郁滞不出的治疗/184
完全性传导阻滞的小伙子/186
服药后身痛不能眠的患者/187
小儿心肌炎/188
课后问答/189
第十三讲肺金为病/191
肺与大肠相表里/191
咳嗽有虚有实/192
急开表气治肺炎/194
通降大肠治哮喘/197
通调肺气的常用药物/199
一味紫菀治便秘/204
逆流挽舟治腹泻/204
抽烟与慢性结肠炎/205
课后问答/208
第十四讲中土为病/209
土气贵在从容和缓/209
三泻心汤治痞证/210
轻柔运转养脾胃/212
慢性胃炎实者宜降,虚者宜升/214
温养破结治溃疡/217
缓缓润通治疗萎缩性胃炎/219
课后问答/221
第十五讲糖尿病辨治/224
一支葡萄糖退高烧的启示/224
糖尿病多是祸从口入,根在肾虚/226
血糖高的实质是阴不化阳/228
糖尿病或轻或重皆是虚/229
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230
中土衰败需耐心养护/233
不听劝告的严重并发症患者/235
吃素的好处/237
课后问答/239
第十六讲一气周流的层次/240
一气周流的结构是浑然一体的/240
一气周流有不同的层次/241
一气周流是天地万物的共同规律/242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医治病,素以辩证施治为根本,而“临证辨象”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整体状态,结合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临床医师可以准确把握疾病的本质,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破解中医治病秘码:临证辨象”,分别是:辨象的基本理论、辨象的临床应用、辨象的注意事项以及辨象在现代中医中的发展与挑战。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剖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的治疗方法,并揭示其在实际诊疗中的价值与潜力。
中医学理论体系源远流长,辨证施治是其核心之一,而“辨象”则是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象,即通过观察患者的外在表现,包括面色、舌苔、脉象等,结合其身体的内在状态来推测疾病的根源。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的发生并非局限于某一部位或器官,而是全身协调失调的结果。因此,辨象不仅仅是看表面症状,更重要的是通过外象来揭示内因。这一理论的核心是“望闻问切”,即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大诊法的结合,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
在辨象过程中,面色、舌苔、脉象、体态等表现都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例如,面色苍白可能意味着气血不足;舌苔薄白则提示风寒侵袭;脉象浮而紧可能是外感风寒等。每一项象征性的体征都可能反映出体内的气血阴阳失调。中医通过这些表面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依据。而这种方法依赖于医师深厚的临床经验与敏锐的观察力。
辨象的本质是从全身各个方面获取疾病信息,进而推断出治疗的方向。这一过程,涉及到对患者身心的全面评估,不仅仅是对疾病症状的追踪,更是对患者整体健康状态的评估。因此,临证辨象既需要医师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也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病例时,辨象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临床中,辨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仅用于常见病的诊断,也在复杂、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失眠时,医生通过望诊可看到患者舌苔色深、脉象弦紧,这些症状提示肝气不舒,导致失眠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医师可能会采用疏肝解郁的治疗方法,通过针灸、草药等手段调和患者的肝脏功能,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除了常见病的诊治,辨象还可以为疑难杂症的解决提供线索。在面对病因复杂、症状多样的疾病时,辨象帮助医师从细微的变化中发现潜藏的病理信息。例如,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表现为皮疹、舌红苔薄、脉虚弱等症状,辨象过程中,通过对这些外在表现的结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认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辨象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还体现在个性化治疗上。每位患者的体质不同,病因各异,辨象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治疗方案的差异。通过辨析患者的面部表情、舌苔颜色及脉象特征,医生可以量体裁衣,为患者制定出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式,是中医治病的独特优势之一。
尽管辨象在中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临床实践中,辨象也并非万能。医师在进行辨象时必须高度警惕一些常见的误区。首先,辨象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症状。患者的症状可能多种多样,而这些症状往往并非单一因素所导致。因此,医师在辨象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所有表现,避免片面看待某一象征。比如,舌苔白不一定仅仅是风寒表证,也可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医生需要结合病史和其他体征做出综合判断。
其次,医师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会影响辨象的准确性。中医的辨象过程非常依赖医生的经验,经验丰富的医生往往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疾病的细节,而缺乏经验的医生可能会忽视一些微妙的症状变化。因此,年轻医生在辨象时,要保持谦虚和谨慎,避免凭借主观判断做出草率结论。
最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病人的身体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典型症状可能在现代疾病中表现不明显。比如,现代人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可能导致一些原本由湿气引发的疾病,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当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进一步完善辨象的诊断过程。比如,借助影像学、化验等辅助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情,从而做出更准确的治疗决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中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现代医学诊断工具的高效性,使得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精确和迅速。然而,中医的辨象方法并没有因此被淘汰,相反,它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一些慢性病、功能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中,辨象提供了比现代医学更为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然而,中医的辨象方法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首先是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的差异。中医的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气血为核心,而现代医学则侧重于器官、细胞的解剖学与生物学原理。如何将这两者有效结合,成为当代中医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中医在“辨象”的应用中逐渐加入了生物医学的元素,通过对比传统与现代医学理论,探索出一条融合的治疗路径。
另一个挑战是对于辨象过程的标准化和系统化。目前,中医的辨象技术虽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体系。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提升辨象的精确度与可操作性,成为了未来中医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此基础上,如何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辨象方法,提升中医整体治疗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总结:
“临证辨象”是中医治病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全面观察患者的外在表现,揭示身体内部的病理状态。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辨象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在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如何在现代医学框架下进一步完善辨象技术,提升其标准化和系统化,仍然是未来中医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