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通史(全10卷) pdf 电子版
书名:中国近代通史
作 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张海鹏主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 第2、10卷为2009年版
卷数:10卷 解压密码:12345678
大小:434M
格式:pdf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集体编撰的一套500多万字、10卷本的《中国近代通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集结出版。主编张海鹏表示,“本书的问世完成了范文澜、刘大年等几代史学家的心愿,不仅在同类着作中篇幅最大,而且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中国近代通史。”
张海鹏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范文澜先生任所长时,即多次布置撰写《中国近代通史》的任务,均未能完成。
“这个项目2000年正式立项,原计划2004年完成,因为种种原因拖延至今。”张海鹏说,“《中国近代通史》的问世,可以说是完成了几代史学家未竟的心愿。在写作上,吸收、总结几代学人,包括港台和海外学人大量中国近代史研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
目录:
中国近代通史 01,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张海鹏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7
中国近代通史 02.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姜涛卞修跃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9
中国近代通史 03.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虞和平谢放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
中国近代通史 04.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马勇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7
中国近代通史 05.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张海鹏李细珠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7
中国近代通史 06.民国的初建(1912-1923),汪朝光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
中国近代通史 07.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王青生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7
中国近代通史 08.内战与危机(1927-1937).杨奎松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
中国近代通史 09.抗日战争(1937-1945),王建朗曾景忠着,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
中国近代通史 10,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汪朝光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9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中国近代通史(全10卷)是中国历史学界的一部重要著作,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这部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涵盖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的重要历史事件,还涉及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本文将从4个主要方面详细解析《中国近代通史(全10卷)pdf 电子版》:其历史背景、内容结构、学术价值、影响力等。通过这些层面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该书的学术贡献以及它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中国近代通史的历史背景
中国近代通史(全10卷)的编纂与出版背景,紧密契合了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经历了剧烈的变动,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的屈辱、晚清的腐败以及民众起义的频繁,使得中国近代史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深入解读中国历史的转型期,成为了学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书的出版背景也反映了中国历史学界的努力与突破。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在中国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历史叙述方式难以完整地反映近代中国的变革,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后至民国初期的历史发展。因此,编纂一部系统、权威的《中国近代通史》成为了历史学界的迫切需求。
在这种历史学术需求下,学者们开始着手编撰这部通史作品,力求以科学的方法和全面的视角展现中国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该书不仅注重事实的准确性,还特别强调历史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
2、内容结构的完整性与严谨性
《中国近代通史》全书共分为10卷,涵盖了从鸦片战争爆发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中国历史。全书的内容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不仅按时间顺序对历史事件进行阐述,还注重在每个阶段的社会背景、政治变革、文化冲突及外部势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刻分析。
每一卷的章节设置都有条理,逐步深入,使得整个历史脉络清晰可见。从鸦片战争前后的历史背景,到甲午战争后的历史转折,再到辛亥革命的爆发,书中以事件为主线,同时结合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人物分析与文献考证,形成了一个既宏大又详实的历史叙述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每一历史阶段的探讨不仅限于传统政治史的记载,而是扩展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比如,在讲述晚清时期的改革和变法时,不仅分析了变法的历史背景,还探讨了它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这种多角度的叙述使得该书的历史视野更加开阔,思考更加深刻。
3、学术价值与影响力
《中国近代通史(全10卷)》的学术价值体现在其系统性、全面性与深度上。首先,在系统性方面,该书不仅囊括了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与人物,还结合了大量的中外史料,使得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可信度与严谨性。其次,在全面性方面,书中的研究不仅局限于政治史或军事史,还包含了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多领域的探讨。
在学术深度上,《中国近代通史》着力挖掘了中国近代史的深层次原因。例如,在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作用时,书中不仅讨论了战争的直接后果,还深入剖析了中国社会在内外交困中的变革。通过对中西文化的碰撞、对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反思,该书展现了近代中国遭遇外来压力后的复杂反应和变革过程。
该书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学术界,还广泛传播到社会各界。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权威读本,它成为许多历史学者和社会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无论是对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还是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它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它的出版也促进了大众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提升了全社会对历史反思的兴趣。
4、电子版的便利与普及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版《中国近代通史(全10卷)》的出版为历史爱好者和学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阅读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纸质书籍,电子版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纸张资源,还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获取内容,尤其适合现代快节奏的学习和研究需求。
电子版的发布使得《近代通史》这一经典历史作品的传播更加广泛。读者可以通过各种设备,如电脑、平板、手机等进行阅读,轻松访问不同章节内容,进行关键词搜索,查找相关资料。对于那些从事中国历史研究的学者,电子版的便利性和易查阅的特点尤其显得重要。
此外,电子版《近代通史》不仅限于传统的PDF格式,随着技术的更新,它还可以支持互动式学习,提供更多辅助功能,比如动态的时间轴、图片和地图的交互展示等。这些现代化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阅读体验,让这部严谨的历史作品不仅适合学术研究,也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普通读者。
总结:
《中国近代通史(全10卷)》是一部涵盖中国近现代史各个方面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为广大读者了解近代中国的变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通过这部作品,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清中国在近代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局势和历史抉择。
这部作品的电子版不仅提升了其传播的便利性,还让更多读者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个人兴趣的培养上,电子版《中国近代通史》都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知识宝库。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