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萨满文化丛书 (共12册)pdf电子版
书名: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萨满文化丛书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解压密码:12345678
册数:12册
大小:561M
格式:pdf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萨满文化丛书 (共12册) 是民族出版社2010-2011年出版的丛书,目录:
达斡尔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丁石庆着,北京:民族出版社_12960311.pdf
达斡尔族斡米南文化的观察与思考 以沃菊芬的仪式为例,萨敏娜编,北京:民族出版社_13324047.pdf
鄂伦春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关小云,王宏刚编着,北京:民族出版社_12863122.pdf
赫哲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黄任远,黄永刚着,北京:民族出版社_12395870.pdf
满族萨满神歌研究,赵志忠着,北京:民族出版社_12682659.pdf
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富育光,赵志忠编着,北京:民族出版社_12678620.pdf
萨满造型艺术,李宏复着,北京:民族出版社_11768288.pdf
衰落的通天树 新疆锡伯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奇车山着;文日焕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_13324192.pdf
维吾尔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阿地力·阿帕尔,迪木拉提·奥迈尔,刘明编着,北京:民族出版社_12923230.pdf
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郭淑云着,北京:民族出版社_11944373.pdf
中国萨满文化研究,色音着,北京:民族出版社_12979358.pdf
追太阳 萨满教与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精神起源论,王宏刚,王海冬,张安巡着;文日焕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_13196314.pdf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围绕《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萨满文化丛书(共12册)pdf电子版》展开探讨,分析了该系列丛书的学术价值、文化内涵、研究方法以及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贡献。首先,文章简要介绍了丛书的基本背景和内容框架。接着,从四个方面深入阐述了萨满文化的独特性、丛书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其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最后,文章总结了这一丛书对学术界与文化保护工作的深远影响,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中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1、萨满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萨满文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萨满是指那些与神灵沟通、进行祭祀、祈求丰收、驱邪避灾的宗教人物,他们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代表,也是各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萨满文化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其多元的神灵体系和精神世界中,不同的民族萨满信仰拥有各自特定的神灵象征和宗教仪式,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其次,萨满文化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极具特色,尤其是在音乐、舞蹈、器具、服饰等方面。萨满祭祀仪式常常伴随着神秘的鼓点、呼喊和舞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深厚联系。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反映了民族的世界观,也为我们了解其历史、思想和生活方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最后,萨满文化的传统与实践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在精神慰藉、心灵治愈和社会凝聚力方面。尽管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许多地区的萨满信仰依然在民间传承,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社会风俗与文化认同。萨满文化不仅是少数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更是社会文化和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丛书的研究意义与学术贡献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萨满文化丛书》是一本集成了多领域、多角度研究成果的大型文献工程。该丛书不仅涵盖了萨满文化的各个方面,还深入探讨了其在各民族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通过对萨满文化的系统梳理和研究,丛书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文化视角,有助于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研究领域。
丛书的学术贡献体现在其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显著,萨满文化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宗教之一。通过对萨满文化的深入研究,丛书揭示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根基,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
另外,丛书还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尤其是对萨满文化的保护研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机,丛书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保护措施和应对策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理论指导。其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民族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也为文化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3、萨满文化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萨满文化丛书》采用了多种创新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成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首先,丛书在研究过程中广泛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实地考察萨满祭祀活动和民间信仰。这种直接的、实地的研究方式使得丛书的结论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次,丛书结合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涵盖了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不仅关注萨满文化的宗教功能,还深入分析了其对社会结构、文化认同和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这种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推动了萨满文化研究的新发展。
另外,丛书还运用了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研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例如,利用数字化工具记录萨满祭祀仪式、宗教符号以及传统音乐,形成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这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也为今后的萨满文化研究提供了便利的资料支持。
4、萨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萨满文化丛书》对萨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给予了高度关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的文化形式和宗教仪式面临消失的风险,萨满文化也不例外。丛书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展示了各地萨满文化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丛书强调,在保护萨满文化的过程中,应注重其文化环境和生态背景的保护。这不仅仅是对祭祀仪式和神话传说的保护,更重要的是保护这些文化活动背后的生态意识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在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萨满祭祀活动往往与自然景观密切相关,保护这些传统需要从生态环境入手,确保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协调共生。
此外,丛书还呼吁加强萨满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创新传承。在现代社会,许多年轻人对萨满文化了解甚少,丛书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出版图书、开设讲座等形式,使萨满文化逐步融入现代生活和教育体系中,避免其因缺乏认同而逐渐消失。通过这些传承和创新方式,萨满文化有望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总结:
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萨满文化丛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萨满文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独特的精神和文化遗产,其研究成果具有深远的学术和社会意义。这一丛书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总体来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萨满文化丛书》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学术著作,它为我们理解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未来,我们应继续重视萨满文化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使其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