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全集(全10册)pdf 电子版
书名:张元济全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
册数:10册
大小:956.6M
格式:pdf
《张元济全集》PDF电子书全10册,由商务印书馆2007至2010年出版。
《张元济全集》是中国近代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图书馆学家、藏书家——张元济先生的书信集,内中具体收录了:《致丁榕(斐章)》、《致丁文江(在君)》、《致马玉山严直方》、《致马裕藻(幼渔)》、《致王云五李宣龚夏鹏》、《致王苍虬(荫嘉)》、《致王季烈(君九)》等。 本全集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理论精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张元济先生(1867一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清政府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职。维新运动期间,在北京创办通艺学堂,传授新学,并受到光绪皇帝召见。变法失败,被革职,到上海任南洋公学泽书院主事,主持出版严复译《原富》等一批学术名着和教学用书。在此期间,曾兼任公学代总理职。
1901年,张元济先生投资商务印书馆,翌年应创办人夏瑞芳之邀进馆,即着手筹建编译所,提出以“扶助教育”作为商务印书馆出版方针。时先后有蔡元培、高梦旦、蒋维乔等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加入。1904年编纂出版《最新教科书》,成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套成功的教科书,为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现代化作出重大贡献。张元济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参加创业后,商务印书馆从一个印刷厂逐渐成为一个真正
意义上的现代出版企业。1903年起他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1915年任经理,1920年任监理。在此期间,商务印书馆以教科书、辞典工具书、中外名着、期刊、古籍等多个门类的出版物,占据国内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亦由此发展成为集编辑、印刷、发行于一体,在国内外拥有数十家分馆的我国最大的出版企业。
1926年张元济先生退休后,被公推为商务印书馆董事长。他以大量心血编辑、校勘、出版的《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型古籍丛书,成为民国时期我国古籍出版方面有代表性的成果,并以此于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出张元济先生的薯作结集出版,始于1957年。顾廷龙先生收集《四部丛刊》等古籍序跋200篇,编为《涉园序跋集录》,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1959年逝世后,他的生前好友,时任全国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叔通先生计划为他出版一本文集,约请上海图书馆和商务印书馆设法收集和抄录有关资料,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愿望未能实现。改革开放以后,在陈原先生主政商务印书馆期间,于1981年率先出版《张元济书札》和《张元济日记》,对张元济研究、商务馆史研究和我国近现代出版史研究,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上海图书馆顾廷龙馆长、山东大学王绍曾教、张元济哲嗣张树年先生等致力于张元济着作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在20世纪最后的二十年中,商务印书馆又陆续出版了《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张元济诗文》、《张元济书札》(增讠丁本)、《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等书,加上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的《张元济蔡元培来往书信集》、《中华民族的人格》,江苏广陵书社的《宝礼堂宋本书录》等,张元济先生大部分存世着作呈现给了读者。2003年,商务印书馆决定在已有基础上,鲑续收集、整理张元济先生的着作,编辑出版《张元济全集》。
《张元济全集》主要由张元济先生的后人张人凤先生收集、整理,按体裁分类编辑。从目前已经收集到的稿件实际情况看,有书信、日记、诗、文四类,又因古籍研究是张元济先生的学术专长,这方面的着述较多,故列为专门一类。于是,全书分卷如下:
张元济全集 第一、二、三卷 书信
张元济全集 第四、五卷 诗文
张元济全集 第六、七卷 日记
张元济全集 第八、九、十卷 古籍研究着作
此外,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拟将相关参考资料编为附录,附于第十卷之末。于上列第一、四、六、八卷首,编写各该部分的编辑说明诚然,本书所收着作,只是目前存世且为编者已知者。由于年代相对久远,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尚祈读者惠予指正。本书的资料收集得到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交大校史博物馆、西安交大档案馆等单位以及海内外人士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张元济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学者、文化人物和出版家。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和传播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和文化,同时也对现代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张元济全集(全10册)pdf电子版”作为张元济学术成就的集中展示,对于研究者和广大读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本篇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对《张元济全集》进行详细阐述:一是张元济的生平与学术背景,二是《全集》的编纂与结构,三是《全集》所涵盖的主要内容与学术价值,四是《全集》在学术传播中的意义和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全集的深远影响与价值。
1、张元济的生平与学术背景
张元济,字子厚,号冯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名人。生于1869年,卒于1950年,张元济一生跨越了清朝、民国以及早期的新中国,他的学术生涯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密切相关。张元济自幼聪慧,受过传统的私塾教育,但在求学过程中,他对西方学术思潮的接触和吸纳使得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念。
作为学者,张元济一方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及历史文献;另一方面,他也积极推动中西文化的交融,关注西方文化对中国学术与思想的影响。张元济的研究领域广泛,涉猎诸如儒学、道学、佛学等中国传统思想,同时他也非常注重社会与历史的综合研究。
张元济不仅是学者,还是一位重要的出版家和文化活动家。他参与了大量重要的学术出版工作,特别是在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整理与注释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基于他卓越的学术能力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张元济成为了近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关键人物之一。
2、《张元济全集》的编纂与结构
《张元济全集》是对张元济一生学术成果的系统整理和集大成之作,是研究张元济思想与学术的核心文献。这部全集共计10册,涵盖了张元济不同阶段的主要著作及其学术思考。全集的编纂工作耗时多年,涉及众多学术专家的参与,力图呈现张元济学术思想的全貌。
这部全集的结构十分清晰,按照张元济的学术领域进行分类。第一册通常包含的是张元济的早期作品,集中展示了他在中国古代哲学及文学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力。第二至第四册主要是张元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注解与再创作,包括对《易经》《诗经》等经典的详细阐释。
后几册则集中于张元济晚年的思考与学术总结,既有他对中西文化比较的独立见解,也有他在历史学、哲学领域的重要贡献。这些作品展示了张元济从传统学术到现代思想的演变过程,也为现代学术界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3、《张元济全集》的主要内容与学术价值
《张元济全集》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涵盖了张元济对中国古代经典的注释、对现代学术的思考以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探讨。张元济对《论语》《孟子》《庄子》以及《老子》等经典的注解,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料,特别是在儒学、道学的研究方面,张元济的见解极具深度。
《全集》中,张元济还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路径,他尝试将西方哲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这种中西结合的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张元济特别强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吸收和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关键。
在学术价值方面,张元济的研究方法具有显著的现代性。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学术模式,尤其在历史学与哲学的研究中,注重实证与批判性分析,这使得他的学术成果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全集》所包含的各种专题研究,涉及到中国古代与现代的诸多学术问题,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4、《张元济全集》在学术传播中的意义与影响
《张元济全集》的出版,不仅是对张元济一生学术成就的总结,也是中国学术界对其贡献的认可。这部全集的问世,填补了中国学术史上一些空白,使得张元济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影响了大量学者和文化人。
在学术传播方面,张元济的作品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尤其是他对古代经典的注解,使得这些晦涩难懂的文本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集》的电子版出版,使得这一重要学术成果更加便捷地传播到全球。特别是pdf格式的电子版,使得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可以随时查阅、研究张元济的学术作品,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的交流与发展。无论是学术界的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通过这部全集更好地理解张元济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总结:
《张元济全集(全10册)》不仅是张元济个人学术生涯的总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术相结合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全集涵盖了张元济一生的学术成果,展示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通过《全集》的出版与传播,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张元济的思想深度与学术成就,同时也能够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
《张元济全集》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它的出版与传播,标志着中国现代学术的一次重要飞跃,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和文化价值。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广大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资源,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