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厉鹗集》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厉鹗集》PDF电子书全3册,由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为《浙江文丛》之一。mo3万圣书城
万鹗,字太鸿,又字雄飞,虢樊榭。先世本慈溪 人,后遥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万鹗家世平凡, 出身寒苦,早年家住杭城东固,在寡母何孺人的督尊 下,刻苦读书,积学自励。中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但 春闱报能,会试无功,终于未能求得一官半职。中年 后结识了扬州盟商焉曰琯、马曰璐兄弟,受聘为师, 在马氏小玲珑山馆断续居住了近三十年。乾隆十七年 去世,年六十一。万鹗是清代雍、乾之际*着名的诗人、词人和学 者,以清空俊雅之笔,写幽深窈渺之境,其诗清幽娴 雅,其词雅正清空。万鹗一生,并无以道统自居的宏 大抱负,毕生心血,全在精心结撰的诗词创作和学术 着作上。以一介布衣而为骚坛盟主,名震当时,流誊 后世,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此次整理《万鹗集》,以《四部业刊》影印汪氏 振绮堂刻本《樊榭山房全集》为底本。在上海古籍版 《樊榭山房集》中《续集集外诗文》各一卷的基础上 ,补录了部分佚作。此外还收录了《南宋稚事诗》中 万鹗所撰一百首及《东城杂记》两卷。又收集了重要 的传记资料和缪荃豫所撰万鹗年谱,以作附录。mo3万圣书城
《厉鹗集》书目:mo3万圣书城
厉鹗集 上册厉鹗集 中册厉鹗集 下册mo3万圣书城
mo3万圣书城
mo3万圣书城
mo3万圣书城
mo3万圣书城
《厉鹗集》出版说明:mo3万圣书城
厉鹗是清代雍、乾之际最着名的诗人、词人和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骚坛盟主,「浙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是继朱彝尊之后浙西词派一的主将,名震当时,流誉后世。他的学术研究同样成就辉煌,《宋诗纪事》一百卷和《辽史拾遗》二十四卷,即爲其诗学研究及史学研究的代表着作。mo3万圣书城
据清人缪荃荪《厉樊榭年谱》记载,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先世本慈溪人,故仍以四明山樊榭名其居,学者称樊榭先生。后来迁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遂爲钱塘人。又因中年曾寓居钱塘之南湖,故自号「南湖花隐』。厉鹗出生于康熙三十一年,逝世于乾隆十七年。在世六十年,身历康、雍、乾三朝。mo3万圣书城
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祯等人不同,厉鹗岀身在平民之家,既没有显赫的门第,也未曾获得过不朽功名,他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平民。在厉鹗十九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全靠长兄贩卖烟叶维持全家生计。这样的社会处境,决定了厉鹗必然要经历比别人更加艰辛的人生道路。他在六十岁生日曾经写下这样的诗篇:乛我生早孤露,力学恨不早。孱躯复多病,肤理久枯槁。干进懒无术,退耕苦难饱。:::风尘耻作吏,山水事幽讨。结托贤友生,耽吟忘潦倒流光去若驰,年境已至老。二诗歌以平实而沉痛的语调,回顾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厉鹗二十岁以前的生活状况,未能详考,只知道他家住杭城东园,在寡母何孺人的督导下,刻苦读书,积学自励。二十二岁时,已撰…游仙诗一三卷三百首,诗名渐播于世。次年,他受聘爲友人汪熷的儿子汪沆和汪浦讲授经学。康巸…五十九年(1720),厉鹗参加乡试,「以一诗经一中式九十一名举人冖一説四十九名』主考官是侍讲学士江西人李绂。据全祖望记载:乛李穆堂阁学主试事,闱中见其谢表而异之,曰:是必诗人也。因録之一可见是厉鹗非凡的诗才打动了主考官,而主考官李绂也不愧爲有知人之明的伯乐,厉鹗以后的经历,印证了他的预判。mo3万圣书城
不过与封建时代大多数士人一样,厉鹗不可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位诗人。中式举人以后,同年岁末,他便冖登舟北上一,到京城参加会试。但是事与愿违,不久乛春闱报罢一。当时达官汤西崖冖右曾一乛大赏其诗,遣人致意,欲授馆焉但是厉鹗却冖襆被出京匆匆南归了他在途中曾经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乛一昔都亭路,归装只似初。耻爲主父谒,休上退之书。柳拂参差燕,河惊拨剌鱼。不须悲楚玉,息影忆吾卢。一认爲与其像主父偃和韩退之那样,爲了功名而干谒上书,不如回老家隐居,表现了一位平民士子的自尊和孤傲。mo3万圣书城
mo3万圣书城
以少数民族人主中原的清王朝,除了血腥镇压以外,也非常重视运用文化钳制的手段来巩固政权,特别注意网罗笼络广大汉族士人爲其所用,除恢复正常的科举制度以外,开考博学鸿词,也是方法之一。这项政策一直延续到雍、乾之时。从雍正十一年起,朝廷数度下达『上谕」,要求各省督抚荐举博学宏词人才,然而响应者寥寥。直至乾隆元年才完成荐举事宜,全国共推荐二百六十七人,其中浙江十八人,厉鹗名列前茅。同年七月,他再次赴京,参加鸿博考试,不料又「报罢南归一。乾隆十三年,厉鹗已经五十七岁了,而且疾病缠身,却忽然萌动了求仕之念,以举人的身份赴京参加吏部铨选,以求取一官。对厉鹗这次参试,全祖望详记其事:乛樊榭且老矣,乃忽有宦情。会选部之期近,遂赴之。同人皆谓:「君非有簿书之才,何孟浪试一掷?」樊榭曰:「吾思以薄禄养母也」』同人们的确问得有理,厉鹗性情孤傲,不谙世故,也缺乏吏治能力,只适宜做诗人,不可能见容于兇险的官场。但厉鹗的回答也充满了十分的无奈和悲凉。平民出身的士人,如果没有一官半职,就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只能穷愁潦倒。这次求官之行最终半途而废,原因是当他到达天津之时,应邀留住友人查爲仁水西山庄,共同爲周密的《絶妙好词》作笺注,因此错过了考试的时间,于是「兴尽而返,欣然南归」了当然,这很可能是厉鹗自我解脱的一个藉囗。但最终选择放弃,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同流俗的个性。令人遗憾的是,不久以后,诗人便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了,终年六十一岁。 mo3万圣书城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