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见面的这几次里,我们一直在讨论有关转变的间题。单单转变本身,就可以带来革命,在世界事务中,革命是必需的。
正如我们所见,世界同你我并不是分开的——世界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我们是世界的产物,我们即世界。所以,转变必须得从我们自己人手,而不是从世界开始不是从外部的立法、蓝图等等开始。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这种内在转变的重要性,这是必需的。
内在的变革,将会带来外部的革新。没有内在的转变,仅仅改变生活的外部环境,将会意义甚微。正像我们所说的那样若没有认识自我,就无法出现这种内在的变革。
认识自我,是指了解自身的全部过程,了解一个人自身思想、感受和行动的方式。如果没有实现对自我的认知,就没有基础去展开更为广阔的行动。因此,认识自我是重中之重。一个人显然应该着手在其所有的行动、思想和感受中去认识自己,因为,自我、心灵、“我”是如此的复杂和微妙。
如此之多的强迫被施加在心灵、“我”之上,如此之多的影响——种族的、宗教的、国家的、社会的、环境的影响——在塑造着它,以至于,若想紧跟心灵的每一步,若想分析它的每一个印痕,是相当困难的。如果我们漏掉了一个,如果我们没有做出适当的分析,漏掉了一步,那么整个分析的过程就将失败。
所以,我们的问题在于认识自我、“我”——并非仅仅只是“我”的某个部分,而是思想的全部领域,思想即“我”的反应。我们必须理解记忆的所有领域,一切思想都源于记忆,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所有这些便是自我——暗藏的和公开的、做梦的人与他所梦到的内容。
若想实现对自我的认知,就得怀有认识其全部过程的意图。个体的过程,同世界、集体的过程并不是对立的,无论这个词语可能有何涵义。因为,大众与你并不是分开的——你即大众。所以,若想了解这一过程,就必须怀有认识“当下实相”的意图,就必须去紧跟你的每一个想法、感受和行动。
认识“当下实相”绝非易事,原因在于,“当下实相”从来不是静止不变的,它始终处于运动之中。
“当下实相”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而不是你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
它不是某个理想,因为理想是虚幻的,
它实际上是你每时每刻的所思、所感、所行。
“当下实相”即真实,认识真实,需要觉知,需要一颗警觉、敏锐、迅捷的心灵。但倘若我们开始去谴责“当下实相”倘若我们开始去责备它或抗拒它,那么我们就无法认识其运动了。
如果我希望去了解某个人,我就不可以对他予以责难——我应该观察他、研究他,我应该热爱我所探究的事物。倘若你想了解一个孩子,你就得爱他而不是谴责他,你就得同他一道玩要,观察他的每时每刻、他的特性、他的行为方式。可如果你仅仅是去谴责、排拒或责备他的话,那么你就无法实现对这个孩子的真正了解。
同样的,一个人若想认识“当下实相”就必须观察自己每时每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这便是实在。任何其他的行为,任何理想化的或意识形态化的行为,皆非实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渴望——渴望成为那个理想化的自己,而不是真实的你自己。
认识“当下实相”,需要心灵处于一种不做评判、不予谴责的状态:这意味着心灵必须是机敏的,无为的。当我们真正渴望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时候,便会处于这种状态。
在你兴致盎然时,心灵就会进人这一状态只要一个人萌发了认识“当下实相”、认识心灵真实状态的兴趣,那么他就无需去强迫、约束或控制它。相反,心灵会处于一种无为的机敏和警觉的状态。
如果我想要认识一幅画或一个人,那么我就得抛下自己所有的成见、预先构想的观念以及所受的正统的或其他的训练,然后对这幅画或这个人展开直接的研究。当你怀有兴趣,当你怀有认知的意图这种觉知的状态便会出现。
我们大多数人都习于认为,时间对于转变来说是必需的——我是某个样子的,将现在的我改变成我应当成为的样子,需要时间。我很贪婪,并带有贪婪会导致的诸如混乱、敌对、冲突和痛苦等结果。假如想要转变成不贪婪,我们认为需要时间。
也就是说,时间被认为是转变成某种更加伟大的事物的手段,是一种变成怎样的手段。你明白这个问题了吗?问题是这样的:一个人残暴、贪婪、善妒、易怒或邪恶,要改造“当下实相”,是否需要时间呢?
首先,为什么我们想要去改造“当下实相”或者带来某种转变呢?原因何在?因为我们的本来面目令我们不满意,它制造了冲突与混乱。由于不喜欢这一状态,于是我们想要某种更优秀、更高尚、更理想化的事物。我们之所以渴望有所转变,是因为有痛苦、不适与冲突。
冲突是否可以经由时间来予以克服呢?假如你声称时间能够克服冲突,那么你便仍然处于冲突的状态。意思便是说,你或许可以主张要耗费二十天或二十年的时间来消除冲突,来改变你的本来面目,然而在此期间内你却依然处于冲突之中,所以时间并不会带来转变。
当我们把时间当作了一种手段,
以此来获得某种品性、德行或存在状态,
那么我们就只是在拖延或者躲避“当下实相”。
我觉得,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
贪婪或残暴,给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的世界即社会带来了痛苦和混乱。由于意识到了这种混乱的状态即我们所谓的贪婪或残暴,于是我们便对自已说道:“总有一天我将摆脱掉它,我将做到不暴力,我将做到不妒,我将步入宁静之境。”你之所以渴望做到非暴力,是因为暴力是一种混乱、冲突的状态。你认为,你能够在某个时候达到非暴力的状态,克服冲突。
实际上发生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因为身处冲突之中,于是你便想要达至一种没有冲突的状态。那么,这种没有冲突的状态,是否是时间、是持续的结果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原因在于,当你达到了一种非暴力的状态时,你却仍然是残暴的,因而也就依然处于冲突之中。
所以,我们的问题便是:
冲突、混乱,能否在一段时间内,比如几天、数年或者一生当中被克服呢?
当你声称“我将在一段时间后做到不暴力”,会发生什么呢?这个所谓的不暴力的实践,恰恰说明了你处于冲突之中,难道不是吗?如果你没有在抵制冲突,也就不会去实践了。
你声称,抵制冲突是必需的,以便去克服冲突,而为了这一抵制,你就必须得拥有时间。然而,这种对冲突的抵制本身,便是一种冲突的形式,你将精力花费在了对冲突即你所谓的贪婪、善妒或残暴的抵制中,可你的心灵却仍然处于冲突的状态。
所以,必须要明白以下做法是错误的即把时间当作克服暴力的手段去依赖,并以为由此可以摆脱该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尔后你就能够做真实的自己了,因为心理上的混乱便是暴力本身。
想要认识任何事物,认识任何有关人类的或科学的问题,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必需的呢?一个宁静的心灵,不是吗?一个执意要去认识事物的心灵。它不是排他性的,不会试图集中于某个中心——试图去集中又会陷人到一种抵制的努力之中。
如果我真的想要认识某个事物,那么我的心灵便会立即进人到一种宁静的状态。当你渴望去听一段你所钟爱的音乐,或者观赏一幅令你倾心的画作,你的心灵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立即会步人宁静,不是吗?当你侧耳聆听那动人的音乐时,你的心灵不会四处游走,你只是在聆听。
同样的,当你想要去认识冲突的时候,你就不要再去依赖时间,你只要简单地面对“当下实相”,面对处于冲突之中的自己,尔后你会立即迎来心灵的安宁与静寂。
当你不再把时间当作一种改造“当下实相”的手段去依赖,因为你看到了该过程的荒谬性,尔后你面对着“当下实相”,由于你怀着浓厚的兴趣想要去认识“当下实相”,所以很自然地你便会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对自我的认知就存在于这种机敏而无为的心灵状态中。
只要心灵处于冲突中——责难、抵制和谴责——就无法实现了悟。
很显然,倘若我想要了解你,那么我就不应该对你予以指责。正是这种宁静的心灵,带来了自我的革新。假如你真的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那么你会发现,只要心灵不再去抵制,躲避、抛弃和责备“当下实相”,而是仅仅保持一种无为的觉知,那么在这种心灵无为的状态中便会迎来转变。
转变并不是时间的结果 ——
它来自于一个宁静的心灵,一个稳定、静寂、平静的心灵,一个处于无为状态的心灵。
当心灵寻求某个结果的时候,它就不是无为的。只要心灵希望去转变、改变或修正本来面目,它就会去寻求一个结果。但倘若心灵怀抱认识“当下实相”的意图,并因而处于静寂的状态,那么你会发现,在这种静寂中,将会实现对“当下实相”的认知,从而带来转变。
当我们面对着某个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就会这么去做了。观察你自己,你将看到这一不同寻常的过程在上演。当你对某个事物怀有兴趣的时候,你的心灵便会处于宁静之中,它不会沉沉睡去,它会格外地警觉、敏锐,从而能够接受到那些线索和暗示正是这种静寂、这种无为的机敏和警觉,带来了转变。这并不表示要把时间当作一种转变、修正或改变的手段。
革新唯有在当下才是可能的,而不是在未来。新生就在今天,而非明日。假如你对我所说的话进行检验,将发现立刻会迎来新生,立刻会出现一种崭新的、新鲜的特质。当心灵萌发兴趣的时候,当它渴望或者有意图去了解事物的时候,它会是静寂不动的。
大多数人的困难在于我们并不怀有认识事物的意图,因为我们担心,一旦我们认识了它,那么它便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革,于是我们就对其加以抵制。只要我们把时间或者某种理想作为逐步转变的手段,这种防御性的心理机制就会开始发挥作用。
所以,革新只在当下才有可能,而不是在未来,不是在明日。假如一个人把时间当作一种手段来依赖,以为凭借着时间自己便能获得幸或者认识真理、神,那么他就只是在自欺欺人罢了。他生活在无知之中,因而也就身陷冲突。
倘若一个人领悟到,时间并非是带领我们摆脱困境的途径,并因而摆脱了这一谬误,那么这样的人自然就会怀有认识自我的意愿。同时,他的心灵是宁静的,没有任何的强迫或实践。
当心灵处于静寂的状态,不去寻求任何答案或解答,既不去抵制也不去躲避唯有在这时,才可能迎来新生。原因是,此时的心灵已有能力去感知真理而能够引领我们走向解放的,正是真理,而不是你为了得到自由所做的种种努力。
有需要联系v;hx-hx3
摘要:本文围绕“当心灵处于无为的状态,就能迎来新生”这一主题,深度分析克氏讲话的核心思想,探讨无为状态如何帮助人们超越物质困境,实现内心的深层次解放与重生。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无为状态的定义与内涵,其次分析无为状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第三,探讨无为如何改变人生轨迹,最后,文章从实践的角度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无为。通过逐一分析,最终帮助读者理解无为的哲理与实用价值,为每个人提供一种更为深刻的生活智慧。
1、无为状态的定义与内涵
无为,是指不刻意去做、不强求结果、不过度干预事物的自然流动。它不是无所作为、懒散度日的状态,而是与万物自然法则保持和谐,顺应天命、静待时机的智慧。无为强调的是放下个人执念,去除内心的焦虑与干扰,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在克氏的讲话中,无为并非对外部世界的放弃,而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度调整,它帮助人们摆脱对控制和占有的欲望,回归到最本真的自我状态。
在无为的境界中,人类并非没有行动,而是行动变得更加合乎自然与理性。这种不以个人意志强行干预的方式,可以让个体摆脱过多的冲突和烦恼,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中。例如,人与他人相处时,不急于去改变对方,而是保持开放与包容的心态,给予彼此成长的空间,这便是无为的一种表现。
无为的核心内涵在于“无欲”,这意味着个体能够放下个人私欲,不被外界的繁杂和欲望所驱使。无为状态下的个体,能够以一种“空灵”的心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无论是外部世界的变化,还是内心的波动,都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接纳。这样的人生状态,不仅能减少内心的冲突,还能带来更多的灵性觉醒和深刻的自我认识。
2、无为状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无为状态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深远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因追求名利、权力和财富而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仅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还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等。而无为的生活方式,恰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脱路径。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主动放下过多的焦虑与压力,减少无谓的紧张和冲动,从而保持内心的稳定和平和。
无为不仅仅是一个哲学理念,它更像是一种心理调节的工具。当个体在生活中感受到外界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时,能够学会回归到无为的状态,主动让心灵停止不必要的反应和挣扎。克氏在讲话中提到,只有心灵处于无为状态时,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由与轻松。无为能够帮助个体将注意力集中于当前的时刻,减少对未来的过度担忧以及对过去的执着,从而降低焦虑感。
此外,无为的状态还能帮助个体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当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往往会陷入愤怒、恐惧或无助等情绪中。通过无为的理念,个体可以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学会以平静的心态去接受现实,进而改变对情境的反应。这种心理上的调适,不仅能促进心理健康,还能提高人们的应对能力,帮助他们在压力环境中依旧保持内心的宁静。
3、无为如何改变人生轨迹
无为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也能够改变人的人生轨迹。在克氏的讲话中,他提到,人们往往因为过度的控制欲望,导致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而无为正是通过放下这种控制欲,帮助人们摆脱内心的困扰,进而使生活自然流转。无为并不是放弃行动,而是在行动中不带有个人的强烈欲望和执念,让一切顺其自然。
许多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往往过于焦虑,试图通过强硬的手段来改变现状。然而,过度的控制不仅不能带来成功,反而可能导致失败或挫折。而无为的智慧则告诉人们,成功与失败并不是完全由个人的努力决定的,更多的是取决于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与配合。通过无为,个体能够意识到,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强求,顺其自然的态度反而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此外,人在生活中的选择往往受到内心的欲望和恐惧的驱动。无为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认识到,内心的欲望与恐惧会干扰人的决策过程,让人无法从全局角度做出最好的选择。当一个人能够保持无为的状态时,他会更加客观、理性地分析形势,并做出更符合自己内心真实需求的决策。因此,无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人生轨迹,使他们更接近理想的生活。
4、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无为
实现无为的状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的练习与内省。在克氏的讲话中,他提到了一些方法,帮助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实现无为的境界。首先,最重要的是培养“当下意识”。人们常常在过去的回忆或未来的焦虑中度过每一天,而忽视了当下的生活。通过无为的实践,个体能够学会关注此刻的感受,放下过去的包袱,远离未来的担忧,回归到当下。
其次,实践冥想与静坐也是实现无为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冥想,人们可以学习如何让思想平静下来,减少外界信息的干扰,让内心重新回归自然。冥想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清理的过程,帮助人们洗净心中的杂念,找到内心的宁静。通过持续的冥想练习,个体逐渐能够在生活中的各种纷繁复杂情境中保持清醒,达到无为的状态。
另外,学会放手也是实现无为的重要步骤。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过度的控制欲而感到疲惫不堪。无为的智慧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并不是通过控制和强求就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学会放手,放下对结果的过度执念,给自己和他人更多的空间,反而能够带来更多的自由和轻松。通过这种放手的心态,个体能够真正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总结:
通过对克氏讲话的深入分析,本文帮助我们理解了无为状态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心理健康、人生轨迹的积极影响。无为并非消极的放弃,而是通过顺其自然的态度,帮助个体减少不必要的内心挣扎,达到内心的自由与宁静。实践无为,能够让我们以更清晰、更理性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从而实现自我超越和人生重生。
总而言之,无为是现代生活中的一剂良药,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和与宁静。通过学习无为的智慧,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控内心世界,不被外部环境所左右,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生活。通过实际的练习与内省,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无为的状态,迎来新的生机与可能。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