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全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十诵波罗提木叉戒本、十诵比丘戒本。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为萨婆多部所传之比丘戒本。内容系随布萨说戒之仪例,列有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九十波夜提法、四波罗提提舍尼法、百十三众学法与七灭诤法,共二百六十三戒,卷末并载有过去七佛之略戒、流通偈。与广律之十诵律相比,其数目及顺序稍异。敦煌出土之藏卷中,有此戒本之古写本一卷,系西凉建初元年(405)所书写者,今藏于大英博物馆。法国学者伯希和(Paul, Pelliot)另于库车发现此戒本之梵文本,其后遂有梵本与罗什译本之比较翻译校订本之出版。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将围绕《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摩诃僧祇律波罗提木叉大比丘戒本)展开详细阐述。该戒本是佛教僧团生活规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精神意义。文章首先会简要介绍戒本的起源与背景,然后详细分析其主要内容,特别是在戒律的规定、修行的要求、戒本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内涵。接着,本文将探讨该戒本对于现代佛教僧人修行与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以更好地理解《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的宗教价值与现实意义。
1、戒本的起源与历史背景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是佛教僧团管理的重要戒律之一,源自《摩诃僧祇律》,它不仅在印度佛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后来的东亚、东南亚佛教传统中也发挥了深远的影响。戒本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佛陀时代,经过多次修订与补充,最终凝结为《十诵律》,它通过十个主要的戒条来规范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历史上,随着佛教在不同地区的传播,戒律也经历了不同的传承与发展。在印度,最初的戒律多由佛陀及其弟子传授,目的是帮助僧人保持清净的身心和恪守修行的纪律。随着佛教逐渐传播至中国、东南亚等地,戒律体系逐渐完善,其中《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是东南亚佛教僧团的重要经典之一。
在《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的形成过程中,它吸纳了大量关于僧人修行的实际经验,成为了僧团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基础。这些戒律不仅规范了僧人的行为,而且通过对行为细节的要求,帮助僧人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对佛法的敬仰。
2、戒本的主要内容与戒律规定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的核心内容是对僧人的日常行为进行详细规定。戒本中列出了许多行为规范,涵盖了从饮食、居住到与外界交往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戒律的核心目标是保持僧人的清净生活,避免世俗的诱惑与污染。
其中,《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最为重要的戒律之一是“戒贪欲”,即要求僧人避免一切形式的贪婪和欲望,这不仅是身体上的要求,也是心理上的约束。戒本通过规定饮食、物质享受的界限,帮助僧人避免过度的欲望,专注于修行。
此外,戒本还要求僧人保持与外界的适当距离,尤其是对女性的接触和交往进行严格规定,目的是为了防止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影响到修行的纯粹性。同时,戒本中还规定了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包括言语、行为、睡眠等方面,强调僧人应时刻保持对佛法的尊重与自律。
3、戒本对僧人修行的指导意义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不仅是僧团管理的法规,它更是僧人修行生活的指南。通过戒本中的具体规定,僧人可以获得对修行道路的明确指引。戒本中对贪欲、愚痴、嗔恼等心理因素的强调,帮助僧人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安定。
同时,戒本规定了僧人在修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纪律,这不仅有助于僧人避免行为上的错误,还能培养僧人的定力和毅力。例如,戒本中对吃饭、睡眠、交际等方面的约束,促使僧人保持朴素和节制,从而不被世俗的享乐所诱惑。
此外,戒本中的“十诵”指的是僧人每周要进行的戒律复习和宣讲,这一制度的设立不仅有助于僧人保持对戒律的记忆和遵循,也促进了僧人之间的相互监督与鼓励。通过集体的学习和讨论,僧人能够不断巩固自己对佛法的理解与实践。
4、戒本对佛教社会功能与文化影响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不仅对佛教僧团有着直接的规范作用,它对佛教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影响也有深远的影响。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戒本起到了帮助僧人建立清净、和谐社区的作用。通过戒本的规范,僧团内的成员能够保持共同的修行目标和行为规范,从而促进佛教教义的传承。
在文化上,戒本的影响体现在其对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影响。佛教文化中强调戒律、清净、慈悲与智慧,这些理念渗透到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中。许多传统社会通过僧人的行为规范,得以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了高尚的道德标准,戒本的实施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戒本的传承和发展也对后世的佛教经典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各地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戒本不仅是僧人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佛教文化的基石之一。尤其是在东南亚佛教国家,戒本的实际执行与地方文化的结合,使得佛教成为了当地社会的精神支柱。
总结: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作为佛教僧团生活的重要规范,发挥了巨大的宗教和社会作用。从戒本的起源到戒律的具体内容,本文深入探讨了其对僧人修行的指导意义以及它对佛教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通过这些探讨,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不仅为僧人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范,还在更广泛的文化层面上影响了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它不仅帮助僧人保持清净和专注的修行,也为社会提供了道德和伦理的指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