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42667144
- 页数:539 页
图书介绍: 《轴心时代》目录 标签:轴心 时代
推荐序 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1
前言 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3
第一部分 酝酿15
第一章 轴心民族(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900年)15
一、雅利安文明15
二、雅利安人的迁徙26
三、中国早期文明42
四、以色列的历史与神话53
第二章 宗教仪式(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00年)69
一、古希腊文明69
二、以色列和犹大王国84
三、周朝的仪礼93
四、印度仪式革新103
第二部分 开端115
第三章 神性的放弃(约公元前800年—公元前700年)115
一、以色列和犹大王国的宗教转型115
二、希腊的独特文化133
三、中国春秋时代礼仪的发展148
四、印度的精神追求154
第四章 心性的探索(约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00年)161
一、印度吠陀宗教起源161
二、希腊祭仪的变革176
三、中国“礼”的规范186
四、犹太教的兴起198
第三部分 辉煌211
第五章 心性的修炼(约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30年)211
一、以色列人的流亡与新的伦理革命211
二、希腊城邦危机230
三、印度灵性探索239
四、中国礼崩乐坏250
第六章 悲悯天下(约公元前530年—公元前450年)253
一、孔子的思想世界253
二、“以赛亚第二”与“耶和华的仆人”263
三、希腊政治变革以及哲学与悲剧272
四、大雄与耆那教289
第七章 关爱众人(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98年)304
一、尼希米与以斯拉304
二、苏格拉底时代308
三、墨子“兼爱”学说329
四、佛陀思想339
第八章 万物一体(约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00年)355
一、庄子与孟子355
二、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376
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384
第四部分 落幕407
第九章 帝国的思想(约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20年)407
一、诸子百家407
二、希腊化时代426
三、阿育王支持佛法与印度宗教的转变437
第十章 前行之路450
一、秦亡汉兴与独尊儒术451
二、孔雀王朝瓦解之后的印度宗教456
三、犹太轴心时代的硕果462
四、宗教就是“金规则”476
注释489
术语525
译后记533
相关图书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轴心时代,指的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全球多个地区发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哲学、政治、文化和宗教变革的历史时期。这一时代的共同特征是,人类思想的极大突破和对世界理解的全新探索,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史和社会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印度的佛教与印度教的兴起,希腊的哲学思潮,以及波斯帝国的宗教变革等,构成了这个时代的重要内容。轴心时代不仅推动了各国文化的独立发展,也促成了人类共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轴心时代进行详细阐述:轴心时代的历史背景与特点,轴心时代的哲学与思想,轴心时代的宗教变革,以及轴心时代的文化交流与影响。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本文旨在全面揭示轴心时代对人类文明的深远意义。
1、轴心时代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轴心时代的历史背景,起源于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一系列政治、文化与社会变革。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几乎同时期的多个文明在哲学、政治、宗教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出现了类似的思潮和变革。例如,古希腊的哲学体系逐渐成形,印度的宗教思想开始转向内在精神探索,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波斯也在宗教上经历了变革。这些现象表明,轴心时代是一个思想启蒙的时代,各大文明的精英开始探索生命、宇宙及人类的意义。
轴心时代的核心特点之一是思想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各大文明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产生了高度相似的哲学和宗教观念,揭示了人类普遍的精神需求。这些思想体系,不仅挑战了传统的神权政治,也为后来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例如,在中国,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对立与融合,形成了中国社会的基础伦理;在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西方文明的理性主义打下了根基。
此外,轴心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碰撞。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东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开始互动,尽管各地的社会政治体制有所不同,但哲学和宗教思想的传播为全球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土壤。这一时期,哲学、宗教和文化之间的联系逐渐紧密,为后来的全球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2、轴心时代的哲学与思想
轴心时代的哲学发展,是这个历史时期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尤其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基石。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以及柏拉图的理想国,都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探讨。他们的哲学,不仅限于形而上学的思考,也开始关注伦理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领域,推动了西方文明的理性主义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的轴心时代也迎来了百家争鸣的黄金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体系相互激荡,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哲学观念。儒家的仁爱思想与道家的无为而治,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道德和政治结构。法家则提倡严苛的法律与治国理政的方法,这些思想体系为中国的历史进程注入了强大的智慧和力量。
此外,印度的轴心时代同样诞生了伟大的哲学体系。印度的佛教与印度教思想的崛起,提出了关于生命、死亡、轮回、解脱等重要的哲学命题。佛教尤其在这段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其创始人释迦牟尼提出的“四谛”与“八正道”,不仅改变了印度的宗教格局,也对整个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轴心时代的宗教变革
轴心时代的宗教变革,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印度,佛教与印度教的兴起,推动了宗教思想的革命。佛教的诞生,代表了对传统印度教祭祀仪式的反思和挑战,佛陀主张通过内心的觉悟与修行来寻求解脱,摒弃了传统的神祇崇拜。这一思想的变革,不仅影响了印度的宗教文化,也为后来的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在波斯,宗教思想的变革同样深远。波斯的宗教体系经历了从多神崇拜到一神信仰的转变,尤其是拜火教的兴起,影响了中亚和西亚的宗教格局。拜火教强调光明与黑暗的对立,认为通过对火神的崇拜可以达到人与神的和谐共生。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神学观念。
在中国,轴心时代的宗教变革则体现在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系统中,尽管两者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意义上的宗教,但它们对个人的精神修养和社会伦理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宗教性质。儒家提倡“仁爱”与“礼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则通过“无为而治”倡导人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思想,不仅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也影响了整个东亚区域的思想与宗教结构。
4、轴心时代的文化交流与影响
轴心时代是文化交流的关键时期。尽管各大文明之间存在着相对的隔离,但通过丝绸之路、海上航线等渠道,不同地区的思想、艺术、技术与宗教逐渐互相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通过中亚与西方的接触,逐渐传入西亚和欧洲;印度的佛教和哲学思想也随贸易路线进入中亚和中国,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的文化面貌。
轴心时代的文化交流,不仅仅限于思想的传递,更包括了艺术与技术的交流。中国的丝绸与瓷器通过丝绸之路传至罗马帝国,成为古代欧洲贵族的奢侈品;同样,希腊的雕塑艺术和建筑风格,也在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文化元素的交融,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宗教、哲学和艺术的互动,也促进了各大文明的思想深度与自我反思。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的道家、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也对波斯的宗教思想产生了影响。这些跨文化的互动,使得轴心时代成为一个全球文明互通的关键节点。
总结:
轴心时代不仅是一个历史时期,更是人类思想与文明的转折点。在这个时期,全球多个文明经历了深刻的文化与哲学变革,各种思想体系的兴起和宗教信仰的转型,塑造了后世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结构。无论是在中国的百家争鸣,还是在西方的哲学思想,轴心时代都对人类文明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轴心时代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各大文明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不同,但它们在面对生命、宇宙和道德等根本问题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共性。这种跨文化的思想交流,成为全球文化共同发展的催化剂,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思想进程。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