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佛教律仪书。唐道宣撰。一卷。唐乾封二年(667)道宣在终南山麓清宫精舍创立戒坛,同年“博寻群录,统括所闻”,撰写此书,以明戒坛创立始末及立戒坛之法。书分十一章:戒坛元结教兴第一、戒坛立名显号第二、戒坛形重相状第三、戒坛高下广狭第四、戒坛大界内外第五、戒坛结法先后第六、戒坛集僧远近第七、戒坛作业成败第八、戒坛受时仪轨第九、戒坛功能远近第十、戒坛赞述辨德第十一。此书在宋代有“旧本”和绍兴二十二年(1152)的校刻本,但在国内均已失传。今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作者简介
道宣法师,唐代着名僧人,是中国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开山祖师,被誉为“律祖”。他俗姓钱,字法遍,关于他的出生地有一说为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也有说法是丹徒(今属江苏)。道宣法师出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圆寂于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7年)。
自幼出家的道宣法师,15岁开始在长安日严寺跟随智頵律师学习,16岁正式落发为僧,20岁时在大禅定寺从智首律师受具足戒,并随智首深入研习戒律达十年之久,主要学习《四分律》。他学识渊博,不仅精通律学,也广泛涉猎大乘与小乘佛法,对佛教教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道宣法师最为人所知的成就是他对佛教戒律的研究与整理,其中最着名的着作是《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此书标志着汉传佛教律宗思想体系的确立,对后世佛教戒律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常住终南山的丰德寺,潜心研究和弘扬佛教戒律,因此被尊称为“南山律师”或“南山大师”。
除了律学之外,道宣法师还积极参与佛教文献的编纂工作,着有《大唐内典录》、《广弘明集》、《续高僧传》、《集古今佛道论衡》、《释迦氏谱》等诸多重要佛教文献,对保存和传承佛教历史与教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曾参与玄奘法师的译场工作,负责润文,显示出他在当时佛教界的重要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综上所述,道宣法师不仅是律宗的奠基人,也是唐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学者和修行者,对中国乃至东亚佛教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本文围绕“关中创立戒坛图经-道宣-电子书”展开探讨,首先对这一重要文献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进行简要介绍。接着,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第一,关中戒坛图经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第二,道宣大师在戒坛图经创立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电子书的出现对戒坛图经的传播与普及带来的影响;第四,如何通过现代技术保存与传承古代经典。最后,文章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对当今社会文化的意义作出深刻思考。
1、关中戒坛图经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
关中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关中的佛教传统源远流长,尤其是道宣大师的影响力,使得这里成为佛教重要的中心之一。戒坛图经,作为佛教戒律制度的重要文献之一,是古代僧侣修行中不可或缺的法典。它的创立标志着佛教戒律的普及与规范化,也体现了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
《戒坛图经》起源于印度,而在中国佛教史上却具有特殊的地位。道宣大师作为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戒律方面,还包括对佛教经典的注释与翻译。他通过对《戒坛图经》的注解与再创作,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经典的内涵,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的文化与宗教环境。
此外,关中地区的地理与文化优势,使得戒坛图经能够在此得到广泛传播。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文献,它不仅在佛教徒中拥有崇高地位,也对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中作为佛教传播的桥梁,成为中国佛教戒律的发源地之一。
2、道宣大师在戒坛图经创立中的重要作用
道宣大师(596-667年),本名道宣,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大师、戒律学家以及佛教经典的注释家。他对佛教戒律体系的构建和戒坛图经的创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道宣大师从深刻的佛教理论出发,结合中国本土的宗教实践,创造性地将戒律与佛教的日常修行融为一体。
道宣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他系统地整理和注释了大量的佛教经典,特别是在戒律方面。他将戒坛图经的内容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了戒律制度的理解与实施。他不仅在文字上进行创新,更通过组织戒律的讲解,推动了中国佛教戒律体系的完善。
道宣大师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他提出了“戒坛”这一概念。戒坛图经不仅是关于戒律的理论性著作,更是一份实践指南,帮助僧侣理解并实践戒律,规范其日常行为和修行方式。道宣通过这个经典文献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促进了佛教戒律体系的建立。
3、电子书对戒坛图经的传播与普及影响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经典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书的出现为古代经典的保存和传播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戒坛图经作为佛教经典之一,借助电子书的形式,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电子书不仅能有效保存这些古老的文本,还能够让更多的读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接触到这些经典。
电子书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与易获取性。无论是学者、佛教徒,还是普通读者,通过电子书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戒坛图经》。这种传播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书籍,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传播效率。同时,电子书的互动性和多媒体功能,也为戒坛图经的解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可以加入视频讲解、音频诵读等多种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典的内容。
电子书的普及还为《戒坛图经》的国际化传播奠定了基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和佛教徒开始接触到这一经典,而电子书的全球性传播平台,使得戒坛图经能够突破语言和地域的限制,成为国际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4、现代技术在经典保存与传承中的作用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古代经典的保存与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戒坛图经》这样的古籍来说,传统的手工抄写和纸质保存方式存在诸多局限,尤其是在防火、防潮、时间久远等方面,纸质文献的保存困难重重。然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将经典进行数字化保存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不仅可以有效地保存经典文献,避免因时间流逝导致的损毁,还能够提供更多的查阅与研究便利。通过对《戒坛图经》的数字化处理,研究人员可以更方便地对文本进行比对、分析和注释。此外,数字化还可以为经典提供更好的多语言翻译服务,使得全球各地的读者能够以自己的语言阅读经典。
更进一步,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经典的全球共享。佛教经典的数字化和电子化,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得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偏远地区的人们,都能够轻松获得这些文化瑰宝。通过现代技术的帮助,《戒坛图经》不仅能够在学术领域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也能够在民间获得广泛传播,确保经典文化能够长久传承。
总结:
总的来说,关中创立戒坛图经的历史意义和道宣大师的贡献不可忽视。通过道宣大师的智慧与努力,戒坛图经成为了中国佛教戒律体系的重要基石。随着电子书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戒坛图经的传播和普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过现代技术的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保存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无论是从佛教文化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文化的层面来看,《戒坛图经》的创立与传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佛教信徒提供了修行的准则,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古代智慧的借鉴。希望通过数字化的努力,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这一经典,并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