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道家着作。3卷。宋·陈显微撰。显微字宗道,自号抱一子,淮阳(今属江苏省)人。嘉定端平间(1208~1236)道士。是书为其弟子王夷于端平元年(1234)所刊。卷内不分章节。书中次第,悉依彭晓之本,其“鼎器歌”一首,亦从彭本附于卷末。书中所解,于内丹阐发较详,故在诸注解本中颇有特点。《四库全书总目》评:“以其诠释详明,古《参同契》诸注之中犹为善本。故存备言内丹之一家, 犹经解之中录吴澄诸书之意云尔。”
作者简介
陈显微,字宗道,号抱一子,是南宋时期的道士,出生于淮阳(今属河南省)。他主要活动于南宋宁宗嘉定至理宗淳佑年间(1223~1245),居住在临安的祐圣观,并且热衷于内丹修炼之术。
陈显微在道教文化领域有着显着的贡献,尤其以他的着作为人所知。他的重要作品包括对《周易参同契》的注解——《周易参同契解》,以及对《关尹子》的注释——《文始经言外旨》。这些着作都被收录于《道藏》中,显示了他在道教哲学和内丹学说上的深刻见解。《文始经言外旨》以九卷的形式呈现,通过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特别是引用了老庄哲学、内丹经典和部分佛教观念来解释《关尹子》中的深奥道理,体现了当时道教融合发展的趋势。
除了上述着作,他还着有其他一些作品,尽管如《立圣篇》、《显微卮言》、《抱一子书》等可能已经遗失,但它们同样反映了陈显微在道教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他的学说往往以乾坤、日月为象征,将人身视为小宇宙,强调乾坤升降与坎离配合在内丹修炼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道家经典如《老子》、《阴符经》及《周易参同契》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陈显微不仅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着名道士,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的学术成果对后世道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四库本
提要
周易参同契解原序
周易参同契解卷上
周易参同契解卷中
周易参同契解卷下
道藏本
简介
抱一子解周易参同契叙#1
参同契摘微#1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周易参同契解》是陈显微教授所著的关于《周易》与道家经典《参同契》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该书从多个角度对《周易》与道家文化的契合点进行了阐述,通过详细解读易理与道家哲学的内在联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学术视野。通过电子书这一现代便捷的传播方式,陈显微将其丰富的学术成果传播到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中。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周易参同契解》的内容:1)《周易》与道家文化的关系;2)《周易》中的阴阳五行与《参同契》的对应;3)陈显微的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4)电子书形式对经典学术传播的意义。通过这些探讨,本文将全面揭示《周易参同契解》对《周易》学术研究的重要贡献,并对学术界和普通读者的影响。
1、《周易》与道家文化的关系
《周易》与道家文化的关系深远而复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瑰宝,《周易》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基石之一,同时也与道家哲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陈显微在《周易参同契解》中,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和经典对比,详细阐明了《周易》与道家文化的交织与相互影响。在《周易》的阴阳五行体系中,我们能看到许多道家思想的影子,尤其是阴阳调和、五行相生相克的概念,这些思想都是道家哲学的核心要素。
例如,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而《周易》中的“阴阳调和”与“天人合一”思想则提供了实践的哲学框架。陈显微指出,易经的“变易”思想与道家“无常”概念高度契合,二者通过不同的方式阐述了宇宙的生成与变化。这种相互契合的关系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也影响了后来的道家修炼方法及其宇宙观。
此外,陈显微还通过《参同契》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进一步分析《周易》中的“易简”与“变通”。《参同契》本身是一部阐释道家哲学和修炼之道的经典,它与《周易》思想的结合,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周易》中的阴阳五行与《参同契》的对应
《周易》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与道家经典《参同契》的哲学体系存在着深刻的相似性。陈显微在书中详细分析了阴阳五行的内涵,并探讨了《周易》中的阴阳五行如何在道家《参同契》中找到了对应与互补。《周易》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注重天地间的生生不息与互相转换,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宇宙运行模型。
在《参同契》中,五行与阴阳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道家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理解。陈显微指出,《周易》中的阴阳与五行分别对应了《参同契》中的天、地、人三界思想,天代表阳,地代表阴,而人则是天地之气的交汇点,这样的三界观念构成了道家思想中的宇宙观。
此外,陈显微还结合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探讨了五行思想的起源及其在《周易》和《参同契》中的演变过程。这一部分的分析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阴阳五行的内在联系,还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道家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发展。
3、陈显微的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
陈显微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在《周易参同契解》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陈显微不仅注重文献的考证和学理的分析,更强调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在该书中,他通过对《周易》与道家经典的比对,展现了他在古代哲学研究中的创新思维。
陈显微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注重传统经典的解读,另一方面又结合现代学术的发展,运用了现代哲学、文化学、甚至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多角度的综合性分析。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使得《周易参同契解》不仅具有学术的深度,也让其具备了广泛的跨领域影响。
此外,陈显微还非常注重对古代经典的实际应用和当代启示的挖掘。他不仅分析了《周易》和《参同契》中的思想体系,还提出了它们对现代社会、科技、政治等领域的影响。在这一点上,陈显微的学术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4、电子书形式对经典学术传播的意义
随着电子书技术的普及,传统的学术成果得以通过现代科技形式进行传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陈显微的《周易参同契解》通过电子书的形式出版,使更多的读者能够便捷地接触到这一学术经典。电子书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传统经典的数字化,还提高了学术研究的传播效率。
电子书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互动性,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和查找相关资料。而且,电子书版本通常附带了丰富的注释、参考文献和相关图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学术内容。此外,电子书格式的灵活性也使得该书能够适应不同平台和设备的阅读需求,进一步拓宽了学术传播的渠道。
陈显微通过这种方式将其对《周易》和《参同契》的研究成果以电子书形式呈现给公众,无疑为传统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传播道路。这不仅能够让更多的学术爱好者和研究者获得深入的学术成果,也为古老的经典文本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
总结:
《周易参同契解》是一本学术价值极高的著作,陈显微通过这本书展示了《周易》与道家思想之间深刻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道家哲学的系统性分析,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方式。结合现代学术方法和电子书形式的传播,这本书不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现代学术研究提供了创新的视角。
总之,《周易参同契解》不仅是学术界的重要著作,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了解古代哲学的钥匙。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对道家文化和易学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智慧与启发。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