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医案着作。曹颖甫着,门人姜佐景整理。全书收载92案,卷1列述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白虎汤证、麻杏石甘汤证、葛根芩连汤证及三承气汤证;卷2列述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小青龙汤证、射干麻黄汤证、皂荚丸证、桂枝龙牡汤证、炙甘草汤证、建中汤证、抵当汤证等;卷3列述肠痈、肺痈、悬饮、奔豚、历节、发背、脑疽、阳明病等。书中有16案系附列门人治验,皆为应用经方案例。曹氏临证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门人姜佐景掇拾其方案,佐以解说,并经曹氏审阅,逐案批注评语。是书每案于脉症方药记述简明,辅佐评说不厌求详,着重反映曹氏平生趋重经方治病的风格。现存姜氏医庐1937年刊本及千顷堂重印本。197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作者简介
曹颖甫(1866年—1937年),名家达,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拙巢老人,是江苏江阴人,着名的近代中医学家。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精通医学,特别是对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深入的研究。曹颖甫在南菁书院求学期间,受到晚清经学大师黄以周的影响,开始将考据训诂的方法应用于医学经典的学习,尤其在伤寒学方面深受黄氏的师传。
他着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和《经方实验录》等着作,强调经方的应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主张以研究经方作为学习中医的基础,因此被尊称为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的医术高明,临床上善用麻黄、桂枝等药,并且注重病症变化的机理分析,其治疗往往能够取得显着疗效。他曾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担任教务长,并亲自授课,对《伤寒》、《金匮》的讲解深得学生敬佩。
晚年,曹颖甫因拒绝出任维持会会长,展现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在八一三事变(1937年)后被日军杀害,体现了他的忠贞与勇敢,江阴忠义祠亦有纪念。
目录
原序
桂枝汤证
麻黄汤证
葛根汤证
白虎汤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
大承气汤证
小承气汤证
调胃承气汤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桂枝加大黄汤证
白虎加桂枝汤证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小青龙汤证
射干麻黄汤证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
皂荚丸证
泽泻汤证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炙甘草汤证
小建中汤证
当归建中汤证
黄耆建中汤证
芍药甘草汤证
大陷胸汤证
桃核承气汤证
…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经方实验录》是由中医名家曹颖甫所著,经过多年的中医实践与研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了经方运用的独特见解。该书全面梳理了经方在当代中医中的应用,特别是通过实际案例实验,展示了经方的治疗效果与疗效观察。此书不仅为中医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还为广大中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经方的窗口。本书内容涉及经方理论基础、经典案例分析、实验过程及其结论等多个方面,力图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1、经方理论的基础与发展
经方作为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根据《黄帝内经》等经典文献中记载的治疗方法与方剂。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中强调了经方的理论基础,首先明确了经方的组成原则和适应症。与后来的方药学理论相比,经方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整体观念,在治疗疾病时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
在经方的基础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气血津液”的平衡,曹颖甫特别指出,经方的使用不仅仅是针对疾病的症状,更重要的是要调和人体的整体状态。因此,调理气血、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是经方治疗的核心任务。通过这些治疗原则,许多经典的经方得以传承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曹颖甫也对经方的历史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从《伤寒论》到《金匮要略》,再到后期的《温病条辨》,经方的治疗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表现出了其独特的效果。曹颖甫不仅尊重传统理论,同时也对经方的应用进行了创新,以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
2、经典案例的分析与实验
《经方实验录》中的一大亮点是曹颖甫对多个经典案例的深入分析。在这些案例中,曹颖甫展示了如何在现代医学框架下,将传统的经方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每个案例的详细阐述不仅包括了病症的诊断,还包括了方剂的选择、药物的搭配及其调整过程。
例如,在治疗某些慢性病的案例中,曹颖甫通过对症施方,成功帮助患者改善了长期的症状。这些成功的治疗案例为读者提供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证明了经方在现代医学中的有效性。此外,曹颖甫对病例的细致分析,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经方治疗所需的精确诊断和个性化调整。
在实验过程中,曹颖甫不仅注重理论的传授,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实践来验证经方的疗效。通过对比实验,书中还展示了经方与现代药物治疗方法的不同效果,证明了经方在临床中的独特优势。曹颖甫的实验记录为中医药界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数据,也为其他医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经方的临床应用与现代转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药学面临着现代医学挑战,如何将传统的经方应用于现代临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中详细探讨了这一问题,他认为,现代医学的进步为经方的应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现代医学设备与技术的配合能够让经方发挥更大的疗效。
曹颖甫在书中通过实验,展示了如何将经方与现代医学手段结合。例如,在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治疗中,通过现代化的检查手段,医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病情,为方剂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曹颖甫也强调,经方的应用并不是盲目地替代现代治疗,而是可以与现代药物治疗互为补充,形成协同作用。
此外,曹颖甫还针对经方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癌症患者的体质特点与经方的匹配,发现某些经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曹颖甫的这种思路为中医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特别是在肿瘤等重症疾病的辅助治疗上,展现了经方的独特优势。
4、经方的教育与传承
《经方实验录》不仅是一本临床医学实践书籍,它同样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曹颖甫在书中提到,中医药的传承不仅仅是对方剂和治疗方法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精髓的继承。作为一名中医从业者,曹颖甫强调,如何培养下一代中医药人才,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并应用经方,是当前中医药界亟需关注的问题。
为此,曹颖甫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传统中医教育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与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方的核心价值与实际应用。在曹颖甫的教学模式中,案例教学、实验观察和学术讨论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经方的精髓。
曹颖甫还特别提到,随着中医文化的全球化,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育成为推动经方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经方实验录》的电子书版本中,加入了丰富的互动功能和实时更新内容,确保了经方知识的传播不受地域限制。这种创新的教育方式,既符合现代社会的学习需求,也为经方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平台。
总结:
通过《经方实验录》这本书,曹颖甫展示了经方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证明了经方在治疗各类疾病中的有效性与灵活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曹颖甫不仅传承了经方的经典知识,也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经方实验录》的内容,探讨了经方的基础理论、经典案例、临床应用以及教育传承等方面的问题。作为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中医学书籍,它无疑是中医爱好者、学者和临床医师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