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凡二卷。宋代雪窦重显拈古,圜悟克勤击节;即雪窦重显拈提百则古则,圜悟克勤对之一一着语评唱。又称佛果击节录、圜悟击节录。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其形式类于碧岩录(为圜悟克勤所编)。所谓击节,即相对于拈古而言,谓击节其间,使人不觉手舞足蹈。全书有百则古则,卷上凡有三十七则:德山示众、雪峰普请、百丈拂子、崇寿指凳、永嘉绕锡、仰山指雪、香严垂语、鲁祖吃饭、雪峰古涧、西堂烂却、钦山竖拳、睦州苕帚、枣树汉国、赵州偷笋、保寿开堂、无业妄想、德山作么、保福签瓜、南泉示众、马祖图相、兴化罚钱、长庆淘金、大梅无意、临济蒿枝、师祖珠藏、镜清问僧、云门法身、三圣金鳞、伏牛驰书、玄沙过患、报慈问僧、船子丝纶、投子一言、祖师六尘、本生拄杖、安国伊兰、玄沙见虎。卷下有六十三则:洞山三顿、大慈示众、黄檗闭门、镜清方便、香林衲衣、本仁示众、国师三唤、投子抑逼、云门示众、智门草鞋、雪峰五棒、径山一点、睦州担板、巴陵示众、则川摘茶、云门裂破、睦州钵囊、雪峰三下、南泉出世、钦山恁么、玄沙问僧、长庆羚羊、圆明示众、南院诸圣、雪峰相见、国师净瓶、茱萸看箭、临济赴斋、三角示众、岩头跨门、太原顾视、云门三病、鼓山示众、睦州毛端、仰山坐次、智门般若、乌臼参堂、雪峰天使、大随普贤、云门新罗、北禅资福、睦州示众、玄沙圆相、南泉卖身、茱萸一橛、夹山生死、保福羚羊、巴陵祖意、赵州答话、耽源辞师、沩仰田中、雪峰覆船、保福扶犁、大梅鼯鼠、赵州般若、德山托钵、雪峰古镜、洞山衣钵、投子三星、洛浦伏膺、香严仙陀、风穴离微、古德沙水。
作者简介
圆悟克勤是宋代着名的僧人,对禅宗和茶禅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圆悟克勤(1063-1135),四川彭州人,幼年出家,师从临济宗杨岐派的五祖法演,并嗣其法。他在中国禅宗史上留下了伟大的足迹,特别是他撰写的《碧岩录》被誉为”禅门第一圣典”。
圆悟克勤在宋徽宗政和年间,入住夹山灵泉禅院,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宗的观念品味茶的奥妙,终有所悟,挥笔写下了“茶禅一味”四个字。这一理念的提出,标志着茶禅文化的确立和传承。他的这一思想,对后世茶禅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圆悟克勤的禅法和茶禅理念,通过他的弟子大慧宗杲等人的传播,对日本禅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的禅宗有“二十四派”之说,除三派为曹洞宗,一派为荣西所继承的临济宗黄龙系外,其它二十派追根溯源均出自临济宗杨歧系的圆悟克勤。
圆悟克勤的墨迹成为了茶与禅结合的最初的标志,成为了茶道界最高的宝物。人们走进茶室时,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表示对圆悟的敬意。这就是日本茶道中“墨迹开山”典故的由来。
总的来说,圆悟克勤是一位在禅宗和茶禅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高僧。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对日本禅宗和茶道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摘要:《佛果击节录》是由圆悟克勤大师所编写的一部禅宗经典,对于禅宗思想与实践的阐述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理论价值。该书不仅是研究圆悟克勤禅宗思想的重要文本,也是禅宗文化中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全书通过“击节”这一独特的修行方式,阐明了佛法修行中的精髓,尤其是在禅宗的实践与悟道方面,提供了深刻的指导。本文将从《佛果击节录》中的禅宗思想、克勤大师的修行理念、禅宗击节的象征意义以及其对现代禅修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该电子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1、禅宗思想的核心精髓
《佛果击节录》是圆悟克勤大师通过击节这一禅修形式,将禅宗的核心思想传达给弟子的作品。禅宗提倡直接体验佛法,拒绝文字教条,因此“击节”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行为,代表着禅宗修行中的顿悟和直接体验。这一行为不仅是打破传统修行方式的表现,更是圆悟克勤大师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与诠释。
圆悟克勤在《佛果击节录》中通过一系列的故事与教义,揭示了禅宗“无言教”的理念。禅宗讲求的是顿悟,不依赖文字与语言的传递,而是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者领会佛法的真实意义。书中的“击节”便是这种顿悟体验的一个象征,代表着一种突然觉醒的瞬间,这与传统佛教的渐修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在《佛果击节录》中的每个“击节”场景,都蕴含着不同层次的禅理,它不仅是圆悟克勤对于学人修行的引导,同时也展现了禅宗的智慧。通过这种简练的方式,圆悟克勤让人们直接触及佛法的核心,去除无谓的思辨与烦恼,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自在。
2、圆悟克勤的修行理念
圆悟克勤的修行理念与他独特的禅宗思想密切相关。他认为修行的道路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注重心性的觉悟。克勤大师提倡的是一种与世无争、与心同在的修行方法,这种修行不依赖任何外在的技巧,而是通过内心的觉察和直接体验来实现真正的自我觉醒。
在《佛果击节录》这本书中,圆悟克勤强调禅修的核心在于“心念的转化”,修行者应当通过深入内心的探索,去除杂念与执着。通过不依赖于外界物象的观察,修行者可以逐渐突破心灵的束缚,达到自我超越与超然的境地。他在书中还提到,修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心灵的清净与觉察,忽略形式,专注于内心的真实感受。
克勤大师还特别强调了“心即是佛”的理念。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佛性,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杂念和执着遮蔽了佛性。通过不断地修行与内省,最终可以让佛性显现出来。这一思想贯穿了《佛果击节录》的每一部分,让人们在实践中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渐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
3、禅宗击节的象征意义
“击节”这一行为在《佛果击节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不仅仅是克勤大师的一种修行方式,更是禅宗思想的一个核心象征。击节代表了打破所有拘泥与固执,进入一种顿悟的状态。圆悟克勤通过“击节”的方式,传达了禅宗中强调的直接体验与即时觉醒的理念。
在禅宗的修行中,“击节”也象征着觉悟的瞬间。它是一种突破常规思维的行为,使人从惯性思维中跳脱出来,进而获得顿悟。这一瞬间的觉醒是禅宗最为推崇的状态,也是圆悟克勤在《佛果击节录》中所追求的目标。击节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动作,更是心灵层面的一种深刻觉察。
通过“击节”的象征,克勤大师向读者传达了禅宗修行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模式——即刻觉醒、即刻放下。对于禅宗修行者而言,任何行为都可以成为觉悟的契机,正如“击节”所展现的那样。通过这一行为,修行者不仅能够突破传统的束缚,还能够迅速进入一个全新的觉悟境界。
4、现代禅修的启示与影响
《佛果击节录》作为圆悟克勤的经典之作,虽然诞生于古代,但对于现代禅修者仍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与挑战,传统的禅修方法有时显得过于冗长和复杂。在这种背景下,圆悟克勤所提倡的直接、简单的修行方式,恰恰能为现代人提供一种更为直接的禅修路径。
尤其是在现代的电子书形式下,《佛果击节录》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触禅宗智慧的机会。电子书的普及让这部经典能够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现代禅修者可以通过电子书随时随地阅读和学习克勤大师的修行理念,将这些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从而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通过《佛果击节录》,现代人可以更好地理解禅宗的核心思想,特别是圆悟克勤提出的“心即是佛”的理念,这对于当今社会的人们如何面对压力、调整心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克勤大师的修行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现代人寻找内心平静与力量的有效途径。
总结:
《佛果击节录-圆悟克勤-电子书》无疑是禅宗思想与修行的重要经典,它通过独特的“击节”这一形式,展现了圆悟克勤大师对于禅宗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全书内容简练却蕴含深刻的哲理,通过禅宗的核心思想与实际修行的结合,帮助人们理解了顿悟与心性修养的真谛。
这本书不仅在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现代社会的禅修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现代的电子书形式,它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帮助当代人走向更深层次的内心觉悟与平和。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