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学术论典 95 憨山禅学之研究 竺道生顿悟思想之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 作 者:星云大师监修 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总编辑 永明 永进 永本 满果 满耕编辑
- 出 版 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
- 出版年份:2004
- ISBN:9574571289
- 标注页数:465 页
- PDF页数:481 页
图书介绍: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佛教学术论典 95 憨山禅学之研究 竺道生顿悟思想之研究的内容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围绕“中国佛教学术论典 95 憨山禅学之研究 竺道生顿悟思想之研究”展开讨论,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首先从憨山禅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体系出发,深入探讨其对中国佛教学术的影响;其次从竺道生顿悟思想的内涵和实践方法入手,探讨其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接着从憨山禅学和竺道生顿悟思想的异同点出发,展现两者在中国佛教学术中的独特性;最后,结合以上内容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归纳,展示中国佛教学术的丰富内涵和学术价值。
1、憨山禅学的历史渊源与理论体系
憨山禅学起源于宋代,以其强调“无为”、“顿悟”的理念而著称,对中国佛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禅学理论包括“心即佛”、“观照自性”等核心概念,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精神。
憨山禅学在中国佛教学术中的研究,带动了禅宗学术的繁荣发展,对后世禅学家产生了深远启示,成为中国佛教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憨山禅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体系,展现了其在中国佛教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学术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2、竺道生顿悟思想的内涵与实践方法
竺道生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其顿悟思想强调“忽然顿悟”,主张通过内观修行达到解脱的境界。其实践方法包括“止观修行”、“空性观照”等,体现了对禅宗实践的独特理解。
竺道生的顿悟思想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禅宗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佛教学术的瑰宝之一。
竺道生顿悟思想的内涵和实践方法,展现了其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学术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佛教学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憨山禅学与竺道生顿悟思想的异同点
憨山禅学强调“无为”、“顿悟”,注重内观修行,追求心性的彻悟;而竺道生的顿悟思想则强调“忽然顿悟”,主张内观修行,追求心性的直达。
两者在对待顿悟的理念和实践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体现了禅宗“见性成佛”的核心思想,对中国佛教学术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憨山禅学和竺道生顿悟思想的异同点,展现了中国佛教学术中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中国佛教学术的丰富内涵。
4、总结归纳
通过对“中国佛教学术论典 95 憨山禅学之研究 竺道生顿悟思想之研究”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佛教学术的丰富内涵和学术价值,憨山禅学和竺道生顿悟思想作为中国佛教学术的瑰宝,对禅宗学术的繁荣发展和中国佛教思想的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佛教学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探讨领域,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传承发展。
广告语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