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研究史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 作 者:梁启超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50221512
- 标注页数:364 页
- PDF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的文章有: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佛教之初输入、印度佛教概观、佛陀时代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佛教与西域、又佛教与西域、中国印度之交通、印度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典之翻译、读《导部宗轮论述记》、说《四阿含》、说《六足》、《发智》、说《大毗婆沙》、读《修行道地经》等,供读者阅读参考。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佛学研究史的内容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国佛学研究史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思想发展历程,它涉及中国学者对佛教教义、经典及其哲学思想的研究和理解。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佛学研究史,分别为中国佛学的起源与发展、经典翻译与传承、佛学哲学的中国化,以及近现代佛学研究的变革。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文章将展示佛教在中国的历史演变及其深刻的文化影响,探讨佛学研究者如何在不同时代推动佛学思想的创新与传承,从而为今天的佛学研究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
1、中国佛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佛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后佛教的传入。佛教的传播在中国最初遇到了语言、文化等多方面的障碍,但随着佛学经典的翻译与本土化,这一宗教思想逐渐扎根中国,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佛学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佛教经典的翻译上,这些翻译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佛学传入的初期,中国的佛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理解和传播佛教经典的语言与思想。例如,鸠摩罗什和玄奘等翻译家,通过对佛教经典的精确翻译,奠定了中国佛学的基本框架。通过这些经典的传播,中国的士大夫和学者逐渐开始研究佛教哲学,探讨佛教的核心思想如“空性”和“无我”等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学在中国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体现,它逐渐成为了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隋唐时期,佛教的影响进入了鼎盛阶段,佛学研究者开始注重佛教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推动了中国佛学的本土化进程。这一时期的佛学研究者,如慧能、宗密等,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理论,并在思想上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2、经典翻译与传承
佛教经典的翻译在中国佛学研究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佛教经典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转换,更是文化与思想的深刻交流。最初的翻译者多为印度和中亚的高僧,他们通过与中国僧人的合作,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在这一过程中,翻译者不仅要处理语言差异,还要深入理解佛教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其中,玄奘法师的“法显”和“竺法护”也被称为中国佛学的两大翻译巨匠。玄奘法师为了更准确地传达佛教经典的思想,曾长时间驻足印度,通过学习和实践,最终翻译了大量的重要佛教经典,影响深远。玄奘的翻译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佛学的理论体系,也使得佛学思想更具中国本土的特色。
经典的翻译和传播不仅有助于佛教教义的传播,更促进了佛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随着经典的不断流传,中国的佛学研究者逐渐开始对佛教哲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例如,隋唐时期的“禅宗”便是以经典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独特学派。翻译与传承成为中国佛学研究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推动佛学理论与实践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
3、佛学哲学的中国化
中国佛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佛教哲学的中国化。随着佛教思想的不断渗透,中国的佛学研究者并未单纯地照搬印度佛教的哲学体系,而是结合中国的文化、哲学和历史背景,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体系。佛教的“空性”和“无我”理论在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中得到了巧妙融合,推动了佛学思想的本土化发展。
中国佛学的中国化过程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宗教层面,佛教的教义与中国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碰撞。例如,禅宗的兴起便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化现象,它通过强调直觉的体验与内在的觉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心性与思想。禅宗的“顿悟”思想,正是佛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产物。
其次,佛学的中国化还体现在佛教艺术的演变上。中国佛教艺术不仅仅是对佛教经典的表现,它逐渐融合了中国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雕塑和壁画。例如,大雁塔的雕刻和敦煌的壁画便是佛学思想与中国艺术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佛学的深厚底蕴。
4、近现代佛学研究的变革
进入近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的佛学研究也经历了深刻的转型。晚清和民国时期,佛学研究者们开始与西方哲学进行对话,吸收西方的思想成果,推动了佛学理论的创新与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中国佛学研究者尝试将佛教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结合,为当代佛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佛学研究开始走向现代化。学者们不仅关注佛教经典的翻译与理解,还开始探讨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例如,胡适、梁漱溟等学者提出佛教可以对现代人类的道德与精神生活提供借鉴,推动了佛教的现代化进程。
在当代,佛学研究在中国继续繁荣发展,尤其是在宗教自由和学术研究日益开放的背景下,佛学研究者们不仅关注传统经典的再研究,也开始探讨佛教与现代科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跨学科融合。许多学者通过全球化视野,推动了佛教思想的国际化与学术交流。
总结:
中国佛学研究史是一部充满丰富思想和深刻智慧的历史。从佛教传入中国到今天,佛学研究者们通过经典翻译、哲学思辨以及文化融合,推动了佛教思想的本土化和全球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佛学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宗教信仰,它成为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回顾中国佛学研究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佛学研究的未来将继续依托传统智慧与现代学术的融合。无论是哲学思辨还是宗教实践,佛学始终以其包容性和智慧影响着每一个时代的思考与发展。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