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儒学建构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 作 者:何俊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08118119
- 标注页数:469 页
- PDF页数:4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儒家的精神”界定为核心,依据南宋儒学的演进,呈现南宋儒学与政治的关联。从梳理两宋之际的王安石新学与二程洛学的消长沉浮入手,阐述“洛学”成为主流之后其内部的分歧与内在冲突,并着重分析了道南学派与湖湘学派的区别。又对以朱熹为轴心的儒学时期展开讨论,揭示了儒学的最基本特征为思想性向形态化的文化转型。全书能不囿于南宋这一环境,以个案研究和史述梳理互动的方式着手阐述,既能从微观的层面探究南宋儒学诸家各派之说,又能从纷繁复杂的思想史发展线索中勾勒儒学在南宋的演变轨迹,内外互证,内容翔实,议论丰赡,作出了不少富有卓识创见的论述。
查看更多关于南宋儒学建构的内容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南宋时期的儒学建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哲学发展阶段。此时期,儒学不仅承继了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做出了创新与变革。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南宋儒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其次探讨了南宋儒学的核心思想构成,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南宋儒学的学术实践,最后分析了南宋儒学对后世的影响。通过这些方面的讨论,本文力求呈现南宋儒学建构的全貌及其历史意义。
1、南宋儒学的历史背景
南宋儒学的兴起与南宋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南宋在经历了北方失地的危机后,建立了以江南为中心的统治,社会经济逐渐复苏。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学成为了新的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宋代的学术思想特别是理学的传承,为南宋儒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此时儒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相结合,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寻求创新与突破。
从文化气候上来看,南宋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高潮期,理学在不断深化,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学说得到广泛传播。然而,理学也面临着过于形式化、僵化的批评。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南宋的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和构建儒学,强调儒学的道德实践与人的内在修养。因此,南宋儒学不仅延续了理学的传统,也在思想上做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
此外,南宋儒学的建构也离不开当时社会的政治变革。随着封建制度的稳固与士族的崛起,儒学逐渐从学术范畴扩展到社会治理领域,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核心价值观。南宋政府大力支持儒学的发展,不仅为儒学的普及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推动了学术与政治的融合。
2、南宋儒学的核心思想
南宋儒学在思想体系上继承了宋代理学的核心观点,但其也在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与扩展。首先,儒学的“理”与“气”问题继续得到探讨。理学的代表性人物如朱熹强调“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而南宋学者则更加注重将理学的道德伦理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出“格物致知”的思想,为儒学的实践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南宋儒学注重道德修养与心性修炼,强调“诚意正心”的重要性。在朱熹的理学思想基础上,南宋学者更多地强调人的内心修养,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不仅仅是政治治理的要求,也是每个人内心修养的标准。儒学从个人的修养出发,最终达到社会治理与国家安定的理想。
再者,南宋儒学对“天命”与“人性”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讨论,尤其是在面对战乱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南宋的学者更加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理性。与北宋理学强调天命和理性的决定性作用相比,南宋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提倡从个体的内心世界出发,重新审视天命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3、南宋儒学的学术实践
南宋儒学的学术实践,既有学术理论的创新,也包括教育实践的推动。首先,南宋时期的儒学教学体系逐步完善,学术研究逐渐从私学向官方学术机构扩展,特别是国子监和地方书院的建设,为儒学的传播与深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教育体制的完善不仅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也为士人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南宋学者特别注重对经典儒家文献的注疏和解释工作。学者们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注解,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于《四书》《五经》的注释,南宋的学者将其与时代问题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新解读。例如,南宋的吕震、周敦颐等人对《大学》《中庸》的阐释,既注重思想的精髓,也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
再者,南宋学者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主张将儒学应用于治国理政和社会管理之中。例如,南宋学者朱熹和陆九渊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指导,强调以德治国,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南宋的许多学者认为,儒学不仅仅是思想的体系,也是一种治国安邦的实用哲学。
4、南宋儒学的后世影响
南宋儒学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其对后代的思想体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南宋儒学对明清的儒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的学者,尤其是晚明的王阳明学派,深受南宋理学的启发。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与南宋学者强调的心性修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南宋儒学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承也有着重要意义。今天,我们仍然能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看到儒学思想的影子。南宋时期儒学所提倡的道德理性、内心修养和对社会责任的强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南宋儒学为世界范围内的儒学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南宋的学者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也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对儒学的创新与发展,展现了儒学思想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也使得儒学成为全球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之一。
总结:
南宋儒学是中国思想史中的一座高峰,它不仅继承了宋代理学的传统,而且通过对核心思想的创新与实际应用,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时期,儒学的道德伦理、个人修养以及社会治理的理念,既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又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
南宋儒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今天继续影响着我们的文化与思想。它为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有益的智慧。南宋儒学的建构,不仅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创造,也为后世儒学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