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全15册)
资料编号:KW7913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3.79G
作者:杨一凡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书名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法学社会学研究系列
出版时间:2012(全15册,标点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杨一凡、徐立志、齐钧、孙家红、张群和有关高等院校的十多位专家、教授参加了本书的整理。全书15册,繁体字版,收入历代司法指南性文献72种。其中第一、二、三册收入有关历朝司法制度、司法原则、办案方略类文献31种,第四、五、六、七册收入明代折狱经典《大明律例折狱指南》、《律例临民宝镜》,第八册收入清代折狱经典《新编文武金镜律例指南》,第九、十册收入法医检验文献12种,第十一、十二册收入讼师秘笈8种,第十三、十四、十五册收入秋审条款18种。
本书收入的文献主要是:《初学记》、《作邑自箴》、《州县提纲》、《牧民忠告》、《吏学指南》、《词状新式》、《告状新式》、《公私必用》、《详听断之法》、《谨详谳之议》、《慎狱篇》、《听讼篇》、《治体》、《刑属》、《讯谳》、《刑部事宜》、《风宪约》、《狱政》、《词讼》、《治谱》、《刑类》、《牧民政要》、《行移体式》、《合例判庆云集》、《幕学举要》、《刑名一得》、《堂规》、《刺字会钞》、《刑钱必览》、《律法须知》、《大明律例注释招拟折狱指南》、《律例临民宝镜》、《新编文武金镜律例指南》、《宋提刑洗冤集录》、《无冤录》、《慎刑录》、《洗冤集说》、《律例馆校正洗冤录》、《圣朝颁降新例》、《补注洗冤录集证》、《重刊洗冤录彙纂补辑》、《续增洗冤录辨正参考》、《洗冤录解》、《洗冤录详义》、《洗冤录摭遗》、《珥笔肯綮》、《新刻法家透胆寒》、《新刻法笔惊天雷》、《法家萧曹雪案鸣冤律》、《萧曹遗笔》、《江西万载讼师秘笈三种》、《秋谳志略》、《秋审指掌》、《秋审直省附录》、《谨拟秋审比较实缓条款》、《秋审实缓》、《秋审章程》、《秋审实缓比较条款》(道光本)、《秋审实缓比较条款》(谢本)、《秋审实缓比较条款》(蜀本)、《秋审实缓比较条款》(京都本)、《秋审实缓比较条款》(书斋本)、《秋谳辑要》、《秋谳志》、《续增秋审条款》、《秋审条款附案》、《秋审条款按语》、《秋审条款讲议》、《秋审条款档》等。
【史料价值】中国古代司法文献就其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规范、指导狱讼活动和总结办案经验的司法指南性文献,另一类是判牍案例文献。本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司法指南性文献的首次系统整理,其中宋、元、明法律文献23种,孤本15种,抄本13种,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目录介绍如下:
001历代珍稀司法文献1办案要略上.pdf136.82 MB
002历代珍稀司法文献2办案要略中.pdf179.62 MB
003历代珍稀司法文献3办案要略下.pdf347.88 MB
004历代珍稀司法文献4锲御制新颁大明律例注释招拟折狱指南上.pdf236.66 MB
005历代珍稀司法文献5锲御制新颁大明律例注释招拟折狱指南下.pdf220.28 MB
006历代珍稀司法文献6新镌官板律例临民宝镜上.pdf294.34 MB
007历代珍稀司法文献7新镌官板律例临民宝镜下.pdf376.52 MB
008历代珍稀司法文献8新编文武金镜律例指南.pdf315.07 MB
009历代珍稀司法文献9洗冤录汇校上.pdf220.37 MB
010历代珍稀司法文献10洗冤录汇校下.pdf211.81 MB
011历代珍稀司法文献11明清讼师秘本八种汇刊上.pdf183.06 MB
012历代珍稀司法文献12明清讼师秘本八种汇刊下.pdf213.95 MB
013历代珍稀司法文献13秋审条款上.pdf241.82 MB
014历代珍稀司法文献14秋审条款中.pdf317.03 MB
015历代珍稀司法文献15秋审条款下.pdf395.91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围绕《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全15册)》这一书籍系列展开,深入分析了其在历史、文化、司法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影响。文章通过四个主要方面的探讨,首先从历史背景入手,介绍了这套文献的起源与发展;然后从内容上分析了各个时期司法文献的特点与影响;接着,详细探讨了这些珍稀文献对现代司法制度的启示与作用;最后,从学术和实践的角度总结了该系列文献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整篇文章旨在突出《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全15册)》所承载的文化遗产与法律智慧,以及它为研究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法律文化所提供的重要参考价值。
1、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
《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全15册)》是一个涵盖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司法文献的系列著作。它通过系统地收录了自古代到近现代的法典、判决书、司法制度等相关文献,为研究中国法律史和司法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演变,还折射出各个朝代社会治理的变化。
从早期的《周礼》到《大明律》,再到清代的《大清律例》,这些文献随着历史的推进,逐渐形成了更为完备和复杂的法律体系。每一部法律文献的出台,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是当时治国理政的产物。这些司法文献的内容,不仅是法律条文的简单罗列,还涉及当时的社会伦理、权力结构和人民生活,因而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
这套文献的发布,标志着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新审视与继承,也为当代法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献的出版和传播不断扩展其学术和历史影响,成为了法律学者和历史学者研究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工具。
2、司法文献的内容与特点
《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全15册)》中的内容主要涉及中国各个朝代的法典、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释。每一册书籍都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从《唐律》到《清律》,这些文献不仅是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法治的理念。
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唐律疏议》,它不仅是唐代司法制度的基石,也是后世法律文献的重要参照。唐代的法典规范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司法机关职能,强调法官的公正和司法的独立性。《宋刑统》和《大明律》则反映了宋代和明代对法治的进一步完善,这些法律文献不仅强调刑罚的公正性,还注重人道主义精神的融入,尤其在对待民事案件时,更加注重当事人权益的保护。
除了法典,文献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判决书和法律解释,这些实际的司法操作细节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法律在具体案件中的应用。这些司法文献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追求,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与困境。
3、对现代司法制度的启示与影响
《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全15册)》不仅是对古代司法的回顾,它还对现代司法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文献中蕴含的法治思想、司法独立和公正理念,至今仍对我们当代的法律实践有所启示。例如,唐律中对“依法办事”的强调,对现代法治精神有着直接的启发,提醒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此外,这些古代司法文献也为现代法律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例如,《大清律例》中的“律条”的设定,为我们今天的法律条文草拟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古代司法文献的案例分析也为现代法官提供了深刻的司法判断思路,如何在复杂的案件中平衡法律与人情,如何通过法律条文实现社会的秩序。
在全球化背景下,法治不仅是中国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它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这些古代司法文献中反映的治国理政思想和法律文化,尤其是在国际法领域中的借鉴意义,值得现代学者深入研究。在许多国际争端解决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化背景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法律与文化的差异,如何借鉴古代法律中体现的审慎与智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4、学术价值与现代应用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全15册)》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成为法学研究和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对于法学研究者而言,这些文献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法律条文,是研究中国古代法制、法理、司法实践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于那些专注于古代法律的学者,这套书籍无疑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此外,这些珍稀文献的出版,也促进了法律文化的传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代司法文献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尝试将这些传统法治智慧与现代法律体系结合起来。例如,在法官培训过程中,古代司法文献中的判决方法和法律解释被纳入案例分析,帮助新一代法律工作者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核心精神。
现代社会面临着种种法律挑战,包括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维护司法公正等问题。通过学习和借鉴古代司法文献中的理念,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例如,许多古代法典中强调的“审慎”和“公正”,对于现代司法体系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
《历代珍稀司法文献(全15册)》不仅是一部珍贵的法律文献集,它承载着中国悠久的法治文化与智慧。通过这套文献,现代社会不仅能够重温和传承古代法治精神,还能够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以应对现代司法体系中日益复杂的挑战。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法律实践中,这套文献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中国古代司法的视角,也为当代法律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思路与借鉴。随着时代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这些历史遗产的传承与应用,推动了法治文化的多维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