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笔记小说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明代笔记小说

明代笔记小说(共28册)

特别提示:缺第18册

资料编号:KW7584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8.22G

作者:周光培编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

明代笔记小说(共一百六十一种,全二十九册)
01册
永历纪事一卷,丁大任撰
先拨志始二卷,文秉撰
定蜀记一卷,文震孟撰
琅琊漫钞一卷,文林撰
烈皇小识八卷,文秉撰
安龙纪事一卷,江之春撰
艺圃撷余一卷,王世懋着
弈史一卷,王穉登着
丹青志一卷,王穉登撰
游唤一卷,王思任撰
寓圃杂记二卷,王锜撰

02册
北牕琐语不分卷,余永麟着
玉笑零音一卷,田艺蘅撰
蹇斋琐缀录八卷,尹直着
觚不觚录一卷,王世贞撰
凤洲杂编六卷,王世贞撰
列朝盛事一卷,王世贞撰
羣书类编故事二十四卷,王罃撰
守溪笔记一卷,王鏊撰

03册
皇明异典述十卷,王世贞撰
皇明奇事述四卷,王世贞撰

04册
三垣笔记附补遗三卷,李清撰
三垣笔记附识附补遗三卷,李清撰
原李耳载一卷,李中馥撰

05册:
炎徼纪闻四卷,田汝成撰
倭变事略一卷,朱九德撰
革除逸史二卷,朱睦(木+挈)撰
弘光实录钞四卷,古藏室史臣撰
天顺日录一卷,李贤撰
青鸟绪言一卷,李豫亨撰

06册
四友斋丛说三十八卷,何良俊撰
嘉定屠城纪略一卷,朱子素撰
靖难功臣录一卷,朱当(氵+眄)撰
山行杂记一卷,宋彦撰
敝帚轩剩语三卷补遗一卷,沈德符撰
飞鳬语略一卷,沈德符撰
秋泾笔乘一卷,宋凤翔撰

07册
余冬序录六卷,何孟春撰
北征录一卷,金糼孜撰
北征后录一卷,金糼孜撰
东江始末一卷,柏起宗撰
风月堂杂识一卷,姜南撰
投瓮随笔一卷,姜南撰
新倩籍一卷,徐祯卿撰

08册
万历野获编(上二十一卷),沈德符着

09册
万历野获编(下九卷补遗四卷),沈德符着

10册
金陵琐事四卷,周晖撰

11册
花当阁丛谈八卷,徐复祚撰

12册
慎言二卷,敖英纂
幸存录二卷,夏允彝撰
续幸存录一卷,夏允淳撰
瓶花斋杂录一卷,袁宏道辑
世纬二卷,袁袠撰
瓶史一卷,袁宏道撰
游居柿录一卷,袁中道撰
清暑笔谈二卷,陆树声撰
病逸漫记一卷,陆釴撰
复社纪略四卷,陆世仪撰

13册
菽园杂记十五卷,陆容撰
篑斋杂着一卷,陆垹撰
说听二卷,陆粲撰
两粤梦游记一卷,马光撰
清闲供一卷,程羽文着
损斋备忘录一卷,梅纯撰
蠙衣生剑记一卷,郭子章辑
涉异志不分卷,闵文振撰
吴乘窃笔一卷,许元溥撰

14册
两山墨谈十八卷,陈霆着
奇闻类记四卷,施显卿撰

15册
绘图青泥莲花记十三卷梅鼎祚纂辑
茶疏一卷,许次纾着
彭文宪公笔记二卷,彭时撰
木几冗谈一卷,彭汝让着
湖西遗事一卷,彭孙贻撰
朝鲜纪事一卷,倪谦撰
游名山记四卷, 都穆着
守郧纪略一卷,高斗枢撰
医闾漫钞一卷,贺钦撰
云南机务抄黄一卷,张紞撰
京师五城坊巷胡衕集一卷,张爵纂

16册
文具雅编一卷,屠隆撰
天潢玉牒一卷,解缙撰
谰言长语二卷,曹安辑
星槎胜览四卷,费信撰
上池杂说一卷,冯可时着
赤雅三卷,邝露撰
古今谭概(上不分卷)冯犹龙撰

17册
古今谭概(下不分卷)冯犹龙撰
快雪堂漫录一卷,冯梦祯撰
佑山杂说一卷,冯汝弼着
效颦集二卷,赵弼撰

18册
脉望八卷,赵台鼎着
吴中故语一卷,杨循吉撰
制府杂录一卷,杨一清撰
西征日录一卷,杨一清撰
丹铅续录八卷,杨慎着
滇载记一卷,杨慎着
西堂日记一卷,杨豫孙撰
高坡异纂三卷,杨仪着
北征记一卷,杨荣着
草木子四卷,叶子奇着

19册
水东日记七卷,叶盛撰
漫记一卷,崔铣撰
队觌s记一卷,钱锜撰
蕉窗九录一卷,项元汴着
三湘从事录不分卷,蒙正发撰

20册
牧鉴十卷,杨昱辑
戏瑕三卷,钱希言撰
辽阳海神传一卷,蔡羽述撰
南翁梦录一卷,黎澄撰
县笥琐探一卷,刘昌撰
霏雪录一卷,刘绩着
否泰录一卷,刘定之撰

21册
贤奕编四卷,刘元卿撰
焦氏笔乘六卷,续八卷,焦竑辑
归田诗话二卷,瞿佑着
吴郡二科志一卷,阎秀卿撰
耳新八卷,郑促夔撰
行在阳秋二卷,戴笠撰
井观琐言三卷,郑瑗撰

22册
酌中志二十四卷,刘若愚撰

23册
五杂组(上八卷),谢肇淛着

24册
五杂组(下八卷),谢肇淛着

25册
今言四卷,郑晓撰
国宝新编一卷,顾璘撰
海槎余录一卷,顾岕着
客滇述一卷,顾山贞着
元故宫遗录二卷,萧洵编
思文大纪八卷,无名氏撰

26册
天水冰山录不分卷附录一卷,无名氏撰
双槐岁钞十卷,黄瑜廷撰

27册
草庐经略十二卷,无名氏撰
民抄董宦事略一卷,无名氏撰
巫娥志一卷,无名氏撰
宝椟记一卷,无名氏撰
江南闻见录一卷,无名氏撰
扬州变略一卷,无名氏撰
淮城纪事一卷,无名氏撰
诏狱惨言一卷,无名氏撰
天变邸钞一卷,无名氏撰
大驾北还录一卷,陆深着
同异录二卷,陆深着
古奇器录一卷,陆深着
溪山余话一卷,陆深着
国琛集二卷,唐枢撰

28册
前闻记不分卷,祝允明撰
偃曝谈余二卷,陈继儒撰
邵康节先生外纪四卷,陈继儒辑
妮古录四卷,陈继儒着
香案椟一卷,陈继儒纂
珍珠船四卷,陈继儒纂
销夏部四卷,陈继儒着
笔记二卷,陈继儒着
辟寒部四卷,陈继儒着
羣碎录一卷,陈继儒着
读书镜十卷,陈继儒着
太平清话四卷,陈继儒撰

29册
西吴里语四卷,宋雷着
余庵杂录三卷,陈恂着
治世余闻录八卷,陈洪谟撰
辨物小志一卷,陈绛着

目录介绍如下:

001 明代笔记小说 01.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60.14 MB
002 明代笔记小说 02.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31.60 MB
003 明代笔记小说 03.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47.53 MB
004 明代笔记小说 04.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58.14 MB
005 明代笔记小说 05.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59.70 MB
006 明代笔记小说 06.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46.78 MB
007 明代笔记小说 07.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13.71 MB
008 明代笔记小说 09.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16.98 MB
009 明代笔记小说 10.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48.22 MB
010 明代笔记小说 11.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13.82 MB
011 明代笔记小说 12.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56.73 MB
012 明代笔记小说 13.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32.87 MB
013 明代笔记小说 14.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00.96 MB
014 明代笔记小说 15.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68.99 MB
015 明代笔记小说 16.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91.56 MB
016 明代笔记小说 17.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62.18 MB
017 明代笔记小说 18.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24.48 MB
018 明代笔记小说 19.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94.00 MB
019 明代笔记小说 20.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86.28 MB
020 明代笔记小说 21.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99.91 MB
021 明代笔记小说 22.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64.30 MB
022 明代笔记小说 23.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51.30 MB
023 明代笔记小说 24.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85.63 MB
024 明代笔记小说 25.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46.70 MB
025 明代笔记小说 26.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14.90 MB
026 明代笔记小说 27.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279.50 MB
027 明代笔记小说 28.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419.37 MB
028 明代笔记小说 29.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11.pdf336.89 MB

明代笔记小说明代笔记小说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明代笔记小说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人们的生活,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思想深度。明代的笔记小说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特征,内容涉及社会民生、奇闻异事、官场政治等多个方面,常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的性格、情感及其处境。本文将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探讨明代笔记小说的起源与发展,然后分析其主题和题材,接着对其文学特点进行细致剖析,最后总结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与影响。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笔记小说的文学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独特贡献。

1、明代笔记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明代笔记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起源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宋代开始,笔记类作品逐渐出现,并在元代得到了初步的形式化。到了明代,笔记小说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类别,尤其是明中期,笔记小说的创作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许多作家开始通过笔记小说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创作风格也趋于多样化,展现了更为丰富的社会面貌。

明代笔记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的散文创作,尤其是诸如《世说新语》之类的笔记体作品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明代社会变革的推进,社会动荡带来了大量的新兴题材,笔记小说也因此逐步脱离了早期的历史记载功能,转而关注更为广泛的社会现象。与此同时,随着印刷术的普及,笔记小说得以广泛传播,许多名篇开始为大众所熟知,推动了这种文学形式的成熟。

在明代笔记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和《警世通言》。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明代社会的种种不公与荒诞,还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描写,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随着时代的变迁,笔记小说的创作风格逐渐多元化,从最初的历史故事向日常生活、社会奇闻乃至人性探讨扩展,形成了明代笔记小说丰富多彩的格局。

2、明代笔记小说的主题与题材

明代笔记小说的主题极为广泛,涵盖了历史传记、民间传说、奇闻异事等多个方面。由于明代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繁荣,这些小说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与前代的文学作品不同,明代笔记小说不仅仅注重宏大历史事件的叙述,更加关注个体的命运和生活中的小事,突出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心理变化。

其中,官场政治、民间百态和人际关系是明代笔记小说中最常见的题材。许多作品通过描写官员、商人、士人等不同阶层人物的行为和情感,折射出社会的复杂性。例如,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通过描写历史人物的兴衰起伏,揭示了人性中的权力欲望与阴谋诡计。与此不同,像《醒世恒言》则更多侧重于描写普通百姓的生活困境与人际冲突,展现了底层民众的疾苦与挣扎。

此外,奇异的社会事件和超自然的题材也为明代笔记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许多作品通过描写鬼怪、怪异现象等,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神秘。在这一类型的小说中,作者通常运用惊悚的元素和幽默的手法,带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这种结合奇幻与现实的创作方式,使得明代笔记小说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3、明代笔记小说的文学特点

明代笔记小说的文学特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它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许多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种种不平与乱象。笔记小说作者往往站在社会边缘或底层民众的角度,批判当时的腐败与不公。这种现实主义的倾向,使得笔记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揭示性。

其次,明代笔记小说在语言表达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与口语化特点。许多作品采用了生动活泼的对话形式,通过人物之间的交流与冲突,推进情节的发展。这样的语言风格,使得小说更加贴近普通读者的日常生活,增强了故事的亲和力和可读性。笔记小说中的对话往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力。

最后,明代笔记小说在结构上表现出较强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与传统的长篇小说不同,笔记小说常常是由多个独立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情节和人物。虽然这些故事可能围绕某一主题或人物展开,但每个故事的结局并不一定是统一的,作者往往采取开放式结局,让读者自行思考。这种结构特点使得明代笔记小说能够在较短的篇幅内呈现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

4、明代笔记小说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明代笔记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它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类型体系,还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清代,笔记小说的传统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许多清代小说作家都受到了明代笔记小说的启发。比如,清代的《聊斋志异》便可以看作是对明代笔记小说的一种延续和创新。

明代笔记小说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还体现在社会文化的层面。笔记小说通过对社会不公、民生疾苦的描写,引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推动了社会思考的深化。许多明代笔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至今仍然被许多人津津乐道,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综上所述,明代笔记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通过深入分析其起源、主题、文学特点以及历史地位,可以看到这一文学形式不仅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也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作为中国传统小说的重要分支,明代笔记小说展示了作家们对人性、社会及历史的深刻洞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阅读剩余 92%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 有需要联系v;hx-hx4如果对你有一点点帮助,欢迎打赏~~~  
图片1

联系我们

图片2

关注公众号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刺梨占星塔罗刺梨占星塔罗
易学资料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