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图集(共8册)
资料编号:KW3425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1.27G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作者:谭其骧主编
目录介绍如下:
01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一册(原始社会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时期)_10326818.pdf100.70 MB
02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二册(秦 西汉 东汉时期)_10326819.pdf138.18 MB
03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三册(三国 西晋时期)_10326809.pdf91.21 MB
04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四册(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_10326805.pdf163.83 MB
05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五册(隋 唐 五代十国时期)_10326804.pdf169.71 MB
06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六册(宋 辽 金时期)_10326803.pdf217.15 MB
07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七册(元 明时期)_10326802.pdf251.20 MB
08中国历史地图集(精装本)第八册(清时期)_10326800.pdf171.20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篇文章围绕《中国历史地图集》展开,详细探讨了该图集的历史背景、重要性、内容特色以及其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作用。通过对四个方面的深入剖析,本文力图呈现出《中国历史地图集》作为一部学术巨作的深远影响。从地理视角的变迁,到政治疆域的拓展,再到文化交流的轨迹,本图集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对中国悠久文明的视觉呈现。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历史地图集》在教育、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应用,强调其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1、历史背景与编纂意义
《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为主题的综合性地图工具书,汇集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信息。它的编纂始于20世纪初期,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最终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必备参考资料。图集的历史背景与中国历史的长期积淀密切相关,它不仅是对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记录,更是对中国各历史时期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风貌等方面的精细描绘。
编纂《历史地图集》的初衷在于通过地图这一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历史,打破传统文字历史的局限,使得读者能更加直观地感知和理解中国的历史进程。这一图集为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帮助他们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格局变化。它不仅对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直观途径。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过程中,专家团队耗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采用了大量考古、地理、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因此,图集的每一页地图、每一段文字,都是在精确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呈现的。这种科学严谨的编纂方法使得《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学术界获得了高度评价,成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的重要工具。
2、内容特点与地图呈现方式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内容呈现方式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它覆盖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各个阶段,从史前时期的部落联盟到现代中国的政治疆域,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详细的地图和注释。图集中的地图不仅限于行政区划的变化,还涉及到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这使得它成为研究中国历史的全景式工具。
其次,图集在地图呈现上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每一幅地图都配有详尽的说明文字,帮助读者理解地图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知识。这些文字说明不仅描述了地图中的地理特征,还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动的相关信息,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
此外,《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地图的细致程度上也极具特色。例如,在描述古代中国的政治疆域时,图集不仅会标注出当时的疆域范围,还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力量对比、民族融合等因素,精确地划定各个朝代的疆域。通过这种精细化的处理,图集能够为读者展示出一个更加全面和真实的历史中国。
3、历史地理变化与政治疆域
《中国历史地图集》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便是展示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政治疆域变化。从古代的周朝到近代的清朝,图集通过一张张地图详细记录了中国疆域的扩展与缩小,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各朝代的领土范围。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政治力量的演变,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民族构成的深刻变化。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图集通过地图清晰展示了秦朝的疆域。这一时期,中国的疆域得到较大程度的扩展,并且在西南、东北等地区逐步建立了军事防线。而到了唐朝,图集又通过地图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中国版图,特别是唐朝对西域、东北及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地图上通过颜色深浅、边界虚实等方式予以体现。
从地图的呈现方式来看,《中国历史地图集》精准而直观地揭示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版图与政权的变化,图集中的每一张地图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国地理与政治格局的变化。这些地理上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多民族融合、不同政权交替和自然环境变迁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的疆域时常出现重大的波动。
4、文化交流与历史演进
除了政治疆域的变化,《中国历史地图集》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中的文化交流与演进。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从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再到不同文化圈的碰撞与融合,图集中的每一张地图都为我们揭示了历史上不同文化交汇的地点与背景。
例如,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中亚、欧洲及西亚的贸易通道,也是文化、宗教、科技等多方面交流的重要纽带。图集中的丝绸之路地图,通过标示出重要的驿站、商道及交流的节点,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同样,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图集中的相关地图同样展示了这一历史变迁的脉络。
《中国历史地图集》通过精美的地图,展示了中国历史中的文化多样性与互动,不仅是对地理变化的反映,也为我们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冲突与融合提供了重要的视觉依据。这些历史地图展现了中国在全球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位置,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中国文明在世界文化中的作用与影响。
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地图集》不仅是一本详细记录中国历史地理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展示中国文明演变与文化交流的学术巨作。它通过精确的地图呈现,不仅帮助学者们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生动的历史视角。无论是在政治疆域的变迁,还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历史地图集》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历史地图集》各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图集在展示历史地理的同时,承载了大量历史信息,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不仅是历史研究者的工具,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途径。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