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民史(共6册)
资料编号:KW2833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1.99G
作者:葛剑雄
出版时间:1997
目录
前言
第一卷 导论
第一章 移民的定义和本书研究的范围
第二章 中国移民史的分期、历代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第三章 研究中国移民史的意义:移民对中国的伟大贡献
第四章 研究中国移民史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大事年表(约公元前21世纪一1949年)
第二卷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第一章 先秦时期
第二章 秦汉三国时期移民的社会与自然背景
第三章 秦朝:大移民时代
第四章 汉代的关中和洛阳
第五章 西北地区的移民
第六章 匈奴、鲜卑、西域和东北地区的汉人移民
第七章 少数民族的内徙和西迁
第八章 汉人南下的序幕和分裂中的内聚迁移
第九章 晋南北朝时期移民的社会与自然背景
第十章 永嘉乱后的人口大迁移
第十一章 汉族向西北、东北和北方的迁移
第十二章 少数民族的进一步内迁
第十三章 十六国和北朝的移民
第三卷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章 隋唐五代移民的社会与自然背景
第二章 周边民族的内迁:迁移背景、北方民族
第三章 周边民族的内迁:西方民族
第四章 周边民族的内迁:东北方民族
第五章 周边民族的内迁:移民影响(上)
第六章 周边民族的内迁:移民影响(下)
第七章 汉族人民向边疆的迁移
第八章 唐后期五代北方人民的南迁:迁移过程
第九章 唐后期五代北方人民的南迁:移民分布(上)
第十章 唐后期五代北方人民的南迁:移民分布(下)
第十一章 唐后期五代北方人民的南迁:移民影响(上)
第十二章 唐后期五代北方人民的南迁:移民影响(下)
第十三章 其他地区的人口迁移
第四卷 辽宋金元时期
第一章 辽宋金元时期移民的社会与自然背景
第二章 辽北宋西夏时期华北地区的人口迁移
第三章 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上)
第四章 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下)
第五章 金代华北地区的人口迁移
第六章 宋代南方地区土着人民的迁移(上)
第七章 宋代南方地区土着人民的迁移(下)
第八章 靖康乱后北方人民的南迁:迁移过程
第九章 靖康乱后北方人民的南迁:分布地区(上)
第十章 靖康乱后北方人民的南迁:分布地区(下)
第十一章 靖康乱后北方人民的南迁:移民数量、迁移路线和入籍过程
第十二章 靖康乱后北方人民的南迁:移民与南宋政治
第十三章 靖康乱后北方人民的南迁:移民与南宋经济
第十四章 靖康乱后北方人民的南迁:移民与南宋文化
第十五章 蒙元时期非汉民族的内迁(上)
第十六章 蒙元时期非汉民族的内迁(下)
第十七章 非汉民族内迁与蒙元社会
第十八章 蒙元时期汉族人民的迁移
卷后记
第五卷 明时期
第一章 明时期移民的社会与自然背景
第二章 洪武大移民:京师篇
第三章 洪武大移民:湖广篇(上)
第四章 洪武大移民:湖广篇(下)——兼论湖广填四川
第五章 洪武大移民:山东篇
第六章 洪武大移民:北平、河南篇
第七章 洪武大移民:边疆篇
第八章 永乐移民
第九章 游民和客民
第十章 民族人口迁徏
第十一章 移民与人口、经济和文化
附录
卷后记
第六卷 清时期
第一章 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第二章 清兵入关与满族迁移
第三章 西南移民湖:湖广填四川
第四章 西南移民潮:陕南、湘鄂西、黔、滇地区
第五章 东南棚民与客家:江西南部和中部
第六章 东南棚民与客家:江西北部
第七章 东南棚民与客家:湘东、浙江和皖南
第八章 台湾的移民垦殖
第九章 岒南的客家移民
第十章 太平天国战后的移民
第十一章 北方地区的移民
第十二章 海外移民
第十三章 民族人口迁移
第十四章 城市化移民
第十五章 移民与近代中国
卷后记
目录介绍如下:
01中国移民史第一卷导论大事年表_11432026.pdf226.39 MB
02中国移民史第二卷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_10837545.pdf372.58 MB
03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代_11432023.pdf283.69 MB
04中国移民史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_11432024.pdf415.27 MB
05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_11432025.pdf339.80 MB
06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国时期_11432022.pdf397.83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国移民史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下,中华民族如何与外部世界互动以及如何面对内外挑战的过程。从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流动到近现代的移民潮,移民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更深刻影响了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探讨中国移民史:一是古代中国移民的起源与发展,二是近现代中国移民的原因与特点,三是中国移民的全球分布与影响,四是中国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与变迁。这四个方面的讨论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移民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1、古代中国移民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中国的移民活动,起初主要以商贸和战争为动力,随着人口的增长与社会需求的变化,移民逐渐成为一种生存和发展手段。早在公元前3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商人、工匠和学者便开始通过这一通道走向世界。中国古代的移民不仅仅局限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甚至远至欧洲和非洲,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移民潮之一便是汉朝时期的“丝绸之路”拓展。通过这条线路,中国的商品、技术与文化向外界传播,同时也带回了外来思想、物品与宗教。此时期的中国移民活动大多是以经济为导向,商贸活动是推动移民的主要因素。而随着汉朝的扩张,边疆的民族交流也促进了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样化。
此外,古代中国的移民还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百姓纷纷迁徙至更加安定的地方求生存。如在唐朝和宋朝时期,由于连年干旱和战乱的影响,许多农民选择迁移至南方或海外寻求更好的生计。这些移民不仅改变了他们自身的命运,也影响了新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结构。
2、近现代中国移民的原因与特点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移民潮的规模急剧扩大,这一现象尤其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衰弱,民众生活困苦,许多人选择移民海外寻找更好的生活。此时的移民潮主要是劳工移民,尤其是中国的“契约劳工”赴海外劳作,成为了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地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近现代的中国移民潮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以逃避战争与政治压迫为背景。清朝末期,民众对压迫和腐败的反感使得大量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选择离开祖国,前往海外。20世纪初,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大批革命者和民主运动支持者也纷纷走出国门,加入全球华人社区,推动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传播。
近现代中国移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教育移民和专业移民的增加。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和专业人士选择到海外求学或工作。这一波移民潮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科技、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合作,也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
3、中国移民的全球分布与影响
中国移民的全球分布是多元化的,涉及到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多个大陆。在东南亚地区,中国移民人数众多,尤其是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随着历史的推进,中国商人和劳工在这些地区逐渐建立了较强的社区和影响力,他们不仅在当地的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在社会与政治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美国和加拿大是另一个重要的中国移民目的地。从19世纪中叶起,大量的中国劳工进入美国参与铁路建设,成为美国西部开发的主力军。在20世纪初,大批的中国移民进入美国和加拿大,尤其是以广东人和福建人为主,他们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中国移民还影响了世界的文化发展。通过移民,中华文化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尤其是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华人社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中国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戏曲艺术等逐渐被世界各地的民众接受和喜爱,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纽带。
4、中国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与变迁
中国移民在不同地区的生活状况和文化适应表现出强烈的多样性。移民初期,他们通常面临着语言障碍、文化冲突和社会排斥。以美国为例,19世纪末期的中国劳工在美国西部面临着严重的歧视和压迫,许多人在艰难的环境中艰苦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社区逐渐强大,他们不仅在经济上逐渐站稳脚跟,也在社会文化上逐步得到认可。
在东南亚地区,中国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表现得更加复杂。由于历史上中国与这些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联系,移民在初期就能较为容易地融入当地社会。然而,随着当地民族主义的兴起,一些国家开始对华人社区进行打压和排斥,导致了一些地区华人社区的崛起与衰退。这种变迁反映了中国移民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多重挑战。
随着中国移民社区的不断发展,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和身份认同。许多移民后代不仅保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融合了当地的社会习惯,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生活方式。这一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的华人社群中普遍存在,也成为了全球多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表现。
总结:
中国移民史是一部跨越时空、跨越文化的历史。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近现代的全球移民潮,中国的移民活动一直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通过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移民路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如何应对内外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找到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总之,移民不仅塑造了中国历史,也深刻影响了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未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移民的历史仍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