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观全集(全34册)
资料编号:KW2562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5.63G
作者: 演培法师
出版社: (台)天华出版公司
发行时间: 2005年
谛观全集 内容介绍:
《谛观全集》中国佛教自晚唐以来,教宗台贤,行归禅净,尔后学者莫能出其方轨,而罗什、玄奘所传大小空有之胜义,闻之者尟矣!有清末叶,杨文会居士得《唯识述记》于东瀛;隋唐古疏,后由日本集为《续藏》而问世,于是隋唐盛世之佛学,乃渐呈复兴之运。欧阳渐居士成立内学院于南京、专治奘传唯识学,驰名于时。太虚大师成立佛学院于武昌,重奘什性相,主大乘八宗并行,盖以隋唐盛世之佛法为理想,融贯性相于台贤禅净之统。凡此悉中国佛法振古之学也。然近世佛法,由欧美及日人之研习,实已扩及巴利与梵藏文。由中国佛法言之,则趋于世界佛法,融摄新知之域。故内学院研习唯识,进及西藏所传安慧唯识,法称因明,南传部执。虚大师拟成立世界佛学院,说《新与融贯》;总摄一切佛法,为教之三期三系,理之三级三宗,行之三依三趣,而导归于“人生佛教”。成立汉藏教理院,传译藏文佛典多种。惜乎法为时崩,学人散落,启其绪而不能见其成也!
《谛观全集》演培法师,近代中国法将之一也。初就观宗讲寺,受天台教观。次游闽南、觉津、汉藏诸学院,习奘什性相,兼闻藏传中观之学。后抵台湾,乃习日文而间及日本学者之说。法师长于讲说,其受观宗之影响欤!主持佛学院,游化诸方,辄多所讲说,闻者每为之记。其平生着述,适应时会,以语体为文,实便初学。兹出其三十年之文稿,编为《谛观全集》以行世。全集分“经释”、“律释”、“论释”、“译述”、“杂说”,凡二十八册,七百余万言,其写作讲说之盛,可以见矣!泛览全集之目,法师于善巧化俗外,尤致力于玄奘之译。《解深密经》、《俱舍论》、《成唯识论》、《异部宗轮论》等诸大部,并精研而广释之(占全书三分之一),于后之学者,必多所助益。译《天台性具思想论》,足以见不忘天台之学,而译《小乘佛教思想论》、《大乘佛教思想论》,则为日本近代研究初期之作。法师之学,盖重于化导;以性相为本,前承天台而略及近代之学者也!
《谛观全集》民国二十九年底,予识法师于四川汉藏教理院。在川、在闽、在港、在台,先后共住者达二十年,诚平生难得之法友矣!全集成而索序于予,不能却,乃略叙近代佛学研究之趋向,以见法师所学之所重以应之。
《谛观全集》中华民国六十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印顺序于星洲之灵峰般若讲堂
谛观全集 作者介绍:
演培法师(1917~1996年)江苏江都人,俗姓李。号谛观。年十二,依高邮临泽福田庵常善和尚披剃。十八岁,于宝应福寿院受具足戒。初就观宗讲寺受天台教观,次游闽南、觉津、汉藏诸学院,研习性、相二宗之旨,兼闻西藏所传中观之学。曾先后亲近谛闲、太虚、慈航、印顺等当代高僧,亦曾主讲于华西佛学院、莲宗学院、厦门大觉讲舍等。移居香港,协助太虚大师全书之编印。后来台,从事着述、弘法,并习日文及日本学者之说。又曾数度赴泰国、越南、柬甫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北美等地弘法。着述散见于各佛教刊物。历任中国佛教会理事、善导寺、玄奘寺、新加坡灵峰般若讲堂、越南妙法精舍等住持,及太虚佛学院院长、慈航中学常务董事等职。其着作译述悉收于谛观全集中。
目录:
E1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合订本
E2 大宝积妙慧童女经讲记
E3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金刚经概要
金光明经空品讲记—-合订本
E4 维摩诘所说经讲记(二册)
E6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
心经十二讲 –合订本
E7 解深密经语体释
E8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
E9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E10 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
附:八关斋戒十讲([二册)
E12 俱舍论颂讲记(三册)
E15 唯识二十颂讲记
八识规矩颂讲记—合订本
E16 入中论颂讲记
E17 成唯识论讲记 (五册)
E22 异部宗论语体译
E23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E24 大乘佛教思想论
E25 小乘佛教思想论
E26 天台性具思想论
E27 佛教的缘起观
E28 唯识法相及其思想演变
E29 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
人间佛陀—合订本
E30 南天游化
E32 狮城演说集
E33 庆悼杂说集(二册)
计三十四册
目录介绍如下:
新建文本文档.txt3.32 KB
谛观全集E01佛说十善业道经、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pdf138.69 MB
谛观全集E02大宝积妙慧童女经讲记.pdf89.16 MB
谛观全集E03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pdf178.50 MB
谛观全集E04维摩诘所说经讲记 上.pdf189.69 MB
谛观全集E05维摩诘所说经讲记 下.pdf188.84 MB
谛观全集E06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记、心经十二讲.pdf104.92 MB
谛观全集E07解深密经语体释.pdf238.37 MB
谛观全集E08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pdf165.94 MB
谛观全集E09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pdf75.05 MB
谛观全集E10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附:八关斋戒十讲上.pdf180.33 MB
谛观全集E11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附:八关斋戒十讲下.pdf192.44 MB
谛观全集E12俱舍论颂讲记上.pdf179.31 MB
谛观全集E13俱舍论颂讲记中.pdf189.96 MB
谛观全集E14俱舍论颂讲记下.pdf178.75 MB
谛观全集E15唯识二十颂八识规矩颂讲记.pdf159.14 MB
谛观全集E16入中论颂讲记_演培法师释注_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_1989.03.pdf273.42 MB
谛观全集E17成唯识论讲记__1_演培法师释注-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06.pdf247.33 MB
谛观全集E18谛观全集论释四_成唯识论讲记_2__演培法师释注_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pdf195.39 MB
谛观全集E19成唯识论讲记__3_演培法师释注-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06.pdf182.37 MB
谛观全集E20成唯识论讲记__4_演培法师释注-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05.pdf185.14 MB
谛观全集E21成唯识论讲记__5_-演培法师释注-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06.pdf158.64 MB
谛观全集E22异部宗轮论语体释.pdf79.54 MB
谛观全集E23_论释六_劝发菩提心文讲记.演培法师着.[台]天华1988.pdf107.90 MB
谛观全集E24大乘佛教思想论.pdf235.21 MB
谛观全集E25小乘佛教思想论.pdf251.83 MB
谛观全集E26天台性具思想论_[日]安藤俊雄着_释演培译_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_1989.pdf89.88 MB
谛观全集E27佛教的缘起观.pdf114.95 MB
谛观全集E28唯识法相及其思想演变.pdf105.98 MB
谛观全集E29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人间佛陀.pdf210.98 MB
谛观全集E30 南天游化 演培法师着 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0.pdf177.10 MB
谛观全集E31 法雨徧施集 培演法师着 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0.pdf200.35 MB
谛观全集E32狮城演说集.pdf189.02 MB
谛观全集E33庆悼杂说集上.pdf172.80 MB
谛观全集E34庆悼杂说集下.pdf141.08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谛观全集》这一经典著作,从多个方面分析其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邃性以及其对哲学、文化、宗教等领域的深远影响。《谛观全集》作为一部充满智慧的哲学著作,涵盖了许多关于宇宙、人生、智慧和精神追求的深刻见解。本文将从其历史背景、核心思想、文化价值以及其现代意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的内涵与外延。
1、历史背景与作者概述
《谛观全集》是由唐代著名高僧谛观所编纂的一部哲学性极强的经典著作。谛观,本名李道融,是唐代时期重要的宗教领袖之一,他的思想深受当时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禅宗的理念,赋予了《谛观全集》深邃的哲学色彩。谛观在其作品中不仅仅关注宗教仪式的执行,更注重对内心世界的觉悟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谛观全集》的成书背景与唐代的社会历史息息相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与思想的黄金时代,佛教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深化,谛观作为佛教界的重要人物,他的哲学思考自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的变革与融合。此书的内容,除了涉及宗教方面的教义解读外,还涉及许多关于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谛观全集》集结了谛观一生的讲学和思考,是对其宗教理念和哲学思想的总结。这部著作不仅仅在佛教界有着重要地位,其在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中的影响也日益显现。谛观的思考,不局限于宗教层面,更引发了关于生命、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广泛讨论。
2、核心思想:禅宗与智慧的统一
《谛观全集》核心思想之一是对禅宗思想的阐述。禅宗的精髓在于“直指人心”,强调直觉的智慧与当下的觉悟,主张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直观世界的本质,达到一种无障碍的内心状态。这种思想的核心是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通过心灵的觉醒,获得对宇宙与生命真相的洞察。
谛观的禅宗思想尤为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即通过放下心中的执着与纷扰,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这与当时的儒家和道家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寻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禅宗的修行方法并非单纯依赖外部形式,而是通过心灵的彻底洗涤,来达到一种心如止水的境界。
在《谛观全集》中,禅宗的智慧并非只是一种静态的思考方式,而是包含着动态的实践,它要求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最终达到心境的统一。谛观认为,禅宗的智慧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佛教的其他教义,以及社会与人性的探讨是紧密相连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理解这一智慧的深刻内涵。
3、
摘要:《谛观全集》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观点。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包括作者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力以及现实意义。
1、作者背景
《谛观全集》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学术界拥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思想深刻而独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写作《谛观全集》之前,作者经历了怎样的人生阶段?他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是什么?这些因素都对他的著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社会背景也会影响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2、主要内容
《谛观全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它涉及到了哪些重要的思想和观点?这部著作对于当时的学术界和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作者在《谛观全集》中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阐述,这些内容对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和人文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详细解读《谛观全集》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对其学术贡献有更深刻的认识。
3、影响力
《谛观全集》作为一部重要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在学术界和社会中的地位如何?
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在《谛观全集》中得到了具体表达,这些内容对后世学术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谛观全集》的影响力,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在当时和未来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4、现实意义
《谛观全集》的思想和观点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和社会有何启示?它对于我们应对当今挑战和问题有何帮助?
作者在《谛观全集》中对一些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回答,这些内容对我们认识当下世界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谛观全集》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其中的智慧和启示,指导我们的思考和行为。
总结:
《谛观全集》作为一部重要的著作,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和观点,对学术界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了解作者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力以及现实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这部著作,获取其中的智慧和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