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共13册)
资料编号:KW7670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960M
作者:王文章主编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安徽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2017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定位为“学术经典性、文献性、系统性”,力图以各分卷独立出版的形式串联起一部大型学术文库,以各大师个人的成长史和成就串联起一部以人为本的当代史书。每卷内容包括大师口述史、大师艺术成就评述、大师作品和大师艺术年表等部分。其中,由大师口述从艺历程和艺术追求,极具文献价值,可读性亦强。
王文章,国家一级评论员,高级编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目录介绍如下:
01 夏侯文卷山谷编着.pdf68.60 MB
02 江春源卷朱怡芳编着.pdf66.44 MB
03 徐朝兴卷周绍斌,徐华颖编着.pdf59.52 MB
04 吕尧臣卷邱春林编着.pdf69.82 MB
05 高公博卷杨坚平,马丽文编着.pdf63.71 MB
06 潘柏林卷杨坚平,王增丰编着.pdf63.64 MB
07 吴元新卷吴灵姝编着.pdf98.38 MB
08 刘传卷纪文瑾,廖志勇编.pdf72.81 MB
09 牛克思卷刘国荃编着.pdf79.32 MB
10 龙从发卷陈日红编着.pdf92.55 MB
11 辜柳希卷易晴编着.pdf99.17 MB
12 柳朝国卷吴南编着.pdf74.87 MB
13 郭琳山卷陈是吾,郭艺编着.pdf70.95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围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展开,详细介绍了该全集的意义与价值,分为四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从全集的编撰背景和历史意义入手,探讨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瑰宝的文化价值;其次,分析了全集所包含的各大工艺领域,如陶瓷、刺绣、漆器等,如何通过大师的作品传承与创新;第三,聚焦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个人的艺术特色与贡献,评析了他们如何在艺术创作与社会影响中占据重要地位;最后,结合全集的出版和推广,讨论了其对中国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通过这些方面的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全面呈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重要贡献。
1、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的编撰背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作为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其编撰背景及历史意义不可忽视。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大量的民间艺术形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空间,而一些传统技艺则因社会发展而逐渐消失。在这样的背景下,编纂一部涵盖中国工艺美术领域大师作品和生平的全集,不仅能够记录下这些珍贵的艺术遗产,还能为后人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源。因此,这一工程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的出版,是中国工艺美术界集结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成果。全集的编撰涉及了陶瓷、金银、漆器、织锦、刺绣等众多工艺门类,涵盖了中国历史上数百位工艺美术大师的生平与艺术成就。通过这些艺术家的故事,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演变与发展,以及这些大师如何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工艺美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全集不仅是对工艺美术大师个人成就的总结,更是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全面展示。它集结了中国工艺美术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不仅对艺术爱好者、研究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还能够促进大众对中国工艺美术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因此,《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空白,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2、全集所涉及的主要工艺领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收录了多个工艺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在陶瓷方面,全集展示了如景德镇、龙泉等地的陶瓷大师,他们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烧制工艺,还在釉色、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了中国陶瓷艺术的蓬勃发展。许多陶瓷作品不仅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得了高度评价,还成为了世界各地博物馆的重要收藏。
在刺绣和织锦领域,全集展示了许多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的刺绣历史悠久,江苏苏州、湖南湘绣等地方的刺绣以其精美的针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广受推崇。许多大师将传统的刺绣技法与现代艺术思维相结合,创造出一件件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作品。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的记录,观众得以领略刺绣和织锦这一领域的艺术魅力。
此外,漆器、金银、竹编等工艺领域也占据了重要的篇幅。中国传统漆器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涉及到多种漆艺技巧和独特的装饰技法。金银器制作则强调工艺的精细与雕刻的艺术性,许多大师在这方面成就卓著。竹编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之一,在一些地区的工艺美术传承中仍占据重要位置。通过这些多元化的艺术展示,全集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个人贡献
每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中的人物,都在自己的领域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陶瓷大师为例,他们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承者,还是创新者与变革者。许多大师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突破,创新了新的烧制技术和造型艺术,使得中国陶瓷不仅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成功,还广泛进入国际艺术领域。通过这些大师的努力,中国陶瓷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世界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刺绣和织锦领域的大师们也做出了显著贡献。通过对传统技法的继承与改良,他们不仅保持了中国刺绣的独特艺术性,还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中。许多作品不仅作为日常用品,更成为了具有艺术价值的收藏品。例如,某些刺绣作品的精细程度和艺术表现力,已经达到了与西方绘画艺术相媲美的水平。这些工艺美术大师通过自己的创作,推动了中国刺绣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此外,漆器、竹编、金银器等领域的大师,也在自己的技艺上不断精进与创新。例如,某些漆器大师通过对材料的创新使用,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使得漆器不仅限于传统器具的制作,还成为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表达的工艺品。这些个人的努力,不仅增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艺术魅力,也提高了中国工艺美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4、全集对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不仅仅是对大师们的艺术成果进行汇总,它还起到了对中国传统工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现代化冲击的今天,许多古老的工艺技法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而这部全集通过记录与传扬这些技艺,使得大量优秀的传统工艺能够得到有效传承,避免了部分工艺技法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
全集的出版与推广,也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到中国工艺美术的独特性与价值。它让大众意识到,这些工艺作品不仅仅是手工艺品,更是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通过对这些大师作品的欣赏与研究,许多人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从而激发出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与热爱。
此外,全集的推广还能够促进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创新和发展的问题。全集中的许多大师,正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条平衡之道,他们的创新实践为当前的工艺美术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这种保护与传承的双重作用,全集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
通过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系统总结,也是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成就的全面记录。它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学习资料,也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部全集的出版,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更激励着未来的艺术创作者继续传承与创新,将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发扬光大。通过这部作品,我们看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对占星塔罗感兴趣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