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丛刊初集(共16册)
资料编号:KW318
文件格式:djvu
文件大小:729M
编者:王重民
一、Giles:博物馆藏敦煌卷子分类总目
二、博物馆藏敦煌卷子笔画检查目录
三、斯坦因编号和博物馆新编号对照表
敦敦丛刊初集··二:英伦博物馆汉文敦煌卷子收藏目录
Author 撰:翟尔斯
Table of contents
CATALOGUE OF CHINESE MANUSCRIPTS
INDEX OF PROPER NAMES AND TITLES
CONVERSION TABLE
BIBLIOGRAPHY
敦煌丛刊初集·三:敦煌劫馀录
Author 撰 :陈垣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帙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译佚本
普贤行王经一卷唐译佚本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一卷佚本
华严略疏
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唐菩提流专译集
佛说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
佛说无量寿经蕃文
文殊师利问佛土严净经二卷西晋竺法护译
菩萨见宝三味经十六卷北齐那连提耶舍译
圣善住院部意天子所问经三卷元魏问毘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译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胜鬘经疏
佛说阿弥陀经一郑后秦鸠摩天楼罗什译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唐玄壮译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刘宋姜良耶舍译
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方等大集经二十九卷北凉昙无识译
宝女所问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
佛说大方广十轮经八卷失译人名附北凉录
地藏菩萨本愿经三卷唐实义难陀译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十卷隋达磨笈多译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阁那崛多译
贤护经疏
僧伽噬经四卷元魏月婆着那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隋菩提登译
佛说月灯三昧经一卷刘宋先公译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达磨笈多译
药师瑠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玄壮译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卷上
佛说弥勒下生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楞迦经四卷晋昙无识译
楞迦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入楞迦经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
大乘人楞迦经七卷唐宝义难陀译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二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乘密严经三卷唐地婆诃罗译
深密解脱经五卷元魏菩提留支译
央掘魔罗经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乘同性经二卷宇文周阇那耶舍译
诸法无行经二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宝云经七卷梁曼陀罗仙译
佛说转女身经一卷刘宋昙摩密多译
佛说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一卷失译人名附梁录
大荘严法门经营承包二卷隋那连提耶舍译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一卷隋阇那崛多译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失译人名附汉录
悲华经十卷北凉昙无识译
佛说太子慕魄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
佛说盂兰盆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
阿阇世王授决经一卷西晋法炬译
佛说大乘稻芋经一卷唐译佚本
佛说大乘稻芋经随听手镜记
第二帙
佛说佛名经十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佛说佛名经十六卷佚本
佛说佛名经二十卷佚本
佛说佛名经三十卷佚本
佛名经忏悔文节录三十卷本
诸经佛名卷上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隋阇那崛多译
贤刧知佛名经一卷失译人名附梁录
贤刧经八卷西晋晋竺法护译
第三帙
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维摩经义记
维摩经杂释
维摩经疏
维摩经义疏
维摩经解
维摩经钞
维摩诘经颂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
净名经关中释钞
净名经科要
第四帙
金光明经四卷北凉昙无识译
合新部金光明经八卷隋释宝贵合北凉昙无识译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唐义净译
第五帙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唐玄壮译
大般若经释
第六帙
放光般若经二十卷西晋无识义译
光赞般若经十卷西晋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小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十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七卷陈月婆首那译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梁曼陀罗仙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陈真谛译
金刚般若论二卷录误作一卷隋达磨笈多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金刚经注
金刚经疏
金刚经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玄壮译
别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
敦煌丛刊初集·四:敦煌刼馀录
Author 撰:陈垣
Table of contents
第七帙
妙法莲华经七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正法华经十卷西晋竺法护译
法华经疏
法华经解
法华经玄赞
观世音经
观音经注释
大萨遮尼乾孖所说经十卷元魏菩提留支译
金刚三昧经二卷失译人名附北凉录
第八帙
大般湼槃经四十卷北凉昙无识译
大般湼槃经三十六刘宋慧严等再治
大般湼槃经凉宋两译互同
大般湼槃经后分二卷唐若那跋陀罗译
湼槃经节钞
湼槃经疏
湼槃经义记
摩诃摩耶经二卷南齐昙景译
大般湼槃经佛母品
大般湼槃经佛为摩耶夫人说偈品经
中阿含经六十卷东晋僧伽提婆译
长阿含经二十二卷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杂阿含经五十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楼炭经略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隋阇那崛多译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二卷吴支谦译
佛垂般湼槃略说教诫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佛临湼槃记法住经一卷唐玄壮译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元魏般若流支译
业报差别经一卷隋法智译
天请问经一卷唐玄壮译
天请问经疏
长爪梵志请问经一卷唐义净译
佛说无常经一卷唐义净译
五无反复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
佛说除恐灾患经一卷西秦圣坚译
杂宝藏经十卷元魏吉迦夜共昙矅译
第九帙
梵纲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戒品二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梵纲经菩萨戒义
佛藏经三卷后作鸠摩罗什译
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识译
佛说文殊悔过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
菩萨戒羯磨文一卷唐玄壮译
菩萨羯磨戒文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诵法慧融集
菩萨布萨法
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
菩萨戒
菩萨戒义
菩萨戒大科
四分律六十卷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四分律比丘戒本一卷后秦佛陀耶舍译
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后秦佛陀耶舍译
杂羯磨一卷曹魏康僧铠译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
尼僧差人求授羯磨文
大比丘尼羯磨
大比丘尼杂羯磨
大戒尼羯磨文
四分比丘尼含注戒本
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抄十二卷唐道宣撰
四分律开宗记二十卷唐怀素撰
四分律疏
四分律戒本疏
四大戒略疏
摩诃僧祗律四十卷东晋佛陀跋罗共法显译
诃摩僧祗律杂抄
大比丘戒经
十诵律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共鸠摩罗什译
十诵比丘尼戒本刘宋法颖集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五十卷唐义净译
四部要略小抄
戒律名数节抄
毗尼心
八婆罗夷经佚本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经九卷失译人名附秦录
毗尼母经八卷失译人名附秦录
优婆离问佛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
佛说犯戒罪报经重经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
沙弥十戒法并威仪一卷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受沙弥十戒文及威仪
沙弥戒文
沙弥十戒文
式叉尼六法文并沙弥十戒及八敬等法
式叉尼六法文
沙弥威仪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
沙弥尼威仪
沙弥戒
受八关戒文
受八戒文
八戒文
佛说提谓五戒经并威仪
戒律
戒义戒疏
戒等杂写
第十帙
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壮译
瑜伽师地论释
辩中边论三卷唐玄壮译
大乘五蕴论三卷唐玄壮译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疏
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唐普光撰
百法述
百法明门论疏
起信论义述
圆明论
因缘心论颂
因缘心释论
大丈夫经
中论经
十地经论十二卷无魏菩提流支等译
十地经论释
大智度论百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摩诃衍经
金刚仙论十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大乘四法经论广释开决记
阿毘达磨俱舍论三十卷唐玄壮译
毗婆婆沙论第一一秩第三卷
诸论杂抄
出曜经三十卷后秦竺佛念译
第十一帙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唐输波迦罗译
佛说廻向轮经一卷唐尸罗达摩译
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一卷唐宝思惟译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唐佛陀波利译
佛顶尊胜陁罗尼一卷唐不空译
金刚顶经五字心陁罗尼经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一卷唐不空译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陁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
十一面神咒心经一卷唐智通译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二卷唐通译
无垢净光大陁罗尼经一卷唐弥陀山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唐般剌密帝译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咒
佛说随求卽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唐宝思惟译
大方等陀罗尼经四卷北凉法衆译
大乘方等陁罗尼经并诸经内四衆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忏悔发愿文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四卷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一卷唐玄壮译
六门陀罗尼经一卷唐玄壮译
佛说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伽一卷唐梵达磨译
观世音菩萨秘字长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唐实义难陀译
如意轮王摩天楼尼别行法印
佛说灌顶经
佛说普广菩萨所问十方净土随愿往生经
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
佛金刚坛陁罗尼经
诸星母陀罗尼经沙门法成译
金有陀罗尼经
佛说解百怨家陁罗尼经
佛说八阳神咒经
普贤菩萨说咒经
佛说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他般多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帝殊罗尸金刚大道场三昧陀罗尼
金刚顶经一切如来深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习瑜伽迎请仪
金刚顶经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习瑜伽迎请仪唐不空译
金刚峻经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九种坛法作用威仪法则
大毘卢遮那金刚心地法门法界法轨则唐不空译
金刚莲花大摧碎真言
东方金刚大集想
大佛顶如来顶髻白盖陀罗尼神咒
大佛顶神咒
释迦牟尼请佛真言
本师释迦牟尼佛真言
施饿鬼并水真言印法
般若真言
真言
真言杂抄
六波罗密咒
秘密义抄
供养心法
准提咒经
第十二帙
佛说无量寿宗要经
第十三帙
佛说父母恩重经
大通方广经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荘严成佛经
净度三昧经
佛说禅门经
人无分别总持经
佛说无量大慈教经
究竟大悲经
佛说延寿命经
佛说续命经等八种
四谛法门经
佛说救疾经
佛说阎罗王授记劝修七齐功德经
赞僧功德经
佛说咒魅经
善恶因果经
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
佛说地藏菩萨经
法王经
观世音三昧经
劝善经
佛说普贤菩萨证明经
佛说要行捨身经
佛说大辩邪正经
佛说救护身命经
相好经
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佛说法句经
佛说七阶礼佛名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等略礼七阶佛忏悔法
西方净土赞文
归西方赞
降生礼文观音礼文
西方阿弥陁佛礼文三藏法师礼文
发愿文
净土愿文
赞佛文
礼佛文
祝文
忏文
大悲明二赞
歌赞
法身礼
无相礼
金刚五礼
禅宗安心义
惠达和上顿悟大乘秘密心契禅门法
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真了性坛语
大乘五门十地实相论
般若第分中略集义
释大般若经法数
断惑义
大乘义
杂义
无名上士集观行法
了性句
□□观修善法
破昏怠法
菩萨藏修道中法数
法数杂录
证心论
一乘显自心论
大义章
三科法门
法门名义集
小乘三科
释唯心识义
相宗释义
大乘人道闪第章唐智周撰
悉昙颂
诸经要集
法苑珠林
大唐中兴三藏圣教序
义净三藏法师碑文
释氏杂文稿
佛说诸经杂缘因由记
写经欠数
姓氏录
经目
杂类
抄经
杂写
维摩经俗文
佛本行集经俗文
八相成道俗文
地狱俗文
劝戒文
目莲救母变文
老子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名
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
太上一乘海空经
太玄真一本际经
元始无量人上品妙经
无上秘要
道经
道忏
摩尼教经
第十四帙
续考诸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东晋佛陁跋罗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宝义难陀译
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唐菩提流志译集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刘宋求那跋涉罗译
阿弥陀经义述
龙树菩萨礼阿弥陀佛文
大方等大集经二十九卷北凉昙无识译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十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
宝星陀罗尼经十卷唐波罗颇密多罗译
佛说大方广十轮经八卷失译人名附北凉录
药师瑠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疏
解深密经五卷唐玄壮译
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持心梵天所问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
诸法无行经二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佛说华手经十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佛说宝雨经十卷唐达摩流支译
宝云经七卷梁曼陀罗仙译
观察诸法行经四卷隋阇那崛多译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佛说菩萨本行经三卷失译人名附东晋录
太子须大拏经一卷西秦圣坚译
佛说佛名经十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译
佛说佛名经二十卷佚本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隋阇那崛多译
佛说八部佛名经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
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维摩经疏
净名经关中释钞唐道破天机液撰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唐义净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唐玄壮译
光赞般若经十卷西晋竺法护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鸠摩罗什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法华经玄赞唐窥基撰
法华经杂释
大般湼槃经四十卷北凉昙无识译
大般湼槃经三十六卷刘宋慧严等再治
湼槃经解
中阿含经十卷东晋僧伽提婆译
杂阿含经一卷失译人名附吴魏二录
杂阿含经五十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别译杂阿含经十六卷失译人名附秦录
佛本行集经六十卷隋阇那崛多译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无魏般若流支译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二卷萧齐昙景译
贤愚因缘经十三卷元魏慧觉译
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识译
四分律六十卷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四分律比丘戒本一卷后秦佛陀耶舍译
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式义摩那受六法文刘宋求那跋涉摩译
如来八戒
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壮译
菩萨地持经十卷北凉昙无识译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疏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唐普光撰
大乘起信论义记唐法藏撰
大荘严经论十五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智慧化度论百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阿毘昙毘婆沙论六十卷北凉浮陀跋摩共道秦译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二百卷唐玄壮译
阿毗达磨俱舍论三十卷唐玄壮译
成实论十六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法句譬喻经四卷晋法矩共法立译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唐佛陀波利译
大佛顶经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
青颈观音大悲心咒
佛说随求卽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唐宝思惟译
大方等陀罗尼经四卷北凉法衆译
六门陀罗尼经论广释
佛说灌顶经十二卷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
佛金刚坛陀罗尼经
大通方广经
净度三昧经
佛说救疾经
佛说善恶因果经
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
法王经
佛说要行捨身经
佛说法句经
杂记如来本行
八相成道俗文
父母恩重俗文
俟考诸经
敦煌丛刊初集·五
Author 纂:史岩
Table of contents
孰煌石室画象题识
流沙遗珍
敦煌丛刊初集·(六):敦煌石室遗书百廿种
Author 篡:罗振玉
Table of contents
一、石室遗书
尚书顾命残本
补考
沙州志残卷
校录札记
西州志残卷
慧超往五天竺国傅残卷
校录札记
温泉铭
沙州文录(蒋斧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五台山圣境赞
老子化胡经残卷
考
补考
校勘记
轶文
摩尼经残卷
景教三威蒙度赞
沙州石室文字记
二、鸣沙石室佚书
提要
张延绶别傅
兔园策府
敦煌丛刊初集·七:敦煌石室遗书百廿种
Author 编篡:罗振玉
Table of contents
三、 敦煌石室碎金
毛诗幽风残卷
春秋左氏傅昭公残卷
汉书匡衡张禹孔光傅残卷
敦煌录
职职官书
后唐天成元年残曆
后晋天福四年残曆
宋淳化元年残曆
老子义残卷
南华真经残卷
老子玄通经变亦日天应经
道家残卷
刘子残卷
唐律疏议残卷
食疗本草残卷
周公卜法残卷
灵棋经残卷
四、 流沙访古记
中亚细亚探险谈
斯坦因氏探险报告
伯希和氏演说
德人第二次游历土耳其斯坦报
附:满蒙访古记
五、 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
敦煌丛刊初集·八:敦煌石室遗书百廿种
Author 编篡:罗振玉
Table of contents
秦妇吟
秦妇吟一卷
云谣集杂曲子
凤归云徧
破阵子
涣沙溪
倾杯乐
季布歌
佛曲三种
其一
其二
文殊问疾第一卷
经云佛告文殊师利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佛有偈告赞文殊
又有偈告文殊日
文殊有偈白佛
又有偈赞维摩
时文殊有偈
经云于是衆中乃至皆欲随从
经云于是文殊乃至人城
其三
观世音萨菩佛子
俚曲三种
歎五更
天下传孝十二时
禅门十二时
小曲三种
鱼歌子
长想思
雀踏枝
搜神记一卷
鸣沙石室古藉业残
上台罗氏景印
敦煌古写本诸经校勘记卷一
敦煌古写本诸经校勘记卷二
诗序
敦煌古写本毛诗校记
散颁刑部格卷□
刑跋
敦煌丛刊初集·九
Author 编篡:常钧|撰:王重民
Table of contents
敦煌
敦煌随笔
巴黎敦煌残卷叙录
石室秘宝
敦煌丛刊初集·十: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敦煌杂录
Author 撰 :许国霖
Table of contents
维摩诘所说经变文拟光字九四号
佛本行集经变文拟潜字八十号
八相成道变文拟云字廿四号
八相成道变文拟乃字九一号
譬喻经变文拟衣字三三号
目连救母变文拟丽字八五号
目连救姆变文拟霜字八九号
目连救母变文拟盈字七六号
目连救姆变文拟成字九六号
父母恩重变文拟河字十二号
太子变文拟推字七九号
阿弥陀经变文拟殷字六二号
悉昙颂鸟字六四号
维摩经颂拟羽字三号
第八尊者代闍罗弗多罗大阿罗汉及第十一尊者罗护大阿罗汉颂拟七号服字二
金刚经赞文发字二号
佛母赞一本生字二五号
湼槃赞乃字七四号
大乘净土赞一本生字二五号
净土乐赞果字四一号
念佛赞果字四一号
西方念佛赞果字四一号
西方赞偈文果字四一号
归西方赞文字八九号
四十八愿赞文字八九号
僧功德赞周字八六号
悉达太子赞一本皇字七六号
出家赞拟周字九九号
辞孃赞文乃字七四号
尸毗王拾身赞拟律字六八号
五台山赞文鹹字一八号
太上皇帝赞日字二三号
开元皇帝赞日字二三号
散花乐拟制字五号
散花乐拟周字九○号
散花乐拟果字四一号
归去来拟文字八九号
辞道场文柰字四六号
劝善文拟皇字七六号
劝善文拟结字九三号
利涉法师劝善文海字五一号
十恩德周字八七号
了性勾裳字六七号
饮酒十过及念佛十功德文拟海字五一号
五更调拟周字七○号
五更转拟露字六号
南宗定邪五更转鹹字十八号
礼记音义拟殷字四四号
论语音义拟殷字四二号
妙法莲华经音义玉字七七号洪字八五号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音义冬字四五号珍字六六号
金光明最胜王经音义律字五四号至果字一○号共二○号
第一帙第一卷序文音义柰字三九号
菩萨璎珞本业经两卷上卷音义柰字三九号
大荘严论三论十卷同帙第十一卷音义柰字三九号
韵书拟雨字五五号
建元年哀子某延僧为亡母追念疏拟闰字五八号
光啓三年僧善惠延僧为亡母追福疏拟藏字二六号
乾德六年某子延僧为亡母追福疏拟菜字六六号
母故临圹追福文拟藏字二六号
翟良友祭太原王丈人文拟周字六五号
索满子祭姐丈吴郎文拟周字五九号
周说祭曹氏文拟周字五三号
挽歌拟周字六四号
患病祈佛文拟地字六二号
祭文程式三十五种拟崑字五六号
祭文拟藏字二六号
祝文拟制字六一号
社文地字六二号
愿文拟河字二一号
开元寺张僧奴等借麦种牒拟鹹字五九号
报恩寺上都司借麦咱牒拟鹹字五九号
金光明寺团头史太平等借麦种牒拟鹹字五九号
灵修寺团头刘进国等借麦种牒拟鹹字五九号
龙兴寺团头李庭秀等借麦种牒拟鹹字五九号
安国寺汜奉世等借麦种牒拟鹹字五九号
僧慈灯与汜英振造佛堂契拟鹹字五九号
书幡帐目拟鸟字八四号
卢贝跛蹄雇作儿契拟生字二五号
文德雇人力约拟殷字四一号
张修造雇五岁父駞约拟殷字四一号
张修造雇六成父駞契拟殷字四一号
何通子典儿契拟余字八一号
沈都和卖地契拟生字二五号
郑丑达卖地契拟生字二五号
沈延庆贷丝券拟殷字四一号
王的贷生绢券拟殷字四一号
团头米平水领物券拟周字一四号
义净三藏法师碑文拟字字一九号
唐末禅宗杂记付法事拟鹹字二九号
佛说诸经杂缘喻因由记拟腾字二九号
姓氏录拟位字七九号
礼记目录拟殷字四三号
点勘藏经内现有部祑数目拟盈字四一号
勘大般若经本卷祑欠数拟周字四三号
写经欠数拟文字五四号
太公家教乃字一七号
治昏沉怠良方拟字字一号
百行章位字六八号
至道元年僧道猷往西天取经牒拟收字四号
金刚九喻拟冈字二五号
法师预晓拟周字六七号
社司转帖周字六六号
社司转帖殷字四一号
行人转帖殷字四一号
诸杂字一本生字二五号
为政箴言拟羽字四○号
赏孝方等绯鱼袋状拟周字六八号
惩罚司烽火人烽运儿令拟周字五一号
杂诗拟位字六八号宿字九九号海字五一号殷字四一号
讨番开路拟菜字二五号
敦煌丛刊初集·(十一):苏俄所刼敦煌卷子目录一
Author 主编:黄永武
中阿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杂阿含经
六度集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悲华经
佛说菩萨睦子经
前世三转经
佛本行集经
佛本行经
贤愚经
百喻经
出曜经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般若经,в27пз·)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般若经,в10п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перевод鸠摩罗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перевод 菩提流支)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первод法成)
妙法华经
正法华经
添品妙法莲华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в60пз·,первод Buddha bhadra)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
大宝集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佛经
阿弥陀经
大般涅槃经(в40пз·)
大般涅槃经(в36пз·)
大般涅槃经后分(в2пз·)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大方等大集经
大方广十轮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佛名经(в12пз·,первод Buddhiruci)
佛名经(в30пз·)
药师琉璃光如来愿功德经
弥勒成佛经
维摩诘经(в3-Xпз·,первод支谦)
维摩诘所说经(в3пз·,первод kumarajIva)
月上女经
鬼益梵天所问经
天请问经
修行道地经
观佛三昧海经
菩萨璎珞经
金光明经(в4пз·,первод Dharmaksema)
合部金光明经(в8пз·)
金光明最胜王经(в10пз·,первод义净)
入楞伽经(в10пз·,первод Bodhiruci)
大乘入楞伽经(в7пз·,первод siksananda)
佛说诸福田经
佛说孟兰盆经
杂藏经
无常经
大日经
大佛顶如来顶髻白盖陀罗尼神呪经
大佛顶如来宝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呪王陀罗尼经大威德最胜金轮三昧呪品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呪
大悲心陀罗尼啓请
多闻天陀罗尼仪轨
佛说摩利支天经
摩登伽经
灌顶经
大方等陀罗尼经
金刚坛陀罗尼经
六门陀罗尼经
大吉祥陀罗尼经
十诵律
四分律
四分律比丘戒本
四分比丘尼戒本
度沙弥尼文
式叉摩那受大戒法
受大戒法
梵纲经
大智度论
阿毗昙毗婆沙论
瑜伽师地论
菩萨地持论
大乘五蕴论
大乘起信论
金刚般若经赞述
四分律删繁补关行事钞
景德传灯录
法门名义集
佛名经
十方佛名
大乘无量寿经
佛说八阳神呪经
敦煌丛刊初集·十二:苏俄所刼敦煌卷子目录二
Author 主编:黄永武
Table of contents
ПРОЭВЕДЕНИЯ,ВОШЕДШИЕ В ТРИПИТАКУ
Сутрц
中阿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杂阿含经
大方便佛报恩经
过去现在因果经
佛本行集经
贤愚经
杂宝藏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放光般若经
光赞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般若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般若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罗蜜经(перевод 鸠摩罗什)
金刚般若罗蜜经(перевод 菩提流支)
金刚般若罗蜜经(перевод真谛)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перевод玄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перевод法咸)
妙法莲华经
添品妙法莲华经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大方光佛华严经
大宝积经
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阿弥陀经
大般涅槃经(в 40 цз.)
大般涅槃经(в 36 цз.)
大般涅槃经后分
大方等无想大云经
大哀经
大方广十轮经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僧伽咤经
佛说佛名经(в I2 цз.)
佛说佛名经(в 30 цз.)
十方千五百佛名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维摩诘经
维摩诘所说经
说无垢称经
无所有菩萨经
长者女菴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
天请问经
小道地经
观佛三昧海经
佛藏经
菩萨璎珞经
宝云经
金光明经
合部金光明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乘入楞严经
大乘密严经
孛经抄
无常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灌顶经
大方等陀罗尼经
六门陀罗尼经
ВИНАЯ
摩诃僧祇律
四分律
四分律比丘戒本
四分比丘尼戒本
昙无德律部杂羯磨
十诵律
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
犯戒罪报轻重经
梵纲经
式叉摩那受大戒法
Монастирский устав
ШАСТРЫ
大智广论
阿毘达磨俱舍论本颂
瑜伽师地论
菩萨地持经
辩中边论
菩提资粮论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
Неолреденыая шастра
Переводные агиграфические сочинения
阿育王传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не вошедшие в Трипитаку
比丘尼八波罗夷篇
佛说普广菩萨所问十方净土随愿往生经
佛说佛名经
大乘无量寿经
黑色天母求修次第仪
诸星母陀罗尼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н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на妙法莲华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на添品妙法莲华经
Неолределенный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на大般涅槃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н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на维摩诘所说经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на俱舍论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на唯识论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на起信论
佛说八阳神呪经
佛母经
佛说父母恩重经
大通方广经
提谓波利经
高王观世音经
佛说地藏菩萨经
佛说解百生怨家陀罗尼经
佛说救苦观世音经
救诸众生苦难经
佛说延寿命经
金刚坛陀罗昆经
金有陀罗尼经
佛说敬福经
劝善经
新菩萨经
佛说续命经
十王经
佛说无量大慈教经
如来成道经
敦煌丛刊初集·十三
Author 辑:羽田享|辑:神田喜一郎
Table of contents
敦煌遗书影印本第一集
敦煌遗书活字本第一集
敦煌秘籍留真
敦煌秘籍留真新编
敦煌丛刊初集·十四: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Author 着:蒋礼鸿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篇 释称谓
奴孥 阿奴
乘
某乙 厶乙
下官
之者 此者
贵
使头 使长 侍长
阿郎 耶
歌歌 哥哥
孃孃 娘娘 娘子 娘主
内亲
郎君
阿家 家大家
男女 女男
儿壻
入舍女壻 入舍
伯母
当家
家
亲罗 瓜萝 枝罗
朝庭 朝廷
隣并 邻比 并隣 竝畔
所由
博士
品官 高品
作家 作者
长者
手力
保见
姧人
骨仑 骨论
共事
老临
第二篇 释容体
牟 闻样 闻桙样
人貌 人相
尸骸
尸灵 丧灵 尸灵
揪
四代
有相
丑差 差恶 差
周旋
慢慢 漫漫 墁墁
妖桃
花色
甍趱 weihe 没忽
攒蚖 专颙 巑岏 攒玩
庠序 祥序 详序 徐详
胉子
胮膖
痧病 水病
第三篇 释名物
威仪
问头 款头 问端 问题
纸笔
尚字 上字上
房卧
讼房 缘房
生涯 涯産
前程
阳焰
艾火
火曹
清泥 青泥
浮囊
衣祴
sui冠
陌刀
轮钩
月爱
洋铜
露柱
宝子
野干 射干
珂珮
鶝鸅 服翼
骨咄
阿魏
麪面
撒花
节会
帽惑 冒或 毛惑
对
所
三八
第四篇 释事为
去就
异常 胜常
浑搥自扑 自扑魂搥
踏地 掇地 蹋地 蹹地
吋呼
料阆
雹
慑 慑剉
抱
透
zai
把 yang
分张
si
齽
剥
qi
册 扶册 扶策
兀污
拴抂
併除 併当 摒当 摒挡 屏当
拔跋
垂cui
邈貎
对 菿
桢 椗伥掟
閸阚
郸掉
波逃 波涛波
趁趂
趁迭 趂趃趁跌
服 复 复裹服裹
方圆
排比 排批 排枇 排备 枇排 排办
体
委记
结磨 羯磨
邪幢 慢幢
惭愧 惭 愧 媿
何劳
支分 枝分
雅责
准拟 钝拟 准承 钝录 凖望 拟 供拟 储拟 备拟
大 大拟 大欲
承望 承忘望
将
伴涉 伴换 剜?|陪涉
解奚 解携 解手
和
诳赫 诳謼
下脱
加诸 加谤
落荒 洛荒
转关
分疏 分疏
形则 刑迹
遮
咬啮 螫咬 咬 齩 炒咬
嗢喻
过与 过以 过
断送
分减 减
家常 家尝
看 看侍
加被 加备
擡举 台举
愍
防援
报赛 保塞 报塞
教招 交招
取
填置 置言
口承
诸问
般当 般比
般粮
偕皆
堕负堕 退负
自隐隐
委 知委 委知
患 患疾 疾患 病患
教 交校 较 效 觉
笑効
忆逼
要勒 yao勒 邀勒 yao楔 勒要
隔勒
作祖 电祖
陵迟 凌迟 陵持 凌持 禁持
剳
侧
差
巴毁
词乖 词向 向
返倒 返 反倒
咋呀 zuoya
修理
疗治 料理
商宜 相宜
兴易 兴生 兴贩
交关 交
商量 商
绰绽
别
排打 判断 判
打论
索 索 色
契 契要
助
屈
软脚
短午
挂 寡 垂
继绊 继緾 继念 继
于 于济
浮逃 逋逃
角束
攒形 攒刑
在思 思在
会懀
恋着 贪着 着
躭担
ying
残
滩
了手 了首
隈
户
因依
能德 能得 得解 行解 能解
恩私 私
第五篇 释情貌
可曾 可憎
攒沅 囋唸
薄媚
鸟
圣
典砚
慵谗 懦嚵
崖柴 啀喍
剔秃
方便 奸便
洋洋
檀檀 弓弓
咍咍 该该 该该
踊悦
懆恶 操恶 操嗔 操暴 操 懆暴
恶发
muoluo 懡罗
忩忩 聡聡
惨醋 傪酢
冒惨
击分
忙祥
高心 贡高
颇我
严迅 严讯
乞求
因循 因巡
随宜 随疑
莽卤漭卤 莽鲁 莽路 卤莽
砢磨
隐影
踊移 勇伊
驱驱 駈駈 驱忙
髈髈
周遮 啁嗻 週遮
吺哆
厥错 阙错
骞
影向 影响
影向 影晌
稳审 隐审
停虅 停腾 停
萓葶
喽喽
阓
浩浩 皓皓
洽恰 狎恰 匣恰
朴地 扑地
尩尩 尩尩 汪汪
壤壤 穰穰 瀼瀼 攘攘
差嗟 叉衩
屈期
生宁
更害
侧
逼塞 幅塞 楅塞 fu塞 pu塞 閦塞 恻塞 fu塞 fu塞 偪塞 侧塞 ze塞 畟塞 拍塞
芬芬 芬芳 分芳 分方 分非
弩郍 怒那
焜
造次 造此 操次 取此 千次 取次 迁次
惆怅
you泰 优泰
连翩 联翩 连鶣 连飜
早晚
一xiang 一向 一向子 时 xiang 时向
逡巡
褐
絣纮
he
峻疾
怀协
劣时
立地
乾
末上
当
比来 比
当来
敬日 逕日
比
惹子
猥地 椳 隈地
娄 喽 蝼伙
小子
陌目
急手
退故 故退 退
纤
当才
塞当
第六篇 释虚字
隔是
的毕
弱
可中
忽而 忽期 忽 忽其 忽如 若忽
其
必其 毕期 必若 毕若 必 若必
未省 不省 不省曾 何 省 未省曾 不醒 省
乍可 乍 乃可 奈可
假使 设使 假如 假令 借 使 借令 借如 假
遮莫 遮不 占不
长短
须
却
敬
颇
直得 置得 直到
直得
将为 将作 将
状
喻若 预若 喻如 喻 愈如 谕 喻似 谕若
煞 sa 晒 大sa 大晒 大晒 大煞生 太sa赛
非不 非分 非甚
可畏
不方 不妨 无妨
然 乃然 然乃
都来
刚
可 岂可
剩
只竟
只手 只首
事须 士须 事必 是须 是必
镇衠
时 时固 单故
参差 叅嗟
着
非论 不论 无论 岂论 非
将
和
捉
为当 为复 为是 当 为
闻
况
已不 已否 以不 以否
不以 不繋 不系
是 应是 应时 应有 所是 应 应系
头头
诸余 别余 诸 之
诸余
没 阿没 甚没 什没 是勿
是庡
拓
只
熠没 只没 只侵 只磨 没 习麽 麽
阿莽
莽
如然 然
然
能
欲似欲
然
不
似
知之
着 者 咱
里裹
底低
所
当
将
地
附录一 变文字义待质录
附录二 《敦煌变文集》校记录略
附录三 《敦煌曲子词集》校议
敦煌丛刊初集·十五:敦煌掇琐
Author 编着:黄永武
Table of contents
琐一
琐二
琐三
琐四
琐五
琐六
琐七
琐八
琐九
琐一○
琐一一
琐一二
琐一三
琐一四
琐一五
琐一六
琐一七
琐一八
琐一九
琐二○
琐二一
琐二二
琐二三
琐二四
琐二五
琐二六
琐二七
琐二八
琐二九
琐三○
琐三一
琐三二
琐三三
琐三四
琐三五
琐三六
琐三七
琐三八
琐三九
琐四○
琐四一
琐四二
琐四三
琐四四
琐四五
琐四六
琐四七
琐四八
琐四九
琐五○
琐五一
琐五二
琐五三
琐五四
琐五五
琐五六
琐五七
琐五八
琐五九
琐六○
琐六一
琐六二
琐六三
琐六四
琐六五
琐六六
琐六七
琐六八
琐六九
琐七○
琐七一
琐七二
琐七三
琐七四
琐七五
琐七六
琐七七
琐七八
琐七九
琐八○
琐八一
琐八二
琐八三
琐八四
琐八五
琐八六
琐八七
琐八八
琐八九
琐九○
琐九一
琐九二
琐九三
琐九四
琐九五
琐九六
琐九七
琐九八
琐九九
琐一○○
琐一○一
琐一○二
琐一○三
琐一○四
敦煌丛刊初集· 十六 :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
Author 编着:黄永武
关于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
索引一:塑像
索引二:部份壁画
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
目录介绍如下:
001:敦煌遗书总目索引.djvu23.08 MB
002:英伦博物馆汉文敦煌卷子收藏目录.djvu50.78 MB
003:敦煌劫馀录.djvu45.12 MB
004:敦煌刼馀录.djvu37.72 MB
005孰煌石室画象题识.djvu29.11 MB
006(六):敦煌石室遗书百廿种.djvu44.92 MB
007:敦煌石室遗书百廿种.djvu55.73 MB
008:敦煌石室遗书百廿种.djvu141.85 MB
009.djvu39.90 MB
010: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敦煌杂录.djvu23.10 MB
011(十一):苏俄所刼敦煌卷子目录一.djvu36.93 MB
012:苏俄所刼敦煌卷子目录二.djvu33.25 MB
013.djvu76.61 MB
014:敦煌变文字义通释.djvu36.62 MB
015:敦煌掇琐.djvu37.72 MB
016 :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djvu17.12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通过对《敦煌丛刊初集》进行详细阐述,探讨了其在敦煌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文章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敦煌丛刊初集》的历史背景,二是其在敦煌文献整理与研究中的作用,三是该丛刊对学术界的贡献与影响,四是《敦煌丛刊初集》的未来发展与挑战。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本文深入挖掘了《敦煌丛刊初集》在敦煌学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并对其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1、历史背景与出版过程
《敦煌丛刊初集》作为敦煌学领域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其出版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敦煌文献发掘。敦煌莫高窟的发现,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敦煌遗书的陆续出土,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敦煌地区的文化与历史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些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并非易事,尤其是在20世纪初期,许多珍贵的敦煌文献散落于世界各地,学术界的关注度逐渐提升。《敦煌丛刊初集》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了敦煌学研究的重要起点之一。
该丛刊由中国敦煌学研究所组织编纂,旨在收集、整理和出版敦煌遗书中的珍贵文献。其编纂工作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努力,涉及到的内容广泛,包括佛教经典、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这些文献不仅涉及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还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
《敦煌丛刊初集》的出版,标志着敦煌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不仅强调文献的收集与整理,还注重对文献的深入解读与研究,为后续的敦煌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敦煌丛刊初集》的出版不仅是对敦煌遗书的一次全面总结,更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2、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敦煌丛刊初集》的出版,为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敦煌遗书的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佛教、道教、儒学、民俗等各个方面。如何对这些文献进行科学的整理与研究,成为学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敦煌丛刊初集》通过对敦煌遗书的分类与编纂,帮助学术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整理过程中,《敦煌丛刊初集》不仅注重文献的原始内容,还关注文献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通过对不同类型文献的比较与分析,学者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敦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例如,佛教经典与道教文献的交织,揭示了中原与西域文化的融合与碰撞。文学作品的整理与分析,又为研究古代中国的社会风貌、民俗风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同时,《敦煌丛刊初集》还注重对文献的语言学分析。敦煌遗书中的许多文献,使用了当时流行的中原汉字,也有不少使用了西域语言和文字。通过对这些语言的解读,学者们可以研究当时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与互动,从而为研究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线索。
3、学术界的贡献与影响
《敦煌丛刊初集》自发布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其对敦煌学研究的贡献不可小觑。首先,《敦煌丛刊初集》为敦煌遗书的整理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学者们得以更加系统地了解敦煌遗书的内容和价值。其次,该丛刊的出版,推动了敦煌学的理论研究,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在影响方面,《敦煌丛刊初集》对敦煌学、历史学、文学研究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敦煌遗书中的许多珍贵文献,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宗教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证据。例如,《敦煌丛刊初集》中的一些佛教经典文献,帮助学者们深入了解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以及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关系。
此外,《敦煌丛刊初集》还促进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随着敦煌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参与其中,共同推动了敦煌学的全球化发展。该丛刊的出版,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献的研究内容,也为世界学术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4、《敦煌丛刊初集》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尽管《敦煌丛刊初集》在敦煌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其未来发展中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随着新一批敦煌文献的不断发现,如何将这些新的文献及时纳入《敦煌丛刊初集》成为一大难题。新的文献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历史时期、地域和文化背景,这要求学者们不断更新研究方法和视野。
其次,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如何将敦煌遗书以及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共享,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化不仅能提高研究效率,还能确保这些珍贵文献的长期保存。未来,《敦煌丛刊初集》是否能够实现数字化出版,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最后,随着敦煌学研究的深入,如何保持《敦煌丛刊初集》内容的学术性与权威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全球化学术交流的背景下,如何避免学术偏见与误读,确保文献的真实性与学术价值,是未来研究者需要关注的关键。
总结:
《敦煌丛刊初集》作为敦煌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它不仅为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文献的不断发现,《敦煌丛刊初集》有望在敦煌学研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敦煌丛刊初集》的深入探讨,本文展示了敦煌学研究的前景与挑战。随着全球学术交流的不断加强,敦煌学将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发挥影响,推动人类文化的多元化理解与交流。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