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集校注(共6册)
资料编号:KW3060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939M
作者: 白居易 / 谢思炜 校注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6.8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为白居易诗集的全新整理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特点有二:
1. 全
(1) 本书为白居易全部存世诗歌的校注本,收入《白氏文集》中的全部诗歌作品及集外佚诗。
(2) 本书以影宋绍兴刻本《白氏文集》七十一卷为底本,以敦煌本、残宋本、马元调本、曾大有本等国内近二十种珍、善本及日本金泽文库本、东大寺本、真福寺本、伏见天皇临摹本等十六种珍稀刻、写本参校,同时对照以《才调集》、《文苑英华》等相关总集,是迄今为止文字校勘上参照最为广泛、最为权威的校本。
2. 新
(1) 本书校、注参考了前此国内已出的所有具代表性的校、注本,同时还参考了日本国截止2003年以前的所有具代表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许多为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2) 本书汇聚了校注者本人十余年关于白居易及其诗文的研究成果,不少内容属新发现,在国内外研究中居领先地位,对研读、理解白诗及相关文学、语言学现象均极有帮助。
作者简介· · · · · ·
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存世诗作计二千八百余首,他生前自编文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名《白氏文集》),先后编成五十卷本、六十卷本、六十七卷本、七十卷本及七十五卷定本,并抄写五部,三部分送寺院,两部传付家人 。白居易诗歌创作数量之多,作品保存之完整,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这是由于他本人非常珍重自己的创作,亲自动手编辑整理(其它唐人诗作几乎都经过宋以后人搜集重编,而且絶大部分诗人是否曾自编诗集及其原貌如何均无从得知);当然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的诗作脍炙人口,在当时和后代受到读者的珍重和喜爱。
白居易诗作受欢迎的程度,他自己在《与元九书》中记述:"昨过汉南日,适遇主人集众乐娱他宾,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恨歌》主耳。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稹在《白氏…
(展开全部)
目录· · · · · ·
前言凡例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一 讽论 古调诗五言 凡六十五首 贺雨 读张籍古乐府 孔戡 凶宅 萝仙 题海固屏风 赢骏 废琴 李都尉古剑 云居寺孤桐 京兆府新栽莲 月灯阁避署 赠元稹 哭刘敦质 答友问 谁与三首 宿紫阁山北村 读汉书 赠樊着作 蜀路石妇 折剣头 登乐游圆望 ……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三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四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五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六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七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八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九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十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十一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十二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十三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十四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十五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十六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十七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十八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十九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一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二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三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四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五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六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七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八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二十九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三十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三十一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三十二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三十三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三十四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三十五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三十六白居易诗集校注卷第三十七白居易诗集校注外集卷上白居易诗集校注外集卷中白居易诗集校注外集卷下白居易年谱简编引用书目后记篇目索引
目录介绍如下:
白居易诗集校注1_谢思炜撰_中华书局_2006_11769134.pdf175.08 MB
白居易诗集校注2_谢思炜撰_中华书局_2006_11769569.pdf164.29 MB
白居易诗集校注3_谢思炜撰_中华书局_2006_11768178.pdf152.04 MB
白居易诗集校注4_谢思炜撰_中华书局_2006_11770141.pdf147.81 MB
白居易诗集校注5_谢思炜撰_中华书局_2006_11770266.pdf146.71 MB
白居易诗集校注 6_谢思炜撰_中华书局_2006_11769234.pdf153.50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围绕《白居易诗集校注》进行深入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诗集校注》的背景及意义。接着,从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分别是白居易诗歌的文学价值、白居易诗集的注释特点、白居易诗集的学术价值以及《诗集校注》对后人研究的影响。每个方面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全面展示了这部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最后,本文对《白居易诗集校注》进行总结,并提出其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持续意义。
1、白居易诗歌的文学价值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深受欢迎,而且历经千年,仍然对后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白居易的诗歌继承了先前诗人的风格,但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他的诗歌深入生活,关注社会疾苦,尤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著名。这些诗篇中,白居易通过对具体人物、事件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
与许多诗人相比,白居易的诗歌更注重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虽然诗歌语言质朴,但其表达情感的方式却极具艺术魅力。白居易的诗歌多涉及民生疾苦、政治时事、历史人物等,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特色。他的作品常常以直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复杂的人性、深刻的社会现象,这使得他的诗歌能够迅速打动读者并引发共鸣。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无论是忧国忧民,还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白居易的诗歌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他不仅是唐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人道主义精神的诗人之一。通过《白居易诗集校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白居易诗歌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2、白居易诗集的注释特点
《白居易诗集校注》是白居易诗歌的权威性校注本之一,它的出版对于白居易诗歌的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于一般的诗集注释,《白居易诗集校注》在注释上具有高度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其注释不仅对诗歌中的字词进行了详细解释,还对其中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表现手法做出了深入的剖析。
《白居易诗集校注》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注释严谨,力求准确。注释者在校对过程中对白居易的原诗进行了细致的对比与考证,尤其是在诗歌的字句和语言方面,力求做到最原始、最贴近白居易的创作意图。此外,注释者还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情境,对白居易的诗作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表达方式。
另外,注释者在《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充分考虑到现代读者的需求,注释内容不仅关注白居易诗歌中的字义、词义,同时也注意到诗歌创作中的历史背景、人物传记及相关的文化背景。这使得《白居易诗集校注》不仅是研究白居易诗歌的工具书,也成为了研究唐代文学及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3、白居易诗集的学术价值
《白居易诗集校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尤其在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瑰宝,更是研究唐代社会、政治和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白居易诗集校注》对其诗歌的细致解读,学者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政治局势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
此外,《白居易诗集校注》在文学研究中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白居易创作风格和诗歌语言的精确注释,还揭示了白居易诗歌创作背后的文化脉络。例如,白居易的诗歌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不公,注释者通过对诗歌的详细解读,帮助读者理解诗歌中的深层社会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白居易诗集校注》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白居易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的重要材料。通过对比分析白居易与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揭示出他在唐代文学中的独特地位及影响力。无论是在诗歌的形式创新、情感表达,还是在社会关怀方面,白居易的诗歌都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
4、《白居易诗集校注》对后人研究的影响
《白居易诗集校注》对于后世的文学研究者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作为白居易诗歌研究的权威性版本之一,它为学者提供了最权威、最准确的诗歌文本和注释。在此基础上,后人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成就,避免了因错误解读而产生的偏差。
其次,《白居易诗集校注》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注释者通过深入剖析白居易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为后来的文学评论和批评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特别是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所体现的现实主义思想和社会关怀,对于现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最后,《白居易诗集校注》也促进了唐代文学的整体研究。白居易作为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诗歌创作风格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唐代文学的研究视野,也推动了对唐代社会文化的深入探讨。通过对白居易诗歌的解读,学者们不仅能够理解唐代文学的精髓,也能够更好地把握唐代的历史与文化脉络。
总结:
《白居易诗集校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白居易诗歌的精准解读,也为唐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通过这部诗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白居易诗歌中的艺术成就、社会关怀及其文学价值。同时,《白居易诗集校注》也为后人研究唐代文学、历史及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学术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白居易诗集校注》作为唐代文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其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将继续影响未来的文学研究者。通过对这部诗集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白居易的创作,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唐代文学的广阔天地。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