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共22册)
特别提示:缺第9册
资料编号:KW7911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3.49G
作者: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
目录介绍如下: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01种 北京瑞蚨祥-14501796.pdf162.35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02种 中国民族火柴工业-14501797.pdf163.63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03种 上海民族毛纺织工业-14501798.pdf113.24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04种 永安纺织印染公司-14501799.pdf171.62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05种 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 -14501800.pdf121.93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06种 上海民族机器工业 上 -14501801.pdf160.66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06种 上海民族机器工业 下 -14501802.pdf178.94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07种 上海民族橡胶工业 -14501818.pdf83.92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08种 上海市棉布商业 -14501803.pdf217.52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0种 上海近代百货商业史 -14501815.pdf132.36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1种 上海近代西药行业史 -14501816.pdf155.89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2种 上海近代民族卷烟工业 -14501817.pdf118.73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3种 上海对外贸易 1840-1949 上 -14501807.pdf243.83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3种 上海对外贸易 1840-1949 下 -14501808.pdf125.92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4种上海近代造纸工业史_14501812.pdf122.57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5种 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pdf276.48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6种 上海近代五金商业史 -14501811.pdf121.89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7种 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 -14501814.pdf170.17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8种 江南土布史 -14501804.pdf251.19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19种 上海永安公司的产生、发展和改造 -14501810.pdf115.90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20种 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史料 -14501809.pdf202.53 MB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 第21-22种 大生产系统企业史 资本家是怎样残酷剥削店员的? -14501813.pdf160.77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共22册)是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文献工程。该丛刊收录了大量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资料,为研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其社会政治影响提供了珍贵的原始文献。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丛刊进行详细阐述:其历史背景与学术价值、内容结构与编纂特色、主要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以及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贡献。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旨在揭示《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作为一项历史文献工程的深远意义,并探讨它在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1、历史背景与学术价值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的出版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值中国学术界对资本主义研究兴趣日益增长的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探索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而该丛刊的出版,正是响应了这一学术需求,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填补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空白。
学术价值上,《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资料集,它还是一个跨学科、跨时期的历史工程。这些史料涵盖了清朝末期到民国初年的中国工商业发展历程,尤其是对地方性资本主义、外资经济的扩展、以及早期工厂制度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该丛刊为学者提供了研究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资料,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这些史料的整理与分析也为理解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变迁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证据。通过对经济活动与社会结构的关联进行深入剖析,丛刊帮助学者认识到经济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转型时期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这一学术价值使得丛刊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项宝贵资源。
2、内容结构与编纂特色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由22册组成,每一册都针对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内容包括政府文件、工商会档案、商贸合同、外资企业记录等。整个丛刊不仅内容广泛,还囊括了大量具体的经济活动记录,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历史资料。
编纂上,丛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每一份史料都经过严谨的筛选和编辑,以确保所收录资料的可靠性。此外,编纂者还结合了大量的注释和附录,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和解释,方便读者对史料的理解与分析。这种细致入微的编纂方式,使得丛刊不仅适合学术研究,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可读性。
在内容安排上,丛刊在每一册的开篇都设有专题综述,阐述该时期或主题的历史背景及其研究意义,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史料背后的历史脉络。整个丛刊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既有宏观的历史概括,也有微观的经济活动细节,体现了学术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
3、主要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的中国工商业及其相关制度。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阶段,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逐步形成与外资进入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冲击,成为丛刊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这些资料,学者可以更为深入地探讨这一阶段中国工商业的多维面貌。
在研究方法上,该丛刊采纳了历史文献学、经济史学和社会史学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原始档案的挖掘与分析,丛刊呈现了经济活动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例如,在分析地方性工商业时,丛刊通过对地方政府政策、工商组织档案的研究,揭示了地方性经济与中央政策之间的互动。
此外,丛刊还通过对外资企业和外贸活动的考察,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如何通过外资企业、商业银行等形式渗透进入中国市场,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丛刊不仅关注中国本土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注重全球资本主义的影响,展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初期形态。
4、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贡献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对于中国经济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二是推动了对中国资本主义的系统性研究。丛刊通过对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的工商业史料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者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经济变迁。
从学术影响来看,丛刊推动了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的深化,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研究领域。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上,而丛刊的出现,带来了对经济史的全新视角。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具体数据分析,学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资本主义的起步及其发展脉络。
此外,丛刊还为跨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支持。它不仅对经济学、历史学领域的学者有所帮助,同时也为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通过对工商业史料的深入研究,丛刊揭示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及其历史演变,为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总结: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作为一项重要的文献工程,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还推动了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起源与发展的系统性研究。丛刊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史研究的空白,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对《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史料丛刊》内容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变革,也是社会、政治乃至文化层面的广泛影响。丛刊为我们了解这一复杂过程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展示了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