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六十种曲(共10册)
资料编号:KW8008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2.03G
作者:朱恒夫 主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
《后六十种曲(共10册)(精)》编着者朱恒夫。本书承接明代毛晋的《六十种曲》,从明末之后的昆剧、花部认及近代、现当代地方戏的数万剧作中,遴选出《长生殿》、《桃花扇》、《雷锋塔》、《天缘合》等六十种作品,每剧前冠以千字提要,简述剧作家生平、剧作版本、剧作的思想内容、一书特色及戏曲史地位,所收剧作则按曲律要求给予断句标点。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准确精良的戏剧选本。
第一册
蝴蝶梦(传奇)明·谢国
白罗衫(传奇)明·佚名
荔镜记(潮州戏)明·佚名
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传奇)明·郑之珍
第二册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传奇)明·佚名
薛平辽金貂记(传奇)明·佚名
高文举珍珠记(弋阳腔)明·佚名
钵中莲(弋阳腔)明·佚名
附録鉢中道串关明·佚名
西园记(传奇)明·吴炳
緑牡丹(传奇)明·吴炳
翠屏山(传奇)明·沈自晋
娇红记(传奇)明·孟称舜
第三册
燕子笺(传奇)明·阮大铖
占花魁(传奇)清·李玉
一捧雪(传奇)清·李玉
清忠谱(传奇)清·李玉
千忠戮(传奇)清·李玉
十五贯(传奇)清·朱
附録十五贯(昆剧)陈静等改编
第四册
风筝误(传奇)清·李渔
比目鱼(传奇)清·李渔
秣陵春(传奇)清·吴伟业
鱼篮记(传奇)清·范希哲
虎口余生(传奇)清·遗民外史
党人碑(传奇)清·邱园
第五册
长生殿(传奇)清·洪昇
桃花扇(传奇)清·孔尚任
附録桃花扇(京剧)欧阳予倩改编
雷峰塔(传奇)清·方成培
附録白蛇传(京剧)田汉
第六册
三笑姻缘(传奇)清·佚名
红楼梦(传奇)清·仲振奎
附録红楼梦(越剧)徐进改编
琥珀匙(传奇)清·叶时章
人中龙(传奇)清·盛际时
十美图(传奇)清·佚名
正昭阳(传奇)清·石子斐
第七册
玉蜻蜓(传奇)清·佚名
梦中缘(传奇)清·张坚
转天心(传奇)清·唐英
冬青树(传奇)清·蒋士铨
文星榜(传奇)清·沈起凤
寇莱公思亲罢宴(杂剧)清·杨潮观
第八册
胭脂舃(传奇)清·李文瀚清·张籛评点
帝女花(传奇)清·黄燮清
鸳鸯梦(传奇)清·刘清韵
祭风台(楚曲)清·佚名
哭祖庙(京剧)清·汪笑侬
警黄钟(传奇)清·洪炳文
一字狱(秦腔)民国·李桐轩
风洞山(传奇)民国·吴梅
玉堂春(京剧)民国·陈墨香、荀慧生等整理
杨三姐告状(评剧)民国·成兆才
第九册
锁麟囊(京剧)民国·翁偶虹、程砚秋
四进士(京剧)民国·周信芳整理
天仙配(黄梅戏)陆洪非改编
团圆之后(莆仙戏)陈仁鑒改编
连升三级(高甲戏)王冬青改编
沙家浜(京剧)文牧等编剧汪曾祺改编
曹操与杨修(京剧)陈亚先
易胆大(川剧)魏明伦
金龙与蜉蝣(淮剧)罗怀臻
傅山进京(晋剧)郑怀兴
梁山伯与祝英台(昆剧)曾永义
附録十五种
望湖亭(传奇)明·沈自晋
第十册
如是观(传奇)明·张大复
临春阁(杂剧)清·吴伟业
读离骚(杂剧)清·尤侗
龙舟会(杂剧)清·王夫之
续离骚(杂剧)清·嵇永仁
蝶归楼(传奇)清·黄治
打渔杀家(京剧)清·谭鑫培等
黑籍冤魂(京剧幕表戏)民国·夏月珊等
霸王别姬(京剧)民国·齐如山、梅兰芳等改编
庸医鑒(川剧高腔)民国·刘怀叙
珍珠塔(锡剧)钱惠荣、谢鸣改编
鹦鹉记(湘剧)明·佚名编剧文忆萱等改编
梨花情(越剧)包朝赞
迟开的玫瑰(眉户剧)陈彦
目录介绍如下:
后六十种曲 第01册.pdf234.02 MB
后六十种曲 第02册.pdf249.40 MB
后六十种曲 第03册.pdf211.03 MB
后六十种曲 第04册.pdf233.64 MB
后六十种曲 第05册.pdf194.33 MB
后六十种曲 第06册.pdf205.80 MB
后六十种曲 第07册.pdf195.62 MB
后六十种曲 第08册.pdf174.16 MB
后六十种曲 第09册.pdf176.49 MB
后六十种曲 第10册.pdf204.74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
《后六十种曲(共10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中的重要经典之一,作为传统乐曲的集大成者,它不仅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曲目,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曲艺的独特魅力。本书分为十册,内容包含了诸多古代经典曲目与相关的艺术解析。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后六十种曲》进行详细分析,首先是作品的历史背景,其次是其艺术特点,再者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最后是对后代音乐的影响。通过这些维度的探讨,全面了解这一经典的多重价值与其对文化遗产的意义。
1、《后六十种曲》的历史背景
《后六十种曲(共10册)》是一部源于中国古代的曲艺集大成之作,书中记录了多种曲目的创作背景、曲词内容以及演唱方式。它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艺术流派息息相关,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曲艺的兴盛为这一作品的诞生提供了沃土。随着戏曲、民歌等传统艺术形式的繁荣,后六十种曲成为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代表。
从时代背景来看,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转折点,社会的变革和政治的动荡给艺术形式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曲艺逐渐走向大众化,融合了各种民间艺术的精华。《后六十种曲》所呈现的丰富多样的曲目,正是这种文化气象的体现,它不仅吸纳了宫廷乐曲的优雅,还包含了民间艺人的创作灵感。
除了时代背景的影响,作者对这一作品的构思也是至关重要的。《后六十种曲》的作者深入研究了传统乐曲的形式和表现手法,通过创新和融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曲艺风格。这不仅推动了曲艺的创新,也为后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后六十种曲》的艺术特点
《后六十种曲》的艺术特点是其能够将传统的音乐形式与丰富的文学元素相结合,使得每一首曲目都充满了诗意和情感。在形式上,这些曲目大多遵循了传统曲艺的章法,但在内容上却展现了极大的创新性,很多曲目引入了当时流行的诗词和民间传说,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其旋律的流畅性和节奏的多变性。每一首曲目都巧妙地运用不同的音调和节拍,使得曲目听来既有韵律感,又能激起人心中的共鸣。例如,某些曲目以慢板开头,渐渐加快节奏,最终进入高潮,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波动,这种节奏感的设计正是传统艺术的巧妙之处。
此外,《后六十种曲》还注重乐器的配合与演奏技巧的提升。书中的许多曲目都对乐器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常见的琴、箫、笛等传统乐器,还加入了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乐器。通过这些乐器的搭配,曲目中表现的情感和画面感更加丰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后六十种曲》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后六十种曲》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瑰宝,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它推动了中国传统音乐形式的发展与传承。通过对这一作品的研究,后代的音乐家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曲艺的技巧,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新的音乐作品。
其次,作为一部集曲艺、文学、历史为一体的作品,《后六十种曲》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表现形式。它不仅是音乐爱好者的经典之作,也是文化研究者的宝贵资料。通过分析这些曲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他们对美的独特追求。
再者,这部作品对于民间艺术的影响不可忽视。《后六十种曲》将大量的民间歌曲和故事融入其中,它成为了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在当时,许多民间艺人将其作为演出曲目,通过口耳相传,进一步推动了民间音乐的普及和发展。
4、《后六十种曲》对后代音乐的影响
《后六十种曲》不仅仅是古代音乐的代表,它对后代音乐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古代音乐的演变过程中,许多后期的乐曲都受到其创作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启发。尤其是清代以后,许多新的曲艺形式开始吸收《后六十种曲》中的元素,进行创新与发展。
例如,京剧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之一,便受到了《后六十种曲》的影响。许多京剧的曲目和唱腔都可以追溯到这部作品中的旋律和节奏。尤其是在戏剧的表现上,这部作品的情感抒发和艺术技巧对京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后六十种曲》还影响了中国民间音乐的许多流派。例如,民歌和小曲的创作受到了它的启发,许多地方性的小曲和传统音乐形式也因此得以保存和传承。这使得《后六十种曲》不仅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影响了几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总结:
通过对《后六十种曲(共10册)》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在中国音乐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传统曲艺形式的集大成者,也为后代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其对古代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对后代音乐的推动作用都不容忽视。
《后六十种曲》不仅仅是一本乐谱集,更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它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入研究和欣赏。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