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篇赏析集成(共7册)
资料编号:KW4894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1.52G
作者:袁行霈主编_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_2009
详细描述: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一书由精选作品与精彩赏析相结合构成。作品部分,选录了中国古代文学领域传诵多年、历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共约九百篇,包括诗、词、曲、赋、散文、骈文、小说、戏曲等各种体裁。200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按文学史顺序分为四卷: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和明清卷。赏析部分,首先选录“五四”以来的前辈学人如闻一多、朱自清、俞平伯、朱光潜等先生的文章,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本书的学术口叩位,另一方面也为了使读者重温大家风采。同时,又约请当代学者和有关专家撰写赏析文章。精到的选篇眼力与一流的赏析文字相结合,既保证了本书的学术水平,也将学术性与审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古代文献的原生状态,帮助读者在阅读、鉴赏的同时强化自身的文字功底.全书采取了繁体直排的图书版式。
目录介绍如下:
001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下_袁行霈主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_2009.03_12252173.pdf115.12 MB
002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明清卷 上_袁行霈主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_2009.02_12187221.pdf267.64 MB
003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明清卷 下_袁行霈主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_2009.02_12187220.pdf293.76 MB
004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宋金元卷 上_袁行霈主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_2009.02_12187223.pdf241.49 MB
005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宋金元卷 下_袁行霈主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_2009.02_12187222.pdf250.21 MB
006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 上_袁行霈主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_2009.03_12252179.pdf186.12 MB
007历代名篇赏析集成 先秦两汉卷_袁行霈主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_2009.04_12637363.pdf203.95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通过对《历代名篇赏析集成》这一书籍的深入分析,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首先,文章介绍了《历代名篇赏析集成》的编排结构及其对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汇总与呈现。其次,分析了该书对不同历史时期文学风格的展示,阐明了古代文学风格演变的轨迹。接着,讨论了本书在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尤其是在文化传承与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探讨了该书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地位与意义,认为其不仅仅是对古代文学的回顾,也为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整篇文章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详细分析,全面呈现了《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作为文学经典的独特价值。
1、《历代名篇赏析集成》的编排与结构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作为一部文献汇编,首先在编排上便体现了其严谨的学术性。全书按历史时期分为若干个章节,每一章节中收录的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代表性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有诗词、散文,还有部分古代戏曲和小说,涵盖了中国文学各个主要领域。每个篇章开篇都有简要的历史背景介绍,这样的结构设计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帮助深入理解其文学价值。
在具体的结构安排上,本书并非单纯地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是按照文学风格和体裁进行分类。例如,诗词部分集中了唐诗、宋词、元曲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且每一篇作品都有详细的赏析与评论,使得书中的文学作品不仅呈现给读者,还提供了深入的批评与解读。
此外,本书在结构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对作品的多角度解读。每一篇作品赏析后,都有专家评论与现代学者的阐释,让读者能够在不同视角下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书籍的学术性,也使其更具实用价值,适合各类读者,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文学爱好者。
2、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格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深入探讨了从先秦到清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风格,体现了中国文学在各个时期的艺术成就与独特风貌。先秦文学以《诗经》和《楚辞》为代表,展现了古代文学的质朴与真挚,而两汉时期则注重赋与辞章的修辞技巧,这一时期的作品语言富丽华美,情感表达充沛。
到了唐代,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尤其是唐诗,呈现出极为丰富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通过对唐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人作品的赏析,展现了唐诗的豪放、沉郁与清丽三种不同风格的并存。每一位诗人的作品都能在书中找到独特的风格标签,这为研究唐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宋代文学则在理性和抒情中找到了新的平衡,尤其是宋词的出现标志着文学审美的一次重大转折。《历代名篇赏析集成》对于宋词的赏析极为细致,通过对辛弃疾、李清照等人的词作进行分析,揭示了宋代词人的情感抒发与社会背景的紧密关系。可以说,这部书籍不仅呈现了宋代文学的典范作品,还让读者看到古代社会文化与文学创作的深刻联系。
3、文学批评的独特视角
作为一部文学批评集成,《历代名篇赏析集成》在文学赏析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独特的批评视角。这不仅限于对作品语言、结构的分析,还包括对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历史背景以及社会情境的探讨。书中的批评方法兼容并包,既有传统的文本细读,也有现代的跨学科分析。
例如,在赏析《红楼梦》时,书中不仅分析了小说的语言美学,还从心理学、社会学、性别研究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这种跨学科的批评视角让《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文学赏析书籍,更是一本多维度的文学研究参考书。
同时,书中的专家评论不仅提供了对作品的经典解读,也挑战了传统的文学批评观念。例如,对于唐代诗歌的解读,书中通过对比不同学者的观点,呈现了诗歌中的社会批判与个体情感的交织,这种批评方法突破了单一的解读框架,让读者从更多维度了解文学作品。
4、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地位与意义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不仅是一本古代文学作品的集成,更是现代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资源。它将传统经典与现代视角相结合,为当代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新的研究路径。在当前多元化的文学研究中,这本书显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尤其在当代文学批评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现代解读,打破了传统文学评论的局限,使其成为研究中国文学历史、文化变迁和审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对文学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文学研究的展望。
此外,这本书的出版对普及古代文学的教育与欣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文学框架,使他们在理解经典作品时,不仅仅局限于作品本身的阅读,还能通过书中的赏析与评论,深入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艺术成就,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文学素养。
总结: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集成之作,通过对中国历代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心汇编与赏析,它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的文学画卷。从编排结构的设计到不同历史时期文学风格的展示,再到其独特的批评视角与当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这本书都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总之,《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回顾,更是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部宝贵参考书。它不仅推动了文学批评的多维化,也为未来的文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文学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