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静农全集(共13册)
资料编号:KW7008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2.88G
作者:台静农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
内容简介· · · · · ·
台静农着作版本虽多,但皆为单行,略无统系,又因为大陆、台湾暌隔多年,台先生一些着作不为大陆读者所知,其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2012年,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了“无穷天地无穷感——台静农书法精品展”暨纪念台静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会后我们即策划编辑台静农作品全集和书画集,得到台先生亲属以及台湾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香港香江博物馆等机构的大力协助。
《台静农全集》共11种(13册)。除书画作品外,收录目前所能见到的台先生的所有作品:《地之子》《建塔者》《龙坡杂文》《白沙草龙坡草》《静农论文集(上、下) 》《中国文学史(上、下)》《关于鲁迅及其着作》《淮南民歌集》《台静农遗稿辑存》《台静农往来书信》《台静农年谱简编》。
《地之子》《建塔者》《龙坡杂文》《关于鲁迅及其着作》《淮南民歌集》《静农论文集》为台先生亲自编定。《中国文学史》是台湾大学中文系的讲义,为台先生后半生心血所聚,经其弟子编辑整理而成。两本诗集加上未编集的诗列为一卷。未收入自编集的文章编为《台静农遗稿辑存》。台先生书信所存不多,且从未编集,此次在台先生亲属努力下,得到台先生给家乡亲属的信札多通;我们将一些他人寄台先生书信编入,称之为“往来书信”,虽然有些书信并没有构成来往,但借此可以了解台先生的交游和志趣。最后,编者参考了多种资料,编成《台静农年谱简编》。
全集的主要编撰人员为黄乔生、姬学友、刘思源、许礼平、徐鼎铭等。台湾大学中文系何寄澎、柯庆明、许铭全诸位先生整理《中国文学史》厥功甚伟,值得铭记。海燕出版社重视学术文化积累,精心组织,细致核校,使全集得以顺利出版。
《地之子》共收小说14篇,多创作于1926到1927年之间,主要描写旧中国农村的封闭破败以及农民的痛苦生活,并对农民身上潜藏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从民间取材,旨在揭露社会动荡与黑暗。笔调简练、朴实而略带粗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建塔者》共收小说10篇,写的多是觉醒民众轰轰烈烈的反抗斗争,热情洋溢,令人振奋,揭露新军阀的血腥统治,歌颂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的革命志士,是当时作者思想奔放激进的产物。
《龙坡杂文》是台静农的唯一散文集,书中主要是台静农晚年怀人忆事与说文谈艺的作品。所收30多篇文章或怀旧忆往,或谈文论艺,字里行间学问和性情相辉映,展示文化情怀。
《白沙草 龙坡草》是台静农的诗集,其中《白沙草》收录了的是台静农1938年迄1946年期间所创作古典诗词作品,共37首。《龙坡草》收录了1946年来台后定居于龙坡里的作品,共计36首。诗意沉郁峻拔,感情质朴真诚,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喟和艺术追求。
《静农论文集》(上、下)收录了台先生自1936年至1976年有关古代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的论文21篇,50万字。这些文章考辨精审、立论新颖、见解深刻,在古典文艺研究中融入了一个“五四”作家所特有的思想、情感。
《中国文学史》(上、下)是台静农大学授课的文学史讲稿,近60万字。1946年赴台后二十余年间,不断增补修订,使其成为一部史料丰富、考据翔实、内容扎实、独具风格的文学史着作。特别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正史”与民间文学,以及异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论述独到,显示开放气度和博大胸怀。
《关于鲁迅及其着作》是台静农在1926年将当时人们对于鲁迅先生及其着作的观察、感想和批评的搜集。本书共18篇文章,并附相关图片。展示了台静农与鲁迅的深厚友谊,从不同侧面论述了鲁迅的精神和文艺思想。
《淮南民歌集》是台静农搜集整理的五句子歌体的民歌集,它以表现台静农的故乡——两淮文化风俗、歌咏坦荡率真的恋情为主体,不仅展示两淮风俗民情的淳美,而且具有继承传统民歌艺术表现力的审美价值。
《台静农往来书信》起于1925年迄于1990年,前半部分为台静农致他人信件,后半部分是他人致台静农信件,涉及谈文论艺、钩沉历史、人物纪游、家事闲话等,是研究台静农人物交往和艺术追求的重要历史文献。
《台静农遗稿辑存》收录台静农没有发表或未整理刊出的文稿、札记等,多为首次面世,是研究其生平、文艺及学术作品的重要材料。
《台静农年谱简编》按年代顺序编排,收录台静农一生中重要事件、朋友交往及其文章、着作发表、出版的详细信息,脉络清晰,资料翔实,勾勒了立体全面的传主画像。
目录介绍如下:
001台静农全集地之子_13949313.pdf41.39 MB
002台静农全集关于鲁迅及其着作_13935422.pdf33.01 MB
003台静农全集淮南民歌集_13937724.pdf19.36 MB
004台静农全集建塔者_13949314.pdf30.71 MB
005台静农全集静农论文集上_13949298.pdf119.91 MB
006台静农全集静农论文集下_13949299.pdf95.86 MB
007台静农全集龙坡杂文_13949092.pdf81.03 MB
008台静农全集台静农年谱简编_13949315.pdf29.75 MB
009台静农全集台静农往来书信_13939572.pdf33.55 MB
010台静农全集台静农遗稿辑存_13949316.pdf50.89 MB
011台静农全集中国文学史上_13949226.pdf140.71 MB
012台静农全集中国文学史下_13949227.pdf180.11 MB
013白沙草龙坡草_13937870.pdf24.42 MB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本文将详细探讨《台静农全集》的价值和意义,从多个角度对台静农的作品及其文化贡献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将从台静农的个人背景与创作经历出发,探讨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机;接着分析《台静农全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然后,结合其作品的主题与思想,讨论其作品的深刻内涵;最后,重点讨论《台静农全集》对于现代文学的启示和意义,特别是在当下文学环境中的重要性。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本文旨在全面展示台静农的创作风貌及其文化价值。
1、台静农的创作背景与人生经历
台静农,原名台自成,生于1906年,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翻译家。台静农的成长背景深刻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风格与文学追求。出生在台湾的他,年轻时便显示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尤其受到了当时激进思想和文学思潮的影响。台静农的早期创作便多受到社会变革与民族问题的关注,这种背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想深度。
台静农的早期经历与其个人创作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年轻时便活跃于台湾的文学圈,并与当时的许多文学巨匠有所交往。台静农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尤其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潮,对于其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深受西方文学经典作品的启发,并且不断试图将这些思想与台湾本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
然而,台静农的创作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他同样涉足社会活动与政治思潮的表达,这也是他的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社会变革与民族命运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其个人经历和不断探索,台静农的作品逐渐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台静农全集》全面呈现了他这一阶段的文学发展历程,是理解台静农文学思想的重要窗口。
2、《台静农全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台静农全集》作为台静农一生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学价值。全集收录了台静农的诗歌、散文、小说、翻译作品等多个类别的作品,展现了其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深刻性。无论是对台湾地区的文学发展,还是对整个华文文学的影响,台静农的贡献都不可小觑。
《台静农全集》不仅仅是台静农个人创作的总结,更是20世纪中期台湾文学的缩影。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文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也可以感受到台静农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自己的创作立足点。他的诗歌以自由奔放、情感真挚为特点,散文则更注重哲理与社会观察,小说作品则充满了对人性深刻的探讨。
《台静农全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实验性。台静农不仅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对社会、对人类命运的关注,还在文体与形式上做出了许多创新。例如,他在诗歌创作中尝试了自由诗的形式,在散文中融入了更多的哲学思考与社会评论,这些都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3、作品的思想内涵与主题探讨
台静农的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创作常常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许多作品探讨了民族、历史与个体的关系。例如,在诗歌中,他时常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表达对民众命运的关注;而在散文中,他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状态,展现出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台静农的创作也常常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在许多作品中通过细腻的描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在《台静农全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当时台湾社会的深刻反思,尤其是他对民众疾苦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较强的时代感与历史感。
台静农的思想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层面的探讨,他还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于人类精神的探索与思考。他对于个体命运的关注,反映了他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在他的作品中,个体的情感体验、社会的冷漠与历史的巨大变迁常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独特魅力。
4、《台静农全集》对现代文学的启示
《台静农全集》不仅是台静农文学创作的总结,也是现代文学创作的一面镜子。在当代文学环境中,台静农的作品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对于当代文学创作者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台静农在作品中展示的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以及艺术探索的勇气,都值得现代作家借鉴。
首先,台静农对于文学形式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学风格的突破,给当代作家提供了很多灵感。无论是他的诗歌形式,还是散文的叙述方式,都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现代作家可以从台静农的作品中学到如何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通过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打破旧有的文学藩篱。
其次,台静农对于社会与人性的关注,在今天依然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他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命运,关注历史的变迁与个体的情感体验,这些主题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现代作家应该从台静农的作品中汲取灵感,进行更深刻的社会批判与人性挖掘。
总结:
通过对《台静农全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台静农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作品的深刻内涵。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台湾乃至整个华文文学的宝库,也为现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还是对人性深处的探索,台静农的作品都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思考。
总之,台静农的作品将永远是文学创作中的一座丰碑,对于后世作家与读者,台静农的文学世界无疑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通过阅读《台静农全集》,我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台静农的思想,也能够感受到他作品中无穷的文学魅力。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